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成性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真的是毒死唐中宗的幕后凶手吗?

王执臣


唐中宗李显,原名为李哲,唐高宗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他曾两次在位,时间分别是683年12月至684年2月、705年至710年。
人他一开始被封为周王,后来改为英王。他的两位哥哥李弘和李贤的太子地位被废黜后,李显继立为太子,于高宗死后继位。可是,他即位不到两个月,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699年,武则天将李显重新立为太子。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武则天迫于大臣和将军的威胁,将皇位传给了李显。李显于同年改年号为“神龙”,复国号为唐。中宗复位后,派兵把武则天逐回皇太后应该居住的上阳宫。当时武则天已经82岁了,受不住这一生中最后的当头一棒,回到上阳宫后即一命呜呼。

中宗的妻子韦皇后就效法当年的武则天,跟李显同时出现在金銮殿上听政。

唐中宗昏庸儒弱,大权不久就落入了韦皇后手中。韦皇后与李显最宠爱的小女儿安乐公主一起,公开招权纳贿,把国家官爵分别标定价格,公开兜售。

人们期待的唐朝中兴局面没有出现,相反朝政日益腐败起来。随着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韦皇后希望丈夫早日死掉,以便自己能够像武则天一样女主天下。安乐公主也要求父亲立她为皇太女,希望登上权力的最高峰。李显知道大臣们不会接受这个决定,不肯答应。于是,母女二人合谋,在710年毒死了唐中宗。关于以上的说法,《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根据这个说法,韦皇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他们与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皇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于是,这几方势力都认为中宗碍手碍脚。于是,大家联合搞出了一碗毒汤饼。

为了增加这一说法的合理性,《资治通鉴》在景龙四年(710年)的五月,也就是李显去世的前一个月还特意加上一笔:“五月,丁卯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复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有人状告皇后淫乱,公主、驸马和大臣谋逆,皇帝当然要把告状人燕钦融找来当面盘问。

面对中宗声色俱厉的盘问,燕钦融表现得大义凛然。其实,中宗对妻子和女儿的所作所为也并不是全不知情,现在这些丑事甚至让地方小官都知道了,中宗也觉得有伤情面,于是就默默地把燕钦融给放了。没想到燕钦融刚出大殿,就被韦皇后的死党——宰相宗楚客派人杀死在殿前。中宗虽然没有追究,但却第一次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愤怒。韦皇后和她的党羽这才担心起来,开始想办法应对了。于是就出现了毒药事件。

但也有人认为,中宗不应该是被毒死的。有如下几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在现存史书中,首次提到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谋杀,是在此后半个多月的一场针对韦皇后的政变中,带有十分明显的军事动员色彩。就在中宗去世十八天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发动了政变。参加一个政变的将军对士兵说:“韦皇后毒死先帝,我们今天要杀死韦后,为先帝报仇!”很明显,说韦后毒死中宗只是为了给政变找一个合理的理由,不足以作为了解事实的依据。

第二个理由,完全把安乐公主当做反面教材来对待的《旧唐书》提到了她想当皇太女、修建昆池等作威作福的许多细节,但是却没有提到她还给中宗下过毒。

第三个理由,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当时并没有毒死中宗的现实需要。因为她们当时的准备还不充分,如果唐中宗在,还能给予她们充分的准备时间。

第四个理由,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在死后都以礼改葬。在唐中宗死后半个多月,韦后和安乐公主也死于政变。虽然政变打出的旗号是她们两个人毒死中宗罪该万死,但是在政变结束后不久,她们俩却还是被以礼改葬了。如果她们真毒死了中宗,怎么还能认可她们的身份、以礼改葬?

有了这些理由,就有人推断,中宗是病亡的众所周知,李氏家族有心脑血管的遗传病史,唐高祖、唐太宗、长孙皇后、唐高宗都患有“气疾”、“风疾”,这在古代都指心脑血管类疾病。正因为如此,李唐王朝的皇帝们并不长寿,李显在事先没有表现出什么症状的情况下暴卒,也符合心脑血管疾病的一般规律。这样看来,说韦后母女毒死中宗是一个千古冤案。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推测。

天天开心历史


李世民带坏了一帮男人,武则天带坏了一帮女人。唐朝历史上的宫廷政变之多、之频繁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

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立李显为帝,封韦世为后。李显继位后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准备抗衡武则天,但是他不明白自己这个皇帝只不过是武则天一句话的道理,因此只坐了55天的皇帝就被贬为庐陵王,带着韦后蜗居房州,过上了戚惶不安的日子。


然而二次复位,并不是中宗人生的大喜,而是大悲。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初二,唐中宗被毒死于神龙殿。表面上,中宗之死的幕后凶手就是他的皇后韦氏与宝贝女儿安乐公主,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源于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而在集团的背后隐藏着更多不可见人的淫乱勾当。

