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古城牆紀略

本文轉自李長新新浪博客

盧氏古城牆紀略

盧氏僅存的一段明清古城牆,現在面臨地方政府商業拆遷局面


查歷史資料可知,盧氏城牆先是土城牆,建於戰國時期,清同治年間改為磚城牆。戰國至清咸豐2300餘年中,雖經多次整修,但因自然與戰爭所損,城垣終是殘破不堪。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捻軍”兩次闖入盧氏,梅曾華、楊彬兩任知縣皆因城垣殘破無險可守先後棄城而逃。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秦家駒就任知縣,欲按磚城修之,但預算巨大,因籌資困難遲遲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出現最終讓秦家駒下定了決心。這個人名叫李宣政,是當時古龍宿村(現黑了宿村)的一位名士,他提出了“劈舊壕、依舊址,基之以石、砌之以磚、財出於民、事統以官”的修城方針。面對一些為節約開支主張仍修土城的人,李宣政批駁道:“土城亦費數萬金,且不堅固;修磚城費差浮然(費用會高一些),一勞永逸,可持久。暫省不能常省者,貴乎一費不能再費”。“兩利權衡取其重,兩害相形取其輕,敢請擇於斯二者”。秦家駒知縣被李宣政的文章所動,稱讚道:“子正(李宣政字)公真有心之人也,與> 我所見相同。”於是召集縣城內外的知名紳士及縣轄十里的里長開會。會議闡明瞭修築磚城的重大意義,統一了認識,堅定了信心,並制定了以各里戶口及錢糧為基數,按工程總量分段承包的籌資和施工方案。

按照分工,東城牆由忠君裡(今縣城以東的洛河北岸至洛寧縣境)和孝親裡(今範裡鎮洛河南岸至洛寧縣境)二里修築;西城牆由居仁裡(今沙河、潘河二鄉)、由義裡(今橫澗、磨口、徐家、官坡、木桐、獅子坪6鄉鎮)二里修築;北城牆由履中裡(今南蘇村至苗村及仙教峪,三門至欒川縣境內)修築;南城牆由尊賢裡(今官道口鎮)、樂善裡(今杜關鎮)二里修築;東南隅城牆由欒川裡(屬盧氏管)修築;西南隅城牆由朱陽裡(今五里川、朱陽關、雙槐樹、湯河、瓦窯溝5鄉鎮)修築。

築城用磚為統一規格的特號青磚,磚長2尺、寬8寸、厚4寸,由各里就近燒製。據資料記載,當時距縣城10裡之內磚窯、灰窯星羅棋佈,有近萬百姓在制磚、築城。其造勢之浩大可見一斑。

一年以後,主體工程完工,耗資數萬緡(1000文為緡)。

與此同時,河南觀察使黃文亭為盧氏人民修城精神所感動,奏請清廷批准,撥款3000兩增修女牆(城垛)。女牆選李宣政為督工,這位開明紳士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築城一線,因勞累過度中途而卒,時年57歲。但盧氏人民記住了他,直到現在。

同治三年(1864年)冬,磚城牆全部竣工。城牆高三丈,同治三年(1864年)冬,磚城牆全部竣工。城牆高三丈,周長四里一百八十步,總體呈長方形。遠觀氣象巍峨,雄偉壯觀,城樓高聳,玲瓏秀美。城牆四周留有城門,設有吊橋。城門為窯洞式,內裝鐵皮包裹的城門兩重。每個城門上均有匾額一塊,其東門迎日,名曰“文華門”;西門外行刑,名曰“平理門”,為防西沙河水患,西門外還建有子城(甕城);南門臨洛水,名曰“望洛門”;北門面朝廷,名曰“仰恩門”。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面城牆拐角處各築有炮樓一座。城牆外側有寬約兩丈、深約一丈的護城河,引東沙河與西沙河水注入其中,可謂固若金湯。護城河又稱瀍河,“文華門”前的護城河上架有木板吊橋一座,橋下水清見底,行人往來橋上,身影倒映水中。東北有虢臺行宮,東過澗河(東沙河)有萬壽宮(後人稱蠻子廟),古柏蒼翠,風景宜人,故被譽為盧氏八景之一:東澗瀍橋。

盧氏磚城牆建成之後,因其高大堅固,雄偉壯觀而聞名遐邇,盧氏城也因此被稱為“小洛陽”。

特別網絡小說《順明》第113章有一段描寫盧氏城牆的文字:“盧氏城牆倒是又高又厚,和那比較小地縣城比起來,顯得有些過了,這也好理解,兵荒馬亂地,這城池可是唯一能有些太平安全的地方,無論官民自然要用心的整飭修繕。”西部晨風刊發的《盧氏縣城的首次解放》一文中這樣描述盧氏城防:盧氏縣城的城防工事十分堅固,環城有丈餘深的外壕,又高又厚的城牆上築有百餘明碉暗堡,且佈滿鐵蒺藜、鐵絲網、吊雷等障礙物,城壕外沿還有一道兩米高的圍牆,城外設置了雷場。

1934年的一次戰鬥為盧氏城牆的堅固做了最好的印證。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農曆正月初十,山東匪首劉桂棠率領2000多匪徒攜帶各式輕重武器前來攻城,城內官兵憑藉堅固城池,僅用“九節雷”、“雞娃炮”、“鐳石”“火藥包”、“煤油沾被褥”等自制武器擊敗了土匪三天三夜的進攻,劉匪丟下200多具屍體倉皇逃竄。自此之後,土匪望城生畏,不敢覬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