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蜈蚣、海蛇的毒是如何产生的,是胎里带的吗?

黄蜂二师兄


蛇、蜈蚣、海蛇的毒是如何产生的,是胎里带的吗?

首先说答案哈,毒蛇、毒蜈蚣以及海蛇体内的毒都是天生的,也就是题主说的胎里带的。那么,这些毒液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些动物为什么 天生就带毒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

毒蛇、蜈蚣和海蛇的毒液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先来看看毒蛇。

蛇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早在3.4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爬行动物,但是在这些爬行动物中并没有蛇类,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生物的进化,在距今约1.5亿年前,蛇作为新兴的爬行动物才出现在地球上。因此,蛇类是现存爬行动物中比较“年轻”的存在了,比鳄鱼等爬行动物要晚很多。

现存的蛇类大致可分为两种-有毒蛇类和无毒蛇类。简单来说,有毒蛇类就是可以分泌毒液的蛇,从已发现的化石看,有毒蛇类比无毒蛇类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要晚,所以,有毒蛇是由早期的无毒蛇在特定的环境下进化的产物。

现存的蛇类一共有三千多种,其中毒蛇的种类仅占蛇总量的15%左右,也就是说已发现的有毒蛇在500种左右。

毒液是毒蛇唯一的攻击方式,由于蛇毒没有瞬间致死的能力,所以蛇毒中含有大量的神经毒素,这种毒素的好处就是可以瞬间麻痹猎物。

其次,蛇毒仅存于蛇的头部,确切的说是存于头部的毒腺中。蛇的毒腺有分泌毒液的作用。那么,毒液是如何分泌的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家布里安·弗里为解决这个问题,最近对已经发现的蛇毒中的24种蛋白质进行了基因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他将每一种蛇毒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同蛇脑、心、肝以及其他器官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其中21种蛇毒蛋白质都与这些器官中的蛋白质相关。

也就是说毒蛇能够将普通的蛋白质经过转化形成有毒的物质。至于,这些蛋白质的转化过程,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个谜题。

海蛇和蜈蚣

海蛇属于爬行纲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亚科动物,从它的科属划分上我们能够看出,海蛇除了生活在海水中以及尾巴较扁平外,与其他眼镜蛇科成员没有太大区别,而且海蛇的毒性远比陆地蛇的毒性要强。

它的毒液同样是由头部的毒腺产生的,也是一种蛋白质转化的过程。

蜈蚣与蛇类不同,它的毒液并不在头部,而是在由脚进化而成的螯肢上。它的第一对脚呈星钩状,十分锐利。在钩端有毒腺口,外部还有坚硬的甲壳质包裹。蜈蚣毒腺分泌淡黄色透明的黏稠毒液。同样的这些毒液也是由它的位于尾部内的毒腺生成的。它的毒液中同样也是含有大量的与体内接近的蛋白质,不过至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转化的,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小结:以上三种有毒的动物由于它们出生身体内就存在毒腺,所以,它们的毒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它们的一种生存方式。

那么,是不是所有有毒的动物都是与生俱来的?

答案是否定的。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剧毒的蛙类,它的毒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摄取猎物体内的毒素形成的。它就是箭毒蛙。

根据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生物学家蕾贝卡.塔文(Rebecca Tarvin)的长期研究发现,箭毒蛙并不会生产和分泌毒液,而是靠吃下螨和蚂蚁而获得的。而且经研究发现,箭毒蛙体内并没有毒,它的毒液全部聚集在体表。所以,箭毒蛙是通过析出猎物体内的毒素,让自己有了剧毒的外表。

总结

自然界中有许多有毒的动物,它们大都是体内有可以分泌毒液的毒腺,所以大多数动物的毒都是“胎里带”的,而像箭毒蛙这种剧毒的动物则是通过不断的进食有毒动物来获取毒素的,它本身并不具有分泌毒液的能力。


猎奇动物社


蛇毒是从蛇的牙中分泌出来的毒蛇不会被自已的毒液毒死,是原为它的胆汁能解自己的毒。所以它吃东西的时候,肠胃中的胆汁就解了毒。但毒蛇即使被同类咬到也可能会死的(它不会笨到咬自己,呵),因为被咬的话毒素会随血液走遍全身(蛇),即使它本身的胆汁能解毒,胆汁也不可能跑到血液中去解毒,最多是通过血液循环在肝脏解毒(胆汁也是肝脏分泌的),当然要看及不及时了,解毒不及时的话也是会死蛇的。至于被其它种类的毒蛇咬到,那就要看它的蛇肝能不能解百毒,及不及时了。


