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的皇后和妃嫔去世后,她们曾经最心爱的珠宝首饰怎么处理?

东风谈感悟


珠宝首饰自古以来就有把人装饰得美丽、夸耀社会财富以及彰显社会地位的功能。皇帝拥有整个天下的财富,皇后和妃子们作为皇帝的配偶,自然会根据身份、地位和受宠程度,得到皇帝在财富方面的赏赐,这其中就包括珠宝首饰。

这些珠宝首饰不仅仅是皇帝为了让后妃们打扮得漂漂亮亮来伺候自己,更重要的还有体现身份等级和礼仪性的装饰等各种作用。也就是说珠宝首饰甚至可以直接体现政治地位和意义。因此我们不能把珠宝首饰简单看成皇帝赐给后妃们的玩物。

具体到清朝来说,根据清宫的规矩,凡是皇后和妃子们拥有的东西,包括珠宝首饰,这些都是皇帝的恩赏,所以皇后和妃子们对首饰只拥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皇帝赏赐的这些宝物,她们生前不能随便佩戴,死后也没有根据自己心意处理的权力。总的来说,后妃们还是可悲的,因为她们一切的支配权都在皇帝手里,连处理自己遗物的权力都没有。

至于后妃们去世后,她们的珠宝首饰皇帝会如何分配,根据清朝宫廷档案,我们可以得到有如下去处:

1、 专门负责清朝宫廷内务的内务府设有造办处、广储司和四执事库等部门,专门负责管理、打造和收藏皇宫和皇帝日常生活用品,这其中也包括后妃们的珠宝首饰。后妃一旦去世,她的遗物经过清点后,内务府会整理清单交给皇帝,经过皇帝批示后,一部分首饰会被收藏起来或者干脆回炉熔化重新锻造新首饰。比如乾隆容妃去世后,她的部分首饰被宫廷回收:档案记载,“查得容妃遗下头面、衣服、银两、缎匹等项,……上交四执事库收存”。

2、 皇帝宠妃的部分代表性首饰,皇帝会在宫中精心供奉起来,以示思念和悼亡之情。比如乾隆的慧贤皇贵妃去世后,根据《内务府档案》,她的金凤钿被乾隆安奉在长春宫中,逢年过节乾隆会去拈香怀念爱妃。

长春宫奉安
慧贤皇贵妃嵌珠石金凤钿一分
金凤五支上嵌东珠十五颗内二等东珠八颗,三等东珠七颗
三等正珠七十一颗锞子五块红宝石一块蓝宝石一块烧红石三块碎小红宝石七十五块
钿前翠花上嵌假珠十二颗
8金花一枝上嵌四等正珠五颗红宝石二块烧红石一块
钿后小金凤九枝上嵌四等正珠九颗上穿四等正珠三百三十八颗红宝石坠角十块烧红石坠角一块蓝宝石坠角十一块碧口口坠角五块芙蓉石坠角三块白玉宝六件珊瑚宝件件松石宝五件催生石宝十五件

3、皇帝会把后妃们的部分珠宝转赠给她们的同事(其他妃嫔)、家人或者后人,用以纪念和缅怀逝者。比如乾隆容妃去世后,乾隆把容妃的一部分遗物赏赐给了后宫诸妃以及容妃的亲人。乾隆的宠妃令皇贵妃去世后,乾隆后来把她的一些首饰赏赐给了她的儿媳孝和睿皇后。

4、部分珠宝首饰会用来给后妃办丧事。它们一部分作为陪葬品跟随后妃下葬,另一部分作为礼仪用品,在丧仪中会被焚烧。比如容妃棺中陪葬有衣服和金玉首饰等,另外一部分则被焚烧,用以祭奠容妃。

5、部分珠宝回收清点后,会被偏心的皇帝赏赐给心爱之人。比如乾隆容妃去世后,她留下的众多金银珠宝首饰,乾隆把大部分都分配给了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和孝公主和外孙女大格格,用以给两个待嫁的小姑娘添妆。


春之九如


清宫剧虽好看,但也要认清现实:女人在那个时候是没有人权的!后妃只是皇帝的私人物品!


以清乾隆时期,容妃(香妃原型)为例:


容妃墓中遗物:

紫地妆花织金龙袍料、酱色地五彩加金团云纹妆花缎料、金黄地暗花团吉祥杂宝缎料、八达晕织锦褥、白色八宝哈达、钻石大小猫睛石两块、大小珍珠二十四颗、碧玺珠七颗、大小红蓝宝石二十颗、缧丝纽扣大小五颗、镏金耳环两对、绣花龙袍、贴绣龙袍锦褥、绫袍、绫裙、三梭罗、花罗黑纱等残片。

陪葬清单看着很华丽,但其实就是五块布料、五十三枚宝石珍珠、两对耳环、一套贴身衣物、一床褥子。

陪葬里能称上珠宝首饰的就是那两对镏金耳环了,那容妃生前的珠宝首饰呢?