那么,中宗之死的背后还有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我们接着往下梳理。

武则天晚年身体每况愈下,但在传位的问题上始终犹豫不决,经朝中正直的大臣们纷纷劝诫,武则天才决定退居后宫,弃侄子武三思,让儿子李显登基,这样一来,武三思当皇帝的心思落空。但是狡猾的武三思虽失去了一条路,但马上又开辟了另一条路,那就是主动要求去迎李显返宫,从而为日后立功得宠打下基础。


武三思和中宗可以说是积怨很深,当初为了太子之位,俩人你争我抢,相互谋算对方。武三思此次奉旨来房州,中宗误以为是取他性命而来,心中惶恐,拉住妻子韦氏抱头痛哭,韦后当时也没了主意。当武三思走进中宗、韦后居住阴暗狭小的房中,韦后再无顾忌,一把上前拉住武三思的手,声泪俱下,请他不要宣读圣旨。

武三思本来就是好色之徒,如今感到韦氏的手臂温香滑腻,顿时触动心弦,低头看时,只见她一张粉脸白嫩无比,一双泪眼含悲含戚。武三思不觉心头一颤,当下忍不住抓住韦氏的双臂,扶她它慢慢起来,眼睛不住的在韦氏的身上打转,再看看在一旁瑟瑟发抖的李显,心中淫念骤起,如此娇艳的一朵鲜花怎么就插在了一坨牛粪上。


想到此时,武三思哈哈大笑,口中道:“误会了!恭喜王、爷王妃,经过我不停的在万岁面前劝谏,好不容易万岁才回心转意,如今圣旨已下,来召王爷、王妃回京,王爷将要重登帝位了!”

中宗韦后如梦初醒,转而破涕为笑,即刻盛情款待武三思。第二天,整理好衣物等物品,启程回宫,中宗果然重新做了皇帝。回忆在房州期间的艰难生活,中宗不眠免对武三思万分感激,便以高官厚禄来报答他的恩情。

武三思自从见了韦后,心中便一直念念不忘,但是能与韦后能够勾搭成奸,少不了中间一个牵线搭桥的人,这人就是与武三思的情妇、中宗的昭仪上官宛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韦后自从在房州与武三思见面之后,对他颇有好感,大有深交的期盼,这样一来事情就容易多了。

后来,当韦皇后见到武三思的时候,立马放下皇后的架了,变得千娇百媚,含情脉脉,仿佛换了个人一样。上官婉儿冰雪聪明,眼中只有利益,一眼就看出了端倪,不仅没有吃醋,反而很大度地为韦后和武三思牵线搭桥。从此以后,武三思与韦后和上官婉儿同时通奸。武三思一箭双雕,只有中宗全然不知。



一日武三思进宫与韦后玩双陆游戏,污言碎语,如同烟花柳巷。中宗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贬低身价,在一旁为武三思出谋划策。就是平民百姓,对这种做法也感到羞耻,所以韦后的为所欲为,多半是中宗放任的结果。

韦后及上官婉儿还常常在中宗面前称赞武三思才华出众,中宗不加思索,马上任命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纵观天下男人,自己的两个女人对别的男人顶礼膜拜,只有中宗认为很正常,这样的情商、智商以及软弱注定了他灰暗的人生。

所以,正是由于中宗撑不起来门面,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继而形成韦武集团,威胁中宗皇位已成必然。虽然韦后阴谋篡位,已昭然若揭,但是中宗一直不以为然。后来发生了几件事情,中宗有所觉醒,但为时已晚。

  1. 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四月,定州人郎岌上言:“韦后、宗楚客将为逆乱。”韦后下令将其杖杀。
  2. 五月,徐州市兵参军燕钦融又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危害社稷”。中宗诏他当他面诘问,燕钦融神色不变,慷慨陈词。事后,宗楚客却矫旨让飞骑士兵将燕钦融摔死在殿廷石上,并大呼称快。

一连串事情的发生,让中宗开始有了戒备之心,加上之前韦后及安乐公主迫害自己胞弟相王李旦不满,李显觉得事情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然而中宗的醒悟时,就是他殒命之日。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初二,韦后安乐公主与经常出入宫掖的散骑常侍马秦客、光路少卿杨均密谋,在御膳中下了剧毒,将中宗毒死于神龙殿。

