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不济,一代文豪李煜的坠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首《虞美人》将我们拉回到数千年前李煜的面前,似乎在听其诉说其无奈的一生。


时运不济,一代文豪李煜的坠落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虽然身处皇家,但是似乎并没有争夺权利的打算,他纵情山水,不问政事,过的好不逍遥自在。虽为自己的奇貌(传李煜目生双瞳,双瞳在古代为大吉之象)遭到长兄太子李弘冀的猜忌,但也仅仅是猜忌而已,若如此下去,李煜虽然会受到打压,但依然是可以做一个风流潇洒的诗人,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但是历史总是喜欢开这样那样的玩笑,公元961年,长兄太子李弘冀去世,当时的李煜来不及思量这个消息对自己是好是坏,就这样被迫的当上了这个几欲坠落的国家的太子。

风流倜傥

李煜是幸运的,虽然是南唐的最后一位国主,国事虽然繁杂,但是在李煜的退避忍让之下,并且在当是宋朝还尚未平定北方国家的情况之下,并没有力量对南唐发动大规模的的战争情况之下,他纵情声色了数十年。


时运不济,一代文豪李煜的坠落


在这数十年里,他沉迷歌舞,纵情声乐,风流不羁却不是文人风雅,尤其在遇到大小周后后更是如此,这在李煜的前期的诗词中具有表现: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自古文人多风流,李煜的这些诗词也无不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

悲婉哀切

李煜也是不幸的,好景不长,在宋朝平定了北方大部之后,目标开始瞄准南唐,李煜虽然自知南唐早就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但是还是为了这个国家进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努力,可是这点努力在滚滚兵锋之前,被碾压的淋漓尽碎。


时运不济,一代文豪李煜的坠落


公元975年,李煜兵败被俘,被押送至汴京,在遭受国破家亡,朝臣尽散的痛苦之后,李煜的诗词风格有了很大的转变,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从这首《破阵子》也可以看出李煜心情的转变,盛极而衰,家国破灭,更是将一个亡国之君的内心描写淋漓尽致,而以后李煜的诗词都是以此为基调了。

在被软禁三年之后,李煜终于来到了人生的尽头。太平兴国三年,他收到了宋太宗的一壶生日酒,饮后便口吐白沫而死,一代文豪至此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李煜的一生可以说是无奈的,没有帝王之才,却被迫成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君王,若他没有出生在帝王之家,也许可以寄情山水,给我们留下更多的瑰宝,若他换一个时代,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大词人。但对历史来说也许是幸运的,因为李煜环境的转变,也由之前的说情之词转向了向家国破碎的感叹和身处异地的无奈,“辞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随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大致说的便是如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