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導彈如何打的更遠,中國設計師:換個發動機,提高射程72%

世界空戰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進步,最早空戰使用的武器是陸軍士兵的手槍,衝鋒槍,後來慢慢擴展到專用設計的航空機槍,航空機炮,後來還有航空火箭彈,但是航空火箭彈射程雖然遠,但是精度不高,很快被空空導彈替代,隨著導彈射程不斷增加,機炮日子越來越難過,從上世紀70年代三代機服役,機炮在空戰中戰績一直為0,全世界都積極主動開發新型導彈,提高導彈射程是最主要的方向!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紅外格鬥導彈戰果也在不斷縮小,雷達制導的中距導彈越來越佔據優勢,實戰導彈發射距離接近30公里,新世紀的到來,隨著世界空空導彈技術不斷髮展,歐洲流星導彈,美國AIM-120D,中國霹靂-15等導彈的問世,使得空空導彈最遠發射距離從早期的70公里推進到150公里,翻了一番左右!


空空導彈如何打的更遠,中國設計師:換個發動機,提高射程72%

殲-20主彈倉裝備了霹靂-15導彈,據傳射程150公里,採用雙脈衝發動機技術


原有的中距導彈霹靂-12,或者AIM-120AB,法國米卡導彈等等,都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導彈發動機工作時間在7-8秒鐘,之後就是高速慣性滑行,速度不斷降低,對敵殺傷概率越來越小,如何改變這種初期強,晚期疲軟的狀況,世界各國科學家給出了很多方案,歐洲流星導彈採用衝壓發動機技術,中國採用了雙脈衝導彈技術,導彈最遠射程都超過了100公里,不可逃逸區範圍也大大提高。


但是這些導彈技術都有缺陷,衝壓發動機技術,需要龐大的進氣道,嚴重增加導彈體積,而且導彈發動機停止工作後,阻力巨大,速度銳減比普通的火箭發動機快得多,而雙脈衝導彈技術則結構複雜,點火可靠性不高,也不可調節,這也是一個麻煩的問題,中國設計師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方法,可以解決這兩種麻煩,這就是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技術!


空空導彈如何打的更遠,中國設計師:換個發動機,提高射程72%

不死鳥導彈採用了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是一種很有名的遠程空空導彈


設計思路是,將發動機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分開,其中氧化劑採用液體,還原劑採用固體,這種設計相比於固體火箭發動機,其具有比衝較高、工作時間長、推力調節與重複啟動更容易等優勢,且氧化劑與燃料分開保存,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相比液體火箭發動機,固液火箭發動機僅有一種液體組元,因此,僅有液體火箭發動機一半的管路系統,結構更簡單且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一些。

這種發動機唯一的缺點,結構比固體火箭發動機複雜,管路和泵是最大的難點,結構近似於衝壓發動機,而且液體燃料也帶來了長期存儲問題,總體來說,並非難於解決,好處是導彈的尺寸比較小阻力也比較小,最大優點是工作時間長,而且可以調節推力大小,重複啟動比較方便,這是現有的任何空空導彈都做不到的。


空空導彈如何打的更遠,中國設計師:換個發動機,提高射程72%

美國AIM-120導彈投入使用30年,現在到了換代的時候


未來新型導彈是哪一種設計?


一直沒有定論,美國公佈了幾種超遠程導彈設計方案,最大射程250公里,可以兼容格鬥和遠程作戰,最終還沒有定論,最近些年美軍有出了全新的設計,迷你超小型導彈,2米多3米導彈號稱射程能上百,輿論都覺得不太靠譜,忽悠居多。

從技術來說,固液混合發動機,也是一種有良好前景的設計,假如能解決各種技術問題的話,這種新型發動機投入使用,極有可能將現有導彈射程提高一大步,也是一種未來可能的前進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