一部分给了后宫中其他嫔妃:

愉妃,玉器五件一盒,宫扇四柄,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厢玉如意一柄。
颖妃,玉器九件一盒,宫扇四柄,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厢玉如意一柄。
惇妃,玉器五件一盒,宫扇四柄,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厢玉如意一柄。
婉嫔,玉器五件一盒,宫扇三柄,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厢玉如意一柄。
循嫔,玉器五件一盒,宫扇三柄,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厢玉如意一柄。
林贵人,玉器四件一盒,宫扇二柄,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莱石如意一柄。
禄贵人,玉器四件一盒,宫扇二柄,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莱石如意一柄。
明贵人,玉器四件一盒,宫扇二柄,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莱石如意一柄。
鄂常在,玉器二件一盒,宫扇二柄,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莱石如意一柄。
白常在,玉器二件一盒,宫扇二柄,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莱石如意一柄。


一部分给了十公主(和珅儿媳妇):

和敬固伦公主,玉器四件一盒,宫扇二柄,伽南香念珠一盘,厢玉如意一柄。


一部分给了容妃亲戚及族人:

公额思音,如意一柄,鼻烟一瓶,鼻烟壶一个,蟒缎一匹,石青大缎一匹,酱色大卷纱一匹,石青大卷纱一匹。公托克托,如意一柄,鼻烟一瓶,鼻烟壶一个,蟒缎一匹,石青大缎一匹。
台吉喀申霍卓,如意一柄,鼻烟一瓶,鼻烟壶一个,蟒缎一匹,石青大缎一匹。
台吉帕尔萨,如意一柄,鼻烟一瓶,鼻烟壶一个,蟒缎一匹,酱色大缎一匹。
帕尔萨之子兵巴克尔,如意一柄,鼻烟一瓶,鼻烟壶一个,彭缎一匹,纺纱一匹。
兵阿克伯塔,如意一柄,鼻烟一瓶,鼻烟壶一个,彭缎一匹,绫一匹。
兵哈丕尔,如意一柄,鼻烟一瓶,鼻烟壶一个,蓝纱一匹,绫一匹。
小人,丕里敦,巴巴克,每人如意一柄,鼻烟一瓶,鼻烟壶一个,官用纱一匹,石青小褂一件。
额思音之妻,如意一柄,鼻烟壶一个,酱色大缎一匹,月白大缎一匹,蓝官用纱一匹,石青官用纱一匹。
图尔都之妻,如意一柄,鼻烟壶一个,银二百两,青大缎一匹,青宫绸一匹。
喀申霍卓之妻,如意一柄,鼻烟壶一个,桃红缎一匹,绿纱一件。
喀申霍卓之女二口,每人如意一柄,鼻烟壶一个,桃红缎一匹。

容妃之姐,如意一柄,鼻烟壶一个,蓝大缎一匹,月白宁绸一匹。
容妃之妹,如意一柄,鼻烟壶一个,酱色大缎一匹,蓝大卷纱一匹。
兵巴哈尔等之妻三口,每人如意一柄,鼻烟壶一个,彩色大缎一匹。
帕尔萨之妻,如意一柄,鼻烟壶一个,桃红绸一件,月白绸一件。


一部分给了奴仆:

首领太监二名,每人银五两,每人官用纱一匹。

出力太监四名,每人银四两,制钱一贯,每人官用纱一匹。
当差太监八名,每人三两,制钱一贯,每人漳纱一匹。
头等女子一名,银十两,制钱一贯,衣服六件。
二等女子五名,每人银六两,制钱一贯,每人衣服五件。
头等妈妈里一名,银四两,衣服三件。
二等妈妈里三名,每人银二两,每人衣服三件。


剩下的陈列摆设基本收归库存。


皇帝的女人不好做


得宠:

容妃还能让亲族家眷、跟过自己的奴仆得到赏赐。


不得宠:

淳嫔死后交回金镶珊瑚项圈、金累丝凤等首饰。


所以,封建主义对女性十分不友好,不要被清宫剧洗脑了!


