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42歲就離世了,這是為什麼呢?

蘇小傻


這是多方面綜合性原因的結果!


1,首先可能是母胎遺傳的疾病原因!

路遙在42歲因為肝硬化疾病去世了。多年之後,路遙又有幾個弟弟,都因為肝硬化而去世。所以社會上有很多人猜測,路遙這種疾病可能是從母胎帶來的。

路遙出生在陝北極度貧困的農村裡,當地連吃飽飯都是很大的問題,更別期待有好的醫療水平了。所以對於嬰兒出生,也沒辦法進行疾病方面的排查。所以母胎遺傳這種說法,也不無可能。

2,路遙的生活太苦難了,童年和青年都是在飢餓中長大的,所以身體底子不太好。

路遙從小就在貧困,苦難中長大。

根據路遙的同學回憶,路遙小學住讀時,經常吃的飯食便是,酸菜冷糠糰子,而且在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糠菜糰子變餿了,路遙也不捨得扔掉。因為如果扔掉,他就真的只能餓肚子了。

而到了初中,只能買飯票了,路遙根本沒那麼多生活費。好的時候,他還可以吃得起學校最差的菜,更窮的時候,他只能餓肚子。根據路遙自己後來的回憶,有時候,他餓得不行了,就會去郊區找東西吃,但凡是不苦的,他都會嚼著試試。

路遙也曾說過,他的人生是一步步從地下水溝裡,爬出來的。可想而知,路遙那個時候有多麼苦難。


3,路遙工作強度大,且作息時間不規律了,飲食也不規律,久而久之,身體不堪重負

路遙的工作強度非常大,對於寫作,他喜歡一鼓作氣,所以經常一寫,就忘記了休息。因為路遙想抓住自己的靈感,更怕休息後,會影響作品整體的連貫性。


另外,路遙的早上是從中午開始的,然後喜歡熬夜寫作。這樣黑白顛倒的作息方式,也導致了路遙身體變差。

另外路遙的飲食也很不規律,很隨便。因為他作息時間和家人不一樣,所以很多時候,只能自己去外面小攤子隨便吃點東西。而攤子的那些東西不僅沒營養,自然也有很大的衛生隱患。

且有時候,因為寫作甚至都忘記了去吃飯,或者就吃一些冷饅頭。


4,路遙要強的性格,一定程度上,耽擱了疾病的治療時間!

路遙是1992年去世的,但其實早在幾年前,路遙就已經知道生病了。但是他沒有怎麼去治療。

甚至當身體痛苦,實在難忍的時候,路遙就選擇中醫。而沒有大醫院好好檢查,好好接受治療。

因為路遙怕自己去醫院治病了,社會各界的人士都會知道他得病了。這是他要強的心性所不允許的。

5,婚姻上的坎坷,對路遙的精神造成很大的打擊,加速了他病情的惡化!

在路遙生病期間,他和妻子林達的感情也面臨著很大的危機。林達執意要和路遙離婚,哪怕路遙再怎麼挽留也無用。這也讓路遙心力交瘁。

身體上的病痛,加上家庭上的層出不窮的問題,已經足以壓垮路遙!


其實不管因為什麼原因,路遙都已經走了,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或許現在討論這些,也沒有意義了。但是不管怎樣,路遙的作品將永遠代替路遙活下去,活在千千萬萬個喜歡路遙的讀者心中。


許小萊



路遙的死因是肝硬化腹水。

倘若把他短短42年的生命從出生到死亡縱貫分析的話,他的英年早逝,就像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是日積月累逐漸的積壓成痾的。

路遙出生陝北農村一個貧寒的家庭,9個兄弟姊妹中他排行老大。由於家境貧困,弟妹眾多,路遙曾被過繼到他的伯父家。路遙生命垂危之際,他回憶起 童年仍然忍不住拭淚: “我小時把罪受盡了。”童年極度的貧困,經常飢寒交迫,使他的體魄沒有打下一個強健的好基礎。而童年環境的變故,也形成了路遙敏感多思的性格。

