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跟汉景帝只差15岁,且汉景帝还有四兄一姐,文帝有可能那么早生育?

平沙趣说历史


其实很正常,古代皇帝生育的时间都很早,十几岁生孩子虽罕见,但并不是没有。远的不说,就说清朝,顺治13岁生下皇长子牛钮;康熙13岁生下皇长子承瑞。所以说在古代,父子二人相差15岁,并不奇怪。



据史记记载,文帝刘恒在14岁时与窦太后生下长女刘嫖,15岁时生下后来的景帝刘启。

其实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婚姻法“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的规定,14岁生孩子真的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实际上根据现今医学界的研究,实际上男生11岁、女生12岁就有了生育的能力,只是现在国家不允许如此早的生孩子罢了。



但是在西汉时期,因秦朝末年战乱连连,“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的景象最终让西汉初年的人口锐减,所以朝廷为了增强国力,就开始鼓励民间早婚早育。《汉书.惠帝纪》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意思就是只要满15岁还没出嫁的,就需要缴纳高达五倍的赋税。



所以在西汉,就是在这样严苛的法律下,15岁之前结婚的女子已是屡见不鲜,想想看女子都要15岁嫁人,那不就从侧面说明男子也要15岁之前娶妻吗?也就是如此,先是西汉普遍早婚,再加上男子、女子本就12岁就能生育,那早育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

而至于题主所说的刘启还有四个兄长一事,这史学界并无定论,再加上史料极少,所以更是无从查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对于刘启的父亲刘恒与先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其云“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而对于这四个儿子的出生日期,史书并无记载,所以对这四人到底是不是刘启的兄长我们无从得知。再者在《史记.孝文本纪》中对于刘启到底是第几子也未见详细记载,司马迁只是记载到“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对于中子到底是第几子,也是尚无定论。



比如史记在记载文帝的时候,说过“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此时文帝是刘邦的第四子。但是在记载武帝的时候,也说过“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可此时武帝却是刘启的第十子。当然可能会有人说“中子”指的是中间的儿子,这当然不是,比如武帝他是第十子,但是刘启只生了十四个儿子,如果说是中间的儿子,那他应该是第七子。



所以刘启到底是刘恒的第几个儿子,并不定论,当然可以得知的是这四个早亡的儿子,至少有一个要早于刘启,毕竟代王王后起码要比窦太后早入宫数年,所以再怎样她生孩子的时间也要比窦太后早。那么据此猜测,刘恒应该的确是在十二三岁就有了儿子。



当然刚才也说了,西汉提倡早婚早育,这对于皇室来说也不例外,所以说刘恒12岁生孩子的确是存在的,并不是不可能的。


澳古说历史


汉文帝并不是比汉景帝大15岁,准确的说,汉文帝比汉景帝大了14岁,因为史书中记载,汉文帝出生于公元前202年,而汉景帝出生于公元前188年,前后相隔14年。

而且,汉景帝还不是汉文帝最大的孩子,在汉景帝之前,汉文帝已经有了4个儿子。

如果按照正常的一夫一妻制度来讲的话,在汉景帝之前,汉文帝的老婆先后生下是4个儿子要用至少4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汉文帝从10岁时就开始有生育能力了。

从生理学来讲,一个女人最早可以在10岁时具备生育能力,卵巢开始正常排卵。但是,放在男人身上就不一样了,一个男人,一般在13岁时开始产生精子,最早的也不会早于12岁。

所以,汉文帝从10岁开始有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从汉文帝的身份来讲,他是刘邦的儿子,是一方诸侯,所以,一生不可能只有一个老婆,按照古代皇室贵族的普遍传统,一般在13岁或者14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娶老婆了。

而且,史书中也记载了汉景帝与汉文帝的其他4个儿子不是一个母亲生的,所以就存在同时受孕生产的情况,汉景帝还有一个姐姐,如果说汉文帝比汉景帝大14岁,那么汉文帝有可能在13岁时生的汉景帝的姐姐,14岁生的汉景帝,这在理论上是存在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汉文帝在年仅13岁时就开始生育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在封建社会,人力就是最有效的劳动力。

而在汉朝建立之前,我国经历了秦末动荡不安的时代,那个时代战火四起,频繁的战争让人口锐减,从秦朝初期的3000万左右,减少到了1800万。

所以,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赶紧恢复人口。

为了恢复人口,大汉王朝还开出了相应的法律条款,如果老百姓家中的女子在15岁是还没有嫁人,那么,这个家庭将要向当地政府缴纳100钱左右的“税款”,这种“税款”非常有意思,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按照当年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开支来讲,一个月也就花费25钱左右,而这100钱,相当于普通家庭一个季度的正常开销,说白了这种法律条款也就是逼着当年的女子们嫁人。

