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程老师侃史


僧格林沁在晚清时期,是清王朝最为倚重的国之柱石。


他之所以被清王朝倚重,正是因为太平军建都天京之后,僧格林沁成为了长江北岸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


安庆被湘军攻下之后,在安徽境内的太平军势力一度引兵进入河南、陕西两地,这些江北的太平军余部以西安、归德、武昌为活动区域,屡屡侵袭各地。不仅如此,这股最后残存的太平军余部,他们的战斗力更彪悍。

江北太平军统帅陈得才联合山东的捻军、陕西的回民,组建了一支江北联军。陈得才吸纳捻军的作战方式,不在采用固守一城一地的作战方式,而是采用游走的作战方式,以侵袭江北城镇为主,以埋伏杀敌为辅。


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让清王朝在短时间毫无办法。


僧格林沁为了能够荡平这股残余势力,亲率自己帐下的精锐骑兵,不停的游走追击,成为了江北地区拱卫京师的最大的一支骑兵力量。


当时的太平军将领陈得才带领着联军从河南境内一路攻占山阳、华州、渭南,逼近陕西西安,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驻守在庐州的陈玉成被湘军统帅多隆阿围困,急忙向陈得才求援。


陈得才听到求援之后,急忙引兵从陕西回援,可是陕西到安徽境内的路途遥远,千里之地的距离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救援庐州。


陈得才挺兵抵达舞阳的时候,陈玉成在逃亡到寿州之后,被杀身亡。


此次救援行动宣告失败,陈得才引兵进攻汉中,刚刚顺利拿下汉中,天京又被湘军围困。他只能放弃汉中,再一次引兵进入河南、湖北,想要救援天京。

一直在河南境内驻守的僧格林沁抓住战机,死命的追击陈得才的这股势力。陈得才挺兵抵达麻城,为了防止僧格林沁的骑兵切断后路,屡屡在后方掣肘,他一方面驻守在麻城,另一方面则下令让赖文光北上进攻僧格林沁的骑兵。


僧格林沁万万没有想要太平军竟然会突然挥兵北上,驻守在罗阳、信阳两地的军队被轻而易举的击退。


陈得才和赖文光两个人再一次在麻城整顿大军,兵分两路救援天京:


  • 赖文光沿长江北岸进军,进抵太湖

  • 陈得才穿越英山、霍山,进入安徽


陈得才分兵,僧格林沁再次引兵追击陈得才的军队,僧格林沁屡屡追击彻底激怒了陈得才,他下令在蕲州进攻僧格林沁,被僧格林沁大败,陈得才一路引兵逃亡英山、霍山,手下部将马融合竟然带领着十余万的太平军投降了清军,军心瞬间涣散,陈得才愤愤不已,服毒自尽。


如此一来,长江北岸的太平军就仅仅剩下了赖文光统率的一股势力。


赖文光再次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从来不会选择正面进攻僧格林沁的军队,你僧格林沁的军队不是能跑吗?


赖文光想了一个办法,不断的在河南境内奔袭,他带领军队在各地疯狂的侵袭,信阳、襄阳、邓州、新郑、睢州等地到处游走,搞得僧格林沁人困马乏。


僧格林沁在睢阳追上赖文光的时候,赖文光有挺兵北上进入了山东境内。


定陶、汶上、武城、济南到处都是太平军的足迹,僧格林沁在短时间内也毫无办法,他只能下令继续追击这股残余势力。


僧格林沁统帅骑兵在济南追上赖文光的时候,赖文光却突然南下途径郯城、海州,从海州一个急转弯又挺兵北上,途径沭阳、邹县、汶上、濮州、曹州,终于停下了脚步。


此时的赖文光已经知道僧格林沁的骑兵纵然战斗力再怎么彪悍,长途奔袭五千里之地,战斗力早已经折损一半,他下令在曹州高楼寨设下伏兵,同时派遣了一小股势力前去引诱僧格林沁,这股诱敌部队且战且退,退到了高楼寨。


僧格林沁不知有诈,带领着骑兵一路横冲直撞的进入了高楼寨,被两翼的伏兵进攻。他下令两次突围,一一失败,最终战死在了高楼寨。


此时事件之后,清王朝在江北的依仗力量无一幸存,僧格林沁的帐下骑兵不仅仅是对抗太平军余部的主力,还是平衡湘军和淮军的重要军事力量。江北力量瞬间瓦解,此时的清王朝唯一能够也依靠的也仅仅是汉人曾国藩和李鸿章组建起来的湘军。


