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新中國建立初期,銀川市工業十分落後,1949年工業企業只有31家,且多為手工業作坊。

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1956年通過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銀川市逐步形成了以手工業聯社為基礎的地方工業。

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市作為自治區首府城市,在國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工業得以迅速發展。

特別是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實施空間平等的區域戰略,全面開展了三線建設,銀川地區作為“大三線”範圍,藉助工業企業內遷,建立起了一批以食品、皮革、農業機械、化工等工業為主的工業格局,初步形成了銀川地區的工業體系。

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上世紀60年代賀蘭山大水溝西北軸承廠

20世紀60年代初,國際形勢緊張,中蘇兩黨矛盾進一步激化,1962年10月發生了中印邊境武裝衝突,我國進行自衛反擊。臺灣國民黨當局趁大陸出現暫時經濟困難和中蘇關係破裂,於1962年初頻繁向大陸派遣武裝特務進行顛覆活動。美國發動侵越戰爭。

在這種環境下,中國的國防戰略從和平時期轉入臨戰狀態。

而當時我國大部分工業集中在沿海,以及靠近蘇聯的東北地區,1964年4月,中央軍委總參作戰部從備戰的角度向中央提出報告,認為全國14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集中了約60%的民用機械工業和52%的國防工業,人口、鐵路、橋樑、港口均集中於大城市,一旦遭到破壞,將釀成巨大災害。

根據中央軍委的報告,黨和國家把經濟工作中的戰備問題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開始了新形勢下對國民經濟的再次大調整。

8月,中央作出集中力量建設“三線”大後方的決定,一線、二線即東部沿海地區建設採取停(停建一切新開工項目)

、縮(壓縮正在建設的項目)、搬(將部分企事業單位整建制搬遷到“三線”)、分(把一些企事業單位一分為二,分出部分遷往“三線”)、幫(從技術力量和設備等方面對“三線”企業實行對口幫助)的方針,“三線建設”(“一線”指位於沿海和邊疆的前線地區;“三線”指包括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西部省區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區的後方地區;“二線”指介於一、三線之間的中間地帶。其中川、貴、雲和陝、甘、寧、青稱為“大三線”,一線、二線的腹地俗稱“小三線”)正式開始。

10月30日,中央批准並下發了國家計委提出的《1965年計劃綱要(草案)》,確定了1965年國民經濟計劃的基本指導思想:爭取時間,積極建設三線戰備後方,防備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

其總目標是:要採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縱深地區建立起一個工農業結合的、為國防和農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後方工業基地。

其原則是:“分散、靠山、隱蔽”,有的還要進洞(史稱“散、山、洞”)。實現搬遷項目“大分散、小集中”的目標,實際上也是國民經濟繼1963年調整結束後的又一次大調整。

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在“三線建設”全面啟動前,1964年3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真來寧夏視察。

鄧小平對寧夏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強調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寧夏的社會主義建設。

鄧小平的指示體現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寧夏各族人民的關懷,對寧夏推進“三線建設”,全面完成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加強民族團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實際上,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來寧,還有指導“三線建設”的重要任務。

1964年11月,銀川市委成立了支援“三線建設”領導小組。

1965年2月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發出《關於加強三線建設領導的決定》,指出:一要加強對“三線建設”的領導;二要大抓基本建設;三要做好遷建工作;四要加強原有企業的工作和交通建設;五要加強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六要千方百計發展農業。

為了貫徹中央和西北局的方針、政策和指示,自治區黨委發出《關於加強基本建設指揮部領導的決定》,銀川市委對支援“三線建設”領導小組成員進行了調整,由市委副書記陳玉田負責此項工作,選調了5名幹部充實小組成員力量,以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1965年8月,全國工業搬遷工作會議以後,以遷入企業建設為特徵的寧夏工業掀起了自治區成立以來的第二次建設高潮。

針對寧夏經歷了1954年省建制撤銷和1958年自治區成立的區劃變動較大、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現狀,國家在調整全國工業建設佈局中,國務院有關部門決定在寧夏安排一批列入“三線建設”範圍的重點建設項目。

銀川“三線建設”領導小組按照中央和自治區的有關指示精神,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如何積極配合自治區黨委做好遷入職工、設備的迎接、安置工作。

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在“三線建設”遷建過程中,積極做好搬遷職工的思想工作。搬遷職工從沿海城市來到寧夏,由於工作和生活條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了很大的情緒波動,如長城機床廠的職工遷入銀川后,認為大連是海濱城市,氣候好,交通便利,住宿條件好,而銀川風沙大,氣候多變,交通不便,思想波動比較大。