所以,汉朝建立之后,很女子在13岁左右就嫁人了,而且,汉朝这种政策的影响非常深远,几乎贯穿了我国后来的所有封建王朝时代。

当年不仅普通百姓的家庭是这种情况,皇室贵族们要比普通老百姓条件好的多,所以,这种情况放在皇室贵族那里发生的更频繁,汉文帝早在12岁时就结婚了,虽然当时的第一位老婆并非窦太后,但是,可以肯定在窦太后之前汉文帝已经有了生育能力。


夏目历史君


看到这个题目,我确实是有点吃惊的,照题主所述,那刘桓也太……太早熟了。

去搜了下汉文帝刘桓生平。

没错,刘桓生于公元前202年,有详细年份可考的子女,长女刘嫖生于公元前189年,汉景帝刘启生于公元前188年。也就是说,刘桓有大女儿时才13岁,有刘启时也才14岁。

这还不算早,史载刘桓在窦漪房之前,是有王后元配的,并且生有四个儿子,那么,按最保守的推算,他至少9岁就有儿子了。

好的,也许王后年纪比他大些——至少女子癸水来后才有生育能力,但也许先代王后也没多大年纪,连生四子,恐是身子骨有损,两少年儿童孕育的孩子根基不稳,故都早逝了。

窦漪房生年不详,但开始生育时的年纪估计十四五了,这个年龄风险不很大,故此母子女三个都挺康健。

说完了女子一方,来看男子一边,古代男子发育得能有那么早吗?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男子遗精(性成熟)一般很少发生在12岁以下。但一些营养与环境因素也会促进性早熟,古代环境污染少,刘桓的早熟应该是吃得好,补得多,因而很早具备了生育功能。

古代人平均寿命短,男女成家时间早,兼古人信奉子孙昌盛,家族兴旺,尤其帝王大族,更是希望多多开枝散叶,故尔《红楼梦》里贾宝玉早早就有引导人事的袭人。

所以,刘桓的早育有身体与社会环境的因素,现代人所谓反“早恋”确属人为扼制。

但观刘桓的早育,在我看来,确实是性生活太早了些,这样生下孩子,孩子根基不稳,母亲亏损太多,父亲……也没活过50岁。


钱多多读文史


汉景帝刘启仅比其父亲汉文帝刘恒小15岁!


汉文帝刘恒乃是汉高祖刘邦的第4个儿子。原本汉文帝根本没有机会继承大汉王朝的皇位。但是由于其二哥汉惠帝刘盈在父亲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继承皇位,但是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宽厚仁慈,而且其父亲汉高祖刘邦去世之时,其母后吕雉依然健在,并且吕后因为出身豪门,吕家势力极大,在汉高祖去世之后,儿子刘盈登基为帝时尚且年幼,因此吕后及吕氏家族权势滔天,打压刘姓子孙。进而致使宽厚仁慈的刘盈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汉惠帝刘盈去世之后,吕后扶植刘盈之子刘不疑为少帝。而汉少帝刘不疑才只是一个娃娃。吕后更加刚愎自用、专权擅任。将吕氏子孙们纷纷封王,更是担任起了重要的官职,皇宫之中的守卫也由吕氏担任,基本上将大汉王朝的军权和政权掌握在了自己家族的手中。

公元前180年吕太后去世。刘氏子孙在开国元勋周勃、陈平、灌婴等人的支持下,发动了诛吕战争,很快将吕氏家族全部清除!

因为皇宫之中的后少帝并非汉惠帝亲生,因此大汉王朝需要一位年轻稳重的刘氏子孙来担任新的君王,而汉高祖刘邦一生共有八个儿子,现在六个儿子已经去世,只有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尚在人世。而淮南王刘长其母亲原本为赵姬,但是刘长出生之后,其母亲羞愧难当自尽而亡。而刘长便交给了吕后抚养长大。因此,开国元勋们最终决定迎立代王刘恒为帝。



汉高祖刘邦在灭秦和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之时,收拢了一大批寡妇做了自己的后妃。刘恒的母亲薄姬原本就是魏王魏豹的王妃。后来被刘邦宠幸了一次便怀上了龙种,并且产下了皇子刘恒!(同样淮南王刘长的母亲赵姬原本为赵王张敖的美人,也是在刘邦宠幸了几次之后便怀上了龙种,产下了皇子刘长)。