路遙後來為了寫作,幾乎天天熬夜,經常看書創作到半夜甚至通宵達旦。而且他熬夜的同時還酗煙提神,這樣不良的生活作息習慣一直到他病逝前都沒有改變。我們都知道,熬夜和吸菸都極度危害健康,何況路遙本來的身體素質就不是特別好。

我們所熟知的路遙的作品《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他都是通過親自去城鄉體驗生活,他是一個嚴肅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和他的個人經歷與生活感受緊密相連,這樣認真嚴謹的創作態度,讓他的寫作過程尤為的艱辛,他長期伏案寫作,困了就伏案而眠,醒了再繼續創作修改。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密度嚴重透支了他的身體健康。

路遙的肝硬化就是由於長期的過度疲勞和營養缺乏,才引起潛伏體內的乙肝病毒發作形成的。他做不到停下正在創作的小說(也就是平凡的世界),做到勞逸結合,合理飲食,積極治療。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以創作者的健康代償,不知道是讀者之幸還是文學之失。一百多萬字的著作,讓讀者看到了平凡之人的榮光與輝煌,而這卻是一部遺作,文學失去了一個好的創作者。

當然,翻看《路遙傳》,還涉及到路遙情感和婚姻上的不順,不過作者語焉不詳,筆墨不多,但不失也是路遙心靈上鬱結的一個原因。

一個作家的生命長度是由其作品來決定的。在他短暫的一生裡,能夠有一部影響讀者極具生命力的著作,他生命的質感就長度而言無疑是厚重而有意義的。

圖片信息:1980年代初,路遙與陝西省青年作家在一起(後排左一為路遙,左三為陳忠實,前排右一為賈平凹)


耳目讀書


我記得我看《平凡的世界》的時候是我高考後的那個暑假,由於不知道幹什麼,然後我哥就推薦我看一下它,於是就去書店買了一套回來。

剛開始看了第一部,可能是那因為那時候對文學還不是很好感,也可能是剛開始路遙寫得實在是太平凡了,以至於看完第一部的時候,我有點不想看下去了!可是,那時候買這一套價格還是不便宜的,心有不甘,然後又是我哥首先推薦給我的,於是硬著頭皮繼續看,越往後看,越是喜歡,越往後看,越愛不釋手……看完了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是它帶我進去了文學的殿堂的,從那時候開始,我對文學始終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無法割捨。

路遙寫作的年代很辛苦,很不容易,作品也很符合當時的那個年代,可以說是映射了當代社會的寫照,同樣身為農村的孩子,雖然我們90後沒有經歷過七八十年代的苦難,但我家也並不富裕,也經歷了很多苦難,也許這就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的不容易吧!

在看第三部的後半部分,我真的是流著淚看完的,可能是作品的故事勾起了我小時候經歷的那些不容易的事吧,觸景生情,不知不覺,眼眶自己就溼潤了,但是聯繫自己的生活想想,自己和孫少平的在校生涯來看,自己還是比較慶幸的,但是自己沒有好好的把握學習的機會。後來,終於嚐到了惡果,高考的結果出來了,自己的成績真的是一塌糊塗,連個本科線都不到,那時候挺心酸的,挺對不住家人和朋友的期望的,轉身又想想,為什麼之前不早點看這本書,如果早點看,也許自己就不會那麼懶了,也就不會想現在一樣看得那麼差了。

可人生沒有如果,我還是得接受現實,家人建議復讀,起初我是反對的,但後來想想,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再給家人一次期望,於是鼓足勇氣,再次經歷高三高強度的生涯,每到自己累了的時候,我就把《平凡的世界》翻翻看看,於是想想孫少平為夢想的執著,我相信我也可以的,於是又埋頭看書去了!就這樣,反反覆覆,又是一年高考,這一次,成績依舊不是很好,也就進了一個二本高校,也許,一個二本學校相對於985/211高校來說,那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對我來說,我自認為這個成績我還是比較滿意的,這是再用一年血與汗換來的,我真的也可以做到,那時,真的太感謝路遙了,真的,高四的一年要是沒有《平凡的世界》一路陪伴,我恐怕很難堅持下去!


