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痴迷三國演義,學張飛,結果被氣樂的明軍打成了蜂窩煤


倭寇痴迷三國演義,學張飛,結果被氣樂的明軍打成了蜂窩煤

​漢唐時期,倭國人處處都想效仿中國,學習禮儀、宗教、茶道、文字等等。

學習兵法時,還《三國演義》當成了教科書。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一對一的打鬥場景,也有大將獨自“單挑”眾人的戰例。

如趙雲長坂坡單騎救主,懷抱劉禪,衝入敵陣,斬殺曹軍戰將五十餘人。

又如張飛橫矛當陽橋,大喊:“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

倭人極為欣賞喜歡單挑的三國戰將,他們把單挑稱作“一騎打”,並且熱衷於“一騎打”,以為學到了中國古人好勇尚武的精髓。

明穆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夏,倭國將軍德川家康將其治所遷至曳馬城,打算奪取島國全境的政權。

為清除統一的障礙,德川家康家族的軍隊經常主動出擊遠江、三河等地的割據勢力。

五月,德川軍攻打朝倉軍,朝倉軍大約一萬人,德川軍不足萬人,擔心鬥不過對手,德川家康的部將本多忠勝要求“一騎打”。

朝倉軍表示同意,以猛將真柄直隆出戰,結果本多忠勝戰勝了真柄直隆,德川軍立馬士氣大振,並最終贏得勝利。

倭寇痴迷三國演義,學張飛,結果被氣樂的明軍打成了蜂窩煤

德川家康

​戰後,聯盟首領織田信長召開軍事會議,對德川家康說:“此戰實乃德川將軍的功勞,我聽說你手下有個戴著鹿角盔的武士,作戰異常勇猛,我想見識一下!”

德川家康把本多忠勝召入軍帳,織田信長誇讚道:“我聽說你和對方的猛將一騎打,作戰勇猛果敢,真乃‘日本之張飛’也!”

於是親自為本多忠勝斟滿一杯酒。

本多忠勝出生於武將世家,號稱“德川十六神將”之一、“鬼之平八”、“戰國第一猛將”,史料記載其身高僅一米四左右。

本多忠勝一生五十六戰,斬首二十二人,竟沒受過傷,後來隱居起來,晚年熱衷木雕,卻被自己用刻刀刺傷手指,感染併發症而死。

本多忠勝以“一騎打”聞名島國,成為後世倭國武士追捧的榜樣。

倭寇痴迷三國演義,學張飛,結果被氣樂的明軍打成了蜂窩煤

本多忠勝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年)四月,倭國權臣豐臣秀吉率十五萬人馬,悍然侵略朝鮮。

十二月,明廷派李如松率四萬兵力抗倭援朝,此戰造成倭寇傷亡萬餘人,明軍傷亡僅兩千餘人,收復平壤等三城。

倭寇大敗,豐臣秀吉不得不罷戰請和。

此次戰役中,某一日,某倭寇將領看《三國演義》走火入魔了,面對明軍,狂妄地叫囂:“誰敢與我一騎打?”

明軍將士把“一騎打”理解成了“一起打”。

於是眾將士火槍齊射,要求“一騎打”那貨瞬間成了蜂窩煤,倭寇隨即作鳥獸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