薄姬是个十分聪明的女人,出身卑微的薄姬又曾经是魏王的女人。因此在汉高祖刘邦对其失去兴趣之后。薄姬便在自己的宫中织布教子。根本不参与后宫之争斗。因此吕后也不难为薄姬这个老实巴交的女人。

代王刘恒8岁时便前往自己的封国代郡为王。后来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其母亲薄姬前往儿子刘恒的封国团聚。此时的吕后为了加强吕氏与刘氏之间的关系,命其妹妹吕须(樊哙之妻)前往各地为刘氏子孙说媒,而说媒的对象都是他们吕家的女子!


薄姬不愿牵扯进刘氏与吕氏之间的政治联姻,因此在代王刘恒年满12岁时。便为代王刘恒选了一位出身同样卑微的女子为妻。后来更是为代王刘恒纳了几房妻妾。其中窦王妃就是在第一位王妃去世后纳的新王妃。

而窦王妃便是汉景帝刘启的母亲,上面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姐姐刘嫖!因此我们发现,代王刘恒在刚进入青春期之后便正式娶妻纳妾。再是为何刘恒在痛失了4个儿子(全部夭折)之后,迎来了嫡长子刘启。而嫡长子刘启却只比父亲刘恒小15岁!


因此汉文帝刘恒确实很早便结了婚。做了男人,而且年纪轻轻便做了父亲,但是由于其年纪较轻带来的恶果也令人触目惊心,那便是汉文帝刘恒早年所生的数位子女全部夭折。


珞珈山的猫




答:这里是覃仕勇说史,为您讲述最真实的历史。

谈论古人生育,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话题所及,我先说一则2016年时我在网上看到的新闻:在我们邻县有一个贫困家庭,户主梁某有14个子女,他的老婆第15胎的预产期在2016年年底。他的老婆已经42岁,据说,其中有两个小孩是他妻子生产时自理的,包括剪胎盘脐带。他们的大女儿1995年8月出生,也就是说,从1995年开始到2016年这21年,已经连续生育了14个小孩,连2016年时年底将要出生的这一个,就是共15个了。当地人都交口称赞梁某是该县“第一猛男”。

读了这则新闻,我第一反应就是:当地人称赞错人了。

梁某生多少个子女并不能表现其生育能力的强大,只能说他老婆太了不起了。

生一个小孩,对男性而言,不过几点液体的事,而对女性来说,则是孕育全部骨肉,不知要耗费多少气血!

从这个故事回到汉文帝生汉景帝的问题上。

首先,我们不要被贫穷限制了想象,以为帝王也和普通百姓一样,所有的子女都是由同一个女人生育,帝王的后宫妃嫔多,很可能,同一年就出生好几个子女。像康熙皇帝的许多子女,就是同一年出生的。

其次,按照据《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的记载:汉景帝和姐姐刘嫖同是窦姬所生,另外,代王后还生了四个儿子,但并没有说这四个儿子是汉景帝的“异母哥哥”,他们可能有一两个比汉景帝年长,也可能都比汉景帝年幼。

再次,即使这四个儿子都比汉景帝年长,从而得出“汉文帝12岁生育”的结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大家读《红楼梦》,肯定记得里面的一个情节:“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贾宝玉初试云雨时,是几岁?

林黛玉7岁时一进贾府,宝玉比她大一岁,是8岁。这年大概是十月光景,宝玉到秦可卿房里歇中觉,梦遗了一回,醒后就和袭人试了下。

8年纪,就有这种行为,想不到吧?

按照这种速度,12岁生子,应该不奇怪。

我在想,如果贾宝玉试云雨的对象不是只比他大两岁的袭人,而是已经成熟的女性,说不定也会有珠胎暗结。

有史可查的,如康熙皇帝,他就在13岁时生下了长子承瑞。

所以,汉文帝在12岁就开始生育这件事,搁在古代,并不荒唐。


覃仕勇说史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男性的性成熟时期一般是12~15岁左右,而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也是如此,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人的生理期一般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人种变异。

从西汉来说,早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时,为了恢复人口,就曾经颂布过类似的法律,要求国内的女性在15岁之前必须结婚,15岁之前,一般来说,就是12~15岁之间,而女性的性成熟时间比男性还要早2岁左右。



也就是说在西汉初年,男性的结婚年龄与女性的结婚年龄差不多,都是是12~15岁之间。因为为了增加人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在皇帝的带头和法律的规定之下,基本上都是这个年龄结婚生育。