在大學的圖書館裡,無意間接觸更多的有關路遙的作品,其中,《早晨從中午開始》,可以說是路遙的自傳,裡面關於他寫作的生涯,寫作當中消耗的不光是體力,更是心力,而後者者更難以讓人堅持。

路遙那時創作時間主要是在晚上,每當困了的時候,就點香菸和衝咖啡提神,然後再繼續伏案,大多數晚上都是寫作至天明,然後才帶著一身疲憊入睡。早餐不吃,中午醒來,吃點饅頭鹹菜,又開始新的一天閱讀和寫作,多數日子一天只吃中午這一餐。繁重的寫作和凌亂的生活作息嚴重的摧毀著他的健康,致使寫作期間多次難以繼續進行下去。他曾產生過中途放棄的念頭,但路遙就是路遙,他不會向命運屈服,忍著身上的傷,以生命為賭注,繼續伏案寫作……就這樣,第一部寫完,身體實在透支,他他不在乎;第二部寫完,大病一場,險些死去,但他還不死心,繼續伏案;終於,第三部寫完了,而此刻的他,雙手成了“雞爪子”,兩鬢斑白,滿臉皺紋,連他自己都快認不得自己了,這就是路遙,這也是路遙眼中的路遙,也是我們的路遙,要不是有這一份堅持與不懈,用生命寫作,我們也看不到《平凡的世界》的問世。

而《早晨從中午開始》是他躺到了醫院的病床上創作隨筆,記錄了自己寫作生涯的點點滴滴,也通過這種方式,祭奠自己寫作的生涯,然而,天妒英才,路遙的生命也在這一年加上了一個句號,令人實在令人惋惜。

自己個人的太多情感放在了《平凡的世界》上了,對,就是放在了這開水泡饅頭裡誕生的作品裡,以至於現在,每當有空的時候,我總會從書架上拿下《平凡的世界》,回憶一下,複習一下,在我眼中,《平凡的世界》一開始是一故事,後來成了一種現象,到現在是一種情懷!

我讀的不只是故事,是一段回憶,更是一輩子!


輕鬆e客


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是在讀書時,每晚下了晚自習,就躲到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看。

每晚都要熬到半夜三更,怕影響第一天上課才不得不睡,熬了一個星期才看完。

感覺疲憊不堪,眼圈發黑,調整了好多天才逐漸恢復。

我只是一個讀者,幾天時間便熬得精疲力盡,可見創作者所耗費的心血。

看《平凡的世界》沒多久,又看了路遙先生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我便明白了他為什麼43歲就去世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創作的艱辛,大量消耗了他的生命。《平凡的世界》從75年開始創作,到85年完成,十年的時間,他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到處收集素材,親自體驗生活,日復一日堅持寫。

他在《早晨從中午開始》裡寫到:“寫作整個地進入狂熱狀態,身體幾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變為機器人的性質。”這簡直就是不瘋魔不成活。

他說:“通常情況下,我都是在凌晨兩點到三點左右入睡,有時甚至延伸到四到五點,天亮以後才睡覺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恐怕鐵人也會垮掉。

其次的原因是因為疾病。他抽菸特別厲害,“午飯前要連抽三五支香菸,工作時一天抽兩包煙,直抽得口腔舌頭髮苦發麻,根本感覺不到煙味如何。”

在創作第二部時,因為生活沒有規律,身體嚴重透支,最後病倒了,吃了百餘副湯藥,身體略有恢復,依靠精神力量,又繼續創作。

殫精竭慮加上疾病纏身,最終他就象一盞熬幹了的油燈,油盡燈滅。

路遙先生的去世是中國文學界的一大損失,象他這樣優秀的人思想境界很高,看重的是精神上的追求,如我之類平凡的人只能仰望。

有時我想如果路遙先生能活到七十歲,八十歲,那樣我們便能看到他更多的作品。43歲早逝,真的很讓人惋惜。


追逐夢想的瓶子


有幸讀過路遙的《早晨從中午開始》,我們可以截取其中一部分片段來還原路遙當時的創作狀態。

(一)首先,路遙在創作生涯中養成了吸菸、飲酒、晚睡甚至通宵的習慣

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開篇是這樣說的:

