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只吃十分之一,如今炒到30元1斤,農民:被騙了,只能喂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外經貿也十分發達,隨著我國與其它國家貿易的發展,大量進口商品進入中國,特別是蔬菜和水果。國外廉價的蔬菜和水果,一旦進入國內,立馬身價倍增,很多人根本吃不起。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個蔬菜,也是國外進口的品種,這種蔬菜示範特殊,全身只有十分之一可以吃,如今在國內可以賣到30元1斤,很多農民跟風種植去發現被騙了,這是怎麼回事,一起了解一下。

全身只吃十分之一,如今炒到30元1斤,農民:被騙了,只能喂


其實我說的這種蔬菜就是洋薊(yáng jì)。很多人並沒有聽水果這種蔬菜,不同從名字也可以看出,這種蔬菜是進口的,同樣意思的還有洋姜、洋火、洋酒等等。洋薊原產於地中海沿岸,早在1400年以前意大利就有食用洋薊的記載。

洋薊傳入我國的時間並不久,種植歷史也不長,導致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洋薊,更不要說吃了。目前我國並沒有大面積的洋薊產區,不過在雲南、山東、臺灣等地都有少量人工栽培,因為產量少,大部分都用作出口,國人很難吃到。

全身只吃十分之一,如今炒到30元1斤,農民:被騙了,只能喂


其實洋薊是一種十分特殊的是食材,全身只有中間的花苞可以吃,大體只佔洋薊全身的十分之一,其它的部分都浪費了,如果要清炒一盤洋薊,最少需要5-8個,而洋薊目前的售價高達30元1斤,很多人表示根本吃不起。

洋薊在國內價格高昂,其實在國外它只是一種廉價蔬菜,這是因為國外吃洋薊的人並不多,很多餐廳只是把洋薊作為配菜使用。

全身只吃十分之一,如今炒到30元1斤,農民:被騙了,只能喂


前期洋薊剛引入我國的時候,一直定位高端路線,很多人嚐鮮購買,導致不少菜農判斷錯誤,盲目跟風種植,不過當初我國的洋薊產業只是出於起步階段,除了零售,並沒有形成完整的深加工產業鏈,導致很多菜農的洋薊無人收購,白送都沒人要,不少農民更是直言被騙了,只能把種植的洋薊餵豬。你見過或者吃過洋薊嗎?你覺著它的商業價值怎麼樣?以後種植洋薊有沒有前景?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收集,如果侵害了您的權益,請立即聯繫我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