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未來,農三代

高考,未來,農三代

可能是高考將近,社會的躁動突然安靜了下來,前段時間到處都是新一線、搶人才、落戶、搖號、貿易戰、股市等等信息,即使不用互聯網也能清楚的嗅到。高考的來臨看似和這些俗事毫無關係,其實都是未來再等待的高考學子的入局,而成為怎樣的入局者,或許就決定在未來的兩天或者四年。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即使是大字不識的老農民也明白的道理。在我的家鄉,一個安徽較貧困的地級市,可能因為貧窮,我自小覺得父輩和祖輩他們特別重視教育,因為只有讀書,孩子你才能走出去,才能放下父輩的鋤頭,挺直自己彎下的脊樑。的確在我父輩那一代教育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那個年代連飯都吃不飽,一個人的教育可能需要一家所有人的投入,因此也犧牲了家裡其他兄弟姐妹的機會,或者來說,那個年代家裡太多子女,除了長子和最小的孩子,其他人出生就決定了要繼承他們父親的土地和鋤頭。沒錯,這就是我們的父輩,而我們就是農三代,我們父輩從當年的教育和高考知道了和自己兄弟姐妹的差距,知道讀書和不讀書的差距,知道自己出門打工甚至看不懂路名的苦楚,知道被那些當地人白眼的心酸,所以再窮也不能窮教育了。

一個我同學家庭的例子,因為父輩那個年代的原因,他父親是次子,即使有很好的初中成績,只能把上高中的資格給了他的兄長,就是我同學的大伯。即使他大伯成績平平,但是上完了高中在那個年代就足夠改變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而事實就是如此,我同學大伯家庭條件到現在非常殷實,自己的孩子後來讀了名牌大學,在合肥有車有房。所以我同學的父親從小就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即使家庭條件不好,即使自己遠走他鄉,因為他父親明白,上一輩落下的,下一代要更努力才能趕上,當然我的同學也不負所望,讀了心儀的大學和研究生。可是資本都是靠積累的,尤其原始資本的積累價值更高,所以也要明白,我同學和他大伯孩子這一代的差距依然存在。

作為農三代的我,從農村的學校走出來,我也認為我初中是個佼佼者,考上縣第一中學,一般我們那個時候鄉鎮初中考上縣重點高中的比例也就5%,現在應該更低,越好的資源越集中,因為農村的孩子和縣城的小孩差距越來越大。每當回老家,看到村裡的孩子一人一部手機,不是吃雞就是王者,充斥這樣氣息,他們很多小孩就是我的同學的小孩,他們父輩沒有走出去,留下這群孩子在家裡,我真的很為他們的未來擔憂,或許會重複他們父輩的道路。就是像我這樣自以為還算優秀的人,高考只是考上了普通一本,後來我才發現,和我一起上過中小學的人估計來來走走兩百多人吧,然後我知道的讀大學的也就寥寥十幾人。這就是殘酷的農村教育。我不禁想起一句話“我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和你走在一個城市的馬路上”。

可能是自己年齡到了,經常關注杭州的學區教育和下一代的問題,當我看到杭州普高和職高的招生比例是1:1,第一反應是我的孩子只有50%讀普通高中上大學的概率,瞬間替下一代亞歷山大,後來細想,我們當年是從5%的初升高的殘酷競爭中走出來的。

說回當下的一些社會問題,現在的新一線,人才落戶等熱門話題,就是當前高考學習的未來面對的問題,其實都是在搶人,搶的是未來的你們,而你們又有多少被搶的資本。自己的價值決定在自己手裡這是沒錯,可是自己的因素變得越來越弱,因為階級上升的通道變窄,要麼你要有更好的資本,例如家庭條件好,社會關係好,要麼更優秀,才能做個更有資格被搶的人。

說一些更現實生活話,社會的發展要看城市的發展,我們的未來就在城市,即使我們是農三代,可是那是回不去的農村。現在面對動輒百萬的大城市的房價,有時候感覺非常無力,還記得“我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和你走在一個城市的馬路上”,可是我還要更加努力成為你的鄰居。要麼透支上一輩僅存的積蓄,要麼自己更加努力讓自己留在城市,或許有些人不贊同我的觀點,可是這輩沒走完的路,下一代要花多大的代價,才能成為一個普通人。

高考在即,砥礪前行,成為能改變自己的人吧。

來源:簡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