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無奈;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是境界

做企業的人都知道,公司是個利益集合體。

大家沒什麼感情基礎,都是五湖四海聚到一起謀取利益的,難免魚龍混雜,各人有各人的小九九。

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企業做的越大,就越是如此,表面嘻嘻哈哈,背後勾心鬥角。

大多數人都為自己的利益而殫精竭慮,機關算盡,哪怕是犧牲他人的和公司的利益也在所不惜——這樣的事情,每家公司都遇到過。

所以,作為老闆,你必須維護好個人、企業、員工三者之間的平衡。更需要有一副明辨是非的眼睛,認清楚誰最值得信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無奈;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是境界

01管理者要學會疑人

1995年英國曾發生過一大事件,經營了233年曆史之久的英國商業投資銀行——巴林銀行因經營失誤而倒閉。

其倒閉的真正原因在於銀行缺少監管制度。

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負責期貨交易的裡森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年僅28歲就被任命為新加坡分行的負責人。

而裡森的總部上司,因為信任裡森過往的優秀成績,導致裡森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

以巴林銀行的名義認購了總價70億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數期貨,並以買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貨市場買進了價值200億美元的短期利率債券。

結果,日本債券市場隨後一直下跌。

最終導致巴林銀行損失的資金遠超過該行的總價值,不得不宣佈倒閉。

這個故事中,裡森的上級選擇“用人不疑”,賦予了裡森在新加坡獨立操作的權力,但是卻沒有足夠的監察制度去平衡,導致權力的龐大滋生了他的私慾,最終釀成大禍。

每個工種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利益糾紛、靈魂考驗,所以經常能在新聞上看到某高管挪用公款導致鉅額虧損的案例。

“用人不疑”是基礎,但是在基礎之上,要加上監管制度,讓制度去進行疑人,才能更大程度的減少後期的風險和管理者的過失。

02任何人都有適應期,疑人更要用

不管什麼企業,來人和走人都是亙古不變的循環,無論是空降一位管理層,還是新招一名普通員工,遵循“疑人要用”的原則是必須且重要的。

任何一位新員工能進公司,都是看重他過往的經歷和才華,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能很快適應新組織,這些都需要考量。

因為再厲害的人,到一個新環境面臨兩大問題:

一、公司的內部氛圍。不要以為自己的企業沒有潛規則,沒有內部江湖,再簡單的企業裡都有它的規則。

二、公司的業務體系。新來的員工對企業的發展歷程必然是不夠了解的,有哪些是新產品,哪些是瀕臨剪掉的,他都需要時間去進行了解。

有個老闆跟我說過這樣一個事情:

“他從英國請了一個海歸。這個人素質很高,精通管理,老闆跟海歸講在企業裡邊您就代表我,大膽地做。

結果呢?他做了三個月就提出辭職,我覺得這事不能理解。”

後來我給這個海歸打電話交流了一下。他說:“雖然老闆叫我全權代表他,但她太太是財務總監,他弟弟是副總。

你說我能指揮誰?我誰也指揮不動,他說給我全權授權,實際上是形式授權,並沒有真正的授權給我。”

疑人要用,就是哪怕你心裡對他沒底,但也需要支持,去扶持他。

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瑕疵,但是他同時也有很明顯的閃光點,那就要讓他發揮出他的發光點。

但是這樣的人是需要降級用。就好比這個人很能幹,原本是總經理,但是他的瑕疵是做事情不規避風險,那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縮小用他的範圍,讓他去做個副總。

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是建立在每一次檢查都能符合你的標準。

為什麼HR部門很重要,為什麼 HR一定要懂人性,懂業務?就是因為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可以制約出現根本性的錯誤。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無奈;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是境界

03小企業靠用人,大企業靠容人

三國時期有過一個故事,講的就是管理者容人。

曹操,大家都熟悉,有一次曹操在帶兵打仗的時候,有人向曹操告密說,將軍徐晃和他的嫂嫂的關係有些不同尋常。

告密人本想通過這個方法,影響徐晃在曹操心中的印象。但是曹操卻說:“我用他是因為他能給我打仗,我用的是他的才氣,他的將才,不是他的道德。所以他在家裡怎麼做和我沒關係。”

這個故事雖然反映出曹操的用人理念不大正常,但是至少反映了一點:作為一個領導者,你能多大程度上的容忍你的下屬,就能獲得多大程度的成就。

我曾經和一個老闆聊天的時候,他和我說過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在用人這個方面,如果我真的想要挑一個人的毛病,估計找不到我滿意的人。”

這不就是我們講的角度決定高度嗎?你從什麼角度去看人,決定了你怎麼用人。

如果想在企業中讓人變得越來越好,那就要先建立使人變好的機制。企業以制度為基,更要用人所長。

剛到企業的時候,新人的能力是否能在組織內發揮往往帶有不確定性。他能夠在企業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獲得什麼樣的成長,都需要時間來證明。

作為管理者更多應該用人所長讓他自己去發揮,讓他找到自己能夠發揮優勢的地方,同時給他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快速成長。

企業管理就是“以人為本”,當你的企業中每位夥伴能夠彼此信任,能夠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時,你的管理才能夠稱得上“有境界”,你的企業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將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