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一顿饭吃多少主食合适?

浮云1515349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我们知道,主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是很大的,主食的量直接关乎到餐后血糖水平。对于不同的患者,每顿饭所吃的主食量也不是恒定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身材适中的成年人,如果没有重体力劳动,推荐每天吃6两左右的主食,这个量指的生重。如果是按一日三餐来吃的话,可以按早中晚分别为1/5、2/5、2/5。但是并不建议糖友们一日三餐的吃,而建议大家少食多餐,把一日三餐分为五六餐更好,每餐主食可为1/5,也就是每餐吃1两主食。不过这也只是个参考,如果活动量比较大,建议多吃,如果活动量比较小,身体比较瘦小,建议少吃。

适合糖友们的主食:玉米、薏米、红豆、燕麦、荞麦、紫薯、小米、黑豆等,日常可把这些主食混合或轮换食用,有助于均衡营养,控制血糖。

不适合糖友的主食:粳米、籼米、糯米、黏性黄米、白面条、面包等,热量高升糖快。

糖友们吃主食还要注意下面这些事:

1.米饭不要煮的太软烂,越烂越容易升高血糖。

2.吃饭要细嚼慢咽,吃得越快越不利于控制热量和血糖。

3.控糖的进餐次序是先喝汤吃菜,再吃米饭和肉类。

4.主食优先选择米饭,少吃馒头和面条,尽量不吃粥。

觉得小糖的回答有帮助就点个吧~更多糖尿病饮食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糖人健康网




这个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糖尿病患者主食吃二两饭!

而这二两是指食物的生重而不是熟重。

其实真正计算主食吃多少的方法是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劳动强度来计算,每天饮食的总热量。



例如

男性,66岁,身高1.80米,体重80公斤,退休在家基本没有过大的体力劳动!如果让他每顿只吃二两熟中的饭的话,没被糖尿病打到,也直接被饿倒了。

那如何正确的计算一个人的身高体重是否标准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身高减去105,但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身高减100。 那么上面的患者的理想体重就是80公斤。这个体重上下浮动10%都是可以的。

这么高的身高体重的人群,一天能多吃多少食物呢? 由于在家基本上是属于轻体力劳动者,所以一天所需要的能量=标准体重*30每公斤体重所需的能量

80*30=2400kcal



那主食所需要提供的能量是一天的50~55%,也就是说一天的饭量,要占1200kcal大约是6.6两的主食(生重)。一两的生米大约能做120克的米饭。那么6.6两的大米可以做成熟的米饭大约800克。分配到三餐后,每餐可以吃将近半斤的米饭。而为了让患者能有些加餐,我建议每餐吃四两左右的主食比较好!

作者简介: 李实 国家二级营养师 糖尿病教育十余年 首批高级育婴师 护师


糖尿病食谱营养师


【糖尿病元凶:是主食还是菜?】葛叔同意糖尿病是吃出来的,但问题压根不在吃多少主食。那造成1.2亿糖尿病人,罪魁祸首又是谁、是主食还是菜?吃出糖尿病和食物哪些方面紧密相关呢?且看下文分解。

首先,我来陈述糖尿病和吃多少主食无关的根据。拿主食中的大米为例吧,从1980年到2010年,我国的人均大米消费量没有总体变化,一直保持在每人每年100公斤上下,但是同期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却从0.7%升高到11.6%,显然我国的糖尿病流行不是大米吃多的原因,因为大米的消费量并没有变。这些年人均主食的消费量还有递减趋势,但糖尿病患者却与日俱增,更说明问题不在于吃多少主食上。

造成如此惨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迷底马上揭开。我们再来看同期另一组数据,从1980年开始,我国的肉类消费增加了十几倍,糖尿病病人发病率也刚好增加了十几倍,这难道是巧合吗?数据又来了,一项涉及6万多受试者的美国研究发现,随着动物性食物摄入的种类和数量增多,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跟着提高。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细胞里堆积过多脂肪时,脂肪的代谢产物会阻断细胞内的信号传递,这样会造成什么情况呢?就象开一扇门,虽然钥匙和锁是对上了,但始终没有开门的指令,造成钥匙插在锁上没动,造成葡萄糖进不了细胞内,在血液中堆积,血糖升高,这就是糖尿病。同时,细胞还得不到所需要的葡萄糖,只能干着急,被活活挨饿,所以,糖尿病人往往又饿又渴,造成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但体重少,所谓“三多一少”的症状。

