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石达开等名将为何宁肯被俘凌迟也不自尽?

xieshulang


其实这一点我也是很难想通的,像石达开这像的领导者,他们从一穷二白拼杀到如此成就,面对清军的重重包围,即便他们无力应对,那么也应当以自杀来慷慨就义啊,而不是选择乖乖地缴械投降、最终落得个被凌迟处死的下场。但包括石达开在内,他们没有选择当场自杀,而是选择了缴械投降的这种行为,其实是有他们各自出于自身的考虑的,有些人投降的确是出于集体利益来考虑,而这其中也确实不乏一些意欲苟且偷生者,不过投降清军之人,悉数尽被凌迟处死。



面对慷慨赴死的石达开,四川布政使刘蓉曾经说过“枭堞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其实我们通过官员刘蓉的这句评价不难看出,石达开绝不可能是贪图生欲、苟且偷生之流。那我们也就可以这样来回应题目:石达开宁肯被俘凌迟也不自尽,肯定是立足于集体利益之下所做的举动。而太平天国其他诸位名将宁肯被俘凌迟也不自杀的原因那就另当别论了,当然,这其中不乏些许和石达开有着共同想法的人。

要谈及以上题目,那我们就不得不说说“天京变乱”这场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了,前期东王杨秀清意图谋反,于是北王韦昌辉趁乱发动了“天京变乱”,不仅将杨秀清杀死,还顺带着将翼王石达开的家眷一并处死,这个时候的天王洪秀全还在纸醉金迷之中无法自拔。等到洪秀全“醒酒”之后,太平天国已经摇摇欲坠、不成样子了。为了平息众怒,洪秀全下令将韦昌辉处死,石达开这口气实在是难以下咽,于是挥兵火并了韦昌辉家眷以及手下数万人,随即开始了“负气出走”。


石达开自金田起义以来便就是久负盛名之人,他之所以在大渡河战役后选择投降清军,那是当初曾国藩曾经答应他,愿以石达开一人之性命换取手下数万人之活路,谁曾想,清政府对于缴械投降的石达开最终处以极刑,使其凌迟处死,像石达开、李秀成这类勇于慷慨赴死的优秀将领还有很多,这类人当初选择投降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手下数万人的生存之道。并且石达开被凌迟之时,仍然目光如炬、豪不动容,石达开此举,其实正是在向天下人证明了其无惧生死的坚定信念。


忠王李秀成当初投降之际,可以说是诈降吧!李秀成被监禁于牢狱之中的时候,曾经写下了一篇长达五万字的“投降书”,李秀成企图通过自己的投降来劝阻曾国藩加入太平天国,但是结果却是未遂。最终李秀成也被劝降未果的曾国藩动用私刑,凌迟处死。其实不管立场如何,这些人物的慷慨赴死依旧值得我们所尊敬怀念,他们用各自无惧生死的坚定信念表达了对太平天国的忠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