后语:也许有人疑惑不解,安乐公主不是李显的亲生女儿吗,她怎么也对父亲下了狠手?原因就是权力惹的祸,因为她亲眼见证了武则天的威风,她也想成为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风云人物。所以,安乐公主甚至绕开母亲韦皇后而求父亲立她为皇太女,等中宗去世,她就名正言顺的继位。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中宗即便再昏昏欲睡,也不可能让这样荒唐的事情发生,于是断然扑灭了女儿的美梦。这样一来,权欲熏心的安乐公主就站到了李显的对面,并成充当杀害父亲的帮凶。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唐中宗李显是中国历史上最怜香惜玉的一个皇帝,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女人分别是母亲武则天,妻子韦香儿,爱女安乐公主,宠妃上官婉儿,妹妹太平公主,可以说唐中宗李显对她们都非常好,但受她们的伤害都非常深。

首先是母亲武则天。李显是一个忠厚孝顺的好儿子,即使武则天杀害了李显原配妻子赵妃,杀害了李显与韦香儿唯一的儿子李重润及爱女李仙蕙,但公元705年李显与张柬之等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恢复唐朝以后,李显仍然对母亲武则天非常孝顺,每十天带领群臣看望武则天一次,当武则天在李显面前控诉张柬之等五王是五贼时,李显跪地流泪向武则天请罪,并流放处死了张柬之等五王。

其次是妻子韦香儿,她是李显一生最爱的美女,她16岁时嫁给26岁的李显成为太子妃,刚刚结婚三年,绝代佳人韦香儿就为李显生下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李显做皇帝以后,韦香儿成为皇后,李显为了讨好美若天仙的妻子,要破格提拔韦香儿的父亲韦玄贞为宰相,结果辅政宰相裴炎不同意,李显一气之下说出要把天下让给韦玄贞的气话,结果李显刚刚做了一个多月皇帝,就被母亲武则天废掉并流放房州。

在流放房州的十几年艰苦岁月,李显忧心忡忡担心母亲武则天会派人杀他,而美若天仙的妻子韦香儿是李显活下去唯一的精神支柱,她多次安慰鼓励李显坚强地活下去,李显对她非常感激,发誓以后再做皇帝任妻子做她想做的事。

公元705年,50岁的李显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恢复唐朝,他开始放纵皇后韦香儿,让她垂帘听政,韦香儿与武三思等大臣偷情,李显也非常宽容。

后来韦香儿又与杨均马秦客等年轻帅哥偷情,其中马秦客是御医,而史书记载李显就是马秦客下毒害死的,皇后韦香儿当然难逃干系,因为韦香儿的确有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的野心,但毒死丈夫李显不一定是她指使的,很可能是马秦客害怕皇帝李显追究而通过安乐公主下毒害死她的父亲李显。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在流放房州途中韦香儿生下的女儿,历史书记载安乐公主“光敏动天下”,号称唐朝最漂亮的公主,唐中宗李显非常宠爱这个漂亮女儿,以至于安乐公主逼父亲李显封皇太女,引起她的哥哥皇太子李重俊造反,虽然李重俊兵变被杀,但李显一直没有答应安乐公主封皇太女的要求,这也许是心狠手辣的安乐公主亲手毒死父亲李显的原因。

而上官婉儿据说在她16时就与皇太子李显偷情,李显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时,上官婉儿里应外合帮助李显杀死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兄弟。

唐中宗李显到了复位以后,便接着把婉儿召 幸,册为婕妤,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 上官婉儿曾与武三思私通,武三思相貌不凡,枕席上的功夫也很让她满意。上官婉儿还拉皮条便把武之思荐给了皇后韦香儿。韦香儿平日在宫中爱赌双陆游戏,她和武三思对坐着赌双陆,韦香儿故意撒痴撒娇,逗着武三思玩笑;唐中宗李显手中握着一把牙签儿,还替他二人算着输赢的筹码。

武三思被杀以后,上官婉儿感到孤单寂寞,她又将兵部侍郎著名诗人崔湜作为情人。 婉儿又想出一法,请营外第,以便游赏。宠爱上官婉儿的唐中宗李显派人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为沼,叠石为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此地亭台阁宇,园榭廊庑,风雅为洛阳第一家。

上官婉儿与崔湜从此日日鸳鸯戏浴。崔湜的弟兄崔莅、崔液、崔涤弟兄四人个个都生成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崔湜一个一个地引他们进宫来,和上官婉儿偷情。

唐中宗李显也非常宠爱妹妹太平公主,封她为镇国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暗地里投靠闺蜜太平公主。

唐中宗李显晚年,以皇后韦香儿为首的后宫集团与以太平公主为首的皇族集团之间的夺权斗争越来越激烈,而上官婉儿脚踏两只船,她既是皇后韦香儿的亲信,又为太平公主出谋划策。