帮帮拜思特集团


世界上有很多奇特的动植物,这里说它们奇特,并不是指样子奇怪,而是指它们带有毒性。

全世界有毒的植物大约有2000种,它们的毒素产生应该比较好理解,肯定是自带的,从发芽阶段就有明显的毒性,包含在叶子、花、汁液、果实里,主要是一些生物碱、甙类、肽类等植物毒素。

相比之下,动物界具有毒性的各类更加繁多,在爬行动物、昆虫、两栖、鱼类、腔肠等动物各类中,都能发现有毒的各类,比较常见或经常听到的有毒蛇、蟾蜍、蜈蚣、蝎子、蜥蜴、以及部分水母、蚂蚁等等。

对于陆蛇、海蛇和蜈蚣,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分析,它们的毒素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主要分为血液循环毒素、神经毒素、细胞毒素以及混合毒素,能够准确地分别攻击不同的细胞,比如肌肉细胞、血液细胞或者神经细胞,造成被咬伤的动物麻痹、组织坏死、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以蛇毒为例,科学家们在通过将蛇毒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蛇的不同器官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分别进行比较时发现,呈现高比例的吻合现象,因此科学家们判断,毒蛇可以在身体内的相应器官中,通过蛋白质的转化形成具有毒性的蛋白质,这是一种身体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毒蛇和海蛇一样,平时毒素由特定器官产生之后,储存在毒腺中,在攻击猎物或者防御时,激发毒液分泌,当咬到猎物之后,就会通过毒牙注入对方受伤的身体内,引发中毒反应。

蜈蚣的毒性产生原理和毒蛇基本一致,也是一种蛋白质,不过储存的位置并不是在头部,而是在第一对脚(叫作腭牙或者口钳)的前钩端,上面有毒腺口,所以它不是用牙咬,而是用“手”刺入来注入毒液。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毒蛇和蜈蚣的毒液成分以蛋白为主,蛋白是一种很神奇的物质,不同的蛋白作用于人体就有着不同的作用,有些蛇毒蛋白会导致血液凝固,有些则会麻醉神经,甚至腐蚀骨髓。而有些蛇类或爬行类动物的毒素,并非是单一的,是两种或以上毒素混合的毒液,甚至会在毒液中混入细菌,让被攻击者难以解毒。至于蛇类和蜈蚣的毒液是怎样产生的,这应该是物种进化的结果。

比较有趣的是,对于某些动物而言,人类其实也是有毒的,有些动物被人类咬了以后,也会出现中毒症状的,因为人类口腔带有大量细菌以及唾液中的蛋白质和蛋白酶,对于某些动物而言,都是致命的。


大隐于市小隐于山


蛇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物,蛇的毒液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到底来自蛇体内的哪个角落?之前科学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只是给出了泛泛回答,并未见到有力证据,下面是具体内容:

之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不同蛇类的毒素会攻击不同种类与部位的细胞,比如说肌肉细胞、血液细胞与神经细胞。因为这种攻击是非常精确的,科学家们就猜测蛇毒是蛇的体内不同器官内的蛋白质经过不同的修饰方式形成的,比如磷酸化,乙酰化等等。由于蛋白质已经与不同类型的细胞发生了作用,形成的毒液也就具有了针对性。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还没有更多的证据表明不同的毒液是类似的蛋白经过了不同的修饰。我想这也是一片比较空白的领域,做相关蛋白研究的学者可以考虑去做。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家布里安·弗里为解决这个问题,早些年对已见报道的蛇毒中的24种蛋白质进行了细致研究并解析了其结构。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将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同蛇的脑、心、肝以及其他器官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显示,24中蛋白质中的21种都与这些器官中的蛋白质是相关的。弗里在《基因组研究》上的报告中说,“尽管在普通蛋白质转变到蛇毒的过程中,物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分子结构和三维形状都没有明显的改变”。——引用自百度。

由此可见,蛇,蜈蚣等这些动物产毒确实是胎里带的,是天生的一种本能,万亿年的演化使得这种本能刻在了它们的基因里。



厦大生科小姐姐


是基因,也就是说先天性,比如,苦瓜苦,西瓜味甜,柠檬酸,辣椒辣,还有同样辣椒类,有的辣有的不辣,所以说是基因造成的!


兰香茶803


毒素主要是生气的时候分泌出来的,人也会,只是人生气的时候不会咬人,毒排不出去,只会积存在人体内,让人脾气暴躁,体质和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甚至患癌,加速折寿。所以人不要轻易生气,假如生了,要想办法咬其它动物,把毒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