為了打消職工思想顧慮,安下心來搞建設,組織職工學習先進,學習大慶人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學習毛主席著作,規劃新廠遠景,使搬遷職工深刻認識到“三線建設”的偉大意義,增強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發揚自力更生、勤儉節約的精神。

長城機床廠在新廠建設中,充分利用原有廠房,用撿來的舊磚砌隔牆和火爐子,用廢木料訂床板,從籌建到投產只用了56天,原廠房改造工程用了一個半月,使搬遷計劃如期完成。

機床廠的幹部、工人,包括家屬在內,進入新廠很快投入了設備裝卸、安裝、修配房屋等工作,不分晝夜地幹,雖然工作艱苦,但大家任勞任怨,職工集體寫了一首詩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錦繡山河美如畫,祖國建設跨駿馬。我來支寧多光榮,建設祖國雄心大。遠離東海五千杭,塞北江南把根扎。東海岸上迎朝陽,賀蘭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風沙雷電任憑它。我為祖國獻機床,哪裡需要哪安家。”

因此,在遷出省、市黨委政府和區、市黨委政府的相互配合下,在人員設備接送、遷建企業動工等方面都進行得較為順利,許多企業創造了當年破土動工、當年完成基本建設、當年投產的記錄。

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上世紀70年代的寧夏長城機床廠

從1965年下半年起,“三線建設”中一批被列為國家或國務院有關部委重點企業的大中型骨幹企業,在銀川地區陸續順利建成投產。

其中包括:1965年10月25日,由大連機床廠遷建的以生產數控車床、仿形車床、組合車床、銑端面鑽中心孔機床等為主的長城機床廠在銀川建成投產;

1965年11月15日,由大連起重機器廠遷建的以生產起重機、加速器等為主的銀川起重機器廠在銀川建成投產; 1965年12月31日,由青島橡膠二廠和瀋陽第三橡膠厂部分合並遷建的以生產載重汽車輪胎、輕卡汽車輪胎、轎車輪胎、航空輪胎、子午線輪胎、農用輪胎及航空輪胎翻新等為主的銀川橡膠廠在銀川建成投產。

1966年2月,由大連儀表廠遷建的以生產插入式、圓環式渦旋流量計等流量、壓力類儀表為主的銀河儀表廠在銀川建成投產;1966年12月,遼寧瓦房店軸承廠搬遷至寧夏、建設代號為“102”的西北軸承廠建成投產。

在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中“打倒一切”“全面內亂”最嚴重的1966年夏至1968年秋的劇烈動盪之後,從1968年第四季度開始,全國局勢開始出現一個相對穩定的短暫間歇時期。

1969年,隨著中斷了兩年的全國計劃工作恢復,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執行又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三線建設”又繼續進行。

1969年9月12日,由瀋陽中捷人民友誼廠遷建的以生產全國主要機床廠所需的機床鑄件為主的長城機床鑄造廠在銀川建成投產;

1970年4月10日,由山東“732”廠遷建的以生產軍用配套設備等為主的勝利閥門廠(代號9922廠)在銀川建成投產,1984年3月更名為興慶機器廠等。

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銀川地區“三線建設”,由於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及大量投資,由於全國各地各部門的大力支援以及廣大建設者們艱苦創業,也由於銀川各級領導及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對銀川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改善了銀川的工業格局,增強了銀川的工業基礎和經濟實力。

這批“三線建設”中陸續建成投產的企業,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較先進的經營管理能力,不僅填補了銀川新興工業的空白,而且相應地促進了其他各項事業的建設,使銀川市工業門類增多,規模擴大,完善了銀川的工業體系,補充和擴展了趨於合理的工業佈局,增強了地方經濟實力。

在“三線建設”遷建企業的帶動下,銀川標準件廠、銀川機床修配廠、銀川電線廠等一批中小型配套企業先後建成投產,增強了工業企業相互協作的能力。

1969年2月,銀川機修廠建成,鑄鋼車間煉成了第一爐鋼; 1970年底,銀川糖廠建成投產,生產出“六盤山”牌白砂糖,結束了寧夏沒有製糖工業的歷史;同時,自治區根據中央支持地方興建小三線建設的有關政策,憑藉寶蘭鐵路通車的歷史機遇,在銀川興建了棉紡廠、氮肥廠、毛紡廠、電錶廠、機床維修廠等不同產業門類的27家工業企業。