历史总探长


僧格林沁是大清的一员猛将,是蒙古人,人送外号"草上飞",不仅马术非常好,箭术超群;而且具有草原狼的狼性,永远充满进攻性,永不言败。

僧格林沁英勇善战,为维护大清统治屡立战功,道光说他是"国之柱石",咸丰夸他是"不二重臣,朕之左膀右臂。"

其实僧格林沁一开始并不是靠本事,而是开后门进入统治官僚阶层的。

嘉庆帝的一位公主被许配给了僧格林沁家族中的一位叔叔,被招赘到了京城。但这位公主老是没有生育,有点闷闷不乐。于是僧格林沁的叔叔就把年少英俊的僧格林沁带到京城,当时道光已经即位,见到僧格林沁也满心欢喜,就建议公主认僧格林沁为子。就这样,僧格林沁从一个草原屌丝,一跃成为道光皇帝的外甥,从此脱颖而出、平步青云,才有了用武之地。

因为这个关系,僧格林沁是道光、咸丰两朝最得宠的臣子,没有之一。僧格林沁先是破格被提升为御前大臣、御前行走,后来又连升三级,高升为领侍卫内大臣和正蓝旗蒙古都统。对此,同是满清重臣的曾国藩都羡慕不已,在日记中写道:僧格林沁"独受圣恩,无人匹敌。"

僧格林沁对满清王朝的最大贡献不是他镇压了捻军起义,也不是他是指挥了大沽口海战(那场被个别史学家大加渲染的所谓大捷不过是一场被夸大了的偷袭,对满清命运是无关痛痒的),更不是他在1851年出兵镇压了蒙古人对满清王朝的反抗,而是他给如日中天的太平军以迎头痛击,救了咸丰皇帝一命。

咸丰五年的时候(1855年),太平军节节胜利,满清岌岌可危,满朝文武都是草包,没有一个人能独当一面、为咸丰分忧。咸丰每日长吁短叹、烧香求佛、惶惶不可终日。

疾风知劲草,国难识能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危难时候,僧格林沁挺身而出、向咸丰请缨。那时候僧帅40来岁,英气勃发、气势如虹,一身武艺、满腹经纶有了用武之地。说真的,僧格林沁根本就没有把太平军那些乌合之众放在眼里,他们根本就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果然僧格林沁旗开得胜,对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北伐军以迎头痛击。

两年中,僧格林沁帅蒙古骑兵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大小百余战,无一败绩。僧帅一人拿下林凤祥、李开芳两员太平军骁将,遏止了他们嚣张的气焰,敲响了太平军的丧钟,延续了行将就木的满清王朝。僧格林沁捷报频传,咸丰皇帝喜出望外。僧格林沁凯旋而归的时候,咸丰亲自迎接,大摆庆功宴。僧格林沁从此享尽荣华,晋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

僧格林沁平素爱护百姓、善待士卒,他去世时,百姓罢市,巷哭野祭。灵柩返回北京时,献上的万民伞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声震地。

接下来僧格林沁再接再厉、又立新功,在二次鸦片战争中"痛打"英法联军,赢得了大沽口海战的伟大胜利,震惊了全世界。僧帅又一次受到满清嘉奖,僧格林沁的人生也走到了巅峰。

但大沽口海战不过是一场偶胜,满清全国上下被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被所谓的胜利冲昏头脑,忘乎所以。

1860年,英法联军在八里河和僧格林沁仇人相见,僧格林沁没有了大沽口的幸运,只几个回合就被打出原形。英法联军乘胜追击,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僧格林沁成了替罪羊,受到处罚,失去了恩宠。

同年秋天,东部捻军作乱,朝中无人平贼,僧格林沁又被满清想起,僧格林沁二话没说披挂出征。

瓦罐不离井上破,战将难逃阵前死;僧格林沁在镇压捻军的时候,也走向了自己的滑铁卢。

1865年6月(同治四年),清军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高楼寨中了捻军埋伏,僧格林沁在突围的时候被捻军所杀,年仅55岁。僧格林沁阵亡的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一片震惊。清廷为僧格林沁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治皇帝和慈禧亲自祭奠,如丧考妣。僧格林沁的死让清廷失去了一个治国安邦的柱石,满清从此一蹶不振、走了下坡路。

