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看過韓劇《請回答1988》的應該知道,劇集一開頭就是大家聚在阿澤房間一起看周潤發和張國榮的《英雄本色》。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除了《英雄本色》外,還提到了《倩女幽魂》、《警察故事》和《秋天的童話》,善宇房間貼著《英雄本色》的廣告,電視上週潤髮說著我愛牛奶蘇打,小賣店外貼著周潤發的另一款廣告,而德善的兩個閨蜜分別交張曼玉和王祖賢。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那個時代恰好是香港電影最為輝煌的時刻。

香港電影從60、70年代開始異軍突起,武俠電影、動作片和許氏兄弟的草根喜劇為香港電影的發展奠定基礎,由此迎來了香港電影真正的鼎盛時期80年代——90年代。

1.類型豐富

當時在香港有幾十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幾家大公司有邵氏、嘉禾、寰宇,公司多片子也多且不拘泥於一種類型,年產影片高達300多部。

武俠片是當時主流香港電影類型之一,香港電影中描繪的武俠江湖有大義有小情,風骨和風塵兼具,武俠片類型關鍵人物離不開徐克,不管是他做監製還是做導演,幾乎每部影片都叫好又賣座。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槍戰片中的代表作又要提到《英雄本色》了,這部影片開啟了吳宇森式的暴力美學,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一部里程碑之作,引發了一股英雄片,直到現在也是港片經典中的經典。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喜劇也是香港電影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喜劇當中又能分為成龍的動作喜劇、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林正英的殭屍喜劇,每一種喜劇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

這三種僅僅是當時香港電影的主流,當然還有其他類型的劇情片,比如王晶的賭片,王家衛陳可辛的文藝片,多樣的電影類型中又產出了多部佳作,最繁榮的那幾年的金像獎都是神仙打架的場面。


2.香港影星

張國榮和王祖賢一度是韓國人心中俊男靚女的代表,當初張國榮代言了一款韓國巧克力之後,銷量增了300倍,那個年代香港影星在韓國能有這樣的商業價值在今天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1992年張曼玉還憑藉《阮玲玉》獲得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她是第一位柏林影展封后的中國女演員,這部電影也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的提名,演員能在國際舞臺上得到認可也是對香港電影的肯定。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香港影星的影響力還能從片酬窺探一二,在一份在上個世紀90年代各大明星的片酬中,當時成龍、周星馳這些大腕的片酬都達到了千萬以上,演員片酬高一方面也證明了香港電影的繁盛。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3.影響力廣泛

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世界第二的位置有待商榷,亞洲第一沒得跑,1983年到1988年香港電影票房幾乎每一年都達到了15%以上的增長率。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先說大陸市場,那時候大陸剛剛改革開放沒多久,是香港電影的重要市場,1982年的一部《少林寺》內地票房達到了香港地區的22倍,香港電影在內地的影響力就不用質疑了。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開頭說到的韓國受香港電影影響深遠,不單單是請回答系列這類懷舊劇情片出現過香港電影,包括現在的一些綜藝節目、韓劇中都有提到過。據說當時香港動作片只要剛剛開完記者會,第二天拿著報道,就可以去韓國賣版權。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在日本,成龍是最受歡迎的香港演員,有著至今在日本累計票房超過600億的紀錄。李連杰的《少林寺》在日本創下36億的紀錄,林正英的殭屍系列電影也在日本收穫了30億票房,現在你去問日本三四十歲的人幾乎都知道殭屍的外貌。劉德華也是在日本的知名人物,就連動漫《蠟筆小新》中還要找人劉德華的簽名呢。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有人說香港電影的影響力僅僅集中在東南亞和華人圈,其實不然,香港電影也是一些歐美電影工作者的啟蒙,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就是其一,他稱吳宇森為“我的至愛”,喜歡王家衛的《重慶森林》,他還說“如果我的生命有兩面,那麼一面就是70年代的邵氏功夫片,另一面則是意大利西部片。”

香港電影曾經輝煌到什麼地步?

但總體來說在西方世界香港電影的影響力相對有限,李小龍和成龍在海外認可度這麼高香港電影起的是一個牽線搭橋的作用,真正打開知名度還是靠好萊塢。香港電影當初輝煌的程度可以說是華語電影圈的驕傲,只是從90年代末期開始,香港電影的璀璨時刻就這樣落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