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家族,世世代代不斷努力,最終完成千古功績

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中國”華夏大地經歷五千多年,無數紛爭,群雄割據,殺戮不斷,雄才大略者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元朝忽必烈,大明朱元璋,後清康熙雍正為代表,他們的成功離不開

“大道”,即便有錯也不是罪,因為部分殺戮,是為了更多人的安寧!

在春秋戰國前期,一個被各諸侯國排斥,瞧不起,欺壓,國內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被視為“弱秦,貧秦,蠻夷”,甚至差點被滅的小諸侯國“秦”,為何能在短短的數百年裡連續滅掉比自己強大N倍各方老牌霸主?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家族,世世代代不斷努力,最終完成千古功績

秦國的建立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即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國的基礎。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

秦國的徹變

到秦出公時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即位時兩歲,由母親主持朝政,重用宦官與外戚,“群賢不說自匿,百姓鬱怨非上”,第二年(前385年)左庶長嬴改發動政變,將出公、太后沉到渭水,迎接被贏悼放逐的嬴師隰回國都雍城。是為獻公。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家族,世世代代不斷努力,最終完成千古功績


秦獻公  嬴師隰(前384年-前362年) 相傳在位23年,打了23年的仗,窮兵贖武,寧可戰至一人,也不讓地一步!

秦孝公  嬴渠梁(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戰國時代最著名的明君,被譽為華夏千古“君主第一人”

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建立新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推行郡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重視農產,出現了“家給人足”的繁榮景象,全國百姓以私下鬥毆為恥,以為國家立下戰功為榮,國家戰鬥力不斷增強,屢敗魏軍。富國強兵的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傲視於西方。史記記載:“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顯王冊封秦君為方伯,正式承認其霸主地位。

秦惠文王  嬴駟(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任張儀為相 東扼函谷,西並巴蜀,戰勝“五國攻秦”奠基絕對霸主地位!

秦武王  嬴蕩(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最大的願望就是見九鼎,九鼎乃天下的象徵。於是發兵進攻羸弱的周天子都城洛陽。 在周室太廟,武王舉周鼎,不能持,受傷而死。

秦昭襄王  嬴稷(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任范雎為相,白起為帥,舉全國之力進攻趙國,最終贏得“長平之戰”,從此山東六國再無反抗能力。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家族,世世代代不斷努力,最終完成千古功績

秦孝文王  嬴柱(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有傳說在位僅三天,服太子子楚所進美酒後猝死)。初封太子,號安國君。

 秦莊襄王  嬴異人 又名子楚(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秦王嬴政之父。

 秦始皇帝  嬴政(前246年-前222年) 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譽為“千古一帝” 。13歲繼位,39歲時統一中國建立秦朝,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用“皇帝”稱號的君主。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家族,世世代代不斷努力,最終完成千古功績


秦國“贏氏”家族被史學家一致認為是盤古開天闢地以來最“牛逼”的帝王之家,用幾百年的光陰,幾十代人的不斷努力,最終完成華夏首次大一統。期間竟然沒出一個昏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