这下似乎找到了元凶了。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主食的过于精制也是主谋,各种含糖饮料和甜品,派类食品,煎炸食品等等泛滥是同谋,扮演着并不光彩的帮凶角色,造成糖尿病人如雨后春笋。

所以,我们不应怪咎于主食吃了多少,而要重视吃什么主食。注重主食多样化,杂粮化,轻食化,尽量多摄入血糖生成指数低的主食,如荞麦,燕麦,藜麦,青稞等等。而且一定要吃干饭,不能吃稀饭,否则血糖又会失控了。



葛柏浩


低糖生活指导猿来解答~


许多糖友认为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容易使血糖升高,所以尽量少吃或者不吃主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1、主食不能不吃

主食摄入不足,缺乏热量来源,无法满足全身代谢所需,机体势必会动用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

脂肪分解会产生酮体,易导致饥饿性酮症;蛋白质分解会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下降,诱发各种感染。此外,人在饥饿状态下容易发生低血糖。

有的糖友主食虽然吃得少,但肉蛋、油脂等摄入增加,最终总热量超标,导致血脂升高。

所以不能依靠不吃主食或吃很少来控制血糖。


2、主食应该吃多少

每天应摄入的总热量因人而异,应当根据身体胖瘦、劳动强度大小等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主食每天占总热量的55-60%。

总原则是“多动多吃,少动少吃”,一般情况下每天200-300g(生重),特殊情况一天可以增加到400g。

休息状态200-250g;轻体力劳动250-300g,中等体力劳动者300-35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


3、什么样的主食能吃

我们平时吃的米饭和面食糖友同样可以吃,但是因为粗杂粮富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升高,因此主食的选择推荐粗细搭配,不要单独吃精白米面。

要注意一些高脂高油的主食尽量少吃或不吃,比如油条、粽子、麻花等。


4、主食应该怎么吃

轻型糖尿病需保证一日三餐,早、中、晚按1/5、2/5、2/5分配热量;对血糖不稳定的糖友,建议少食多餐,从正餐中匀出一部分作为加餐,每天5-6餐。这样好处是既可以防止餐后高血糖,又可避免下餐前低血糖。


低糖生活指导猿


糖尿病患者一顿饭吃多少主食,答案,有数种模式:

1. 血糖反馈。

2. 科学计算。

3. “野路子”。

来简单了解一下。

1. 血糖反馈。

通常来说,主食摄入有一个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糖友血糖会超标,或者导致饥饿和消瘦。

这种方式,适合有生病经验、具备一定糖尿病基础知识和饮食素养的糖友。


糖友,可根据餐前和餐后血糖监测的数值,来规划每日、每餐主食的食用量。并且,这个食用量,其实是可以动态调整的:

以低热量、血糖友好的全谷物、粗杂粮、薯类等,来部分或者全部替代精米精面。

说得再通俗一点,餐后血糖高了,少吃一口主食,或者多吃一点粗杂粮。

另外,进食的前部程,适当多吃一些蔬菜和肉食,把肠胃壁空间先占据,这样,后吃的主食,无法大量地、全面地与消化面接触,血糖表现相对较好。

2. 科学计算。

这种方法比较严谨,但是开头计算起来,比较繁琐,步骤如下:

其一,评估糖友的体力活动量。

其二,计算糖友的标准体重。

其三,根据标准体重和体力活动量,查找每日所需的基本热量。

其四,将每日总热量分配至一日三餐(或四餐,或五餐,视血糖表现而定)。

其五,根据每餐的热量,计算主食进食量(生重数据)。

一般说来,糖友摄入的总热量,是有所约束的。

糖友可据此饮食一段时间,然后看血糖表现和体重变化。如有异常,再行调整。

3. “野路子”。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营养和饮食对于人体,又是一个充满“科学探知”的领域。

有糖友,会抛弃主食,或部分减少主食,以蔬菜、肉禽蛋奶鱼等食物为主,即所谓的“生酮饮食”、“低碳饮食”、“超低碳饮食”等等。

尽管营养界不提倡此种做法,因为中长期会导致许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和潜在身体健康危害。

万幸的是,许多采用这类方法的糖友,至少血糖控制得比较好。

糖友可根据以上三种方式,来规划自己的饮食和主食食用量。

希望糖友们,能巧妙进餐,恢复健康!