銀川市也興建了軸承廠、亞麻廠等5家工業企業,街道、機關、學校、人民公社還興辦了一大批集體企業。

截至1970年,銀川地區有工業企業199家,其中市屬工業企業156家。工業產值達到25969萬元,比1965年增加了9479萬元;市屬工業企業產值達9999萬元,比1965年增加了121萬元。

促進了銀川交通郵電事業發展。繼包蘭鐵路建成通車後,又修建了銀新鐵路。

航空事業也開始發展,北京—包頭—銀川—蘭州航線通航。1965年,銀川市有貨運汽車118輛,是1962年的2.5倍,貨物運輸量達77.6萬噸,是1962年貨運量的2.82倍。

1975年9月,銀川市自行設計、施工,採用箱涵頂新技術的緯六路與包蘭鐵路立體交叉工程建成通車。

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上世紀70年代的銀川火車站

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銀川毛紡廠老照片

促進了化學工業的發展。

在“三線建設”中遷建的銀川橡膠廠,是化學工業部民用輪胎、航空輪胎重點生產廠家,也是全國唯一翻新飛機輪胎的企業。

自建廠初期1965年至1985年,共向國家上繳利稅5.61億元,為建廠投資總額的25倍,該廠優質產品產值佔年工業產值的67.7%,產品暢銷全國26個省市,並遠銷蘇聯、日本等12個國家和地區。

同時,銀川市相繼建成投產了化肥、氮肥、膠帶、日用化工等工廠,實現了銀川化學工業從粗加工向精細加工轉變。銀川的化學工業發展較快,1965年至1970年,平均每年遞增37.4%。

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上世紀70年代建成的銀川氮肥廠

填補機械工業的空白。

銀川的機械工業始建於1965年,得益於“三線建設”。在“三線建設”期間遷建的長城機床廠、銀川起重機器廠、銀川長城機器製造廠、西北軸承廠等,成為國家的骨幹企業。

長城機床廠是機械工業部機床生產行業的骨幹企業,也是自治區最大的機床生產廠家。1965年至1985年長城機床廠共生產各種金屬切削機床5451臺,其中供外貿部門出口的機床316臺,累積實現利潤7229萬元,相當於國家建廠累積投資的3倍。

主導產品仿形車床的產值產量在國內同行中居領先地位,是我國最早研製生產數控車床的廠家之一,所產CSK20型數控車床,為我國第一臺通過國家級鑑定合格的產品,所產CK3772型數控車床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CK7815型數控車床獲1983年國家優質新產品金龍獎。

銀川起重機器廠從1958至1985年,經過20多年的改造、新建和擴建,有職工2000餘名,有固定資產3300餘萬元,具有年產起重機200餘臺、減速器500臺、總產噸位5000餘噸的生產能力,成為全國機械製造工業的重點企業。

銀川長城機器製造廠是機械工業部的重點企業之一。1961年至1985年,在技術改造、工藝、材料等方面取得科研成果45項,部分成果獲自治區及機械工程協會科研成果獎。

西北軸承廠是全國機械工業軸承生產的骨幹企業。所產軋機壓下軸承為國內首創,廣泛應用於鐵路車輛、石油、化工等行業。

1970年7月,銀川汽車修配廠成功試製出了“六盤山”牌4噸載重汽車。

1965年至1970年,銀川機械工業平均每年遞增15.7%。

銀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銀川機修廠老照片

擴大了銀川城市規模,增加了城市人口,改變了銀川人口結構。

“三線建設”前,銀川鐵路沿線以西,是一片荒無人煙的大戈壁灘。

隨著大批沿海地區企事業單位的遷入,一大批職工家屬也跟隨到銀川安家落戶,大部分集中在銀川市鐵路以西。

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的指示精神,要妥善安置隨遷家屬的就業和生活問題,1966至1968年在現在北京西路以北,南梁農場以南;寧夏大學以西,西乾渠以東廣大地區興辦企業、機關、學校、家屬農場,解決了企業、機關、學校、家屬的就業問題,也形成了一個新的區域,稱為“新市區”。

經過幾年的建設很快成了銀川地區的工業小區,使城市面積擴大了一倍。1970年,銀川地區總人口488877人,比1965年增加了10萬餘人。而大批科技人員和知識分子的到來,從某種意義上改變了銀川人口結構,提高了人口素質。


文章選自《中共銀川歷史紀實》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