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綁票中外有別,外國人質好吃好喝伺候,中國人質卻被殘忍虐待

近代中國,內戰不休、天災不斷,不少人被迫鋌而走險,落草為匪,大大小小的匪幫充斥全國的各省各縣。土匪斂財物的方法很多,攻打富戶莊園、洗劫城鎮、綁票勒索等都是他們坑害百姓的無賴手段。其中“綁票”是土匪主要的創收渠道之一。

土匪綁票中外有別,外國人質好吃好喝伺候,中國人質卻被殘忍虐待

綁來的人質通常被稱為“肉票”,又稱財神爺,四川一帶,稱為“肥豬”,湘西一帶綁票叫“牽羊”“吊羊”;中國人質稱“本票”,抓來的老外則稱“洋票”。民國時期,洋人遭綁架勒贖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土匪綁架洋人的動機,並不是出於什麼民族仇視,他們沒有那麼高的思想覺悟。

也不完全是為了贖金,而是利用政府恐洋、懼洋心理,把洋票當作對付當局的“王牌”,呆在匪幫裡,前來剿匪的政府軍就不敢隨意開槍放炮,或者在談判改編成軍隊的條件、索取高額贖金時,當作與政府討價還價的籌碼。

土匪綁票中外有別,外國人質好吃好喝伺候,中國人質卻被殘忍虐待

最成功地利用洋票這一法寶的是一個被稱為“老洋人”的匪幫。1922年6月9日,老洋人匪幫洗劫了一個傳教場所,抓走了一位挪威傳教士,此後又抓到了法國人、希臘人、意大利人、英國人,還襲擊了一個美國傳教團,綁架了一個美國傳教土和一個瑞典傳教士。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老洋人已經擁有14個外國人質。在遭到官軍的猛烈進攻時,老洋人不僅利用肉票來充當戰場上的擋箭牌,把他們推到前線,使得官兵不敢開槍,而且利用“撕票”來威脅官軍不得過分追逼。北洋軍閥政府在帝國主義外交壓力面前,誠惶誠恐,生怕洋票出事,不敢急於發動總攻,而是派人前往招安。

土匪綁票中外有別,外國人質好吃好喝伺候,中國人質卻被殘忍虐待

經過幾天的討價還價,官匪雙方達成協議:老洋人釋放所有洋票,手下匪徒改編為12個營的正式軍隊。老洋人本人也獲得很高的軍銜,並獲准繼續統帥自己的人馬。

各地匪幫從老洋人的範例大受啟發,紛紛群起效尤,1923年5月又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臨城劫車案,這一年有41個美國人、23個英國人和4個日本人被綁架。洋票之所以受到土匪的青睞,是因為洋人的價值高,不但值錢,還能要挾政府,達成訴求。

土匪綁票中外有別,外國人質好吃好喝伺候,中國人質卻被殘忍虐待

正因為如此,土匪對待大多數洋票的態度並不壞。雲南匪首李紹宗,曾綁走滇越公司職員法國人巴都,但他非但沒有勒索錢財,反而給予優厚的款待,數月後還派人把巴都送回家。在“臨城劫車案”中,被綁架者都承認沒有受到土匪的虐待,甚至還有人把自己的經歷看作大笑話。

國人就沒有這麼好運了。同樣在臨城劫車案中,由於山上飲水緊缺,土匪將原有的過期未贖或油水不大的華人肉票,從崮頂掀下去多人。一時間,崮上哭聲四起,山下血肉模糊。一個半月後,當山上土匪被收編下山時,崮下已是一片森森白骨。

土匪綁票中外有別,外國人質好吃好喝伺候,中國人質卻被殘忍虐待

政府對待“本票”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當局認為本票不值得他們直接插手,本票甚至在士匪平定之後往往也得不到自由。臨城劫車案中,洋票釋放出來以後,抱犢崮上還有一批以往被綁來的肉票40餘名,滯留山中已有1-3年,“骨瘦如柴,滿身瘡癬,汙垢不可言,目光痴呆,慘狀不可睹。”但是,官方對他們卻不管不問,任其自生自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