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谢燕 山西晚报社委 资深媒体人

我们突然就发现,在这个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地方,在这个怒吼的黄河岸边,所有的中国人在那一刻,你才能意识到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

先说一个概念,什么是表里山河,在先秦的时候《左传》里面,就用这样的四个字来描述这片区域,它指的是内有大河,外有高山。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东边八百里巍巍太行,是河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西边从北往南晋陕峡谷里面,奔腾的就是这条河,这条大河,河在古中国它是由特殊含义的,就是指黄河。

2018年山西省提出了黄河、长城、太行发展三大旅游板块这样一个大的战略的构思和概念。

但是这三个概念,它都不是山西特有的一个地理含义,一个抓手,黄河并不是只流经山西,太行也不是只有山西独有,长城更是这样。

那我们作为媒体,该怎样去诠释这样的一个旅游发展,一个观念,该怎么样去进行这样的报道。

我们想了很多种的办法,最后报社决定,我们就实打实的来一场千里走黄河,去做这样一个行进式的,在山西新闻史上前无古人的这样的一次尝试。

所以在2018年刚刚过了国庆,我们首发团队八个人,带着两部已经到了报废期的采访车就无所畏惧,也对前路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就这样上路,就这样出发了,非常勇敢。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但是随着我们行进的路线,慢慢我们在不断的补充我们的队员,不断的补充我们的设备,不断的丰富我们的报道的这个方式手段。

黄河在山西一共全长是966公里,它流经了4个市,19个县,560多个村庄。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采访团从10月8号到12月19号,一共用了72天的时间,我们一站一站一地一地,就这样用最笨的办法,用最土的办法,去实地去采访去报道,走过了整个黄河流经山西的966公里。

实际上我们每辆采访车的行程都在一万零多少公里,都是上万公里的里程数。

黄河从偏关老牛湾进入山西,从垣曲的马蹄窝离开山西,整个这段过程我们见证了山西段黄河。

我们是本着报道黄河的这样的意愿去的,但是没有想到,黄河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想不到,非常多的意外。

第一个意外就是黄河的颜色。

大家觉得黄河是什么颜色的,对,肯定是黄色的嘛,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所有的展现给我们头脑中的这个概念,黄河它都是黄色的。

这张照片是在石楼奇湾拍的。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石楼是我们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整个山西段的沿黄19个县,有15个是贫困县,是连片贫困地区。

在石楼我们收获了更多的想不到是感动。那天晚上已经到了8点多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话筒上山西晚报的标识给坏掉了。

然后记者就赶快到外面去找,就赶快找一个打印店,我们重新再制作这样子的一个标识。

实际上在这个县城刚才包括乡村李冰刚才也说了,大家很早就都下班就都回家了,我们找到了一个打印店,人家已经关门了。

但一听说是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要做这样子的一个山西晚报的标识,二话没说店主又打开了店门,给我们打印了一份这样子的标识。

记者在回来的时候是打了一个摩的回到我们驻地的,但是等他到了宾馆的时候,给这个摩的师傅钱,这个师傅说什么都不要,说你们是来报道我们石楼的,这个钱我绝对不能收。非常淳朴的石楼人给了我们最大的感动。

这是壶口,壶口大家见它最多是在50块钱人民币上是吧。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我们当时到壶口的时候是个阴天,我们本来是奔着拍彩虹去的,但那天上午走到壶口的时候,天气是非常阴冷的,那个风非常大,把整个咆哮的黄河的水吹的像烟一样,打在人身上都是冰湿一片,每个人都冻得半死。

然后我们就在那样的环境下开了直播,开了直播以后我们的社长在后台就一直在监看这场直播,他说你们能不能找一个在黄河边能唱民歌的这样子的一个人。

李遇当时直击和我们的主播在那边攻组,我就满河滩的找,找能唱歌的一个人,还真被我找到一个系着白毛巾,拉着毛驴的那么一个张国龙。

他还正好上过《人说山西好风光》这样的节目,特别巧,就像是提前给我们安排好的一样。

结果张国龙在黄河边,在壶口瀑布旁,他放声歌唱,他唱民歌。当天的游客并不多,因为天气不好,所有的游客就都汇聚到我们身边来了,就像是开了一个小型的演唱会。

然后张老汉就唱了一首又一首,大家的叫好声、鼓掌声不断,就欲罢不能。

然后我们突然就发现,在这个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地方,在这个怒吼的黄河岸边,所有的中国人在那一刻,你才能意识到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

因为风声很大,黄河咆哮的声音也很大,我们全场的直播都是用吼的,我们就现场采访一些东北来的游客或者是南方来的游客,说你们到了这个壶口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游客也是用吼的,他说我见到了母亲河,我终于见到了母亲河,他在吼的时候那个眼泪就一下就都出来了,就好像我们的到来,给所有不善表达的中国人一个情绪出口。

