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它是世界各國步兵的噩夢。

早在明朝時,明代兵器製造家首次發明創制了地雷,並大量用於戰爭。隨著一戰爆發,俄國人改良了地雷,但由於種類單一,技術性能不成熟,威力小的原因,沒有得到各國的青睞,早早的退出了戰爭的舞臺。


• 明朝時期的地雷

二戰中,它是世界各國步兵的噩夢。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中期,各種武器層出不窮,德國納粹再次優化了地雷,在地雷的基礎上發明了反步兵地雷、反坦克地雷、反步兵跳雷使地雷重新回到戰爭的舞臺。根據二戰數據顯示在歐洲戰場上共有6萬人死於步兵地雷,炸傷的人和坦克裝備更是不計其數,這6萬人中,基本都是步兵,很多戰後的老兵回憶當踩到雷以後,成功拆除的幾率很小,多半都是炸死或者炸斷條腿,德國納粹發明的反步兵跳雷因為經常造成四肢和生殖器殘廢而對盟軍部隊有很大的心理作用,更是成為步兵的噩夢。

• 德國反步兵跳雷(S型)

二戰中,它是世界各國步兵的噩夢。

s型地雷由納粹德國在30年代開發,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國部隊廣泛使用。該型地雷被設計用來攻擊開闊地帶的無掩護的步兵。最初於1935年投產,是第三帝國國防計劃中重要部分。最後德國投降而停產,德國總共生產了超過190萬顆s型地雷。這些地雷給敵軍造成了嚴重的傷亡,並延緩甚至阻止了敵軍的前進。

• S型跳雷內部結構

二戰中,它是世界各國步兵的噩夢。

這種跳雷內部結構多是以雷體為主其中包括引信、主裝藥、傳爆管、雷管、預製破片等。其中,在當時它的延時裝置很先進當雷體被拋射藥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推向空中時,雷體下部連接的一根控制拉線則同時被扯出,當雷體達到預定高度時,控制線也被扯到了長度盡頭,隨即產生一個拉力,觸發雷體底部的擊針,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擊打雷管,從而引爆主裝藥,這也是導致當時工兵很難將其拆除的原因之一。

二戰中,它是世界各國步兵的噩夢。

即使在今天現代戰爭中,步兵各種防護裝備很先進,各種探測裝備很成熟,地雷依然是步兵們的噩夢,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多數美國大兵都是死於武裝分子的自制土地雷。

• 意大利步兵被自制土地雷襲擊。

二戰中,它是世界各國步兵的噩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