僧格林沁的死不仅是满清军事史上的转折,也是满清命运的转折点。

因为,满清是靠八旗子弟打天下的。满清入关建立政权后,八旗子弟渐渐堕落,贪图安逸、醉生梦死。很快就失去了战斗力。

满清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依靠汉人,但军事上因为有洪承畴的前车之鉴,始终对汉人心存芥蒂。他们觉得汉人没有底线,是墙头草、随风倒,跟满清不一心。因此满清对汉人将领只是利用,从来就没有信任过,也不敢托以重任。但怎奈八旗子弟不争气,只能任用脑后长反骨的汉人将领来维稳。

就在此时,僧格林沁横空出世。僧格林沁不但能征善战、有勇有谋,而且跟满清关系非常,忠心不二。在满清看来,僧格林沁就是不折不扣的自家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靠山。

虽然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等一批汉人将领出生入死、屡建奇功,把洪秀全打得落花流水,最终消除了匪患。但他们身上流的是汉人的血,汉人是注定靠不住的,因为在汉人心中,满人是始终是外来户,是征服者,跟汉人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凡有一点血性的汉人,谁会甘当满清的鹰犬呢?他们给满清当奴才是权宜之计,一有机会就会起兵造反。

对这些汉人,满清是一百个不放心。但僧帅阵亡后,满清再也没有出过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满清不得不任用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张之洞这些汉人来看家护院。满清统治者就好比是自己家没人,不得不让强盗给自己当保镖一样,晚上睡觉能踏实吗?

事实上,正如清廷担心的那样,很多汉臣表面上对清廷唯命是从、点头哈腰。但心里面还是一副有奶就是娘的做人哲学,并没有把满清当君父去看待。

义和团作乱,慈禧打算利用义和团,命令各地官员跟义和团合作,但不少汉人官员公开抵触,依旧我行我素对义和团采取遏制措施。慈禧跟列强宣战,汉人诸侯们公开抗命,宣布自己辖区为中立地区。

到了满清末期,满清政权更是被架空了,汉人官员阳奉阴违,把自己的辖区搞成了国中之国。武昌起义的时候,袁世凯那些汉人将领更是落井下石,一夜之间全部倒戈,忘了君臣、父子大义。

总之,失去僧格林沁后,满清朝廷的中央集权受到削弱,满清的统治受到打击,满清皇帝的权威受到挑战。可以说,僧格林沁这样的忠臣的死,意味着满蒙八旗的彻底沦陷,让满清少活了几十年。


历来现实


僧格林沁死不死,对于满清末年的政治格局没有根本性影响。满清失去对地方和军队的控制已成必然,大势已去,垮台是注定的。

与一般人的理解以及教科书上说的不同的是,满清垮台的根本原因不是孙大炮和革命党,更不是什么走向共和,而是满清皇室与汉族高级官僚、知识分子的矛盾日益激化。

满清以少数民族入住中原,民族矛盾一直是清王朝若隐若现的一大隐患。早期,为了巩固政权、安抚汉人,顺治、康熙、雍正三代比较重视汉族官员,汉人担任地方督抚、封疆大吏不在少数。到了乾隆年间,满清统治已无大碍,于是开始压制汉族。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找找资料,比较一下满清各代,地方督抚的满汉比例。

鸦片战争爆发,满清对外作战无一胜绩,丧权辱国,开始引起了部分汉族官员和知识分子的不满。不过,此时满清统治还比较牢固,即便太平天国起事,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精英依然选择支持满清,没有借机发难。但是,由于满清八旗子弟太不争气,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促成汉族精英阶层脱颖而出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并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著名的“刺马案”,尽管曾国藩主动示弱解散湘军,但朝廷一旦插手干预两江地区,湘军集团照样激烈反弹,而慈禧竟毫无办法。

当时,湘军以及淮军两大集团已经掌控了满清大部分精锐部队,僧格林沁则是满清皇室唯一能够信任的精锐部队,不过僧格林沁军力有限、战斗力也比不了淮军,根本不能改变当时的局面。