在壶口采访完当天下午,我们是赶到克难坡去采访,然后突然天空就放晴,采访团就非常激动,说哎,这个天晴了,有可能这样的天气我们是能拍到彩虹的。

所以当下采访团兵分两路,有一路继续到克难坡去做我们的直播,另外两路我们的航拍记者就又返回壶口。

壶口是天下掉无人机最多的一个地方,因为它上面的气流非常的乱,无人机飞上去的话,是极有可能失去控制的。

而且我们整个走黄河的行程,我们带了5个无人机,在走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已经损失了两架无人机了。

他们赶到壶口的时候果然拍到了彩虹,我们的航拍记者也是冒着很大的这个风险,让无人机整个穿越了彩虹,拍到了当天非常非常美的那一段飞跃壶口瀑布的视频。

除了黄色,黄河还是绿色的。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这是平陆,平陆的米汤沟。因为三门峡库区、三门峡大坝的建成,三门峡库区的蓄水,然后整个平陆段内的黄河,它是呈现出了这样的模样,非常漂亮,非常的缓慢,最后看不到任何的流淌。

平陆的黄河就给了我们很大的一个经验。就在离这个米汤沟不远的地方,就是黄河古道、古栈道,黄河古栈道现在现存的一共是有5000多米,然后在平陆这个县,大概就遗存了有4000多米。

然后到夏县的时候,我们没想到更美的绿色在那里,就像一条玉带一样,夏县的双山绝壁的黄河就是这个样子的,非常美是不是。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夏县是黄河流经山西境内最短的一个县份,只有6公里,应该是就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从这个玉带的这一头到那一头。

以至于大多数的夏县人都不知道黄河从家门口流过,陪同我们去的夏县的同志说,36万夏县人有35万不知道夏县有黄河。

那么流过最长的一个县份是哪个县份呢,就是我们吕梁的临县。

黄河还是蓝色的,像海一样非常美,它完全是超出了我们对它的认知,这个是黄河离开山西的地方。

一路走过来黄河给了我们非常多的震撼、感动和壮怀激烈,包括美如沙滩在大宁那样子的河滩上,但是最后它离开时候的样子,还是让我们大吃一惊,非常意外。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我们到马蹄窝的时候,以为是两个小时就可以赶到那儿,实际上我们是到了中午两点,下午两点我们才找到了这个地方,这是山西海拔最低的地方,在库区淹没之前只有167米。

后来我们就很奇怪,就问县里面陪同我们去的同志说,马蹄窝就在你们县里面,怎么你们自己来找这个地方都这么艰难。

他们说20年我们都没有来过这里,因为为了支持国家建这个小浪底水库,整个垣曲境内130平方公里被淹没,他们的古城,他们的家,他们祖先的坟茔全部都在这片水域下面,这是黄河离开山西的地方。

所以当时我们在这个悬崖上我们就想,我们不能这样子来结束我们的走黄河的报道,本来19站我们临时决定增加1站,到小浪底去,我们要在那里去告别黄河,去给它做最后的送别,所以刚才大家看到的是黄河的颜色。

有一个颜色是没有办法用图片展示的,那就是黄河的红色,尤其是我们吕梁境内,黄河的红色遗址是非常多的。

红军东渡的遗址,柳林建立了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包括兴县的晋绥边区的遗址;包括石楼,毛泽东在那边居住,并且写下了《沁园春·雪》。

这都是我们这一次行进过程中,让大常觉得一次又一次重温当年历史的这样子的重要的时刻。

翻回到我们纯粹的自然景观来说呢,黄河有很多连山西人都不知道的一些绝美的风景。

包括河曲的弥佛洞,这个弥佛洞它这条河,黄河的两边的这个悬崖峭壁它的结构、它的地貌是完全一致的,当地传说大禹治水就是从这儿开始,从这儿开始大禹治了13年的水不回家。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然后左边的这个悬崖上有一条凿开的大概1米宽的这样子的一个路,石板路,可以通到这个悬崖的深处,深处有一个天然的溶洞,里面供奉着一个弥勒佛,所以当地人把这边叫弥佛洞,很壮观很壮美的一处景致。

然后右边的是兴县的昊旻寺。兴县的昊旻寺也是很多当地人在看了我们的报道以后说,哎呀,我们兴县居然有个这样子的地方。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这个地方在古代是一个军事要塞,它的进出入口只有一个九十度的垂直的一个铁索,我们记者当时也体验了一下,去攀那个铁索。

现在这个村子只有一户人家在居住,夫妻两个人30多岁,不愿意到城里来。

这个地方其实它也是不单纯的是一个天然的要塞,还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名臣孙嘉淦他在少年时候读书的地方,他在考中进士之前就是在兴县,在这个昊旻寺这儿读书的。