“在我的創作生活中,幾乎沒有真正的早晨。我的早晨都是從中午開始的。這是多年養成的習慣。我知道這習慣不好,也曾好多次試圖改正,但都沒有達到目的。這應驗了那句古老的話:積習難改。既然已經不能改正,索性也就聽之任之。在某些問題上,我是一個放任自流的人。

通常情況下,我都是在凌晨兩點到三點入睡,有時甚至延伸到四點五點。天亮以後才睡覺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可見在路遙幾乎整個寫作生涯中晚睡幾乎成為他固定的習慣,非但是晚睡,很多年裡,他幾乎是通宵寫作。眾所周知,過度吸菸以及晚睡對於消化系統傷害極大,像肝臟、肺部這樣的器官是經不起這種折騰的。一個幾十年飲酒史的人得肝硬化的概率是極大的。

(二)其次,對於飲食,路遙通常很糟糕,身體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加重負擔

《早晨從中午開始》第16-17節中有過這樣一段敘述:“深山之中,礦工家屬有幾萬人。一遇秋雨冬雪,交通常常中斷,據說有一年不得不給這裡空投麵粉。沒有蔬菜,雞蛋也沒有,連點豆腐都難搞到。早晨我不吃飯,中午一般只有饅頭米湯鹹菜。晚上有時多吃點麵條,有時和中午一模一樣。這是礦醫院,醫生職工都回家吃飯,幾乎沒有幾個住院的,伙食相當難搞。  如果不工作,這伙食也可以。只是我一天通常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這種伙食無法彌補體力的消耗。河對面的礦區也許小賣部什麼的,但我沒有時間出去。  沒有時間!連半個小時的時間都不敢耽擱。為了約束自己的意志,每天的任務都限制的很死,完不成就不上床休息。  工作間實際上成了牢房,而且制定了嚴厲的“獄規”,決不可以違犯。  每天中午吃完兩個饅頭一碗稀飯,就像丟下襁褓中的嬰兒一樣匆忙地趕回工作間。在準備當天工作的空擋,用電熱杯燒開水衝一杯咖啡,立刻就坐下工作。晚上吃完飯,要帶兩個饅頭回來,等凌晨工作完畢上床前,再燒一杯咖啡,吃下去這就不來是夜宵還是早點的兩個冷饅頭。”

從這一段中我們可以看出,路遙的飲食很不規律,而且由於自己常年在偏遠地區寫作,伙食非但不規律,而且通常質量偏低。這在很長時間內(大約8-10年)給路遙身體造成極大負擔。

(三)再次,路遙生過病,而且比較嚴重,病情稍好他毫不猶豫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早晨從中午開始》是這樣描述的:“果然,第一副藥下肚,帶綠的黑痰就一堆又一堆吐出來了。我興奮利潤知如何是好,甚至非常粗俗不堪地將一口痰吐在馬路邊一根水泥電杆上,三天以後還專門去視察了那堆髒物,後來,我竟然把這個如此不雅觀看細節用在了小說中原西縣倒黴的縣委書記張有智的身上,實在有點對不起他。”

我們可以看到,路遙在創作後期幾乎是帶病堅持的,他很怕自己像柳青一樣含恨而去,所以比誰都賣力。

(四)最後,寫作是勞心的事,這比勞力更傷人。當一個人精神和意志的能量耗盡,他的生命必然走向終結,人的生命需精神點燈才可維持。一個作家,他的精神要比常人消耗得快,若不能及時得到補充,精神渙散生活乏力是常有的事。他們這個群體實在太脆弱了!或許表現為 事故,如王國維、老舍,或許表現為病痛,如路遙,油盡燈枯者也有不少,如張賢亮等人嗯。


渝中慕容復


路遙寫完這部小說之後,寫了一部隨便《早上從中午開始》,裡面記錄他創作《平凡的世界》整部作品的心路歷程,非常讓人感動,他以一種苦行僧般的心態在做事情,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去謳歌他人的生命。

