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輝煌》:我們為什麼而奮鬥?為什麼生活越來越迷茫?

金一南教授

《苦難輝煌》這本書的作者金一南教授曾說過: “先有真人,後有真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使我一定要寫出這批真人。他們不愛財,不為官,不怕死,就為這個事業,為心中的主義。今天一些人可能覺得事業和主義已經沒有多少吸引力了,但當年的共產黨人為了心中的主義,始終抱有不變的信仰,所以我特別想寫這批真人。


《苦難輝煌》:我們為什麼而奮鬥?為什麼生活越來越迷茫?

他們之中,很多人沒有看到勝利這一天,沒有機會評功評獎、授銜授勳,也沒有機會返回家鄉光宗耀祖。但這批人是我們這個軍隊、這個黨、這個國家真正的脊樑。他們當中很多人已不為今天的人們所知,我只想把他們寫出來,讓他們永志史冊。”


《苦難輝煌》:我們為什麼而奮鬥?為什麼生活越來越迷茫?


20世紀狂飆突進

人類的歷史何其漫長,個人的生命又何其短暫。 不是每個人,都能以短暫的生命輝映漫長的歷史。


沒有哪個世紀像20世紀這樣戰爭與革命風起雲湧,金石摻瓦礫大浪淘沙。沒有哪個世紀像20世紀這樣以如此豐厚的精神財富砥柱於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流。


《苦難輝煌》:我們為什麼而奮鬥?為什麼生活越來越迷茫?


那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幹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時代。無一人老態龍鍾,無一人德高望重。無一人切磋長壽、研究保養。那是一個需要熱血的時代,便只能是年輕人的時代。


《苦難輝煌》:我們為什麼而奮鬥?為什麼生活越來越迷茫?


自古英才出少年

毛澤東34歲上井岡山;周恩來29歲主持南昌起義;米夫25歲在共產國際提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指出中國革命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性質;博古24歲出任中共臨時中央的負責人;聶耳為《義勇軍進行曲》譜曲時,還不到23歲。


《苦難輝煌》:我們為什麼而奮鬥?為什麼生活越來越迷茫?

比起前人,我們遠離戰火、飢餓、壓迫,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我們是幸運的。但是我們也是不幸的,看似有很多自由和選擇,但缺少鑑別的能力,豐富的物質生活讓我們迷失了自我,越來越迷茫。

因為,現代人缺少信仰!中國人不信救世主、不信宿命、不信原罪。我們是眾志成城的移山愚公、是人定勝天的治水大禹、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孫悟空。


《苦難輝煌》:我們為什麼而奮鬥?為什麼生活越來越迷茫?


一個人就像一滴水,如果只有一滴水也許很快就會蒸發,但是這滴水流入了海洋,就將永遠都不會消失。一個人的力量也許是微弱的,但是中國13億人如果齊心協力做一件事情,那這股力量將是無法想象的。

所以,我們為什麼而奮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圖片來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