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壓境、蛾災預警,相關板塊“借風起飛”


原創 大白財經觀察 大白財經觀察 昨天


撰文丨孫濤

新冠肺炎病毒在我國肆虐的同時,鄰國沙漠蝗災又呈現“大兵壓境”之勢。

3月2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緊急通知:近日,沙漠蝗已從東非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我國也面臨著沙漠蝗侵入的風險。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判斷,此次始於非洲的沙漠蝗災,因初期控制不力,可能會延續到2020年6月,屆時蝗群規模可能增長至當前的500倍。

根據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可知,我國蝗蟲常年發生面積2.8億畝次左右,分佈在20個省(區、市)。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四川、新疆等常發區和吉林、黑龍江等偶發高密度蝗群危害仍時有發生。

本次沙漠蝗災在我國尚未成為事實,但這並不影響農藥獸藥板塊在盤面上的良好表現,特別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繼預警沙漠蝗和草地貪夜蛾的入侵風險後,兩種蟲害的防治疊加,再次帶來相關板塊的上揚,甚至農業板塊也有借風起飛的跡象。

專家們分析,沙漠蝗越境入侵我國的可能性極小,我國也沒有其適合的自然環境,從歷史記錄看,更沒有沙漠蝗成災的記錄。蝗災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農藥殺滅雖然是主要途徑,但有一定侷限性。在目前諸多不確定因素之下,搶抓市場風口,也別忘了規避炒作的風險。

蝗災壓境、蛾災預警,相關板塊“借風起飛”


01

群蝗壓境

在3月2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關於切實做好2020年沙漠蝗相關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的前兩週,在東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正經歷著25年來最嚴峻的蝗災,農業生產已經完全停滯,肯尼亞的災情也達到了70年來最大規模。在亞洲,此次蝗災已是巴基斯坦27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40%的農作物被吞噬破壞,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印度無一倖免也遭到了蝗蟲襲擊,有4000億隻蝗蟲襲擊了拉賈斯坦邦,大量農作物被蝗蟲毀壞,預計造成全國糧食減產30%-50%。由於擔心蝗災於6月份會捲土重來,印度眼下正加緊採購無人機和其他設備,確保殺蟲劑等農藥的儲備。

巴基斯坦糧食安全與研究部植物保護司糧食安全專員瓦西姆·哈山說:從去年3月蝗災出現以來,巴基斯坦採取了地面和空中的治理措施,但效果不甚理想,現在的防控技術主要依賴於化學藥品的治理,尚不具備微生物的防治技術。

我國政府派出的由頂尖治蝗專家組成的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於2月24日抵達巴基斯坦卡拉奇進行實地考察,商討治蝗對策和支援方案。作為組員之一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受訪時表示:這次起源於東非的沙漠蝗災害就其危害程度來講,是比較大的一次。沙漠蝗被認為是所有蝗蟲中最具破壞性的一種。

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亞非處處長徐玉波表示,工作組帶來了支援巴基斯坦防治沙漠蝗蟲的一攬子計劃。中國在治蝗方面很有經驗,在數字農業、現代技術、藥械、專家人才、監控平臺等方面都有可供巴基斯坦借鑑的內容。

“持續的潮溼氣候,包括過去18個月襲擊東非和阿拉伯半島的幾次罕見氣旋,才是罪魁禍首。但是,我們還要看到,未來幾周東非還會下大雨,更為蝗群創造了合適的繁殖環境。”巴基斯坦專家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它們非常能吃,一天能吃掉與自身重量相當的食物。

公開資料顯示,每平方公里的沙漠蝗數量多達4000萬隻,一天之內就可以移動150公里,吃掉3.5萬人的糧食。這意味著,這場災難可能會有1900萬人即將面臨被餓死的處境。

面對可能到來的蝗蟲大軍壓境,西北大學農業化學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博導楊旭武研究員表示,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和低溫氣候,應該能阻擋沙漠蝗從巴基斯坦和印度直接侵入西藏;沙漠蝗經緬甸侵入雲南,要經過原始森林,這也是一道綠色屏障;但是蝗群經哈薩克斯坦通過開闊地帶和沙漠侵入新疆還是有可能的,因此國家林草局發佈緊急預防蝗災的通知是有一定道理的,新疆更需做好預防蝗災的準備。

蝗災壓境、蛾災預警,相關板塊“借風起飛”


02

蝗災預防是系統工程

蝗災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牧草損失和生態破壞,加劇草場退化、沙化和荒漠化,還會經常性遷入農田為害,威脅糧食生產安全。蝗災發生面積大、防治困難,既涉及經濟損失,又涉及生態保護;既涉及局部發生,又涉及擴散危害;既涉及國內蝗區監測,又涉及國際境外遷入防控;既需要應急防控,又需要持續治理。

有關沙漠蝗在鄰國成災的消息一出,蝗蟲的翅膀提振了我國股市農藥獸藥板塊的全面拉昇。此間有消息面稱蝗災在印度已經得到控制,該板塊隨即回落。

川財證券認為,全球蝗災嚴重將加大對農藥的需求,有利於國內農藥出口。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農藥生產國,對外出口比例70%以上。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是中國農藥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三地合計佔中國農藥出口總量近65%,非洲是此次蝗蟲災害的重災區,目前東南亞巴基斯坦和印度已經受災,蝗蟲災害對眾多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形成威脅,或將刺激我國農藥出口增長。

