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以內,這些“壞習慣”不必 強行糾正

本文約1063字,閱讀約需3分鐘


從天天躺搖籃,到慢慢學會爬,寶寶每天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讓麻麻驚喜不已。但隨著各種能力的發展,寶寶似乎也養成了很多壞習慣,而且不管怎麼“教育”都木有用,真愁壞了老母親……

其實寶寶身上很多看似“壞”的習慣,只是發育必經的正常過程。如果麻麻強行糾正,無疑等於好心辦壞事。

壞習慣一、愛吃手指

1歲以內,這些“壞習慣”不必 強行糾正

行為表現:

出生後不久開始,寶寶的小手就好像沾了蜜糖似的,常常放到嘴巴里吧唧吧唧啃個不停。不管麻麻怎麼阻止,都木有用。

行為真相:

寶寶愛吃手指,是“口欲期”的典型表現。根據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的理論,“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

這時寶寶會通過“口”來感知世界,探索自己和周圍環境的關係。如果強行阻止,寶寶的探索慾望就無法得到滿足,容易變得焦慮不安。

正確做法:

麻麻無需阻止寶寶吃手的行為,要做的就是勤給寶寶洗手,避免吃進有害細菌。靜待“吃手”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小人兒自然就會停止這種行為。

壞習慣二、怕見陌生人

1歲以內,這些“壞習慣”不必 強行糾正

行為表現:

大概從6個月開始,寶寶開始發展出“認生”的本事。原本樂呵呵地笑著的娃,見到陌生人後,瞬間秒變高冷“撲克臉”,甚至用哭鬧來抗拒。麻麻不免擔心,寶寶這麼怕生,到底正不正常啊?

行為真相:

“認生”是每個寶寶情感認知能力發展的必經階段。6個月左右,寶寶和父母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得到建立,並開始排斥陌生人,在12個月時達到高峰,並持續一段時間。寶寶認生並不是壞事,而是他們自我保護的本能。

正確做法:

不要強行讓寶寶親近陌生人,但也不能任由寶寶完全迴避。可以創造多人遊戲的場景,讓寶寶逐漸適應。

壞習慣三、喜歡扔東西

1歲以內,這些“壞習慣”不必 強行糾正

行為表現:

當寶寶的手部力量日益增強,他開始愛上扔東西的動作。不管是平時愛不釋手的奶瓶,還是睡覺時親密無比的安撫玩具,只要到寶寶手裡,都會淪為“鉛球”一般的存在——1、2、3-揚手-扔!為什麼寶寶要和這樣物品“過不去”呢?

行為真相:

扔東西除了是寶寶抓握能力、眼手協調能力發展的結果,還和“物體永恆概念”的形成有關。

寶寶將手中物品扔出去之後,他的目光追隨著這個物體的軌跡,逐漸理解:這個物品雖然離開了自己的手,但並沒有消失。這種奧妙深深吸引著寶寶,導致寶寶不斷重複扔東西的行為。

正確做法:

給寶寶提供一些不易碎的物品,如紙團、玩具小球等,滿足寶寶“扔東西”的需求。

1歲以內,這些“壞習慣”不必 強行糾正

在成長過程中,每個寶寶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異於成人”的行為。只有瞭解這些行為背後的秘密,我們才能掌握寶寶成長的密碼,幫助寶寶更好地發展自身的各種能力,順利進入到下一個成長階段。


1歲以內,這些“壞習慣”不必 強行糾正

報名熱線:181-1189-7112

0851-86749948

小兒推拿招商加盟熱線:181-9852-52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