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住院,儿子却在国外潇洒,究竟谁的错?


母亲住院,儿子却在国外潇洒,究竟谁的错?


01

前几天和母亲通话,母亲说,邻居家的婶子又住院了,这一次比以往都重。

婶子得的是胃病,不太严重。她还有精神疾病,常出现幻觉。

婶子的两个儿子常年在日本,回不来。她住院,只能由叔叔照顾。

母亲说,婶子的病就是想儿子想的。这话我信。

在我们老家,叔叔是人人敬佩的、自学成才的电器行家,年轻时靠着手艺赚了些钱。于是,一路把两个儿子分别供到了大学毕业。

大儿子是70后,在某重点理工大学毕业后,提出去日本留学,一去就是多年。

据婶子说,大儿子在那边毕业后,直接在当地的一家车企找了工作,不愿回来。

于是,婶子一年两年都见不到大儿子的身影。

母亲住院,儿子却在国外潇洒,究竟谁的错?


后来,二儿子也大学毕业,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哥哥提出让弟弟也去日本留学,将来留在那里,工作好找。

兄弟俩在那边租房住,半个月和父母视频通话一次。这个频率,至少保持了三年。

据说,兄弟俩在那边都找到了另一半,打算安定下来,但是父母的养老,却不在他们的计划之中。

婶子病了,他们最多打电话勤快一些,人影是见不着的。

因为这,婶子思念成疾,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想起那句著名的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长大后,有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的人活得轻松些,有的人活得费力些。但不论哪种生活,都该偶尔停下脚步,却关爱我们该爱的人。

母亲住院,儿子却在国外潇洒,究竟谁的错?


02

去年,母亲眼睛里长了东西,因为老家没人照顾,也因为医疗条件比不上大城市,所以我想带母亲回北京治疗。

火车上,母亲和对面座位上一位年龄相仿的阿姨聊得火热。

两个人交换了彼此的家庭信息。

得知母亲的两个孩子,也就是我和弟弟都已结婚成家,并且各有一个儿子的时候,阿姨感叹一声:我连个儿媳妇的影子都见不着。

细问之下,才知道阿姨的儿子已经定居美国。受西方文化影响,崇尚自由独立,他交往过几个女友,却每个都相处不长即分手。

如今,阿姨的儿子已经年近500,心还是定不下来。

阿姨说,儿子曾要求她去国外,和他一起生活。

阿姨去了。

母亲住院,儿子却在国外潇洒,究竟谁的错?


可是年迈的她,在那个语言不通、举目无亲的地方,处处不自在。

在国内时,阿姨出了家门总能遇到老姐妹,闲时一起跳广场舞、一起逛公园,这种惬意是在国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没多久,阿姨就回国了。

只是她却只好隔着太平洋,思念儿子。寂寞时,只好自己找些事做,让自己别停下来。

她的儿子,依旧我行我素,自在潇洒。

逢年过节,母子俩只在网络上互相见见,身边却是空荡寂寞。

这或许是很多母亲没有预想过的无奈。当初她们以为,孩子飞得高飞得远,就越为他们自豪。可是飞得太高,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想收也收不回来。

电影《后会无期》里有句台词说:“每一次告别,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该爱的时候努力去爱,少留些遗憾。


母亲住院,儿子却在国外潇洒,究竟谁的错?


03

周杰伦是一位公认的孝子。他不但歌唱得好,还极其孝顺。

他曾经专门为母亲写了一首《听妈妈的话》,以此感谢母亲多年的教导,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能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作为一位天王级的人物,比我们普通人都要忙碌。他在努力写歌唱歌的同时,没有把忙碌作为借口,而是一有时间就带着一家人外出散心,和母亲妻子及儿女在一起。

所以,那些说工作太忙的人,真的要反思一下。


母亲住院,儿子却在国外潇洒,究竟谁的错?

有父母在,我们还可以当一个孩子,可以任性;父母不在,我们只是路人甲乙丙丁,没人在意你的心情,甚至生死。

当亲情不在,你的心想必也是孤单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古人对于孝道比我们要看得重,我们却已经忙得只顾低头赶路。

我们都有梦想,我们也都有无奈。

但生而为人,父母是最能无条件满足我们的人。他们老了,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折衷的办法,让梦想和尽孝都不留遗憾呢?

席慕蓉曾在《小红门》中说:“你以为日子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没什么不同。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或者一刹那,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

。”

享受被爱,学会爱人。爱朋友,更爱亲人,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