九溪夜话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后宫妃嫔们头上戴着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头饰,如果你觉得她们这些戴着的凤钗桂冠都是私有的,你就错了,在她们去世以后,这些心爱的珠宝首饰并不会一起下葬,而是充归国库,所以,有时候,一只钗可能戴了好几个人。

皇后、妃嫔头上的花饰、颜色、材质,其实都有着特定的权力象征

  • 清廷后宫妃嫔等级森严,上到凤鵉,下到宫女,有一个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

  1. 正超品:皇后

  2. 正一品:皇贵妃

  3. 从一品:贵妃、德妃、贤妃、丽妃

  4. 庶一品:夫人

  5. 正二品:妃

  6. 从二品:贵嫔

  7. 庶二品:嫔

  8.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

  9. 从三品:修仪、修容、修媛

  10. 庶三品:充仪、充容、充媛

  11. 正四品:淑仪、淑容、淑媛

  12. 从四品:贵仪、贵容、贵媛

  13. 庶四品:月仪、月媛、月容、月华

  14. 正五品:婉仪 婉媛 婉容 婉华

  15. 从五品:德仪 德媛 德容 德华

  16. 庶五品:丽仪、顺仪、佩仪、芳仪

  17. 正六品:贵姬

  18. 从六品:姬

  19. 庶六品:容华

  20. 正七品:婕妤

  21. 从七品:贵人

  22. 庶七品:常在

  23. 正八品:美人、佳人、良人

  24. 从八品:顺人、才人、淑人

  25. 庶八品:小仪、小媛、小娣

  26. 正九品:承徽、承荣

  27. 从九品:宝林

  28. 庶九品:采女

  29. 正十品:选侍

  30. 从十品:答应

  31. 庶十品:秀女

当然,后宫妃嫔等级如此的森严,花饰发簪也有一套自己的象征体系,如果贵人不小心戴了贵嫔的发簪,那就是灭顶之灾,如果被有心人传到皇后的耳朵中,自然免不了皮肉之苦。

  • 发簪和花语有其特定的含义,如果戴错,那就是灭顶之灾

皇后母仪天下,所到之处,凤鵉依仗,非常的风光,皇后专属的花就是牡丹了,这种花色的饰物,别人可是万万不敢戴的,这也代表了皇后母仪天下的象征意义。

而五品以上妃嫔能戴的头饰,就降低了一个档次,就是海棠,海棠花虽然没有牡丹的艳丽,但却处处洋溢着小鸟依人的美。

然后,剩下花色的头饰,各品阶的妃嫔宫女都可以佩戴,并没有太多的讲究和规矩。

  • 除了花的种类,颜色,也是一种权柄和地位的象征

我们先从皇后说起吧,黄色和红色,是皇后专属的颜色,可戴九尾凤,垂到肩膀,且可两边同时佩带,这样也体现一种对称美的格局。

然后就是贵妃,紫色代表着喜气,可戴侧凤簪钗,和皇后不同的是,只能佩带一边。

各宫主位是蓝色,可戴侧凤珠钗,垂至耳根。

从三品以上的妃嫔可以穿红色(红色必须为偏色,如橙红、海棠红),可佩戴金步摇。

从四品以上妃嫔可以穿紫色(紫色必须为偏色,如浅紫,紫罗兰)衣服,可佩戴银步摇。

从五品以上可以穿蓝色(蓝色必须为偏色,如宝石蓝,靛蓝),可佩戴宝石翡翠为材质制成的首饰。

从七品以上就比较随意了,颜色搭配也比较简单,可以穿除了黄色,红色,紫色,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可为正色,佩戴珊瑚象牙为材质制成的首饰。

从九品以上可穿除了黄色,红色,紫色,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必须为偏色。可佩戴金银为材质制成的首饰。

