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女性艺术家,你第一个想到谁?

富春一凡


在过去的50年中,阿布拉莫维奇作为行为艺术的先驱而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她始终在自己的作品中测试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承受力的极限!

阿布拉莫维奇曾经的搭档、行为艺术家、被普遍称为Ulay(乌雷)的Frank Uwe Laysiepen今晨因癌症引发的并发症在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逝世(1943 - 2020)。

乌雷与行为艺术家玛利亚·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共同合作的艺术闻名于世。他们两人于1976年在阿姆斯特丹相识。在过去的12年里,他们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具有开创精神的艺术情侣。



萌肉植物汇


我想起必定是 弗里达 只能说好惨一女的 她身上发生的悲剧都被她用画笔记录下来 她的才华无可争议

弗里达得生平

弗里达1907年生于墨西哥城,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她父亲是一位有匈牙利犹太血统的摄影师,生于德国;母亲则是西班牙与美国印第安人的后裔。她的一生长时间受到身体损伤的侵害。6岁时就得小儿麻痹,从此成了瘸子。然而,少年时期的Frida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这也使得她父亲特别钟爱于她。父亲对于她的教育有着开明的理念,1922年时将她送进Preparatoria就读,这是一所墨西哥最好的预备学校,当时才刚刚开始招收女生,Frida就是2000男生中35位女生其中之一。

弗里达·卡罗

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Frida认识了她将来的丈夫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他是墨西哥壁画运动三杰之一,当时刚从法国回来,受托在此做壁画。Frida深深被他吸引了,由于不知道如何面对突然降临于她的感情,她就戏弄他,和他开玩笑,并试图激起画家妻子的嫉妒。

1925年,弗里达经历了一生最大的一次事故,这件事改变了她的命运。9月17日,Frida乘坐的巴士与一辆电车相撞,她的脊椎被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一根金属扶手穿进她的腹部,直穿透她的阴部。这次事故使她丧失了生育能力,并且一生都要与铭心的痛苦为伴,尽管她花了很长时间才能正视这一切。她后来以典型的黑色幽默方式描绘这次使她失去了生育能力的事故:“让我失去了童贞”。多年以后,她当年的男朋友回忆起来仍是不寒而栗:“剧烈的冲撞撕开了她的衣服。车上有人带着一包金粉……那金粉撒满了她血淋淋的身体。”整整一个月,她浑身打满了石膏,躺在一个棺材一样的盒子里,没有人会相信她会活下来。1926年在病愈过程中她画了第一张自画像,从此她开始以绘画记录自己和生活与情感。

1928年弗里达再次遇到婚姻刚刚破裂的Rivera。他们发现除了相同的政治观点外(此时他们共产主义的积极支持者),两个人还有如此多的共同之处,于是在1929年8月正式结婚。Frida后来说:“我一生经历了两次意外的致命打击,一次是撞倒我的街车,一次就是遇到Rivera。”

芙烈达·卡萝

由于墨西哥的政治气候对于左翼同情者来说逐渐恶化,许多壁画项目被迫停止,1930年,Rivera夫妇来到美国,先到SanFrancisco,然后又到纽约举办由当代艺术博物馆组织的Rivera回顾展。在这一时期,Frida仅被看作一位伟大画家的迷人陪衬,然而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1932年,Rivera受托为底特律博物馆创作壁画,而在此期间Frida流产了。休养中Frida画了《底特律的流产》,首张真实而敏锐的自画像。她从此发展出来的风格完全不同于她的丈夫,主要从墨西哥民间艺术以及小型祭坛画中汲取营养,而Rivera对此表示理解和尊敬。自此Frida着手于一系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艺术形式的创作,它们庄严地表现着女性真实、现实、残忍、苦楚的品质。以前还从来没有人像Frida一样将如此痛楚的诗歌写在油画的画布上。她至少经历了32次大小手术。她有整整一年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在此期间,她就穿着由皮革、石膏和钢丝做成的支撑脊椎的胸衣。生命暗淡到极处时,她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找到了安慰。她写道:“我的画是对我自己最坦白的表达。”







艺术之魔


也许因我是画画的女人,所以提起女性艺术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民国女画家潘玉良。她与同时期的民国才女林徽因、张爱玲等人相比,她虽在国内的名气不大,但她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却比林徽因等人还要高得多。有不少外国人都十分崇拜潘玉良,将她誉为世界艺坛的著名艺术家。其实,与她的知名度相比,潘玉良的一生更加传奇。

