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減少打擾,自然界會進行自我修復嗎?

格源


如果人類 減少打擾,自然界會進行修復嗎?

答案是:會!

我們來看一個“絕佳”的實例:切爾諾貝利地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後的這三十年來,發生了什麼?

先說結論:這個以前的地獄之城,人類的禁區,現在已經變成了動物們的天堂!

發生於1986年4月26日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大爆炸,距今已經有30多年了,事故發生時,我還沒有出生,但是這場人間慘劇,恐怕無人不知。

這場爆炸的威力有多大呢?爆炸所導致的核輻射劑量,是二戰時候日本廣島原子彈的400倍!雖然核洩漏事故導致當場的死亡人數並不算多,但後續的核輻射導致數十萬人死亡,數十萬人患上了各種不明原因的癌症!


核洩漏之後,附近的居民陸陸續續的搬離了該地區,但是,科學家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動物們卻住了進來。這些動物包括棕熊,野狼,猞猁,野牛等等,甚至包括瀕危物種普氏野馬也出現在這裡。科學家們發現,生活在這裡的動物們,似乎並沒有收到核汙染的很大的影響,出現在該地區的野狼群的密度,甚至比美國黃石公園(專門保護野生動物和植物的國家公園)的還要高,這裡的生態豐富性,要遠遠超過了科學家們的預期。

大自然的頑強的修復能力,實在讓人驚歎!

從人類的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社會自然活動,對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摧毀,尤其是去年以來,亞馬遜森林大火燒燬的面積超過80萬公頃,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持續了整整5個多月,這些無疑了地球 母親身上一塊塊深重的傷疤。

但是看看切諾諾貝利的例子,只要減少人類的踏足,即使如此強輻射,不過30年,大自然也可以修復的很好。


大白醫話


我的回答是:如果人類不在進行新的破壞,如果時間足夠長“自然界是可以進行自我修復的”!

為什麼這麼說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第一、這是由造物主賦予自然界本身的特徵決定的

我們知道自然界的生物體都有一個特殊的屬性,就是能自我平衡自我修復當其受到損傷以後都能進行自我診斷並修復,快速恢復到生物體的健康狀態,同樣自然界本身就像一切生物體內的免疫系統一樣也是一個具有自身修復能力往復循環生生不息的環境系統。

而且大自然的恢復能力是驚人的,新的科研發現,假若人類文明從地球消失,地球具有的修復能力,可以五年內幾乎恢復原始森林原貌。世界將恢復多樣性再生能力。

第二、事實依據自然界環境被破壞又恢復的事例

之一、地震後九寨溝景觀的自我修復

自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後,誘發了大量同震滑坡,也形成了許多潛在滑坡隱患點,主要分佈在日則溝,其中五花海周邊的滑坡情況比較嚴重。受滑坡和泥石流等因素的影響,水體一度變混,著名景點火花海受到嚴重破壞。如今遙感監測發現,九寨溝的水體顏色已經變得更加美麗,雙龍海瀑布受地震的影響,水流量變大,變得更加壯觀。

地震之後風采依舊的諾日朗瀑布成了氣勢磅礴的雙龍海瀑布新景觀。

之二、植被破壞後的治理

2010年科技日報科技人物版報道了蔣高明“生態恢復實踐”的事蹟很能說明問題,以下為引用內容:

在恢復生態學領域,蔣高明第一次提出了沙地草地生態恢復的“以地養地”模式(2001)、“藉助自然力”恢復(2001)以及“畜南下、禽北上”(2006)新觀點。

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在很多人眼裡,蔣高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犀利哥”。從防治沙塵暴的“林草之爭”,到發展轉基因作物的孰是孰非,他敢說、敢做,不怕得罪人,也得罪了不少人。

十年,他的觀點終於被“主流”接受

對於經常“四處碰壁”的蔣高明來說,內蒙古的巴音胡舒也許是他最喜歡的地方之一。10年前,他讓這個有72戶牧民、310口人、面積12.1萬畝的典型牧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的做法就是以自然之力恢復自然。”蔣高明最初提出這個觀點時,正是草原沙地植樹造林風頭最勁的時候。

實驗僅一年後,這裡的草層高度就達到了1.43米,產草量每畝為5300斤鮮重,在沙地榆母樹周圍,自然萌發的榆樹苗達321棵/平方米。2004年,牧民由原來的每戶每年買兩萬斤乾草,到每戶分到7萬斤乾草,從此結束了買草的歷史。

蔣高明到底在草原上做了什麼?他的答案是:“什麼也沒做。”

“不讓人類活動去幹擾草原,使草原生態得到休養生息。”這是他的觀點。

“不做事情就沒有資金,如果這樣草原就恢復了,實際上是斷了很多人的財路。”蔣高明對他早前的際遇看的十分清楚。如今,經過10年的奔走呼告,以及巴音胡舒的力證,讓蔣高明覺得“以自然之力恢復自然,這個觀點已經被學術界接受”。