到了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满清朝廷已基本失去了对军队和地方的控制。李鸿章们抗旨不遵,反而私下与敌国签订“东南互保条约”,甚至为朝廷准备预案,准备取而代之。事后,李鸿章们非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都进一步得到重用。这事放在康雍乾时期,简直不敢想象。李鸿章们不被灭九族,算是法外开恩了。

等到慈禧一死,满清皇室已没有强人压制得住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结果武昌区区几百黑社会就闹得天翻地覆,成了满清垮台的导火索。假如,袁世凯能以曾国藩的态度对待裕隆太后和摄政王,说不定我们今天还留着辫子。即便僧格林沁还活着,最多给袁世凯制造一点小麻烦,但对大局已无决定性影响。

张之洞临死前提醒摄政王载沣要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以保江山,载沣安慰他说“有兵在”。后世人讥笑载沣看不清历史大势,盲目无知。殊不知,载沣并没说错,只不过这“兵”已不在他们皇室手里。

在阿Q、祥林嫂、华老栓、闰土们的国度,哪有什么“走向共和”,只有“枪杆子里出政权”。



江南俗士1972


僧格林沁的是清末非常重要的军事人物,不仅仅是说他本人,而是说他带出了一批猛将。在很大程度上了恢复了一部分八旗军的战斗力。

僧格林沁手下的多隆阿率领1万八旗打败了陕甘数十万回军,金顺作为副司令和前敌总指挥参加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役,多隆阿,都兴阿,西凌阿等人还在湖北摧毁了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的主力。

而在高楼寨一战,损失了太多勋贵军官,可以说这是八旗军创办以来一战损失军官最多的一战。满洲镶黄旗翼长恒龄、齐齐哈尔副都统舒伦保等等都战死了,而且还死了很多开国功臣的后代。

僧格林沁率领的部队包括东部察哈尔三盟蒙古军,黑龙江吉林八旗军,还有西方人训练的汉人步枪队。结果,僧格林沁自认为部队精锐,一味追击,最后的步骑万人全部陷入包围圈。

在狭窄地形上,数万捻军手持几米长的长杆长矛一顿攒刺,在上万捻军骑兵配合在在狭小地形完全击败了蒙古军和八旗军骑兵。苏克金、舒通额、恒龄,舒伦保,舒通额,全顺等人全部战死,其中都统级别的就有4个人。

这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八旗军,硕果仅存有作战能力的中级以上军官,基本在这个包围圈里面全灭,也就是后继无人了。而且,黑龙江,吉林八旗马队在清朝看来非常珍贵,本来就分了1万人跟着左宗棠去西北各省转战,最后一直到新疆,就剩下这些也都损失了在了高楼寨。

据称在战场上,华丽丽的单眼双眼三眼花翎就装了几个大篓子,缴获战马数千匹。最后,只能征调黑龙江八旗西丹马队了,也就是未成年少年组成的骑兵队伍。

后来就是清朝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只能提拔湘淮军将领到北方驻防。从此湘淮军掌握了南方和北方的所有防务。

其实算起来清末八旗军历次战争也损失了很多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损失了1000多人,在第2次鸦片战争的大沽口炮台,石缝炮台,张家湾和八里桥又损失了数千人,在对太平天国战争,捻军战争又损失1万多人。

最后在高楼寨又损失了6000-7000人,最后的一支八旗军部队在金顺带领下,在西北五省转战十年,战斗艰苦,也损失过半。从此,八旗军已经不能作为一支主要战斗军团参战了。


深度军事


1865年6月12日,僧格林沁在平捻的时候阵亡,消息传回清廷中枢之后,“两宫震悼”,吓坏了慈禧,也吓坏了满朝臣工。

清史稿评价僧格林沁:“有清藩部建大勋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

清朝设有五个藩部,即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和黑龙江布特哈,藩部不同于藩属国之处在于它们直接受到清朝的统治,最高权力机构为理藩院。

僧格林沁和策凌一样,出身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五个藩部这么多人,可实际上真正为清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却只有僧、策二人而已。

僧格林沁之于清朝,犹如满桂之于明朝,只不过,僧格林沁之死对于清朝的影响却远甚于满桂之死对于明朝的影响,说僧格林沁之死是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转折点并不为过,说僧格林沁之死改变了清朝国运亦可。

为什么死了一个僧格林沁,竟让清朝满朝悲戚,如丧考妣?

