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為什麼NBA球星喜歡出自傳?

導讀:宋丹丹說:名人出書,一塌糊塗。但現實未必如此尖刻,這種書也可以行情看好。最近在NBA,就掀起了一股出自傳風潮。先是傑裡·韋斯特出版了一本(韋斯特成就韋斯特:我這迷人又痛苦的一生》,接著剛剛退役不久的奧尼爾不甘人後,他的《本色沙克:我的故事》當年還未上市,就做足了炒作功課,賺取了大量眼球。

其實NBA球星出自傳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如果開辦一個精品書屋,這種自傳會毫不費事地排滿半面牆。名氣大如張伯倫、比爾·拉塞爾、喬丹,小若賈森·威廉姆斯、阿米奇,幾乎有點名氣的球星,都喜歡這個調調。有些人甚至因此上了癮,像張伯倫一口氣就出了三本自傳。

深度剖析:為什麼NBA球星喜歡出自傳?

問題是,為什麼他們喜歡出自傳?

一、窺視欲的滿足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什麼人可以出自傳?喬布斯可以出自傳,即使他還活著,也一樣會大賣特賣;路人甲就不能出自傳,書商不會冒險,至多個人製成手抄本當做家譜傳閱。過去是英雄時代,如今是名人時代。只要成名,似乎在當今社會就有了話語權。不過,NBA基本可以把所有路人都屏蔽掉。發達的電視和網絡傳媒膨脹了球星們的曝光率,他們的臉譜就像是一枚徽章,別掛在話語權力系統的中心位置。

這就像是在說,喬丹的自傳不愁賣,即使是像卡迪納爾那樣的飲水機球員,也能有秒殺幾十萬人的小型受眾。當然,選擇出自傳的時機也很重要,非要等到七老八十常在爐火旁打盹時才萌發衝動,顯然不必那樣糾結。

深度剖析:為什麼NBA球星喜歡出自傳?

而且在這個人們習慣健忘的速食年代,你必須要用鉛墨文字,留下另一種能讓人緬懷的方式。尤其當眼見電子文檔將全面替代紙質書籍的今天,這種留念就更為迫切。作為NBA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巨星,我非常奇怪喬治·麥肯為什麼沒有寫自傳,現在有很多年輕球迷其實已不知道他是誰了。反而是生活在ABL和NBA交接的時代、但名氣要遜色很多的索尼赫茲伯格出了一本自傳,那應該是有史可考的最早的NBA球星自傳了。

和那些敝帚自珍的老球星們相比,現在的NBA球員顯得浮躁了很多。其中有好些人還在青春好年華時就“自傳等身”。這就像一個人提前給自己寫墓誌銘,怪怪的味道。無論出於提高個人知名度還是打算多賺錢,你不能說克里斯保羅、姚明們這麼做就不對,至少像艾弗森的《強者生存》已經提前激勵了一代人。不過、像勒布朗詹姆斯那樣居然拍了一部自傳體電影《不只是一場比賽》,無論如何都形近無恥了。

在歐美等國家,名人出書自爆隱私被稱為“扒糞”·其就是借民眾的窺視欲賺錢。所以書中必須要有一些爆炸性的內容,才能令書大賣。至於是真是假,寫書人和看書人都不必太當真。民眾普遍存乎內心的八卦精神也很自然地在那些名人身上得到加倍釋放。但奇怪的是,有很多NBA巨星的自傳卻不注重這種宣傳效應。

譬如說,我覺得邁克爾喬丹的自傳寫得就不是很成功,《為了我深愛的運動》更像是為領導準備的講演稿,披著坦誠心靈的外衣,卻彷彿最後還有一層隔膜,無法深入。也許這是喬丹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一直篤信“神蹟不可凡化”的信條,但讀起來的確不解渴。

作為彌補後來有位著名美國記者鮑勃格林寫了一本《我的天下》,以旁觀者的角度成功克服了對喬丹懷有的敬畏心,並略去“偉大“以及“卓著”這樣字眼,近距離地剖析了“飛人”的內心世界。此書非常出彩,遺憾的是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喬丹自傳,但至少它開篇的第句:“邁克爾說,我已經沒有籃球夢了。“這樣深抵內心靈魂的話,我們從來沒有在喬丹的自傳中見到過。類似的,“魔術師”約翰遜和拉里伯德的自傳也難以令人印象深刻,以至於後來兩人為了深化賣點,合著了一本《我們的年代》。但除了相互吹捧別無新意,正面的積極反饋也欠奉。

深度剖析:為什麼NBA球星喜歡出自傳?

