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说说战国时的燕国的实力如何?

历史走廊


燕国是一个位于中国的北方的姬姓诸侯国,战国初期燕国的疆域大约包括今河北省的北部和今山西省的东北一角。全境东北和东胡接界,西和中山、赵接界,南边靠海,并和齐接界。燕国的始祖是召公姬奭,是周王室的宗亲,燕国的出身不可谓不高贵。

在漫长的西周到春秋时期,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北,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甚少,燕国的发展是十分缓慢的。但也是因为这个地理位置的原因,也使燕国成为了为数不多能走到战国时期的姬姓诸侯国。


燕国在战国初期的实力是十分弱小的,远远落后于其他六国国家,在战国的历史舞台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直到经历了燕王哙和其相子之的禅位闹剧后,燕国的存在感是上来了,但是引来的是齐国对于燕国的入侵。齐国趁燕国“子之之乱”,由大将匡章饿的率领齐军一举就占领了燕国,后来在其他列国的干涉下,燕国才得以存在。

正所谓凤凰逆磐,燕国经历了如此大难后,开始走上了了复兴和崛起的道理。燕人立公子职为王,这就是燕国历史上著名的燕昭王。在其二十八的励精图治下,燕国人才济济,各国人才纷纷涌入燕国,史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其往,剧辛自赵往”。


此时齐国与列国矛盾也在不断激化,燕昭王抓住机会, 燕国与其他国家组织了五国伐齐的联军一起伐齐,五国联军一举战胜齐军,齐王身死。在乐毅带领下燕军趁此机会深入齐境,占领齐国首都临淄,报了齐国灭国之仇,除了即墨和莒两个地区没有占据外,齐国其他的地区被燕国占领了整整八年时间。燕国向在南部扩张的同时,燕军在秦开的带领下大败北方的东胡,使东胡北退千余里,燕国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且修筑燕长城。此时的燕国国力大增,达到了鼎盛时期,燕国在国土面积上上一跃超过了赵、齐、韩三国,仅次于秦、楚两国,在战国七雄中位居第三。



有盛必有衰的历史规律下,燕国在燕昭王死后很快就开始了衰弱,齐国在田单的领导下,击败了齐境内的所有燕国军队,燕国退出了齐国领土。燕国到了战国后期十分活跃,不断希望国土获得扩张。面对被秦国屡屡打击的赵国,燕国国君蠢蠢欲动,分别在长平之战后和廉颇离赵的机会两次入侵赵国,但两次都被赵国打败。燕国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有取得尺寸之地,反而被赵国当成了打气筒,因为秦国打不过吊打燕国还是可以的。燕国因此在赵国的不断打击下,国力日益衰弱,最后被秦所灭。

在整个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力一直处于战国七雄中的中下游,在初期处于末尾的位置,在燕昭王以后也仅仅强于被秦国严重打击的韩魏两国,和重新复国齐国处于一个水平。


浮沉的历史


战国时的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是当时已知中国地区所有国家最强大的七个国家之一。在当时诸侯国和方国林立的形势下,燕国对比战国早中期的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来说当然是一个强国,但在七雄之间,燕国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国。他的实力强弱应从国力和军力上分析,原因需要从客观上和主观上两个方面来说。

从客观上来说。战国七雄的燕国享国长久,存国时间几乎和周朝一致,八百多年,除子之当国和齐灭燕那短短几年外,中间几乎没有间断过。首先,燕国从建国起就被周王分封到了王朝的北面,北方紧挨肃慎、山戎、孤竹等北方民族,燕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防范他们的进攻,消耗了大量国力;其次,燕国国土在战国七雄中处于中等,但多处苦寒之地,在当时生产条件下北方地区受气候影响很难开发,所以燕国一直以来都处在物资亏乏,国力、民力较弱的状况。

从主观上来看。燕国国君因循守旧,鲜有贤明者。战国时期,其他六国除齐国外无一不纷纷变法,富国强兵,从魏国李悝变化,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秦国的商鞅变法,或强兵或富国,或强兵加富国,都取得了大治的效果。唯独燕国从建立起就没有什么动静,战国之后政治更是趋于保守。就是与他一样没有变法的齐国,无论是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国君能力还是人才培养上,燕国是远远比不上的。好不容易出了个燕昭王,出了一个乐毅,却一个寿命不长,一个最终无法容于燕国保守的政治环境,去燕投赵。

实力的对比可以从战国时期,燕国的历次战争中看出。战国后期,相邻的赵国、齐国总是把燕国当作施虐的对象。燕国很少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而乐毅的灭齐之战,是以弱胜强。得益于对手齐闵王的战略失误和乐毅的合纵智谋,并不能说燕国的实力超过齐国。之后田单以两城为基础就能大破燕军,收复齐境,重新威胁燕国,正是燕国实力孱弱的表现。

综合以上,如果题主说所的实力包括军力和国力的话,笔者认为战国前期,燕国实力应处于齐、楚、魏、赵、秦、韩六国之后,居最后一位。而战国中后期,由于秦国对三晋的不断打击蚕食,燕国持续向北方扩张,燕国实力应处理秦、楚、赵、齐、魏之后,韩国之前。





铁猫2019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楚国、赵国、魏国和齐国都曾经不可一世,只有韩国和燕国默默无闻。关于燕国和韩国,究竟谁是战国最弱的国家,估计需要认真的争论一番。由于位于中原地区,韩国介入了战国时期的很多重大事件,与韩国相比,燕国的存在感就低的多了。除了燕昭王时期的短暂崛起之外,燕国没有太大的重头戏。作为战国中最正宗的天子封国,燕国为了没有一点机会呢?

一、燕国是七个强国中最正宗的封国

在西周建立以后,周天子册封宗族子弟到各地,其中召公被封到了燕国,召公的子孙一直控制着燕国。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不断的战争和兼并,周天子册封的宗族封国中,就只剩下了鲁国和燕国。随着鲁国的灭亡,燕国成了血统最正宗的天子封国。在和平时期,血统的亲近性非常重要,可是在战国那种混乱的局面,连周天子的地位都岌岌可危,就更不要说其他宗室了。作为七大强国中最弱的一个,其他几个国家经常拿燕国开涮。燕国虽然是强国之一,但是与其他几个强国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即便是面对韩国,燕国也没有多少优势。在大争之世,与强国争霸,需要依靠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