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的余辉

未 新 工 浩 世^界^之^大^观^海^听^涛

说起安西这两个字会不会有人联想到灌篮高手中的安西教练,嘿嘿嘿,大家岛国的片子看了不少,无论是毛党,还是漫党,日式文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演化出了不少东东,想想也挺可怕的,文化上的入侵对于一个民族向来都是很致命的。当然不是说看各种片不好,相反他们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比如此处略去一万字,留下一个坏坏的笑

安西的余辉

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也是一种文化,从根本上讲它是我们民族内在的灵魂——大唐军魂。

提到大唐军魂,我们又不得不提到中唐时期那段由盛转衰的历史,时间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初年至唐文宗大和末年(这里的大和是年号,不是鬼子的民族),也就是公元766年到公元835年。在这里又不得不将代宗的爷爷——玄宗隆基同志拉出来狠狠的批评一顿。

安西的余辉

李隆基同志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时期成绩优秀异常,文治武功经常吊打周边各个政权,但自从这小子考上一流学府——985大学后(开元盛世)整个人开始膨胀了。抢儿子的媳妇,穷兵黩武征讨南诏国等.再牛逼的身世也有用完的那么一天,终于历史的车轮来到天宝年间,公元755年岁末安史之乱爆发,至公元763年结束,唐王朝虽然最终将叛乱镇压下去,但奈何内战使得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我们的主人公——郭昕同志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虽然有着大唐中兴之臣郭子仪侄子光环的加持,但到了军队还是论资排辈轮着来。


安西的余辉

盛唐年间在安西都护府参军的郭昕同学想在军队里好好干,混个军功,闹个嘉奖啥的,好光宗耀祖。可惜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由盛转衰。此时安西大都护府肩负着威慑阿拉伯帝国、吐蕃帝国,监视回鹘、统领西域诸国的重任,常年备有两万到三万人不等,想想就这点人北监视回鹘、突厥,西防阿拉伯帝国的渗透,南抗吐蕃王朝的进攻,怎么算人都不够用。特别是吐蕃人一向一言不合就打安西大都护府。也就是这么点人屡次西征,常年保持进攻状态,还多次跨过葱岭进行远征,征讨昭武九姓,大小勃律等,常常以少胜多大败阿拉伯帝国与吐蕃王朝联军,可见彼时中华武功之圣,亘古未有。

可惜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破了西域脆弱的平衡,使得西域局势更加紧张,更加扑朔迷离。随着几批安西精兵东向奔赴国难: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7000精兵,骠骑大将军李嗣业5000精兵,左右金吾卫将军马麟3000精兵,总计约有15000余人被调往长安勤王,而郭昕却奉命留下带领老弱病残坚守,成为万余安西留守部队的一员。

安西的余辉


而吐蕃则趁唐军安西、河西、陇右之兵尽数东调之际,出兵攻占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切断了唐军主力与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的联系,使其孤悬塞外,至此李唐王朝的信息再也无法流入西域。郭昕不得不与沙陀、回鹘联系共抗吐蕃的强大攻势。

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下唐代都护府:为了方便管理周边少数民族事务,唐代在边疆地区设置了都护府,所谓“都护”,其意本为监察,《新唐书·;百官志》说:“都护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罪过,总判府事”。都护府有大都护府与上都护府之分。大都护府设大都护1人(一般由亲王遥领),从二品;副大都护2人,从三品;副都护1人,正四品上;长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马一人(正五品下),录事参军事一人(正七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功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户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法曹参军事各一人(均正七品下)、参军事三人(正八品)。上都护府设有都护一人,正三品;副都护二人,从四品上;长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马一人,正五品下;录事参军事一人,正七品下;功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户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各一人,从七品上;参军事三人,从八品上。

安西的余辉


面对着吐蕃潮水般的进攻,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仍在不屈的抗争着,公元781年,长期与唐王朝失去联系的郭昕终于打听到了消息,根据消息,他知道唐王朝依旧存在。于是,郭昕派出自己最为信得过的士兵,突破吐蕃的层层封锁,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口信前往唐王朝,告诉皇帝:“他们这些人还存在,并没有战死和投降。”朝廷得知消息,朝堂上哭作一团,但此时大唐国势日衰,已无力发兵救援安西残兵。朝廷只能做些封赏来告慰还在孤悬塞外,浴血奋战的安西将士。

吐蕃围攻安西四镇经历了四个国王,在相继击败沙陀、回鹘后,剪除两翼后,公元791年,吐蕃终于攻灭安西北方的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最后一任大都护杨袭古仅带领剩余两千多残兵逃往西州,后联合回鹘收复北庭失败,为回鹘大相颉干迦斯所杀,而吐蕃则完成了对安西都护府的战略包围。

安西四镇中的于阗镇陷落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或是公元798年,从此吐蕃进攻安西畅通无阻。唐宪宗元和三年冬天,即公元808年,安西军最后一镇龟兹镇陷落,在这块最后的堡垒最后的场景可能是这样的:守卫的将士绝望地面对着潮水般涌来的吐蕃军,宁死不屈进行最后的肉搏,最终全部阵亡,无人投降。安西大都护郭昕下落不明,大概率应该是为国捐躯了。

安西的余辉


在前无援兵,后无退路,安西军坚守48年保卫边疆,留下一段白发龟兹的悲壮,这种精神正是大唐军魂的写照,更会激励后人奋发图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世^界^之^大^观^海^听^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