其實這並不奇怪,寫自己,往往是最艱難的。大多數NBA球員身後都拖著無數個人格,一路走得花樣迭出毫不寂寞,但他們未必有勇氣回頭懷疑自己。所以這些人寫自傳是很有分寸感的。他們要將自我靈魂進行裸露,但那是一種次要的、有限度的、深思熟慮的裸露,表現得非常職業。

這注定了他們要帶著面具說話,其本身就是一個高難度動作。由於呼吸的不順暢,必然導致敘述的矛盾性阻塞。這裡就存在一個對個人經歷的消化問題,要麼就是腹瀉式的寫作,要麼就是腸梗式的乾澀。

即便是那些“超脫者”,也未必好到哪兒去。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在70歲時寫了一本《情人》、令人意想不到地產生了轟動效應,杜拉斯還因此摘得龔古爾文學獎。沒有人會對老婦人如樹皮般乾涸的容顏感興趣,但這本書集中了她少女時代金錢、慾望、異域、東方和畸戀等令讀者興奮的元素,所以它成功了。

其實,有很多NBA球星在寫自傳時早就或者正在這麼做——姚明在《我的世界我的夢》裡爆料說自己小時候曾經偷家裡的錢打遊戲,德雷克斯勒也在《滑翔機克萊德》中坦承自己在1995年總決賽第四場前曾有意放水,張伯倫在第一本自傳中甚至寫了一段他有一回被空姐趕出飛機的糗事,他至少可以因此獲得一次國家圖書獎奧尼爾堪稱是此中大家,前有他在第一本自傳《鯊魚歸來》中承認自己青少年時曾加入到一個叫做“暴怒五”的黑社會,而在新自傳中,沙克又寫了很多他在童年時期如何遭到繼父菲利普哈里森虐待等猛料。這些內容讀者會非常感興趣,其實這也是奧尼爾賣書的促銷手段。喜歡亮出自己閃光的面,即便用“汙穢”形容自己都在盡力爭取讀者的好感,這種自爆筆法是NBA球星和盧梭的通病。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做其實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深度剖析:為什麼NBA球星喜歡出自傳?

為維持日漸衰落的名氣,他們帶著中年人特有的焦慮和偏執,過早地破壞了自己的過去和故事。但這種個人品牌資源的過度使用和開發,註定了他們會面臨一個荒蕪蕭索的未來。NBA球星出自傳,就猶如一枚正在流通的面具貨幣,短時期內會非常有行市,但難免有巨幅貶值的一天。

二、明晃晃的謊言

NBA球星寫自傳,偶爾會書寫出一部沒有正義感的人生。

縱觀古今中外的文學大師,他們必須要做到心正與身正。顧炎武因不肯和施琅合流,被送進大獄。為搭救顧炎武,其族人變賣田地,給當時朝中的一品大員錢謙益送上大禮。顧炎武出獄後,得知錢謙益聲稱顧炎武拜於門下,視為奇恥大辱。他滿街張貼告示,表明自己鄙視錢謙益和施琅的鮮明立場,一時被傳為美談。

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的一些NBA球星自傳;當然,我承認,這些只是極少數——充斥了不少精神垃圾,說的甚至是假話,並以恥為榮。比如說,張伯倫曾經和20000多名女人上過床,時至今日仍令世人驚駭,並被視為不可超越的記錄。

深度剖析:為什麼NBA球星喜歡出自傳?