皇后韦香儿想做女皇帝,她的女儿安乐公主想做皇太女,而太平公主勾结侄子李隆基企图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唐中宗李显是她们实现野心的最大障碍。因此很可能是太平公主勾结上官婉儿,让上官婉儿挑拨安乐公主毒死唐中宗李显,然后让李隆基以为唐中宗李显报仇为借口杀死韦香儿与安乐公主等人。

而同样野心勃勃的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帮助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动兵变杀死韦香儿与安乐公主以后,她自己也被李隆基斩首示众。


厚德载物49847


韦皇后是唐中宗李显的妻子,因为李显在第一次当皇帝被废黜为庐陵王时,韦皇后与李显有一段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经历,她用温存软语化解了李显无数次的担惊受怕,使李显最终走出了人生低谷,又重新走向辉煌;所以,李显对她非常宽容,安乐公主是二人生下的女儿,小名“裹儿”。



神龙政变后,李显复辟了皇位,此时,苦尽甜来的韦皇后虚荣心膨胀起来,她效仿自己的婆婆武则天在“双圣临朝”时的作派,与李显同时出现在金銮殿上听政、议政、干政。


唐中宗儒弱,天长日久,大权旁落到韦皇后手中,韦皇后趁机广培势力,结党营私,后来与女儿安乐公主一起,公开招权纳贿,卖官鬻爵, 便得朝政污烟瘴气、日益腐败起来;随着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韦皇后的野心也空前地膨胀起来了,她想如武则天一样坐北朝南、君临天下、做女皇帝,安乐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灯,也要求父亲立她为“皇太女”,也企图登上权力的颠峰。李显尽管昏庸,但知道大臣们是不会接受这个决定的,一直没有满足女儿的这个愿望,于是,利欲熏心的母女坑瀣一汽,秘密合谋,在公元710年六月的某一天,于食用饼中下约,毒死了唐中宗。


以上情节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有记载:“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情节相似,但毒死皇帝的的直接原因不同:风流成性的韦皇后有多个情夫,杨均和马秦客也在其列,二人害怕他们与皇后私通的事迟早会败露,韦皇后又自不量力想当皇帝,安乐公主梦寐以求皇太女;于是,这几方邪恶势力都认为中宗是绊脚石,就狼狈为奸,联合搞出了一碗毒汤饼,毒杀了中宗。


《资治通鉴》还有如下记载:“五月(公元710年),丁卯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复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这说的活灵活现,有个地方官向皇上状告皇后淫乱,公主、驸马和大臣有谋逆之举;中宗把告状人燕钦融找来盘问; 燕钦融表现得果敢坚决、大义凛然;事实上中宗对妻子的淫乱行为早有耳闻,只是他不想这丑事让地方小官知道罢了,后来中宗默默地把燕钦融给放了,但燕钦融刚出大殿,就被韦皇后的死党杀死在殿前。


对燕钦融的被杀,中宗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愤怒,韦皇后及其党羽惶惶不可终日起来,为避免大祸临头,这才开始想办法应对中宗,于是就制造了毒药事件。

但也有人认为,中宗不应该是被毒死的,上面的故事真假如否,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风流成性的韦后与安乐公主真的是毒死中宗李显的凶手吗?

小编印象之中,封建王朝中,象隋文帝杨坚那样怕老婆的皇帝不多。

象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父子都怕老婆的皇帝更是绝无仅有。这要是李世民泉下有知,非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不可。

李治怕老婆,看见武则天权势熏天,嚣张跋扈有所不满。都已经和大臣拟好废后诏书,结果武则天一番梨花带雨的申诉,就不敢下诏了。甚至李治死后,天下都被武则天夺去了。

中宗李显,前面许多回答中说是他被母亲贬为庐陵王后,由于韦后的陪侍抚慰才对韦后特别优待的,这是违背史实的。

李显第一次登基,就对韦后父亲兄弟封赏太过了,李显就说了一句混帐话:“天下都是我的,我多赏一些老婆的亲人,过分吗?”武则天本来就想取而代之,这句话成为李显被贬的把柄了。

“神龙”政变后,李显夺回帝位,对韦后母女宠爱愈甚。甚至对韦后乱睡男人,戴绿帽子,也是甘之若怡。

李显做皇帝以后,韦后在后宫“饱暖思淫”,正好女儿安乐公主要相亲了。李显给女儿找的是武三思的侄子武延秀,小伙子长得唇红齿白,风度翩翩,简直就是“貌比潘安”。韦后见了,以试试小伙子功能为由,逼他侍寝。这个丈母娘做得也是到家了。当然,安乐公主后来也是嫁给武延秀了。

后来武三思想参与朝政,托上官婉儿找韦后疏通关系。上官婉儿,本来就是武三思长久的炮友。她疏通的方法也是旷古未闻,就是夸武三思功夫如何了得,如何持久。韦后一试,结果就与武三思姘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