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邪典錄像廳」是趙大爺的觀影筆記,精選影史經典cult片進行解讀,幫大家瞭解其故事和背後的文化,這是該系列第6篇文章。


上世紀60年代,美國。

懷特和比利,是一對自由的摩托車手。

在做完一單毒品交易後,他們帶著錢,騎著哈雷摩托,從洛杉磯騎往新奧爾良,去參加當地的狂歡節。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就這樣,對世界流行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的公路電影《逍遙騎士》開始了。

(下文有劇透)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一路上,懷特和比利盡情享受著美景。

餓了,就找好心人家蹭點吃的,困了,就去敲便宜旅館的門。

無聊了,就點根大麻煙,逍遙又自在。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可是,像他們這種無所事事的年輕人,主流社會是看不上的。

所以這一路也是挫折不斷。

比如,一家旅館老闆光看他們的打扮,就把他們拒之門外。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混進歡快的遊行隊伍,卻被警察以“非法遊行”為名關進監獄。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在一間保守主義者聚集的餐廳,他們的長頭髮被人冷嘲熱諷,逼得他們飯也沒吃成。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經歷完這些糟心事,他們終於趕上了新奧爾良狂歡節。

逛完了狂歡節,他們又找了兩個女人,去墓地裡磕藥。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懷特和比利活得實在是瀟灑,除了嗑藥,其他都令人羨慕。

可嗨完後,懷特卻一臉頹喪地對比利說:我們搞砸了。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逍遙騎士》上映於1969年,是美國電影的經典之作,也是美國六七十年代文化的重要註解。

它的出現,讓“公路電影”這一類型片得以誕生,並正式開啟了“新好萊塢”時代。

此後10年,好萊塢出現了很多鋒芒畢露的作品,如《教父》《出租車司機》《現代啟示錄》等,呈現出一種自由、躁動、暴力、現實主義的風格。

新好萊塢電影,成了美國電影史,乃至世界電影史的重要部分。

為什麼《逍遙騎士》以及它所開啟的“新好萊塢”,會呈現這種氣質?

這與美國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

上世紀60年代,美國陷入了一系列社會危機。

比如肯尼迪遇刺等一系列政治謀殺。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非正義的越南戰爭。

戰爭造成的經濟危機。

美國黑人運動等等。

這些社會動盪讓美國人意識覺醒。他們不再相信政府,渴望改變社會,重獲自由。

在這種環境裡,表現主流價值觀的電影成了虛偽的代名詞。

觀眾想看有鋒芒的東西,新好萊塢電影也就應運而生。

《逍遙騎士》中,處處是自由主義、反抗主流的內容。

比如懷特和比利啟程前,特地扔掉了自己的手錶。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意味著他們下定決心要脫離社會,時間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了意義。

途中,他們留宿在一個嬉皮士社區。

影片也用了大量篇幅描繪嬉皮士的生活。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而眾所周知,“嬉皮士”是美國六七十年代著名的反主流文化運動。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片中更有在毒品的幻覺中追問信仰的畫面,非常之離經叛道。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好的是,《逍遙騎士》並不一味地鼓吹自由,而是客觀地指出,自由是有代價的。

片中的主要角色,都沒有好結果。

懷特和比利半路上認識的律師漢森(傑克·尼克爾森飾),是個理智的人,對自由有著獨到的見解。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可他的下場卻是,半夜被仇視者亂棍打死。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懷特和比利在回家途中,也被不懷好意的卡車司機擊斃,只是因為卡車司機討厭他們的長頭髮。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一對摩托車手去旅行,一路上嗑藥濫交,卻因為頭髮太長被人擊斃


這個情節雖然誇張,卻勾勒出人對自由的真實態度。

那就是,人們口口聲聲地說愛自由,可自由真的來了,他們又會拒絕,甚至仇視。

正如片中漢森所說:

“談論自由和實現自由是兩碼事。”

而現實中,嬉皮士雖然對世界文化造成了衝擊,但因為對社會運轉沒有貢獻,還成了滋生犯罪的溫床,最終也難逃衰落的命運。

在今天的輿論環境中,人們似乎不再相信自由,而更相信自律,希望靠自律在社會上立足,取得成功。

自由卻成了虛無縹緲的東西,變得沒有用處。

也許,關於自由的問題永遠是無解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喜歡《逍遙騎士》。

因為它告訴我,曾經有一幫人,抱著刨根問底的心態,去追尋過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