我佩服她的艺术成就,但更佩服她与多舛的命运抗争,凭借极高的艺术天赋和对艺术的执着努力,最终终成为声名远扬的知名画家。

潘玉良的童年十分悲惨,她出身在一个贫苦人家,一岁时丧父,两岁时姐姐死去,八岁时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去世了。可怜的潘玉良被舅舅收养,她在舅舅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最后被舅舅打歪主意卖到妓院,巧遇海关总督潘赞化取她为妾,教她读书识字,发现其极高的艺术天赋。之后于1918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师从王济远。三年后又考入法国里昂美术专科,后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期间和徐悲鸿同学。1925年又跳槽考入罗马国立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并以作品《裸女》获得国际展览大奖。隔年精力旺盛的她又转向学习雕塑……

潘玉良在当时国际名声和绘画成在此不一一列举。我想说的是,她在我眼里是活出了女人的风采,因为她一生都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而自怜堕落,也没有在为妾侍后骄纵放肆,放弃追求人生自我价值,就在后半生远在国外独自孤独寂寞的生活中,她也坚持着绘画艺术,在绘画中寄托着自己的思绪情感、美好心愿等,她是我这样的女人仰望佩服的真正女神。



尹犇桂林漓石斋


   谈及林徽因,人民更津津乐道于她与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的感情纠葛,而险些遗忘她在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林徽因,女,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谈及林徽因,人民更津津乐道于她与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的感情纠葛,而险些遗忘她在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林徽因,女,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卞之琳,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卞之琳认为“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

萧离,曾在战乱年代,参加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爱国活动及平津学生演出队,先后担任绥远《文艺》主编、《平明日报》记者采访部主任、《大公报》记者组副主任。解放后1973年任北京出版社编辑,1977年后任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等职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

费慰梅(Wilma Canon Fairbank,1909年—2002年4月4日),美国人,著名汉学家,是研究中国艺术和建筑的美国学者。美国汉学大师费正清的夫人。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妻的好友。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鉴于以上原因,提起女艺术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徽因。



白云轩主


提到女性艺术家,我第一个想到陆小曼。

陆小曼(1903年-1965年),近代女画家,近代十大才女之一。

陆小曼为江苏武进人。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

1926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

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1922年她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

徐志摩说: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

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礼上,徐的恩师梁启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都是过来人,请勿在做过来人。

世人眼里为爱情不守妇道的陆小曼只是为爱所累的可怜女子。

她的才华终究是不能否认的!



凤鸣阁主聊书画


说起知名的女艺术家,不能不提到“怪婆婆”草间弥生。这位年过九旬的艺术家是20世纪当代艺术的关键人物,是仍然在世的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草间弥生是日本艺术家,主要从事雕塑和装置艺术,也活跃于绘画、表演、电影、时尚、诗歌、小说和其他艺术领域。她的作品以概念艺术为基础,添加了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流行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一些属性,并注入了自传、心理等内容。

她出生于日本长野的一个富裕但功能失调的家庭。母亲的残忍,父亲的不忠,以及家人对她艺术爱好的阻碍,都使她伤痕累累。她10岁开始画画,从那时候就受到了视觉和听觉幻觉所造成的困扰,这些幻觉同时也是她一生创造力的源泉。她认为,她的艺术品“是我生命中的表达,尤其是我精神疾病的表现。”

在她看来,世界布满了斑点状的网,这些彩色的无穷无尽的圆点给她带来迷幻的错觉。她将这些鲜艳的波点图案画在物品上,那些普通的物品立刻变得艺术起来。

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草间弥生于1958年移居纽约。在那里,她很快与安迪·沃霍尔、克莱斯·奥尔登堡和伊娃·黑森一起成为前卫艺术的重要成员。1973年,草间弥生回到日本。为了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她自愿进入了精神病医院,在那里一直生活和工作到今天。

草间弥生于1989年重返国际艺术界,她的作品在美国和英国展出。1993年,她代表日本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从那时起,她的作品一直是博物馆和画廊展览的主题。

2006年,草间弥生开始和路易威登的合作,她的设计使路易威登的经典皮具,服饰以及珠宝都铺满了色彩迷幻的波点图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次合作,使得路易威登巩固了在时尚界的领先地位,也使得草间弥生在艺术领域以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她的作品价格飞速上涨,2008年,她的画作以510万美元的售价打破了在世女艺术家的拍卖价格纪录。2018年,她有21件作品以百万美金以上的价格成交。

草间弥生的装置艺术非常受欢迎,她创作的无限镜室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一票难求。有报道称,从草间弥生装置里走出来的老太太们,脸上都洋溢着少女般的微笑。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帮忙点个赞吧!