汉文帝刘恒也不例外,刘恒早年被封为代王,在代地生活,代地就是今天北京的西部、山西的北部,在当时属于荒凉的边境地区,当时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刘恒能干的就是生孩子了。



可以确定的是汉文帝在14岁的时候,生了长公主刘嫖,在15岁的时候,生了汉景帝刘启,如果除去刘嫖与刘启,汉文帝还有4个儿子,只知道这4个儿子比刘启大,但是否比刘嫖大,则不一定。

从理论上说,汉文帝12岁性成熟,12岁到15岁有三年时间,就算有36个月,而怀胎最晚是9个月就能生,最早可能有七到八个月就能生,就是早产儿的意思。



因为怀孕期间不可能再次怀孕,但是哺乳期有可能会怀孕,这样算的话,36个月除以9个月等于4,36个月除以7个月等于5,也就是说理论上,汉文帝可以让王妃有4到5次的怀孕机会。

因为刘嫖与刘启是窦皇后所生,而汉文帝还有比刘启大的四个儿子是代王妃所生,因为是不是同一个女人所生,所以时间上更为宽裕,汉文帝理论可以在同一时间段让不同的女人怀孕,只要出生早,就比刘启年龄大。



所以在理论上,汉文帝在15岁生下汉景帝刘启时,是有可能在这之前还生有四个儿子的,这是有可能的。

但是理论总是与实际有些区别的,万一汉文帝12岁没性成熟,万一汉文帝生孩子能力不强,那代王妃所生的四个儿子就可能不存在。不过史书既然记录了代王妃所生的四个儿子,就应该相信奇迹存在。



在那个缺药少食的年代,能生孩子并不代表着孩子就能存活,即使是皇帝生的儿子,照样有不少是夭折的,因为条件实在太差。

首先父母生育孩子的年龄太小,十二三岁就生孩子,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生出的孩子夭折的可能性很大,另外当时的条件太差,早产的几率也较高,也容易发生孩子夭折。



而汉文帝的前四个儿子,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而导致早早去世。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我是七哥。

文帝确实早育,这是人的生理常识问题,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文帝出生死亡日期,是公元前203年到公元前157年,总共活了46岁。(汉文帝 剧照)

景帝出生日期,是公元前188年到公元前141年,也就是文帝15岁的时候,就有了儿子景帝刘启,而刘启活了47岁。(汉景帝 剧照)

这种父子之间的年龄差距,在古代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早婚早育,比较流行啊。

古代早婚早育的原因,有深刻的社会环境因素。

古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生活水平有限,日子紧巴巴的,自然人的寿命可能不太长,一般人能活到三四十岁就算不错了。同时,古代都以多子多福为家族香火重任,所以为了种族延续,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早婚早育,一旦男性到了十二岁左右,就开始婚配了。这样,早点有了子女,家族香火也就有望了。

这种早婚早育的想法,普遍存在于人们思想中,尤其是帝王世家。帝王家中,子嗣的多寡,延续,直接决定了王朝的政治命运,一旦没有子嗣,继承帝位出现问题,这可是天大的事情,所以身在帝王家中的男人们,必须要多子多福,自然也就要早早生娃。

此外,这种父子年龄差距,在生理上也是有可能的。

按照现在的男女研究,男女在10岁左右,就会步入青春期,生殖功能开始发育,而且女性一般会早于男性二年左右,同时加上良好的衣食环境,男女会发育的更好,甚至更早。

所以,文帝15岁左右,多少就已经有了生理功能,再加上宫廷伙食肯定不差,自然有了合适的女子,生儿育女也不成问题。(汉文帝 和皇后窦太后 剧照)

——我是七哥,欢迎大家多多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每天带你看看大千世界,升级认知![鼓掌]


岁七夸父


汉文帝刘恒出生于公元前203年,在公元前196年,也就是8岁的时候前往代国担任代王。而汉景帝刘启则出生于公元前187年,从两人的时间差来看,汉景帝确实是在刘恒16岁那年出生的。



可是,在刘启之前,汉文帝同窦氏还育有一个女儿,也就是长公主刘嫖(后来汉武帝刘彻的姑姑兼丈母娘)。刘嫖出生于公元前189年,算起来也就是在刘恒14-15岁的时候出生的。

对于刘启和刘嫖的生母窦氏(后来的窦太后)的出生时间并没有文献记载。但是,在窦氏之前,刘恒还有一个代王后。

据《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记载,(窦姬)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