他寫孫少平去煤礦的片段,是自己親身到煤礦裡面,下煤窯去感受煤礦工人的工作環境,我自己的父親曾經就在煤礦裡面幹過, 裡面的種種細節都向我父親請教過,著實不易啊,難怪有人說,煤炭車上面承載的都是煤炭工人的血和汗。

現在有人經常批評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講真的高神的話語說不出來,我也不懂如何從文學藝術的角度去看待這部小說,但是我知道這部小說真實的記錄生命,謳歌了生命,這就夠了。

路遙先生今年已經逝世27年了,很多文學作品隨著作者的逝去而埋葬,但是《平凡的世界》卻能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我見過最大年紀的讀者讀這本書的時候都快80了,最小才不到10歲,也許是這是對路遙神靈最好的告慰。


申城小李


說實話,原先我對路遙一無所知,我只是在上中學的時候,偶爾看到一本小說《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深深的吸引了我,它讓我看到了舊時代平凡人的生活縮影,讓我明白了平凡人也可以有理想有夢想,它一直伴隨著我成長,一開始我對他的作者是誰?

根本沒有興趣,後來我又讀了好多別的書,始終找不到那種感覺,這些年每每當我生活落魄,遇到難題的時候,我就會找出這本書來看看,它給予我力量,我也開始有興趣的去了解它的作者是誰?是個怎麼樣的人?我越瞭解,我越敬佩作者。他早年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家裡孩子多,而他的母親還有肝病,那個時代醫療條件差,他母親得不到救治,不僅早早的死於肝病,還把這病遺傳給了她的幾個孩子,路遙出生在那個年代,正值新中國成立前夕,兵荒馬亂,人的吃喝都成了問題,別的更別說了,隨著路遙的長大,新中國一點點發展起來,我覺得我小時候那個時代,(70年代)人們只能解決吃飽,別的好像還無從談起,我記得我15歲家裡分地了,那會兒大白饅頭才能隨便吃,我覺得我們父輩那代人是孩子多日子累,整天想的是讓家裡人吃飽穿暖,住的舒坦。



那會兒的作家,職業的還好點,國家還能發點工資,日子也能過的下去,路遙好像是業餘的作家,每天工作之餘,進行創作,那會兒的作家不向現在,稿酬一收入好多錢?那會兒一本書,賣不了幾塊錢,那會人還捨不得買,只有很少人買,所以那會兒掙不了幾個錢。
我真佩服那會藝術家、作家的勇氣,由其是業餘的,那會好多人飯都吃不飽,誰還有閒心思搗鼓那玩意兒,人們那會兒有點兒精力,都想法去找吃的,穿的,別的好像都顧不上,你想就在那麼一個時代裡,他頂著缺衣、少食、少藥(因為他身體不壯實,)創作出那麼多的好作品,多不容易啊!我覺得他,就是累死的。


君發劉軍


路遙42歲英年早逝有勞累的原因,但我認為根本原因還是遺傳,他的母親有肝病,路遙(王衛國)1992年11月17日去世;王衛軍,1996年去世;王天樂,2007年4月去世;王天笑,2016年8月6日晚8點58分,在清澗老家逝世,享年47歲。弟兄四個均四十多歲早逝,都是肝硬化。


行雲087


路遙(1949——1992),本名王衛國,出生於陝西省陝北山區清澗縣的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在延川縣立中學畢業,20歲回鄉務農,由於愛好文學,24歲被選派到延安大學中文系深造,從此走上文學創作之道,大學畢業後,在《陝西文藝》出版社任編輯,31歲發表的《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33歲創作的中篇小說《人生》,被改編成電影,引起全國的巨大反響,42歲完成百萬字的鉅作《平凡的世界》,榮獲茅盾文學獎。


《平凡的世界》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10年時間為創作背景,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的不同人生道路為線索,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普通人的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全景式的展現了當時城鄉的巨大變遷,路遙通過小說,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的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溶進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洞析,反思,理解和看法,是今人理解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歷史鉅作。