所有小主级统一穿粉红色/浅绿色/乳白色宫服,只可带头花。

财物尽归尘土?你可能错了,在宫中多年的妃嫔,就算有多大的胆子,也不敢把这些金银首饰制成的钗饰据为己有,除非赏赐,不然,死后只有充公的份

尽管生前风光无限,也离不开生老病死这种因果循环,而这些首饰又该如何?难道跟着下葬吗。


其实,考古界许多的墓葬发掘出的,都有很多陪葬品,但是,她们无外乎都是皇亲国戚、宗室贵胄,没有一个宫中的妃嫔,陪葬金银首饰之说。

所以,妃嫔基本都是靠青春吃饭的,但凡年老珠黄失宠以后,就会慢慢的在寂寞中孤老,这可能也是一入宫门深似海的原因所在吧。

小雪细数了一下,就清朝,收归国库的金银首饰不计其数,我们来看看道光皇帝的妃子睦答应,在生前,可谓一时得宠,而她最喜欢的首饰则是银镀金盆花面簪,这个睦答应的运气可不是太好,她被多次的升迁又降贬,被封为贵人没几年的时间,就被贬为了答应,后来,溺水而亡,在她死后,她最喜欢的银镀金盆花面簪被充国库,可谓唏嘘。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历史上清朝的国力还是很强盛的,因此清宫皇后和妃嫔佩戴的首饰都是集历代之大成,华丽绚烂、光彩照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那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了,如此华贵的首饰是很多妃嫔们的心爱之物,那在她们去世后,这些首饰将何去何从呢?可能大家会以为首饰会随着妃嫔们陪葬,其实并不是,大多数的妃子都是后宫中默默无闻的一员,并不可能像慈禧太后那样子有众多金银珠宝首饰陪葬,清宫里面的皇后和妃嫔去世后,她们曾经最心爱的珠宝首饰也会落到她人之手。

封建皇权社会注重等级分明,上下有别,皇后和妃嫔的等级不同,因此首饰也不同,比如皇后和妃嫔的旗头就是不一样的,根据身份贵贱,旗头两面掉的流苏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除了旗头在盘发上也有很多装饰,大致是一些翡翠、朱钗、发簪、步摇等,因此一般皇后和贵妃等人的首饰要奢华一些,其他位分低的嫔妃首饰也很简朴,不过首饰虽然可以让嫔妃们雍容华贵,仪态万千,但是这些首饰并不是她们自己私有的,首饰只能代表她们的身份,她们只有临时使用权,但不是所有权。

皇家之物,多为贵金属和玉石制作,而且加工耗时,价值不菲,自然不会随意扔掉,因此清宫的皇后和妃嫔去世后,曾经最心爱的珠宝首饰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交回内务府,妃嫔们的这些首饰都是皇上赏赐的,死后也是也都是要充公的,内务府收回库房以后,要对首饰进行整理,对于一些品相好的首饰会重新抛光并擦拭保存起来,有些还会给其他皇族格格留着做嫁妆。

2.对于磨损严重的要重新修缮,如果已经破损残缺会重新溶化或者打造成其他款式的首饰,或溶化、或改用、二次利用,重新加工。

3.妃子去世后,人走茶凉,一般妃嫔死后并没有资格带着心爱的首饰陪葬,生前留下的首饰,因为常年细心呵护,很多都是看着和新的一样,如此一来,妃嫔死后,首饰自然会被皇帝赏赐给其他妃子,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这一直是皇宫里妃嫔的写照。

所以,综上所述,清宫里面的珠宝首饰多数会随着主人的离去而作为皇家财产被内廷回收再利用,或者分赏给其他妃嫔。

清宫的皇后妃嫔们只是紫禁城一个过客而已,对于她们来说,华景繁荣以及君王的宠爱也只是弹指一瞬间,满头珠翠又如何,去世后,珠宝首饰落入她人之手,曾经首饰的主人也早已被人遗忘到角落。


小聪历史客栈


清宫剧中经常会出现的场景,就是皇帝宠爱哪个妃嫔,然后就会赏赐珠宝首饰给她。不过你以为这赏赐就永远归受赏妃嫔了么?不可能。在这些后妃离世之后,她们生前心爱的首饰能够随葬的其实并不多,绝大多数都要留在尘世另有用途的。

这也要分情况,如果是后妃们自己私己的珠翠,或者发还其本家,或者作为陪葬;如果是当初皇帝太后等上殿的赏赐或者内务府统一打造分拨的首饰,那就有很多总可能了。而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珠宝首饰基本都会被再收回去,然后经过打磨翻新,然后再给新一任皇帝的后宫。

清代史料记载,乾隆皇帝的容妃和卓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香妃娘娘薨后,她生前的珠翠被分成了很多份,除了少数几件放入容妃棺椁陪葬之外,大多都被分给了乾隆帝后宫其他妃嫔、容妃的族人,还有部分后宫侍奉的太监与宫女,其中乾隆帝最宠爱的十公主和孝固伦公主得了不少。容妃身后其珠宝首饰的最终处理,也是清代后妃离世后,她们生前的珠翠最终分配处理方式的一个缩影。

清朝后妃主要通过选秀的方式产生,她们的珠宝首饰有的是从娘家带来的,有的是入宫后内务府打造发放的,当然还有的是因为受宠或者其他原因,得到了皇帝、太后等赏赐而得。由于宫廷等级森严,不同位分的妃嫔所使用的珠翠也都有各自严格的规格限制,决不能逾越。比方说寻常妃嫔,是绝对不能使用只有中宫才能用的凤凰牡丹之类的纹饰的,就算她们的娘家再有钱,就算她们有这样的首饰,也不能公然佩戴出来。

