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最近读完了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这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详细介绍了末代皇帝溥仪坎坷的一生。其中关于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残暴统治的介绍更是向我们还原了日本在东北统治的真实样貌。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传言,说东北经济在伪满时期如何牛叉,什么“亚洲第一”、“世界前列”云云,总是好歹部分地为日满统治下的经济建设唱赞歌。读完这本书,再结合一些史料,你会对这些传言的准确性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书中介绍,伪满时期中国东北的实际统治者是来自日本关东军的古海忠之和武部六藏(总务厅长官)。二人策划和执行了对全东北的掠夺和统治。他们通过强占东北农民土地的移民开拓政策,掠夺东北资源的“产业开发五年计划”,毒害东北人民的鸦片政策以及榨取东北粮食和其他物资的强盗行为对中国东北进行了疯狂的掠夺。

一、臭名昭著的“拓植移民”政策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截止1930年,居住东北的日本人己达23万人,根据《日满拓植条约》,日本计划于二十年内从日本移民五百万人到东北来。这个计划没有全部实现,日本就垮台了,但是在最后两年内移入的三十九万人,就经过伪满政权从东北农民手中夺去了土地三千六百五十万公顷。此外,借口应付抗日联军而实行的“集家并屯”政策,又使东北人民丧失了大量土地,这尚未计算在内。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二、掩耳盗铃的“产业开发五年计划”

1937年,在日本关东军的直接干预下,伪满政府推行了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这一计划预定投资28.7亿元,1930年以前,日本对东北投资额是15.11亿日元,约占当时日本对外投资的一半。“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了满足更大的野心,投资额猛增至49.6亿元,其中78%投向工矿业,仅汽油一项就从原计划的增产34.4倍改为增产73倍,计划把84%的汽油运往日本。汽车的生产指标从原计划的4000辆提高到50000辆,飞机从340架一跃提高到30000架。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可以看出,整个计划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巨大的军需工业体系。这项计划中有些目标直至日本战败仍未实现。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伪满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部分指标。

整个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实行了两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名为经济建设计划实为经济掠夺计划的“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利用东北的人力、物力,足足支撑了小日本14年的侵略战争。东北几乎被高强度、过度的开发掏空了。到了战争后期,当时亚洲第一的抚顺煤矿的开采量比高峰期腰斩了一半。其他各种资源也不例外。

除了疯狂挖矿,东北人民的口粮也被日本大批掠走。伪满时期的某些年份,日本本土的粮食一半或一半以上都靠东北“输出”来满足。通过所谓“粮谷出荷”的法令和政策,东北人民每年收获的粮食被大批掠走,特别是在伪满后期,东北人民只能靠配给的玉米穰、豆饼、椽子面等等掺成的“混合面”过日子。被掠去的粮食除了充做军用,大部运往日本。输日数量逐年增加,据伪满官方资料,在一九四四年一年内,即输往日本三百万吨。在伪满的最后六年间,粮食输往日本共计一千一百一十多万吨。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在伪满时期,人民动不动就成了“经济犯”。例如,大米是绝对不准老百姓吃的,即使从呕吐中被发现是吃了大米,也要算“经济犯”而被加以治罪。仅仅一九四四到一九四五年的一年间,被当做“经济犯”治罪的就有三十一万七千一百人。

如果没有他们对东北经济的劫掠,日本在遭到国际封锁之后,可能早就垮掉了。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伪满洲国当年的所谓“繁荣”以牺牲中国人民的血汗和生命换来的。

整个抗战时期,中国的东北和台湾成为日本以战养战的根据地,战争经济发展迅速,抗战胜利后的统计显示,中国85%的经济总量集中在东北,10%在台湾。原因很简单,中国其他地方都忙于战争,无力经济建设。

但是,抗战胜利后,东北这些建设“遗产”并没有随着战争的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苏联把日伪留下的工矿业视为“战利品”,将包括鞍钢、小丰满水电站、抚顺火电等重型工矿企业在内的大部分设备以及部分边境铁路拆卸之后拉走了。

三、罪恶滔天的“鸦片政策”

一九三三年初,日军在热河发动军事行动之前,为了筹办军费,决定实施鸦片政策。当时尚未控制东北的鸦片生产情况,手中现货不足,乃向国外贩进二百多万两,同时用飞机在热河广散传单,鼓励种植鸦片。后来,大约是一九三六年,在伪满七省扩大种植面积,大力生产,以后又以法律形式确定了鸦片的专卖垄断。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为了鼓励吸毒,各地广设“禁烟协会”、鸦片馆,并设“女招待”,大事吸引青年。一九四二年,日本“兴亚院”召开了“支那鸦片需给会议”,做出了“由满洲国和蒙疆供应大东亚共荣圈内的鸦片需要”的决议,据此又在伪满扩大种植面积到三千公顷。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据估计,至伪满垮台止,伪满共生产了鸦片约达三亿两之多。鸦片利润在一九三八年占伪满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一九四四年利润增至三亿元,为伪满初期的一百倍,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军费重要来源之一。仅热河一省的烟民就达三十万人左右,全东北平均一百个居民里就有五个中烟毒的人。

四、惨无人道的奴役和压榨

日本统治者为了榨取东北的资源,为了把东北建设成它的后方基地,通过伪满政权,巧立了各种名目,残酷地奴役着东北人民,实行了野蛮的奴隶劳动制度,造成了惊人的死亡。1938年,伪满《劳动统制法》颁行后,每年强征劳工二百五十万人(不算从关内征集的),强迫进行无偿劳动。大都是在矿山和军事工程中进行劳动,条件十分恶劣,造成了成批死亡。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1944年辽阳市的“防水作业”中,二千名青年劳工因劳动过度不到一年就被折磨死170人。

吉林省蛟河县靠山屯农民王盛有在伪满康德十年旧历一月间,被拉法村公所抓去当劳工,吃的是橡子面,睡的是潮湿的湖地,挨打受骂吃不饱,仅仅七个月就被折磨成病,回家后九个月死去。老婆改嫁,父亲忧愁而终,家破人亡。

GDP亚洲第一伪满洲国为啥不是“王道乐土”?真相很残酷

蛟河县一家只父子二人同在工地上的,父亲听说儿子死了,也上吊自杀了。

有劳工逃跑不幸被鬼子抓回的,当场把抓回的青年用绳子拴在马脖子上,人骑着马在地里磨,一直把这个人的肚子磨破,肠子流出而死。

日本以人力和财力托起东北经济的繁荣,当世界经济危机来临之时,他们便带着军队和收割机,开始疯狂的收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