楊旭武研究員強調,目前有效殺滅蝗蟲依然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首先使用化學農藥一定要把握時間,農藥對蝗蟲卵期不起作用,消滅最佳時期是一齡幼蟲期,蝗蟲還在跳蝻階段,這個時期蝗蟲密集程度高,危害程度最大。成年蝗蟲在面對農藥噴灑時馬上會出現應激反應,它的翅膀和前甲都能有效阻擋農藥侵入體內。因此,農藥殺滅蝗蟲主要針對的是未成年幼體和老弱的成年群體。面對可能發生的蝗災目前還只能密切觀察,在蝗蟲經過的路徑地面進行農藥噴灑。

楊旭武研究員提醒道,雖然化學農藥防控可快速壓低蟲口密度,減少經濟損失,但不可迴避的弊端則是隨之而來的環境汙染、蝗蟲抗藥性越來越容易產生、在殺滅蝗蟲的同時,大量天敵也被殺傷。尤其在生態系統非常脆弱的草原,農藥的濃度很難把控,低濃度效果不佳,高濃度給牲畜飼料的安全性造成危險,在農田裡還會造成糧食毒物含量增加,而無法食用。而且生態一旦破壞,恢復起來非常艱難,農藥滅殺的單一方式已經行不通。由於農藥滅蝗有一定侷限性,所以蝗災帶來的農藥出口也是有限的。

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王鳳樂介紹說,我國目前滅蝗措施主要採用生態防治、特別是用微生物農藥來控制蝗蟲數量,不僅農藥的作用可以抵達蝗蟲的後代,而且對環境不會造成汙染。蝗災預防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國目前有68種蝗蟲的天敵,包括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它們對控制蝗蟲的數量具有重要作用。

蝗災壓境、蛾災預警,相關板塊“借風起飛”


03

農藥板塊還有多少空間

當沙漠蝗災像一把利劍懸而未決之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天召開新聞發佈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草地貪夜蛾原發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去年首次入侵我國,主要發生在西南和華南,經全力防控,實際危害面積在240萬畝左右,蟲害地區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

大白財經觀察注意到,今日開盤,受“兩種蟲害疊加爆發將會是種植業的災難”消息面的影響,農藥獸藥板塊指數報863.879點,漲幅達3%,成交9.16億元,換手率0.61%。二級市場上,草地貪夜蛾概念股午後直線拉昇,個股漲幅在3%左右。

有機構分析指出,如果蝗災超預期發展下去,可能導致巴基斯坦及印度兩地區甘蔗產量和白糖供給的接連下降,印度或許由出口國變為進口國。我國A股的糖業板塊或將受益。草地貪夜蛾給我國帶來的糧食災害缺口如果進一步擴大,結合目前整體農藥市場估值較低,防控預案或將帶動相關殺蟲劑用量的提升,農藥板塊和糧食板塊都將有望充分受益。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對此表示,非洲糧食依靠國際援助的局面歷來就有,從全球供需格局來講,糧食供給量和需求量是基本平衡的,不會因蝗災而發生大的變化。局部上,非洲缺少糧食的國家因蝗災而面臨更為短缺的局面,這意味著國際對非洲的援助面臨考驗,援助力度相比以前要加強。

有機構分析稱,在當下這個時代,蝗災基本上很難對全球糧食問題形成較大影響。中國、俄羅斯、美國等國也常遭遇不同程度的蝗災,但應對蝗災的能力不會導致出現糧食危機。不過,印度作為世界糧倉之一,小麥、大米等農作物產量居世界前列,蝗災對印度的影響值得進一步關注。

大白財經觀察注意到,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水平屬於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充足。我國農業農村部目前正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同時安排雲南、西藏、新疆等省區加強邊境的蝗蟲監測,嚴防遷入危害。

中科院院士、生態和昆蟲學家康樂表示,中國不是沙漠蝗的分佈區。沙漠蝗不會對我國形成嚴重威脅。可以通過蝗災發生區的生態環境改造,消除適宜蝗蟲發生的環境;同時,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種群數量,並利用化學藥劑及時防治高密度的蝗蟲發生區,從而達到對蝗災的可防可控。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則提醒股民注意,A股一直都是受消息面影響的市場。任何消息政策的出臺,都會在第二天的盤面上有所表現。但是蝗蟲和草地貪夜蛾兩種害蟲已經或即將入境消息的疊加,並不會拉動後期農藥獸藥股有太大的上浮空間。鄰國蝗蟲肆虐,但一直也沒進入中國,目前入侵的可能性也很小,造成的災害和農藥消滅的效果還沒有形成結果,也有一定限度,相關產業是否會受影響還是不定數。但是在資本市場上,相關板塊股價早就出現了明顯的波動,這就說明在消息面的刺激下,遊資在盤面炒作概念,而官方仍未給出一個確定的解說,三方因素導致的結果。只要沙漠蝗蟲沒來,草地貪夜蛾的災害還沒形成,相同的漲跌行情還會出現,只是遊資炒作的板塊或個股不同罷了。跟風的散戶踩不準進出的點位,就會被遊資和莊家割“韭菜”。在目前諸多不確定因素之下,散戶不要戀戰,賺一把就走,更應該注重落袋為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