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法院:疫情下的扶贫走访

昨天下午下乡扶贫走访,单位安排了车辆,可我没坐,因为包括司机在内四人共乘一车,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尽管大家戴了口罩,可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于是我开着私家车,向扶贫点白马镇隔山村飞驰而去。目的地距城区只有近40公里,三分之二的路程是高速,加之车速较快,半个小时多一点,我就到了村部。

涟源法院:疫情下的扶贫走访

驻村的第一支书老李热情地跟我打了招呼。他是我单位涟源法院的法警大队政委、部队正营级干部转业,带工作队驻该村扶贫已有三个年头了,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人民群众很满意,上级领导多次表扬。

虽然我称他“老李”,但他其实还年轻,只有四十出头。他比我小多了,但毕竟是四十多的人,我不宜再称他“小李”。我在村部休息了几分钟,李政委指导我填好了相关表格,我带上必要资料,开始走访。

近四年来,我负责帮扶的贫困户有两户;四年前,我还帮扶过另三个贫困户,因此六年来,我实际帮扶了五个贫困户。帮扶期间,我坚持对贫困户每月走访一次。

说实话,我个人能力有限,未能给予他们太多的帮助,但他们按政策该享受的待遇都享受了,六年来,我个人给五个贫困户的慰问金合计应将近6000元了。

既然下乡扶贫,就应入户走访。隔山村的乡村公路和村部修得不错,这得益于村支两委的履职和担当,得益于我单位的大力支持。乡村路宽,交通方便,但我未选择开车,而是步行前往贫困户家。

贫困户老梁家离村部较远,要走一段乡村公路,还要穿过一片大田野。这片田野我很喜爱,近四年来,我几乎每月要走过一次,已经很熟悉了,那水田、菜地、小溪、池塘、小水泥道、山坡山林等,深深印在了我脑海中。

初春的田野,最美的景色是那满眼的黄橙橙的油菜花,走在如画的风景里,我当起了“摄影师”,拿手机拍了好几张田野风光,似乎有些兴奋。我能不兴奋吗?拥抱着美丽的大自然,汲取着田野的芬芳,尤其还宅家这么多久了。

田野尽头的山边是老梁家,很快就到了。我戴好了口罩,这是必须的,既为自己着想,也为老梁及其家人着想,大家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彼此“隔离”一下,很有必要。

到了老梁家门口,看到了好几位“陌生人”,我未进门,站在外面打了招呼,老梁夫妇很高兴的迎了出来。我笑问:“今天什么喜事,家来了这么多客?”老梁爱人说:“今天我生日,来了四五位客,是开车来的,大家都健康。”

我祝老梁爱人生日快乐,并从包里拿出一个红包给了她。随后,我宣讲了当前的疫情防控政策和要求,绝不允许搞家庭式大聚餐大聚会,生日当然该过,但自家人聚个餐、亲友电话祝福一下就行了。

离开了老梁家,我从田野走过,返回村部附近,去了贫困户小梁家。小梁有三个小孩读小学或初中,大前年他自己身体出了毛病,做了手术,后来恢复还不错。近几年,两夫妇一直在外面打工,从事超市的管理工作,待遇还可以。

小梁的父母和三个小孩都在家。我带了口罩,为了大家的安排,亦未进屋,在大门口与两位老人聊了聊。他们告诉我,小梁在浙江六安的一家超市从事管理工作,今年正月初六,超市老板专门派车来隔山村接去了,媳妇于正月十几乘高铁去了深圳,也是为一家超市做管理。

我还问了些情况,两位老人告诉我,小梁夫妇到单位后分别按规矩隔离了一段时间,身体都正常,早上班了。三个孙子都在家里,哪里也未去,现在天天上网课,学习正常。

回到村部,我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李政委后,未做久留,驾车返程。小车行进在高速路上,我想到两贫困户的家庭成员都平安,小孩们的学习也正常,我轻松地驾着车,听着美妙的轻音乐,心情非常好。

(写于2020年3月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