僧格林沁是晚清军事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清史稿说他和策凌是藩部中为清朝建立大功勋的唯二之人,倒不如说他是晚清唯一一个还能打仗、会打仗和敢打仗的旗人将领,毕竟当时的满人已无人堪用。

咸丰三年,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率师北上,席卷山东,竟有直逼京畿之势,将咸丰皇帝吓了个够呛。

好在僧格林沁屡出奇谋奇兵,先于咸丰五年正月东连镇木城,活捉敌将林凤祥;再于六月在山东冯官屯生擒李开芳。林、李二人是太平军一时之宿将,僧格林沁打败了他们,也打断了太平军的北伐之路,从而保住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这也是清朝将僧格林沁视为“长城”的原因。

后来,捻军再起于山东,咸丰皇帝一看无人可用,只好再次起用了僧格林沁,让他率师平捻。

僧格林沁率领所部打得捻军找不着北,从太平军到英法联军,再到到捻军,清朝京畿三次面临险境,清政府都是让僧格林沁出手。

只可惜,僧格林沁只挡住了太平军那一次,英法联军那一次失败了,捻军这一次更惨!

僧格林沁竟然上当被围,陷入了捻军的包围之中,最后在突围时坠于马下,从而被追上来的捻军给一刀砍了。

从此之后,旗人之中,再无一个可用之人,清朝统治者能不伤心?

僧格林沁和曾国藩素有“北僧南曾”之称,原本一北一南共同拱卫清朝江山的同时又相互钳制,但是僧王一死,打破了这个平衡。

僧格林沁代表的是清朝的根本——八旗军军事集团,曾国藩则代表的是新兴的汉族军事集团,清政府更相信僧格林沁还是曾国藩?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此外,僧格林沁也是晚清八旗军的灵魂人物,他在,则八旗军尚可一用;他亡,则八旗军没了灵魂,再无一战之力。

这时候僧格林沁的阵亡,便代表着被清朝视为根本利益所在的八旗军军事集团被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军事集团所取代,所以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一点也不为过。

没有了僧格林沁,便没有了精锐的蒙古铁骑,没有人可堪一战的八旗军,清政府还能用谁去制衡湘军?

如果任由湘军继续发展的话,将来功高盖主,曾国藩想谋权篡位怎么办?

所以,僧格林沁的死被清政府视为失去了“国之柱石”,没有柱石,焉能安稳?

僧格林沁一死,八旗军再不堪一用,清朝自此失去一臂,也因此不得不开始重要汉人将领,从而使得清朝的军权开始从满人、旗人的手中流向汉人将领。

僧格林沁死后,曾国藩的湘军迅速发展成为了清军中的最强军,让慈禧和清政府忌惮不已,这也是慈禧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想方设法废了湘军的原因。

好在曾国藩想要“成圣”,没想着造反,所以好好地配合慈禧裁撤了湘军。

只不过,湘军虽然被解散了,但是清政府却已经没办法阻挡汉人将领的崛起,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以及后来的聂士成的武毅军、宋庆的毅军和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这些成为支撑晚清统治的军事集团又有哪一个不是以汉人将领为首?

这一切,始于僧格林沁的阵亡。

所以,僧格林沁的死不仅是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标志着晚清的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的转变,从而改变了清朝国运,这恐怕也是蔡东藩评价僧格林沁为“清祚之所赖以保存者也”的原因。


流浪的侯爵


在沈阳法库西北20公里处,有一个四家子蒙古族自治乡公主陵村。清王朝最后一位横刀立马的王公、成吉思汗的第26代侄孙——僧格林沁亲王,曾经葬于此地,如今唯石碑独存。

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斯尔的后裔。这个家族也没少出外冒贵人,在清朝皇后太后出了不少,康熙的祖母孝庄皇太后便是其中之一。

僧格林沁生于嘉庆十六年,父亲是科左后旗台吉家族的四等台吉。台吉,据说是源于汉语皇太子、皇太弟的称呼。僧格林沁虽拥有高人一等的台吉身份,可到了他出生时家境已经没落。因此,当时人都戏称僧格林沁的父亲为“雅玛台吉”,蒙古语意为给人放羊的台吉。