以上就是是自然界能自我修復的最有力證明。


zhenyam


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人們認為這一地區將永遠成為生命的沙漠。

考慮到一些放射性化合物的衰變和從環境中消失需要很長時間,科學家們預計幾個世紀內這個地區都不會有野生動物。

但現在,事故發生34年後,切爾諾貝利禁區卻成了棕熊、魚類、狼、猞猁、普雷維奧斯基馬和200多種鳥類以及其他動植物的樂園。

一種可能性是,生物開始表現出適應性反應,使它們能夠應對輻射並生活在禁區內。

此外,禁區內沒有人類活動可能有利於許多物種,特別是大型哺乳動物的生存。

還有一種猜測認為,從中期來看,人類活動對野生動物的負面影響要大於核事故,這是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的一個頗具啟發性的案例。

在2016年,烏克蘭政府宣佈,將烏克蘭部分核輻射禁區設立為放射性環境生物圈保護區。多年來,切爾諾貝利也成為研究極端環境中進化的一個極好的自然實驗室。

在過去的33年裡,切爾諾貝利已經從一個被視為生命沙漠的地區轉變為一個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價值的地區。


耿老師在種草


地球生態從來沒有自我修復,而是適者生存。

生態從沒有被修復,如果生態以某一個時期作為標準,不停的自我修復,總是在一個標準上下浮動,那生物結構就不可能是現在這樣,可能還是恐龍時代,或者更往前的某個人類沒有發現的生物形態,畢竟地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而人類現在能通過實際證據觀測到的地質時期,只有區區幾億年。

地球現在的生態,是反覆變化之後的結果,生態不會被修復或自我修復,被修復的是生物,只有適應了生態的生物活了下來,而不是生態變得適合生物存活,存活下來的生物又構成了生態進一步改變的一部分動因,我不知道把自己繞暈了沒有,總之,生態改變不是可逆的,隨心所欲的,生物只能去適應生態的改變,不適應的會滅絕,新的生物形態會誕生,僅此而已,自然從不是溫文爾雅的老好人,該死的就死,沒有過例外。

地球生態變成啥樣就是啥樣,對於這塊大石頭而言,無論他有沒有意識,溫度高低幾度,大氣裡多點灰,有點莫名其妙的氣體,土壤裡有點重金屬塑料袋,海平面高個幾十米,刮點風,下點雨,物種多不多,沒有任何區別,不要任何調整,球面上的生物,樂意活活,樂意死死,也沒有啥關係,無所謂好壞,根本不需要什麼改變。

人類要居安思危,不是要保護生態,而是保護自己的種族,不要幻想生態會自我修復,生態才不管你是誰,人類滅絕後,更適應新生態的物種自然會成為這塊大石頭上的王者,人類不是什麼天選之子,要存活,必須不斷奮鬥,堅定不移的發展下去,用科學增強自己的生存能力,把自己的足跡跨到更遠的地方,在更多的地方建立文明,這個種族的生命力才會更強大。


CNC機械狂魔


首先要明白一點,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是一種動物,是一種生物。是這個地球上萬千物種之一。

當下我們所謂的對自然界造成的傷害。刨除主觀意識不過是一種環境改變。在以億年為單位進行演變的地球之上,這種改變只不過恰恰發生在現在而已。

它之所以是壞的,是因為它對人類不好而已。這是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長久工業革命,不考慮環境因素造成的惡果。因為地球上一切都聯繫在一起,大幅度改變氣候必然大規模影響到其他一切事物。溫室效應以及各種其他人類對地球的傷害,已經不只是蝴蝶煽動翅膀的程度了。我必須要提出,現在地球上的各種災害只不過是在償還我們父輩的債務而已。

那麼我們要減少打擾自然界嗎?停止傷害她?

除非減少人口數量,不用活著了。只要我們生存著,必然與自然界發生干係。而我們的生存方式,決定了她對待我們的方式。我們對她不溫柔,她自然會對我們粗暴。

要理解自然,感受自然,成為自然的一部分。愛護環境,在科學的指導下,往正確的方向引導自然,使之不對人類造成傷害。這才是好的。不能一味的減少“打擾”。

什麼是打擾?

難道活著就是打擾嗎,人類與自然不應當是陌生人或者敵人的關係。自然是人類的母親,應當是家人,要相互愛護。



代號為G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和人類共存,因為地球上現有的動植物,然後才是人類,因此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循環系統。動物和植物是一個生物鏈,它們維繫著人的生存空間。但是今天的人們為了追求金錢和財富,貪婪成性、貪慾難填、貪愛錢財,因為大量砍伐樹木和採礦挖金,導致地震、海嘯、山體滑坡和泥石流頻繁發生;因為大肆獵殺動物,貪吃貪念貪求,致使因動物而帶來的瘟疫在世界各地一次次爆發蔓延。有多少人能愛護地球保護環境呢?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不貪多”呢?人們從滿足自己基本的需要越來越變成了~今天的虛榮、縱慾的強殺和掠奪。人們對大自然毫無節制的索取,肆無忌憚的破壞,造成了今日人類對自己生命的嚴重威脅,保護大自然,愛護動物,從你我做起,人人有責。


一樣的愛


人類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所做的一切也是自然所做的一切。所以不存在修復一說。只能說是變成原來的環境。如果人類不再對自然進行改造,那麼500年內很多建築就會消失,衛星也會從天上墜落,時間夠久的話,人類的一切痕跡都不在了。


快樂的小小白


自然界是人類的鏡子,如果人類心性向善就不會作傷害自然的,自然也是不會有災害的。


智慧575


我看人類沒有辦法,

不會再去打擾地球,

開礦城鎮硬多建築,

可能已沒法自修復。


李志勇LZY


會的,大自然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