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如何像一個存在主義者那樣自由的生活?

讓·保羅·薩特(1905-1980),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會主義最積極的倡導者。他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包括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二戰後的歷次鬥爭中都站在正義的一邊,對各種被剝奪權利者表示同情,反對冷戰。代表作《存在與虛無》。

1980年4月15日,薩特去世,五萬人聚集到巴黎參加他的葬禮,伴隨著儀式的結束,一個存在主義的黃金時代也畫上了句號。

薩特:如何像一個存在主義者那樣自由的生活?

今天我們藉助英國作家莎拉·貝克韋爾《存在主義咖啡館》一書,重新理解他。在他的哲學體系中,自由是最為核心的概念之一。在他看來,自由是區分人為什麼不同於動物的根本原因,只要人們注重對待境遇的心理、個人的選擇,自由並不是一個艱難的追求。

到底什麼是自由?怎樣才能獲得一種自由的生活?我們總結了薩特的答案,也希望藉此,看清在我們此刻的困頓中,像一個存在主義者那樣去生活,是否還有可能?

薩特:如何像一個存在主義者那樣自由的生活?

01

你的選擇,就代表了你的本性

薩特相信,就連人之外的動物,大多數時候也只是在聽從塑造了它們那個物種的本能和習性行事。但作為個人,我根本沒有預先被決定的本性。我的本性,要通過我選擇去做什麼來創造。當然,我可能會被我的生物性影響,或者被我所處的文化和個人背景等方面影響,但這些並不能合成一張用來製造我的完整藍圖。我總是先我自己一步,邊前行,邊構築自身。

02

任何標籤都不能定義你,除了你自己

薩特提出了“存在先於本質”的理論,當發現自己被拋入世界中後,我會持續創造我自己的定義(或本性,或本質),但其他客體或生命形式卻不會這樣。你可能認為你可以用一些標籤定義我,但你錯了,因為我始終會是一件正在加工的作品。我不斷地通過行動創造自身,這一點根深蒂固地存在於我的人類境遇之中,以至於在薩特看來,它本身就是人類境遇,從有第縷意識那一刻開始,直到死亡將其抹去為止。我是我自己的自由:不多,也不少。

薩特:如何像一個存在主義者那樣自由的生活?

03

自由不是不受約束,沒有約束就沒有自由

自由並不意味著完全不受約束地行動,當然也不意味著隨意行動。我們常常誤以為,那些能夠使我們自由的事物——語境、意義、事實性、境遇、我們生活的大體方向是定義我們並奪走我們自由的事物。但其實,只有依靠這些,我們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04

你不能選擇遭遇什麼,但你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它

即便是戰爭,監禁或即將死亡,也不能帶走我存在的自由。它們構成了我的“境遇”的一部分,這可能是一種極端和無法忍受的處境,但仍然為我接下來選擇做什麼,提供了僅有的一種背景。如果我要死了,那我可以決定如何面對死亡。在這裡,薩特恢復了古代的斯多葛派觀念:我或許不能選擇我會遭遇什麼,但從精神上來說,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它。

薩特:如何像一個存在主義者那樣自由的生活?

05

每時每刻,你都可能開始自由生活

也許你認為自己受著道德規範的指引,或者以特定的方式行事,乃是源於你的心理狀態或過往經歷,或是因為你周圍發生的那些事。這些因素確實會有一定影響,但把它們全加在一起,也僅僅相當於你必須要做出行動的那個“境遇”。而就算這種境遇難以忍受——也許你正面臨處決,或是被囚禁在蓋世太保的監獄裡,或是即將墜落懸崖——你也仍然可以自由地在心中和行動上決定如何去看待它。從你現在所處的地方開始,你進行選擇。而在選擇中,你便選擇了你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06

逃避責任,不是自由

你應當做出選擇,就彷彿代表全人類一樣,擔起人類如何行事的全部責任重擔。如果你為了逃避責任,便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是環境或者什麼糟糕建議的受害者,那你便沒有達到人類生命的要求,而是選擇了一種虛假的存在,脫離了你自己的“真實性”。

薩特:如何像一個存在主義者那樣自由的生活?


07

別為自己的不自由,尋找藉口

只要我們認為自己是被種族、階級、民族歷史、工作、家庭、遺傳、童年影響、事件,甚至是潛藏在我們聲稱自己無法控制的潛意識中的內驅力所造就的時候,我們就是在自欺。不自欺,就意味著不為自己找藉口。“我不曾擁有過偉大的愛情和偉大的友誼,但那是因為我從來沒有遇見過一個配得上偉大愛情或友誼的男人或女人;如果我沒有寫出好書,那是因為我沒空。”我們確實會經常說這種話,但我們這麼說的時候,就是在自欺。

薩特:如何像一個存在主義者那樣自由的生活?

08

你,必須創造自己的道路

薩特的存在主義暗示的是,只要你一直努力,那就有可能獲得真實與自由。這有多令人激動,也就有多令人懼怕,而且二者的原因還都一樣。正如薩特在演講結束後不久的一次採訪中總結的那樣:沒有任何劃定的道路來引導人去救贖自己,他必須創造造自己的道路。但是,創造道路,他便擁有了自由與責任,失去了推脫的藉口,而所有希望都存在於他本身之中

(備註: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哲學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