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百花」待疫情過去,到武漢看櫻花爛漫(作者:李紅)


「文苑百花」待疫情過去,到武漢看櫻花爛漫(作者:李紅)

待疫情過去,到武漢看櫻花爛漫

如果疫情過去,你第一件事是幹什麼?

在國外留學的網友回應:以最快速度回國,給父母一個大大的擁抱;湖北鄂州市的一位護士說,最近太累了,想在家躺一個星期;被疫情所困春節期間無法回武漢與家人團聚的網友則坦言:訂最早的航班回家……

待疫情過去,我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如果只能有一個選擇,答案一定是:到武漢看櫻花爛漫。這不是一時的念想或突發奇想,而是埋在心底很久很久的願望。很多年前就聽朋友提起過武漢大學的櫻花:每到春天櫻花盛開的季節,朵朵粉紅色或白色的花朵邊開邊落,滿天滿地,讓每一個空間都變得柔軟起來。

彷彿電影中的某個鏡頭,是怎樣浪漫而醉人的情景啊。不用閉上眼睛就能感受到櫻花所帶來的無言之美。據說武漢大學還有一個櫻花大道,不長,不過數百米而已,但每年都有著無數無數的遊人千里迢迢萬里迢迢地到那裡去賞櫻花。看櫻花開,也看櫻花落——一朵櫻花的花期只有六七天時間,盛開的時刻也是凋零的時刻。

在生命最燦爛的時候凋落,帶給人們的是一種怎樣的滋味?雖無從體驗,但對櫻花的嚮往卻成了心中揮之不去的期盼。倘若把時間推移到更加遙遠些的還沒有電腦也沒有網絡的年代,自己從書籍上讀到的有關櫻花的文章,寫的也是每當沉悶的冬季過去,櫻花最先綻放。人們紛紛走向戶外,擇櫻花樹而坐,或傾聽花開的聲音,或看落花滿地;或飲酒賦詩,或吟歌撫琴,正所謂“歡飲達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切的一切,無不喚起我對因櫻花,也對因櫻花而變得情趣盎然的城市——武漢的神往。然而,無論是有限的外出學習或旅遊,又都與武漢無緣。

一直沒能急於踏上那片土地,還因為一種潛在的心理在作怪:武漢自古以來都是國之重地,發生在那片土地上的故事值得我靜下心來細細閱讀。這樣的城市,也更適宜於在有了大把的閒散時間後從容駐留。

N種走進武漢的方式,在對這座城市的渴望中萌生。我在靜悄悄地尋找著,也期待著。

四五年前去長沙學習。結束後,有同學提議去武漢一遊。這一提議讓我怦然心動。多麼想提上行李箱,來一場 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最終,我還是用力地按下了這份衝動。儘管長沙和武漢這兩座城市之間不過隔著一個洞庭湖,直線距離僅300餘公里,可此行只有三兩天時間。倘若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遊客走馬觀花地雲遊一番,是否辜負了這麼長時間以來對武漢心心念唸的惦記與牽掛?比去匆匆地來又匆匆地去,我更願意把這座城市留給來日可以自在且逍遙地融入它的時候。

“近鄉情更怯”,自己終與武漢擦肩而過。

“時間決定你會在生命中遇見誰,你的心決定你想要誰出現在你的生命裡,而你的行為決定最後誰能留下。”梭羅在《瓦爾登湖》這部書著中的沉思,似是道出了我對武漢那座遙遠而陌生的城市的複雜的情感。相信時間會決定我與武漢之間的緣分,因為我的心決定了武漢這座城市一定會出現在我的生命裡。我會在那裡靜靜地呆上一段時光,在武漢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間,感受它昔日的戰火及永不消失的英雄氣概,感受它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的神秘氣息,感受它如櫻花般璀璨的不可言傳的城市之美。我不會以一個遊客或過客的身份,而是以一個居住著的姿態,近距離地觸摸它的每一寸肌膚和一顰一笑。

對武漢的牽念,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在心中增長著。儘管那座城市裡沒有我的一個親人,也沒有一個朋友,但心卻沒有理由地執拗地嚮往著它。

在長沙學習期間,在嶽麓書苑旁的一個書店中,無意中淘得《武漢會戰》一書。該書記述的是1938年間中日雙方為防守和攻佔武漢而展開的一場惡戰。這雖然不是我深究的課題,但卻是我認識、瞭解武漢的一個窗口。儘管如此,我還是將這本書拿在手中掂量了片刻。行囊已然有些沉重,是否該買下它?最終,我還是沒有抵擋住來自武漢的魅力,把這本書塞進了行李。

有意無意間,我搜尋著與武漢相關的各種資料、書著。聞名世界的壯觀的武漢長江大橋,李白送別好友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黃鶴樓,距今約3500年前的盤龍城遺址……信手拈來,這座擔負著數千年曆史的城池裡,深藏著幾多讓人流連忘返的理由?也許,喜歡一座城市原本就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愛一個人,愛著便是,無需言語。

隨著我對武漢的理解、認識的加深,這座城市似已成了一個未曾見過面的老友。也曾一次次地設想過走進武漢的種種情形,或是武漢會以怎樣的方式迎接我這個素昧平生的探訪者?沒有答案。我唯一所能做的便是,時不時地從網絡上搜索一番有關武漢的故事或信息,或用手中之筆記錄下對那座城市的遐想。

絕然沒有想到海量的來自武漢的信息,這座城市赫然打開自己的方式,竟然是新舊年交替的今年春節前後這場突然而至的疫情。

武漢不是一座城市在孤軍奮戰。當我們每一個身處武漢之外的人的目光都聚焦這座城市,都在關注著這座城市,都在深深地祝福著這座城市時,我們的命運無形中早已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宅在家中的日子裡,不停地從電視、手機上,瞭解著有關武漢疫情的最新進展。我還從一些當地人寫的居家筆記或疫情筆記之類的文章中讀出,他們中的不少人來自外地,在武漢打拼。

這座城市承載著幾多夢想與榮光?無論現在它正揹負著怎樣的沉重與不堪,承受著怎樣的痛苦與無奈,請相信,春天就在眼前,櫻花爛漫的季節很快就要到來。當疫情過去,我們一同到武漢賞櫻花,踏尋那一份自在,重拾一份浪漫和溫存,可好?

「文苑百花」待疫情過去,到武漢看櫻花爛漫(作者:李紅)

兵團畫家潘勁伸作品


「文苑百花」待疫情過去,到武漢看櫻花爛漫(作者:李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