跃水营养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在糖尿病的饮食控制中,主要是对热量较高的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进行适量的限制,特别是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主食,因为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所以是控制的重点。那么,糖尿病人每天、每顿饭吃多少主食就合适呢?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因为最合适的量是建立在保证日常生理活动能正常进行的基础上的,过量不好,不足也不是好事,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大概的计算: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和生活习惯来确定一天所需要的总热量,总热量=体重的公斤数*每公斤体重需要的总热量,大多数人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25-30千卡的热量,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可按35千卡计算。

比如一个65公斤体重的工厂工人,属于中等强度体力工作者,则全天所需要的总热量=65*30=1950千卡。

第二步:计算1950千卡的热量中有多少由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提供,营养学要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全天提供热量的占比是65%、20%和15%。因此1950千卡的总热量中约1265千卡需由主食来提供。

第三步:由于每克葡萄糖被机体利用时会产生4.1千卡的热量,因此1265千卡的热量将由1265/4.1=308克葡萄糖来提供,再用1两=50克换算一下,308克葡萄糖=6.16两的主食。

第四步:科学饮食中的一日三餐热量分配是1:2:2,将6.16两主食按此比例分配则早餐主食量1.23两,午餐和晚餐的主食量为2.46两。

当然,这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可作为分配主食的依据,多一点比如全天6.5两,少一点全天6两都可以,并不要求绝对精准。不过要注意几个细节:

  • 一是上述计算的结果为生米生面的重量,并不是指熟食;
  • 二是无论是白米白面还是粗粮都是一样的,并非粗粮就可以多吃;
  • 三是并不需要每顿饭都要称主食的重量,只需要固定专用的碗,每次用同样的碗盛饭即可知道主食量;
  • 四是如果吃了上述量的主食感觉没吃饱,可以增加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即耐饿还有助于降低血糖;
  • 五是吃主食时多与蔬菜配在一起吃,尽可能减慢进餐的速度;
  • 六是每餐都要有主食,不吃主食反而血糖容易波动,对控制血糖带来不利影响。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看你吃的是什么性质的主食,如果是正常健康人吃的主食超过30克血糖都会上升很高(本人试验过很多次,精确到绿豆挂面超过三十根都得吃药!)。糖友可选择高抗性淀粉大米(升糖指数为46/100)。一般二型患者只要不到并发症出现之前食用(当然对其它食物也有要求,这里不便深谈),基本可以做到每餐吃饱而到下一顿饭前没饥饿感,基本可以停药。


糖囧


吃多少合适这个具体到几两几克我不做回答,而且每天具体吃到几两几克属实有些累,糖尿病不可怕,但是糖尿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注意饮食禁忌,切勿暴饮暴食,合理的饮食就可以,无须太死板吃多少多少,定期医院检查,防止恶性饮食导致血糖不稳定,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出现才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你不会想象到肾衰竭,肝硬化,糖尿病等多脏器严重受损乃至衰竭是什么样的生活,但是我遇到过,到最后只能是无能为力,消耗钱来延续生命,但是,不得不花钱,也就是必须花钱,尽管知道无能为力,合理控制好饮食,血糖,你跟正常人毫无区别


小小音乐电台


这样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保证身体对能量的基本需求,同样可以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也不会造成肥胖,反而会帮助控制体重。并且这些主食中,全谷物至少需要40-80g,这样既能增强饱腹感,又能够帮助平稳餐后的血糖,还能够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预防便秘,一举三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餐之后的半小时至1小时,最好活动一下,比如散散步,这样有助于消耗摄入的能量,更好的控制体重,对于降低餐后的血糖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糖尿病每天主食吃全谷类,尽量减少摄入量。糖尿病治疗以饮食控制为重点,一是减少总热量,二是减少饱和脂肪。主食谷类要用全谷类,多吃粗粮,杂粮,如麦片、玉米、小米、荞麦面等。还有提倡多吃蔬菜水果,因为蔬菜水果含热量低,而含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却丰富。原则上,蔬菜要多吃深色的、含纤维素多的、新鲜的,花色品种要多样,还要多吃豆类,而对富含淀粉的土豆、山药、山芋、芋艿等则少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