还有河津的梯子崖,河津的梯子崖也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所在。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整个黄河有三门非常著名孟门、龙门和石门,大家知道的可能就是龙门多一些,其中这个龙门和石门都在河津,这个梯子崖就在石门和龙门中间的位置。

山西这段,就是我们左边看到的这段叫大梯子崖,然后陕西这边是叫小梯子崖,这是黄河的唯一的一处挂壁天梯,有365个台阶可以拾阶而上。

现在也在开发中,这两年如果去的话,能看到满山的红叶非常美,如果春天去的话也是满山的桃花,也非常美。

右边的这个图就是我们临县的水蚀浮雕。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大家一到临县首先选择的是碛口,很多人去过碛口,但是离碛口不远有10公里长的黄河画廊,就是这样子天然形成的水蚀浮雕,非常壮观,非常美。

我做的PPT的封面图,就是我们采访团的那个合影,就是在水蚀浮雕拍的,是这个船工老李李世起,他带领我们去找到的那样的一个石磡,它等于是水蚀浮雕自然形成的那样的一个岩穴。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以前黄河上行船的时候,一些老船工在遇到风浪,或者是遇到雨的时候,是会到这些地方避雨的。

而且它形成了很多像动物、像人这样子的形状,极具有观赏价值,但是这些地方知道的人都非常少。

这个是永和的网红官员药小云。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药部长是永和的宣传部副部长我们去年去的时候,他现在已经是永和的文旅局的局长了。

我们到永和以后,我们知道永和的情况乾坤湾很有名,结果去永和以后才发现,乾坤湾原来不是一个湾,是七个湾。

山西日报原来的摄影部的主任王悦老师,曾经做着直升机在天空拍过一次,然后发现这个七个湾和北京的九龙壁上的龙的形状是高度契合一致的。

所以他们提出了一个假想,说是这个龙的图腾的最早的这个原型,是不是就是从这个乾坤湾出去的呢。

中国的宣传片很多现在都是拿永和的乾坤湾的龙的黄河形状去作为一个开篇,或者是作为一个重点的一个镜头去做宣传。

所以我们在说我们要在乾坤湾上做一场直播的时候,药部长说我来献一首歌,我来给你们唱一首歌。

我当时是不知道他唱的怎们样,或者他以前有没有唱过这样的背景,但是他的这种表态让我特别特别感动,一个地方的基层官员,在这样的一个网络时代,他做这种事情是很可能会引起很多的非议,大家会说他作秀什么的。

但是实际上效果非常好,尤其是他在高歌他们自己作词自己作曲,说“我们要拼尽全力,为这深山开出一条阳光道”这样的歌词的时候,确实是让人很激动。

就是我们现代年轻的基层官员,他是这样子的形象,他是不是很颠覆我们脑海中的那样子的刻板印象呢,药小云。

这是在永济的水峪口古镇,永济是我们19个县走过以后,全域旅游意识最强的一个县。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当初我们在永济,正好他们在央视的一个“魅力城市”的评比中打比赛,他们的竞争对手是福建的武夷山,全县人民都知道这件事情,全县人民都在讨论这件事情,我们到了每一个景点,都受到了民众自发的配合。

这是在水峪口的采访,本身水峪口它是一个古渡口,有125家商家,全部都是做美食,是美食一条街。

因为美食是大家很欢迎的一个直播的内容,我们就想正好周末了,我们做一场美食直播,可能就观看量会比较高,观众也比较喜欢,欢迎。

结果没想到我们的摄像机一拿出来,航拍机一起飞,然后直播镜头一打开,所有的店主只要是他那天在家开业的,全部拿出了他们的演出服,拿出了他们的行头,打开了他们的音响,载歌载舞。

然后我们没有想到的就是,一场美食直播最后变成了一场尬舞大会。

这个是在临猗拍到了一个让我们非常意外的画面。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我们的行走是在冬天,冬天到田间地头也是看不到什么的,只有干枝,只有枯叶是吧。

包括所有走过的地方,他们都说你们来的太晚了,你们如果春天来会看到花,如果秋天来我们正在摘果子,你们要早来一个月都会怎么怎么样。

但是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宝贝,临猗是山西唯一一个没有山的平川地,平川县,但是正是得天独厚的这个条件,让他们成为一个果业大县,它全体有150万亩耕地,其中有110万亩都用来种了果树,各种各样的果树。

所以我们在到临猗的时候就发现,我们去的这些果园特别热闹,他们在干嘛,农民在上课。

这些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农民,他们在学习全球最先进的果树栽培技术,已经从这个矮化密植,所谓的矮化密植可能,一亩地里面我要种100株苹果树或者150株苹果树,他们现在已经逐步逐步研究要走全球的高端市场。