夭之沃沃


阎萍(1956-)出生于山东济南。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1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1993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年展”获银,“93中国油画展双年展”获优秀奖。1994年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学会展”、中国当代美术评论家提名为“全国22名90年代最具代笔性画家作品展”。1995年参加“中国优秀女画家邀请展”(北京),及“中国现代油画展”(美国),并获第三届 油画年展银奖。1996年参加“上海双年展油画年展银奖。1996年参加“上海双年展邀请展”、“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展”(北京)。1997年参加“香港回归艺术大展邀请展”(上海)、“当代中国油画展展”(香港大学博物馆)。1998年参加“九人画展”(北京)。1999年参加“国际美术邀请展”(青岛)及“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2000年参加“20世纪中国油画展展”(北京)。2001年举办“亚洲巡回个展”(北京、香港、新加坡)。百幅以上作品,广泛被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比利时、新加坡、香港、台湾、中国美术馆、海外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国内外私人收藏。



无影人画无影


因为我是画画的,所以一提起女性艺术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潘玉良,是咱们国内非常知名的近现代女画家了。她不仅仅是画画的好,还有她那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她出身卑贱,早期是一名风尘女子,后来被人赎出后,苦学绘画,成为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后来受印象派影响非常深,她的画色彩强烈,寓意深刻,后期画了很多自画像,而且大胆的把自己的裸体画到画中,这也是中国女性思想解放的表现。她的油画受到国内乃至国外学术界的认可,在中国的油画界里,她的画风还是非常独特的,也是中国油画画家的代表,更是中国女艺术家的代表。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人。


剑峰素描国画书法教学


提起女性艺术家,脑海里第一个闪现出来的是“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记得上学时学习的课文里的一篇课文《小桔灯》。就是冰心写的。依稀记得文章里面描写,好像是在一个的冬天的夜晚,作者去探望一个朋友,朋友生病了,朋友的女儿——一个小姑娘用吃剩下的桔皮做了一盏“小桔灯”,送给作者冰心做为夜晚归途照亮。

当时读那篇文章,心里非常的有触动。冰心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一个处于困难家庭状况的小女孩,年龄虽然很小,对自己的母亲和长辈细心的体贴,内心坚强而有爱,用一个小小的“桔灯”,为他人送上温暖和爱心。

当时笔者读了这篇文章,心里也充满了暖暖的爱意。


所以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冰心

感谢冰心女士,用自己的文笔,创作佳文,传递温暖与爱。


书香居


其实近代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女性艺术家,包括书法国画等等方面,甚至宋庆龄也拜张大千为师,并且画工相当不错。民国比较开放,思想自由。女性地位空前解放,所以从这时候逐渐就有了女人能顶半边天的说法,当然也是艺术文化各方面百花齐放的局面。不过在这里,要说第一个想到的,应该还是卫夫人,卫铄,可能因为我是书法工作者,也可能我是山西人(卫夫人,今山西夏县人)。第一个浮现脑海的确实是卫夫人,众所周知吧,即使不是学书法的,学历史的时候应该也会提到一点,卫夫人可是王羲之的启蒙书法老师,而那个时候女性可以做老师,并且是王羲之的老师,说明卫夫人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名门吧(卫夫人家族世代工书,而且卫夫人和王羲之的母亲是亲戚关系)。卫夫人专业自然不用说,师承钟繇,得其真传(钟繇,正书之祖,历史称“钟王”,可见书法地位极高)。卫夫人有书论《笔阵图》,非常著名,很多著名的书法理论就是她提出来的。比如:「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等等。总的来讲,卫夫人在书坛还是占据一席之地的,毕竟上承钟繇,下启羲之,还有著作加身。实在是上天的宠幸儿,问世间还有哪个女子能得如此殊荣。卫夫人,当之无愧为第一位女艺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