在刘恒登上皇位(公元前180年)之前,代王后就已经因病去世了,而此后,代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去世。于是,刘启便说顺理成章的成了刘恒的皇长子。

按照《史记》中所记载的,并没有明确的说代王后所生的这四个儿子比刘启更早出生,而只是讲,在刘启即位后没多久这这四个孩子就相继的病逝了。那么,刘恒即位的时候23岁,刘启也已经有七岁了。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猜测,代王后的这四个孩子也并不一定都要比刘启要大。



否则,按照这种逻辑,就算是按照最笼统的计算,刘恒在十二、三岁就有了生育能力,这实在是令人接受不了啊。

并且,虽然史书典籍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代王后及四个孩子的死亡真相,但是也有观点说代王后及四个孩子是政治的牺牲品,因为代王后和吕雉有关系,所以文武大臣们都容不下他们,更何况是让代王后的孩子担任太子。所以刘恒迫于政治压力只能除去代王后及四个孩子,然后将刘启作为皇长子。


妙龄老翁谈历史


看了这个问题,就从两个方面来说说。

适婚年龄的问题

关于古代适婚年龄的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所谓“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是一种观点,也有“男子二十而娶,女子十五而嫁”的说法,这些都是典籍记载或者古代名人认为的适婚年龄。

但是按照实际情况来说,皇室和贵族的实际成婚普遍较早,基本上二十岁以上才成婚的不多,十五十六岁左右成婚的帝王最为普遍,而十五岁以下成婚的帝王在历朝历代来说也不少,贵族的实际成婚年龄也是在十五岁左右。而且成婚年龄并不代表第一次的年龄,第一次的年龄早于成婚年龄是很正常的。



早生子的问题

关于早生子的问题,清人赵翼就统计过一次了。不过赵翼统计的不是汉朝的情况,而是南北朝的一些情况。下面举几个统计结果说说,魏道武帝十五岁的时候就生了明元帝,景穆太子在十三岁就有了第一个孩子,有一个和汉文帝类似的情况,即北齐后主高纬的弟弟高俨,他十四岁的时候被诛杀,但这时候已是四个孩子的爹了。所以这些史料若是真实的话,那么汉文帝在生汉景帝之前就已有几个孩子亦是有可能的。




每个人的客观生长环境不一样,所以开始具备生育能力的年龄也不一样,汉文帝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有了生育能力亦是有可能。虽然在情况上来说汉文帝十一二三岁就有生育能力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在所不清楚的是汉文帝在身为代王之时的那位神秘代王王后的身份,以及她有没有和刘恒诞下四子的问题。


淡看天上月


汉朝15岁生子很正常,算不上早。

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汉文帝是刘邦的第四个子,出生于公元前203年。

公元前197年9月,赵相国陈豨起兵造反,自立为代王。第二年冬天,陈豨兵败被杀,随后刘邦将8岁的刘恒封为代王。

刘恒的原配王妃生年不详,文帝即位之前就已病故,育有四子,文帝即位之后相继去世。

公元前195年6月,刘邦去世,汉惠帝刘盈即位,吕后把权。随后吕后将一批宫女释放给了刘邦在外封王的儿子,其中一名叫窦漪房的宫女阴差阳错地被送往代国,刘恒即位后册封窦漪房为皇后。
(汉文帝与窦漪房剧照)


据记载,窦漪房到代国时,汉文帝已经有了原配王妃。

窦漪房于公元前189年为刘恒生长女刘嫖,第二年生长子刘启。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刘恒当时23岁,已经至少有7个子女。

如果按时间推算,刘恒生刘嫖的时候才14岁,其实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刘恒应该不到14岁。如果从生理学及医学上计讲,刘恒当时完全具备生育能力。

汉朝之前,并没有过早生育的记载,国家应该不提倡早育。经过秦统一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楚汉之争等持续数十年的战乱,致使人口锐减,汉朝建立时全国的总人口不足三千万。

为了快速增加人口规模,恢复经济生产,汉朝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鼓励早婚早育,当时规定年满15岁的女子必需出嫁,如果不安政策执行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汉文帝剧照)


最终,我国古代的早婚早育由一种国家政策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习俗,所以到了隋唐时期,很少见到15岁闺中待嫁女子。比如独孤皇后嫁给杨坚的时候只有13岁,长孙皇后嫁给李世民的时候也是13岁,武则天入宫的时候14岁,唐太宗的宠妃徐惠入宫的时候只有11岁。

女子早嫁,自然对应的就是男子早婚。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