僧格林沁因家境贫寒,读书不多,很小就跟随父亲到别人家放羊。

后来,也就是从他12岁开始便突然开挂——放羊娃、喇嘛、科尔沁郡王等等身份不断转换,也出现了不少的传说。成为道光帝亲姐的过继子,是僧格林沁一次极大的人生转变时期。

在过继过去之后,就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成为他日后的崛起之处。此后,僧格林沁没有辱没他祖辈的名声。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和英国不断的侵略中,都一直冲锋在前。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

至今在清史学者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僧格林沁一死,大清朝再没打过一场胜仗。

并非是一场胜仗没打过,而是僧格林沁一死,大清朝的满汉权力争夺失衡了,直至清朝的灭亡。

僧格林沁作为朝廷亲贵,利益捆绑,对朝廷极为忠心。朝廷对他一则可以放胆任用,二则可以此牵制汉族官员的武装,个人原因加上晚清权势的分布特点,是僧格林沁得沐殊遇的原因,史称“曾主南事,亲王僧主北事”。僧格林沁也深知朝廷的良苦用心,也与汉人官员屡起争端,这是满族统治者的如意算盘,也是僧格林沁的个人出路。

僧格林沁殁后,朝廷无体己亲贵可用,慈禧太后遂命曾国藩等人督剿捻军,从此,军权落入湘军的曾国藩、淮军的李鸿章等人手中,满汉之间的权力争夺也直到清朝灭亡。

僧格林沁死后,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赐谥号曰“忠”,配享太庙,并绘图紫光阁,其子世袭王爵。

随着僧格林沁的而去的,还有那令人胆魄的蒙古铁骑。自此以后,大清再无八旗劲旅,只有汉人的湘军和淮军。


王铭苇


曾格林沁死于1865年5月19日,其死因是曾格林沁在追击捻军的过程中,被捻军诱至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高楼寨,随后陷入重围。五月十九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中伤坠马,被捻军张皮绠斩杀在麦田,终年五十五岁。

曾格林沁作为清朝为数不多的八旗将领,在晚清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太平军,捻军,大沽口重创英法舰队,在晚清的将领尤其是八旗将领中独树一帜,表现优秀。

曾格林沁作为一名武将,是一名典型的主战派,无论是对内部的太平军还是对英法等外国联军,但无论如何也都改变不了他保守、过时的作战思维,他的阵亡,只是一种过时的作战方式的终结。

自太平天国运动开以来,八旗的军队已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在此之前,军队都是掌握到满族贵族的手中,但到了晚清时期,八旗的兵丁越来越没落了,而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只能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办的湘军、淮军、楚军了,曾格林沁此时异军突起,应该是很了不起的。

随着曾格林沁的死亡,八旗军基本也就结束了其历史使命,在后续的战争中再无辉煌可言,清朝再也没有了可以依靠的满族将领,再也没有了可以牵制汉军的力量,因此曾格林沁的死也可以说是晚清重要的军事转折点。


华竖


僧格林沁的死代表了大清兵权从满蒙势力转入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汉人势力

在雍正乾隆时期,即便有年羹尧、岳钟琪等将军的存在,大清的将领还是以满清、蒙古为主。大清的兵权还是紧紧掌握在满蒙势力的手里。

从天平天国之乱、捻乱、陕甘回变、云南回变、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等战争,满清将领慢慢战死而新生力量有没有得到补充,湘军、淮军于是崛起:

《八里桥之夜》展示的英法联军占领八里桥之后的战后情形


1、和春,满州镶黄旗、钦差大臣,在第二次围困金陵时,被李秀成攻打杭州不得不分兵而失败战死;

2、乌兰泰,满州正红旗,擅长训练、火器,在追击太平军的昭平山中被击败战死;同时战死的有满州正白旗的长瑞、昌寿。

3、文瑞,蒙古镶蓝旗,守杭州时战死;

4、双来,汉军正白旗人,攻打扬州时战死;

5、胜保,满州镶白旗人,被东太后慈安赐死;

6、托明阿,满州正红旗人,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伤退休。

7、德兴阿,满州正黄旗人,1867年去世。

8、舒通額,满州镶白旗人,同治三年在平定捻乱中战死;

9、恒龄,满州镶黄旗人,同治四年在平定捻乱中战死;

10、苏克金,满州正黄旗人,同治三年在战斗中突发疾病而死。

11、何建鼇,汉军镶红旗人,和僧格林沁战死;

12、乐善,蒙古正白旗人,在大沽炮台中战死;

在僧格林沁死后,满清势力基本上没有有能力的将领,只有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形势图:用障碍拦截河口,导致英法船只集中并进入射线范围,左边的岸炮猛轰

僧格林沁是冷兵器时代的代表?