1亩地里面我现在只控制种到20棵或者是更少,16棵,但这1棵的利润,可能就在5000到7000块钱,就苹果树真的成为他们的摇钱树。

农民们非常骄傲,充满了自豪,给我们展示他们的那些播种或者是什么除草的一些机器,全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非常高端的设备,我们真是大开眼界。

然后我们在另外一个王万宝的一个苹果示范园,这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但是他是不种苹果的,他是帮大家卖苹果,他每年卖出的苹果能达到一个亿。

一亿斤,这是我们的苹果科学家,果业科学家,我们的农民企业家,这是山西农业给我们的震感。

所以当时我说,我们的黄河采访团背后,应该跟一个新型农业采访团,这样的山西你见过吗。

再看我们的工业,这是在平陆,平陆复晟铝业公司。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其实从开始走黄河我们是很抵触进企业进这些公司的,感觉老觉得有点不对劲儿,跟我们那个人文的这些报道的方向有悖。

但是实际上当我们在平陆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看到黄河边唯一的一个国家智能级的制造工厂的时候,我们也是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画面是他们的生产控制中心,在这儿只用7个人,就能把全场的所有业务都能处理了,就能够管理包括全场大概有上千套设备,全部都是实现了国产设备国产化。

包括他们的心脏设备,就这个大屏也是国产,在这儿你才知道什么叫中国制造,什么叫中国骄傲。

而且他们当年建成的速度引进来以后5天签约就动工,一年就建成,就投产,这也是我们中国速度最基层的一个写照。

这是我们走黄河路上见到的最年轻的煤老板,大家一说到山西想到的是什么,是煤是醋是吧,这个小伙子叫李玉龙。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李玉龙身高1米8,体重只有108斤,然后满头的头发全是白发,半个月需要染一次。

我们就觉得很不理解,说你挣那么多钱为什么要把自己坑的这么苦呢,把自己搞得这么狼狈呢。

他之前是做这个煤炭生意发的家,然后他说我走了很多地方,也看到很多美好的乡村,我希望我的家乡能像他们一样那么好。

所以他就拿出来钱,上亿上亿的钱在干嘛,修路,他把那个小河沟拓宽;挖山,就像愚公一样;种树;然后成片成片的鱼塘;然后办农家乐,他做这样的事情。

他一直问我说谢老师,我们这儿离吉县壶口瀑布只有半个小时车程,你说大家愿不愿意来,这个问题我特别特别想回答他,愿意来,这是我们的山西煤老板,新时代的。

这是我们山西的手工制造业宇达青铜,宇达青铜是夏县的本土文化产业,他们拥有全球最大的青铜制造公司,现在他们的关公像已经产值8个多亿。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大宁,大宁的脱贫项目,他们叫购买式造林,就是政府出钱,1亩地大概是有800块钱,然后45%拿来雇农民种树,种了树这个钱就归你360块钱,大宁的这些农民人均去年种树是36亩,基本上都能拿到1万到1万2左右的一个收入。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而且你要种完树还不算完,你要把它负责去管护它,要实现黄土高原上年年种树不见树的这样子的一个难题要解决掉它,从此农民脱贫不返贫也实现了这个保障。

所以大宁的这个购买式造林,成为很多外地甚至是外省的来学习的一个模式。

这个是我们在垣曲,垣曲的古城湿地保护公园做的最后一场直播,我们一共做了62场直播,这是最后一场,是曲剧。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我们的直播是在被小浪底库区淹没的湿地公园去做的,然后这一场直播也让我们的记者最后完全失态痛哭。

娴院演讲 谢燕:72天带队走过山西黄河

在直播中他引用了文曲诗人文超万的一句话说,我吃的哪里是黄河鱼啊,那是我祖宗的骨头。

就是山西人在20年前为了国家水利工程,为了黄河上最伟大的小浪底这样子一个工程,他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虽然他们没有离开家乡,我们进入垣曲满城都是移民城市、移民小学、移民超市这样子的字眼。

所以我想说我们做的就是,我们热爱脚下这块儿土地,我们想把我们所有的作品都献给热爱这个国家,并为之奋斗的人们,而且我们愿意展现他们的故事给所有的人听,这是我们的理想。

谢谢。


在这里可以找到【娴院演讲】相关内容。

  • 娴院新浪微博:娴院
  • 观看娴院演讲全部视频:请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搜索【娴院】
  • 娴院音频: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音乐、蜻蜓FM搜索【娴院】
  • 今日头条:在今日头条搜索【娴院】
  • 抖音官方账号:在抖音搜索【娴院演讲】或抖音号XYYJ123456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