但這句話的原始出處在哪裡?答案是這句話就是張伯倫自己說的,他在1990年的第二部自傳《俯瞰》中如此陳述,並補充說這就是為何自己保持單身的原因。事實證明,這純屬子虛烏有,即使如“魔術師”約翰遜,丹尼斯·羅德曼等勤力者,也不過三五千之眾。類似的牛皮張伯倫在自傳裡曾吹過很多,而且往往充滿了自我辯護色彩,如果不是那些和他同時代的大球星如比爾拉塞爾、比爾布拉德利等人,在各自的自傳中還原出一個真實的威爾特,一個懼怕失敗的“縮卵先生”,歷史真相很容易就被混淆。

就像內特羅賓遜對奧尼爾的抱怨那樣:“哥們,別撒謊了。沙克在自傳中把羅賓遜醜化成一直想得到人們的注意,並且特別關注推特的小丑,但時過境遷,你應該懼怕三人成虎、以訛傳訛的力量。

其實你不應該埋怨張伯倫們沒有文品,他們大多是僱人捉刀代筆,由此也捧紅了一批自傳槍手作家。為奧尼爾新自傳代筆的是美國知名體育人物傳記女作家傑基馬克木蘭。1999年就為伯德寫過自傳,並且主筆過《我們的年代》;比利畢比則先後為張伯倫和裡克巴里寫過自傳。但他們也不必為自傳中的謊言擔責,在自傳當事人充滿光影迷醉的自戀式陳述面前,他們只是複述者,而不必澄清真相。和這些人相比,克里斯·布爾的工作顯得很輕鬆他在為前NBA球員阿米奇的自傳《中間人》撰稿時,能實實在在地體會到這位前英國籍球員的無所顧忌,因為這是NBA第一位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球員第一次大爆料的自傳,本身就再無遮羞布。所以,賈森威廉姆斯的《奇趣NBA》最討巧,他只是用自傳做幌子,將自己在聯盟中親身經歷的各種內幕進行爆料,不涉及自身,人們更多看到的是他人的私密,每個人都會羨慕史蒂夫弗雷德曼(該書的合著者)那樣的好運氣。

深度剖析:為什麼NBA球星喜歡出自傳?

這正是我們的遺憾之處:看過了這麼多自傳,似乎還沒有一本書是NBA球星自己寫成的,希望有球星退役後可以打破這個慣例。

三、自傳要觸及靈魂

至今為止,哪一部NBA球星自傳是極品?最爛的一部呢?

如果讓我評選,我會首推《我行我素》這本書。這本書的精神力量立刻讓羅德曼的形象變得圓潤豐富。尤其對廣大草根青年而言,無疑像鍊金教科書一般具有致命的吸引力。雖然羅德曼的後幾部自傳都不值一提,但就像《香水》的作者聚斯金德、《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只靠一本書就足以奠定他們文學巨匠的地位。

深度剖析:為什麼NBA球星喜歡出自傳?

羅德曼也是如此,他內心集聚的能量激烈燃燒一次,就成為了永恆。至於後者,雖然裡克巴里向我們呈現了史上最令人噁心的封面。

巴里站在飛機場,拿著個包和一隻籃球。他甚至都沒有看照相機的鏡頭,整個照片本身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群從沒見過高個子白人的亞洲遊客拍的—一但它至少還原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對我而言,克里斯·保羅的那本自傳《遠投:夢想之大,雖小可為》簡直無法理解。確切地說,那更像是一本兒童讀物,就是給4-8歲的孩子們看的。該書就像在成人世界裡竄進了一個小矮人,毫無意義。

寫自傳有時很簡單,只要署上你的NBA球星大名就不愁熱賣。這是一場露骨的文化資本家圈錢運動,是一筆低成本、低風險和高回報的買賣。自傳的主人們會躲在名字和文字的後面,先是張皇繼而得意地眼望著這個世界,至於自傳本身寫得如何,其實無所謂。但寫自傳有時並不簡單,你必須延伸出籃球以外的東西,作為退隱多年後的張回憶名片,它必須要有令人緬懷的張力。

深度剖析:為什麼NBA球星喜歡出自傳?

你期待著下一部什麼樣的經典自傳?讓我們回到起點,拿奧尼爾和韋斯特做對比。韋斯特直到退役37年後才出自傳,其實也不值得特別提倡。而奧尼爾剛退役就把自傳付梓印刷,他一定有了相當的前期準備。

我的意思是,自傳這種東西一定是要有時間積澱的。在這個日益浮躁的年代,我們並不希望美國人用層出不窮的自傳,來填補NBA休賽期的心靈空白。那不是我們的訴求。自傳必須要觸及靈魂,但那是一輩子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