很多人认为僧格林沁的死,是代表了大清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认为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之战的失败就在于僧格林沁顽固的使用蒙古传统骑兵战术对付英法联军导致的。

那么僧格林沁真的是只懂冷兵器和骑兵而不懂火枪吗?

1、在挫敗太平军北伐中就有两次明确使用火炮攻击的记录:

“毁堆村、连村、杜场诸贼屯,炮殪悍酋吉文元”
“悍党詹启纶出降,焚西连镇贼巢,仅余死党二千余人,以大炮环击。”

2、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胜利就是僧格林沁善用火炮伏击的证明。

3、八里桥之战战败是败于英法联军武器升级而非僧格林沁只懂骑兵冲击。根据俄国布克斯盖夫登男爵所著的《1860年北京条约》的记录作战过程:

A、骑兵以树林为掩护同时袭击法国炮兵和英国陆军并意图突入后方,但被照明弹被迫中止;

B、在八里桥墓地附近,骑兵再次试图冲击英法联军,同样失败;

C、在八里桥桥堍,清军和英法联军在这里进行激战——这里是清军最后的防线。清军的27尊炮兵连和埋伏的清军,被八门法国线膛炮摧毁和射杀。

D、法军度过运河占领八里桥后,清军才撤退。

参战的法国将领蒙托邦如此回忆:

“八里桥成了这一天最动人的一幕。早晨还斗志昂扬的那些清军骑兵,现在都已消失得无踪影了。这座桥是一种古老文明造就的伟大古迹。那些衣着华丽的骑兵,在桥道上挥动旗帜,毫无掩护地以一种对我军大炮和火炮无能为力的炮火反击。”

即:英法联军的线膛炮,是八里桥之战清军失败的原因。

从俄罗斯人的记录来看,僧格林沁的战术是用骑兵同时冲击英法联军,一是让英法联军军乱,二是用大规模骑兵来引诱英法联军追击进入僧格林沁以27尊火炮和禁旅八旗为主的埋伏圈。

僧格林沁的骑兵冲击是诱敌之计,但两次都没有能够成功,反倒被英法联军步步为营进攻而发现了埋伏,最终失败。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时所拍摄的战后所拍摄炮台照片


综述

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之战时,并没有丧失八旗精锐。八旗精锐的丧失,是在剿灭捻乱之时。根据俄罗斯人伊格的估计,八里桥之战投入5到6万兵力,损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计为3000人),战损率2%,不算高。

我不知道大家所说的八旗精锐(或蒙古骑兵精锐)尽失,是根据什么来的。但从斯盖夫登男爵所著的《1860年北京条约》中:

“一部分军队奔向北京,而大部分则向北跑回草原老家。”

的记录来看:蒙古骑兵精锐并没有全部战死,或者大部分战死,而是跑回蒙古。

八旗精锐或蒙古骑兵,基本上都是在平定捻乱时战损的。当时曾国藩、李鸿章的湘军、淮军采取围堵策略,而僧格林沁都是主动率军直入大战:

“自苏克金、舒通额、恒龄等殁后,得力战将渐稀。朝命先调湘淮军著名兵将,多观望不至,僧格林沁亦不原用之。”

骑兵主力的战损记录:

“僧格林沁所部骑兵最号劲旅,骁将以舒通额、恒龄、苏克金为最”

而上面也说了,舒通额、恒龄、苏克金都是在同治3、4年战死的。八旗精锐或蒙古骑兵应当是跟随三人战死而丧失的。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我是秋草独寻,有幸回答此问。