路遙是在1992年11月17日去世的,年僅43歲,關於他的離世,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是寫作累死的,有的說是窮死的,有的說是死於家族的遺傳性肝病。至於說窮死的,這是現今人想當然的看法,不是說那個時代的人,人人都十分貧窮,路遙是有正式工作的,亨受國家的完全公費醫療,他除工資外,還有稿費收入,後來又任陝西作協副主席,這也是有政府津貼的,恐怕普通的三四個工人的收入加起來也比不過他,更別說農民了,所以說是窮死的說法是極其荒謬的。

他的英年早逝,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應該把他的家族遺傳性肝病史與他的全身心投入的創作聯繫起來分析,肝病是主要原因,他的家人就因肝硬化先後有八位親人相繼離世。勞累是次要原因,更多表現在作息混亂,飲食隨便,思慮過度,情緒起伏大,抽菸無節制,還有就是為了體驗生活,親自下礦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其實他對自己越來越差的身體是有警覺的,從1990年到1992年,他就進入了創作休整階段,也曾到各大醫院求醫問診過,後來選擇了中醫的保守療法,由於以前對身體虧欠的太多,所以導致已無法挽回,如果他能像現在的廣場舞大媽一樣,無憂無慮地跳跳舞、唱唱歌,他是不會那麼早就去世的,但我們現在不一定能讀到《平凡的世界》這樣的偉大的作品了。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著名作家賈平凹曾經說過:“路遙的生命是短暫的,路遙的生命質量是輝煌的,路遙是一位優秀的作家,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一位氣勢磅礴的人,他也是夸父,倒在了乾涸的路上!”

(陳忠實在路遙追悼會上致悼詞。)

倒在了乾涸的路上,這句話意味深長。現在,細細品味,感慨有三。

一、無規律、無節制的創作勞動拖垮了身體。

路遙開始創作、修改《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時,生活更加沒有規律,這從他的創作隨想《早晨從中午開始》的書名中便可想見。1987年春夏之交,他每天將自己關在一間黑暗的“牢房”裡,晝伏夜作,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與世隔絕,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超強度的勞動之後,營養又嚴重不良,常常以一碗羊肉泡饃或幾個幹饅頭充飢。長期無規律、無節制的創作勞動,終於使潛伏在路遙體內的乙肝病毒提前發作。

二、家族病史——乙肝

路遙母親馬芝蘭老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路遙去世後,他的幾個弟妹都被查出患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在肝硬化代償期,首先需要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二是要臥床休息,多吃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路遙在寫《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時,便吐血了,按照路遙當時的地位、名望(《人生》已經獲得巨大成功。)完全可以停下寫作,去調養身體。但天生性格要強的路遙沒有那樣做;恰恰相反,路遙卻選擇了“隱瞞病情”。


(路遙手稿)

路遙病逝後,好友白描說:“要強的心性成全了你,也毀了你!”

三、為了《平凡的世界》的創作和麵世,路遙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打擊。

打擊一:《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稿後,先是《當代》 退稿;後又被作家出版社定性為寫作手法與時代潮流不合拍,屬老一套的“戀土派”。 ;再到北京研討會上,專家們的全盤否定《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這三次打擊,對於身體已經報警的路遙來說,加速了他的病情惡化。



打擊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完稿後,路遙託人將稿件捎給《花城》 ,可是,《花城》的編輯們鑑於《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在《花城》發表後,評論家批評聲四起的現狀,未能再連載第二部。這對路遙又是一個打擊。路遙在給好友的信中談到此事時,說:“我無力再做其他艱鉅的思考,整天像白痴一樣呆坐著,或幽靈一般在城牆下徘徊。”

優秀作家路遙英年早逝,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他在《人生》小說和電影取得巨大成功後,選擇到處接受鮮花和掌聲;選擇休閒娛樂,調養身體,那麼他的乙肝病情或許不會那麼早地發作;如果他選擇不再創作《平凡的世界》,便沒有那麼多的批評和非議。

一位對歷史負責任的作家,一位俯身為百姓代言的作家,一位有擔當的作家,如此早地倒在乾涸的路上,讓人扼腕嘆息!

(路遙拖著病體下煤礦體驗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