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有座同盟山


获嘉有座同盟山


获嘉有座山,叫同盟山。山上有座庙,叫武王庙。

说山不是山,因为它既没有突兀陡峭岩石,也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和泉水叮咚唱歌潺潺小溪,同盟山只是一个高高隆起的大土堆。倒是武王庙的名号很大,号称西周第一庙,王侯第一坛。

武王庙里没有和尚道士,武王庙里住着两个改变中国历史走向重量级人物:一个是老百姓称之为武王爷的周武王姬发,一个是管理天下神仙的CEO姜太公姜子牙。

获嘉有座同盟山


同盟山是武王伐纣留下的历史遗迹。商汤灭夏,400多年的江山传到不肖子孙纣王帝辛手上。纣王高大威猛,聪明过人,按理说应该是个好君王。可是这个二货却宠幸美女狐狸精妲己,玩炮烙酷刑,挖忠臣比干七窍玲珑心,造鹿台酒池肉林,敲骨吸髓,恶贯满盈,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周武王看准时机,毅然决然举起替天行道杏黄大旗,吊民伐罪,决心除掉纣王改朝换代。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于是武王伐纣联军自陕西岐山出发,在河南孟津会师,然后挥师东进,直指商都朝歌。

获嘉有座同盟山


联军在宁邑也就是如今的获嘉县停顿,八百诸侯集聚一堂共商伐纣大事。数十万将士撮土成山,同盟山由此得命。周武王登山作《牧誓》,姜太公检阅军队操练兵马。第二天早上两军交锋,周武王一马当先,三千虎狼精兵杀声震天。纣王军队临阵倒戈,纣王大败逃回朝歌,裹玉登上鹿台自焚身亡。武王伐纣大获全胜,从此开创八百年大周煌煌伟业。

同盟山高约7米,占地面积2100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东西515米,南北408米,占地37500平方米,属明代建筑群。文化层厚度同盟山上约6米,地平面下厚约2~3米。遗地现象只有灰坑一种,会坑内有大量蚌壳螺壳和红烧土块,有古墓葬及其他遗迹。遗址时代主要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文物类型比较具有自己特点并融合周围文化因素,主要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带刺蚌镰,另有陶艺罐、鬲、盆等,陶质为泥质灰陶和褐色类沙陶。陶上绵纹为兰纹、绳纹、方格纹等。

获嘉有座同盟山


武王庙建在同盟山上,是全国唯一现在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祭祀周朝开国君王周武王古庙宇。据明成花17年(1481年)石碑记载:“斯庙始建于周末,重建于洪武之初。明景泰7年清康熙23年59年嘉庆21年道光8年及民国时期,建国以后历经多次修茸。现存明清建筑40多间,三进五院,以山门、二门、配殿、太殿为中轴线。文臣武将分列配殿东西两侧,文王殿,太公殿,玉皇殿,王母殿,十二孝母殿在后院第次排开,东侧财神殿,三宵圣母殿,药王殿等构成院落整体建筑比例和谐,庄重典雅。山门前数百级广阔平整的登山台阶,更加衬托武王庙气势恢宏壮观。

拾级而上,千里沃野尽收眼底。登上山顶,敬重缅怀情愫油然而生。山门前一幅“积善累仁十年七百,安良除暴同德三千”的明代石刻楹联一下子把人们带入金戈铁马血流漂杵的牧野大战。镇守山门的一对汉代石狮栩栩如生,山门内哼哈二将分离两侧,仿佛精心守护宁邑一地风调雨顺。进得山门,一棵奇柏出现,一棵树上两种柏枝,共生一体,错落有致,奇特不可思议!二门两侧,历代碑刻让整个庙宇的古文化气息更加浓厚,现存明代碑刻《重修同盟山武王庙记》、《同盟山武王庙题碑》《庙地碑记》《零感庙记》等数通,清代碑刻数十通,民国近代碑刻众多。

获嘉有座同盟山


进入正院,殿堂森森,唐槐参天。大殿前拜殿为四柱三进三间卷棚式结构,悬清咸丰五年获嘉县知县夏琳所书“敬胜传心”金色四字牌匾,大殿进深三间面阔三间,为单檐歇山九脊结构。武王塑像高约五米,端正仁慈而又不失威猛刚直,俨然一副大德帝王形象。大殿正上方有姬姓后裔所悬“大雄宝殿”匾额。拜殿前一棵唐槐古木参天,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庙宇里寻根者旅游者朝圣者摩肩接踵,殿堂内祈祷者祭祀者还愿者香烟缭绕。

同盟山武王庙西侧,有近年来姬姓后人为纪念先祖丰功伟绩,投巨资修建的大型北方园林建筑《牧誓园》,占地6600余平方米,院内假山群立,绿树成荫,碧波荡漾,亭台楼榭,引人入胜。依据获嘉民间传说中修建的龙虎厅、怀武厅、福云洞、升官洞、红线洞、遇仙桥、文昌阁、迎宾堂、封神崖等30多个旅游景点,仿佛人间仙境,流连其中,让人乐不思蜀。

获嘉有座同盟山


同盟山武王庙景区,苍松冠盖,银杏成云,其中1000多棵优质银杏树已蔚然成林,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悠久文化传承,让同盟山声誉遐迩名传海内外。同盟山景区名列新乡市十大文物景区,同盟山武王庙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盟山武王庙两旁有姜太公检阅台,诸侯演武场,八角井,饮马池等。现代建筑还有宁邑历史文化厅宁氏后裔聚会联谊厅。获嘉县同盟山武王庙会是方圆百里重大盛事,每逢春节,元宵节,农历三月十八(周武王的生日)三月二十八(疙瘩爷生日),尤其是元宵节,这里游客云集,鼓乐齐鸣,农村游戏杂耍高跷抬杠唱大戏,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不信,今年的元宵节你来亲自看一看,保证让你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获嘉有座同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