僧格林沁(以下简称僧王)之死主要代表了三个方面的重要转折。

1、中国延续二千年的骑兵军团致胜战术的终结。

2、中国由此时开始了由古代军队向近代军队的转型。

3、中国由此汉人执掌军权时代的到来。

僧王满蒙贵胄,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卓有军功。

咸丰五年1855年,击溃太平天国北伐军,俘林凤祥、李开芳,晋封博多勒噶台亲王。被称为“国之柱石”。

在成功剿灭太平天国后期,是当时与湘军、淮军并称的三大势力之一。其主力为蒙古骑兵,爵封博多勒噶台亲王。是朝廷扼制湘、淮等军的重要军事首领。

由于1865年对捻军战斗的战死。引发了一系列的重要转折。

一、中国从战国以来,一直以骑兵致胜的兵种优势开始末落。

僧王的骑兵在八里桥与对捻军的战争中,不断的失败。

僧王之后,由李鸿章淮军接手,淮军在名将刘铭传等人的指挥下,以先进的洋枪洋炮的装备及西式训练,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居然将纵横中国北方达18年之久的捻军给消灭。

淮军名将刘铭传

捻军是一支由骑兵组成的力量,在北方中原地区长期游弋。集中的骑兵冲杀与流动作战是其惯有的战略战术,在长时间里,八旗、绿营与团练军对其束手无策,包括僧王的骑兵部队而全军覆没。

但遇上了西式装备训练的淮军,明显就被打得落花流水。1867年西捻军任柱、赖文光战败被杀,1868年,东捻军张宗禹部被歼。

这场战争,在整个清朝平定乱的时间来说,淮军达到了很高效率,这也奠定了淮军成为晚清武装力量支柱三十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僧王满蒙骑兵的失败到以淮军步兵的胜利,第一次以步兵的全胜开始了骑兵兵种的末落。


北洋武备学堂

二、中国由此时开始由古代军队向近代军队的转型。

淮军作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军队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于与太平军的东征胜利,奠基于剿捻战争,成为晚清最具战斗力的军队。

而这一点正是拜僧王在剿捻战争中的失败所赐,使清朝赖以成家的满蒙八旗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说湘军还只是一支使用洋枪的古代军队,淮军的成功则是近代武器与近代军队的统一。同样促使国内众多的军队,如湘军、楚军、神机营都开始装备近代枪炮。但这些军队却没有象淮军一样,接受系统性西式训练。尤其是列队阵型、专门炮队、子药供应等,这是淮军独具的能力。

中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接触热兵器军队,通过27年,才发展出自已的第一支近代化军队,也开始了中国的冷兵器向热兵器时代的转型。

三、清朝军权第一次全面实现了汉人掌握军权的时代。

汉人掌军发轫于曾国藩湘军,但盛于李鸿章淮军。由李鸿章开始掌握军权达三十多年。大浪淘沙之中,满蒙汉的军队在实战中,争相发力,当和春、琦善等八旗绿营先后覆灭,胜保、多隆阿的先后死去,硕果仅存的僧王也在对捻军的战争中战殁。

汉人的军队掌权,极大的改变了清廷满汉的政治格局,湘军、淮军的出身先后上百人担任督、抚之职,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为辛亥革命爆发也打下了民族基础。


所以,从历史长河而言,僧格林沁之死似乎微不足道。但是从大历史的转折而言,僧王之死又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张宏杰《曾国藩传》

张鸣《中国近代史》



秋草独寻


因为僧格林沁手中所掌握的蒙古铁骑,是清朝朝廷所能够倚仗的最后的家当。

自从太平天国以来,汉人军阀——比如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掌握了可观的军队。

但是满蒙方面并不是毫无底牌的,僧格林沁统帅的蒙古铁骑,就是清廷依然能够震慑这些汉人军阀的保证。包括在湘军攻克天京的时候,僧格林沁的军队并没有歇着,而是死死的扼守着湘军北上的路线,就防着曾国藩有反心呢。


但是就是这最后的底牌,在和八国联军的八里桥之战中,终于全军覆没。

僧格林沁单骑逃回北京。后来继续带兵剿捻,但是毕竟自己的精锐已经赔光了,打仗也不灵光,最终被捻军设计擒杀。

僧格林沁死后,满蒙八旗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精锐,军权已经完全落入了以李鸿章、袁世凯为代表的汉人军头手中,而清朝朝廷也只能依赖湘淮军来剿灭反对朝廷的力量。最终,清朝的国祚也正是断送在袁世凯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