明清时期,后宫也实行工资按月发放制度,也就是所谓的“月例银子”,也称为“宫份”。后宫妃嫔的所有吃穿用度实际上都是紧巴巴的,并没有清宫剧里那么阔绰。为了缩减开支用度,清朝时期的后妃不仅拿固定工资过日子,她们是首饰在她们死后,大多也都要由皇宫的总管机构内务府收回进行再利用,免得白白浪费了。

当然,也不都绝对,也要视实际情况视人来定,那些受宠后妃或者位分尊贵的,皇帝还是会将部分贵重珠翠作为随葬附入陵寝,也有留几件当做纪念,以便日后睹物思人当个念想,剩下的才是统一回收处理。或者翻新以备日后再用,或者直接作为赏赐分给其他人。

清朝宫廷之中设立有专门的造办处,还有内务府所属的广储司,专门负责打造、修理、收藏与管理皇家的各种日常用品,其中就包括了平日里后妃们所使用的珠宝首饰。后妃薨后留下的珠宝被收回以后,造办处对于磨损严重的就直接给处理了,用于打造新的首饰,而对于老旧的首饰会进行翻新然后收起来,日后皇帝要赏人或者妃嫔需要首饰发放,则可以直接提取。

不仅仅是去世之后,后妃们的珠宝首饰需要回收,而就算是妃嫔们获罪被贬,降位分之后,原本接受的赏赐也需要被收回,毕竟不同等级的妃嫔能够佩戴的珠翠都有不同的规制,被降位分之后可能就没资格佩戴之前的首饰了。清朝很多的珠宝首饰,其实都经历过很多不同的主人。而清朝的这种珠宝首饰回收再利用制度,不仅仅是在节约银两,更是为了维持森严宫闱等级秩序的重要措施。


澹奕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后宫嫔妃只是紫禁城的过客,一日风光不再,可能便成为过往云烟。嫔妃的珠宝如同它们的主人一样,表面风光靓丽,实际上,也经不起岁月的蹉跎。嫔妃的珠宝来源一是皇帝所赐,二是家里所带的嫁妆,三是用自己的俸银购买。

后宫的嫔妃等级分别,比如清朝的后宫,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答应、常在等等,根据等级不同,她们所佩戴的珠宝也是有讲究的,佩戴的珠宝显示着她们在后宫中的地位。她们命运随时掌握在皇帝手中,步步维艰,如同她们的命运,首饰也是被皇帝主宰着。嫔妃离世后,这些首饰也需要经过处理。

1、首饰被内务府收回

嫔妃在离世后,一般她生前所用的首饰都会被内务府收回,因为宫中的人员众多,嫔妃离世后,如果首饰不能被马上收回,就可能被下人们给偷走。皇宫中虽然应有尽有,但天子脚下,莫非王土,这些物件都归皇帝所有,嫔妃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拥有权,所以她们离世后,真的是人走茶凉,不仅首饰要被收回,曾经居住过的寝宫也会马上被腾出,让其他嫔妃搬进去居住。这些首饰在收回后,会被重新入账记录,便于日后使用。

2、首饰进行再加工

古代嫔妃首饰种类繁多,有些首饰镶嵌宝石,有些是金银来制作,首饰使用的时间久了,自然会有一定的磨损,镶嵌的宝石等装饰也可能早已遗失,需要对这些首饰进行再加工。宫中有专人负责制作首饰,自然也懂得如何进行加工和修补,这样经过简单的处理后,首饰就会焕然一新,可供其他妃嫔佩戴使用,而且经过处理后的首饰,也焕发着崭新的光彩,更加吉利。

3、首饰随着嫔妃下葬

在古代封建王朝,地位低下的后宫女子,她们在死后可能都没有像样的墓地,更不要提陪葬品了。只有皇帝宠爱的嫔妃在过世后,皇帝才会赏赐给她们陪葬品,这些陪葬品中就会包含嫔妃们生前所拥有的首饰,这些首饰随着主人一起下葬,表示它们永远归主人所有,也以此表达皇帝对嫔妃生前的宠幸。


历史课课代表


都会融化收回,有的会赏赐给别人,也有例外的比如乾隆的孝贤皇后的供在了长春宫,乾隆容妃,他的是后来给了十公主,乾隆的三公主,还有三公主的女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