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國最大的保險賠償案,如何促進“商業險”的發展

商業保險公司的由來

現代化的保險行業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從出行的人身安全和汽車安全的意外險,到涉及財產安全和生活養老的收益險,可以說保險已經與我們的世界融為一體。但是你知道在保險最初誕生的時候,它是一種什麼狀態嗎?

17世紀中葉以後,當英國擺脫了傳統的封建君王制度,走向了君主立憲制以後,資產階級開始重視起經濟發展,但在17世紀中期至18世紀的幾十年裡,英國的政治經濟易燃處於一種摸索狀態,略顯混亂。

1720年7月10日,亨利.佩爾漢提出要按對英國商業進行規範化,禁止未經過議會批准成立實體公司,這就是著名的“泡沫法案”。在該法案誕生不久,英國政府就出資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批專業保險公司,至此,保險行業開始在英國經濟活動中產生了互相依存的重要地位。

看英國最大的保險賠償案,如何促進“商業險”的發展

英國史上的最大保險賠償案

1718年,一艘滿載珠寶和四百名商人的英國商船在非洲拉各斯灣被法國人劫走,不僅如此,法國人還讓其中的100人淪為苦役,要知道當時法國人劫走的貨物價值高達百萬英鎊,這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數字,即便是到了19世紀末期,當年清政府購買的致遠艦也才不到40萬英鎊,對於這筆財富的價值,可想而知有多麼巨大。貨物被劫走以後,造成了英國曆史上最為巨大的損失,一大批為此船承保的保險人,不論貧窮還是富有,幾乎都要一貧如洗。

看英國最大的保險賠償案,如何促進“商業險”的發展

而保險人原本寄希望於法院能夠以“不可抗拒的因素”讓他們免於賠償或者得到部分商業補貼,可一張英國商會的賠償令還是讓他們心生絕望,在許多人舉債賠償仍然不夠以後,一部分保險人被迫走向極端。而保險人無法賠償以後,受害人也得不到賠償,人們開始把矛頭指向英國政府,在加上英國政府在海外殖民地戰爭中連吃敗仗,使得政府在公眾面前威嚴掃地。

看英國最大的保險賠償案,如何促進“商業險”的發展

在這種危機之下,為了重新確立政府在民眾面前的信譽,經過議會批准,1719年成立一批商業公司,其中大部分股份由政府持有,在有了政府擔保以後,再加上經營業績優良,使得當時的倫敦城裡掀起了一股購買股票的狂潮,讓股票從最初的價格暴漲十倍以上。

在這種狂熱的商業炒作氣氛之下,每個股票項目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只用了原先不到一半的時間,政府就特許成立兩千家企業,並得到了總額達六百萬英鎊的現金,這已經佔到歐洲現金總量的五分之一了。

看英國最大的保險賠償案,如何促進“商業險”的發展


同時,保險資金在政府買賣的股票中因為有合理的份額,緊接著就設計除了眾多的商業險項目,涉及行業方方面面,從意外傷害到資金信用,再到人體傷殘,甚至包括婦女貞潔險,五花八門,數不勝數。雖然保險項目多了,但根本的情況沒有改變,為此眾多商人請願希望成立專業的保險公司。

1720年5月,經過國王喬治一世的批註,議會組織下終於成立兩家專業的保險公司,為什麼成立兩家而不是一家呢?原因就在於保險公司需要形成良性競爭而不是一家獨大,並且再競爭中使得兩家公司迅速專業化和提高業務熟練度。至此,英國保險業走向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