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會不會在2020年前取消現有評審制度,改為自然晉升?

不同視角不同思維


這麼看:

取消現有評審制度,時間是2020年,新方法是自然晉升……下邊就分析一下:

一是初看這個題主的問題,就是一種期盼,期盼取消現有評審制度。說明對這個制度有點厭惡了……時間是2020年,似乎沒有根據,或者是急不可耐了……盼望新的方法,自然晉升,也是沒看出依據來……

二是無論做什麼,我們應當找到依據,沒有依據只能是一廂情願,自己的意願而已……那我們就找找依據……教師屬於事業單位,哪一個事業單位是沒有評審制度,自然晉升呢?沒有一個是這樣的。那就和公務員參照一下……近期公務員到是公佈了職級制……工作多少年,直接晉升副科正科副處……我專門問了問公務員朋友,他們說,只是聽說,還沒見到文件……那就是有計劃還沒有實行……所以,題主給了個時間,2020年……

三是在取消原晉升制度之前,必須建立一個相應的競聘制度作為替代者……沒有的話,估計就取消不了……到是近期出臺了農村教師30年教齡自然晉升高級教師,前提是具備高級教師基本要求……這也算是一個完善現有制度的預演(不是取消)……看來完善現有制度,不是空穴來風……接下來,是不是會惠及到城市30年教師,我們只能等待……

四是細細分析起來,自然晉升要是30年教齡,也是沒有多大價值了,晉升沒幾年就要退休……要是聘不上仍然兌現不了工資……還是別等待,儘快晉升……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總之,取消現有評審制度幾乎不存在,完善現有制度已經提上議事日程……老師們暫且沉住氣,對照現有賦分標準,持之以恆,不懈努力……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難困惑,隨時交流,祝你好運。


追求有趣


教師職稱會不會在2020年前取消現有的評審制度,改為自然晉升?筆者以為,改為自然晉升是可能的,但不會只是自然晉升這一個路徑。正如公務員也並不是全部是職級並行,而是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實施,取得了一定的經驗,成功的經驗是容易被複制的。如果複製到教師職稱上來,就會開闢兩條通道,一條通道就是對現行的評審制度大刀闊虎進行改革,改為按照教齡自然晉升。

但是,如果所有都是按照教齡自然晉升,對於一些特別出類拔萃的年輕教師,不但不能激勵其奮發向上,還會挫傷其積極性,變成熬年頭等職稱。這樣的改革無疑是不全面的。那麼,就會開闢另一條道路,相當於公務員的職務晉升道路。

教師職稱,在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階段,完全實行按照教齡自然晉升,而到了副高、正高職稱階段,除了按照教齡自然晉升這個通道外,另行設立破格通道,給出類拔萃的年輕教師以脫穎而出的機會。

在崗位指標設置上,破格晉升指標,不佔用自然晉升指標,兩者並行不悖。自然晉升為主通道,所有教師都可以走這個通道晉升。破格晉升為輔助通道,特別優秀的年輕教師,可以嘗試走這個通道,如果沒走通,也沒有任何關係,不影響自然晉升。

這樣,主通道鼓勵教師終生從教,不再讓教師因為職稱而勞心費力而遺憾淚流,大家機會均等。輔通道激勵年輕教師拔尖前行,縮短成才年限,更好地擔綱大任。

對於職稱評審制度改革,您的看法是怎樣的呢?對於筆者根據教育形勢發展、基於政策走向分析得出的職稱改革主輔兩條道,你同意嗎?歡迎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交流。


當代師說


個人做過多年的職稱評審工作,雖然主要是高校教師,但每年也都有部分中小學教師;另外,本人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借調過一段時間,主要做人事相關工作。以我接觸、瞭解以及總體判斷來看,教師職稱制度這幾年內是不可能取消的,但評審方法肯定會有較大改革。我的主要判斷如下:

第一,任何制度都有慣性,一個實行了幾十年的制度不可能因為某個文件、某次講話就馬上終止,而是慢慢被新制度替代進而慢慢走向消亡。在社會學中,這叫“路徑依賴”。我把職稱制度(和職稱類似的還有編制制度)比作一艘高速行駛輪船,現在這艘船偏航了,不管是要轉舵還是要停船,都不可能馬上實現,否則泰坦尼克號也不會撞上冰山了。國家出臺一項政策,尤其是關係到幾千萬教師,又頗具爭議的職稱政策,必須要反覆調研反覆徵求意見,還要找地方試點,這個過程少則2-3年,多可能10年。我個人借調期間接觸到編制改革的工作,實際上是從2011年就啟動了,但至今還沒有明確思路(比起職稱,事業單位編制改革還要更困難一些)。

第二,職稱制度實施多年,其暴露出一些弱點,但也有很多難以替代的優勢。職稱評審就像人的扁桃體,這東西要說割了也沒什麼,但不割也有不割的好處,每當你感冒的時候,它會及時提醒你。職稱評審的功能可能還遠遠強於此,從制度設計上來看,職稱是獎勵優秀教師,同時激勵其他教師好好工作,另外,職稱作為全國性的評價體系,對教師在體制內流動提供了很多便利。如果取消職稱,可能會造成教師幹好幹壞一個樣,晉升完全靠工作年限,更加不利於教師隊伍的質量提升。所以,取消職稱不如改革職稱,即便取消職稱,也需要用另外一套評價體系來替代,新的評價體系是否能保證絕對公平?新的評價體系在中國這樣的人情社會里是否也會執行走樣?這誰也說不清楚。

第三,教師職稱評審的關鍵在於評價內容和崗位數量。抓住這兩個關鍵,這個制度叫什麼名字就不重要了。現在的評價內容總少不了論文、項目、獎勵等等,對教師教學水平、貢獻等考核比較少,不利於中小學教師的正常發展,其實這個問題大家都看到了,但怎麼改大家都沒招,像教學質量這種不可量化的東西很難評價,也很難做到公平公證。另外是崗位數量,像大家說的,改成達到條件後自然晉升,說實話,這種方式跟直接給教師普調工資沒有多少區別,因為到最後,大家都是副高、正高了。而且,有了高級職稱,就要有相應的崗位職責,否則怎麼實現能上能下,怎麼激勵教師繼續努力呢?而這個崗位職責制定起來難度比職稱評審條件只大不小。所以,不管怎麼改,職業晉升都是呈金字塔狀的,高級崗位數肯定都是有限的。

總之,取消和改革教師職稱評審制度都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我個人的建議是,想要從觀念上改變職稱的影響,可以先縮小職稱間的收入差距,擴大年度考核績效津貼的分配比例,即是實現中級職稱教師如果表現突出,當年收入可能超過高級職稱教師。如此推行下去,職稱的意義就會逐漸淡化。至於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還需要大家集思廣益,一起尋找職稱的解決之道。


高校人才真經


2020年前取消現有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可能性是有的,由於目前還沒有正式文件出臺,所以誰也不敢保障2020年前一定不會取消。那麼下面老呂就重點談一下為什麼這麼多教師都呼籲取消現有評定政策,教師職稱評定改革的進展如何。



1.教師職稱評審改革進展

現行的教師職稱評審政策已經執行了三十多年,由於種種原因已經不適應現在現實。去年的兩會時期,人社部等相關部門就曾針對教師職稱評定改革一事做過解答,目前正在進行頂層設計階段。



2019年新公務員法確定了公務員的職級並行政策,這對教師職稱評審改革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推動用作。老呂認為今年的兩會肯定會有教師職稱評審改革的內容,至於改革的速度快慢還是要看頂層設計的進展。

2.為什麼大家都呼籲改革

由於教師的工資是和職稱掛鉤的,所以教師職稱評定對每個教師來講就尤為重要。很多教師論工作能力、經驗都夠資格晉級,但是名額有限,而評定的大權掌握在領導手中,這就容易滋生腐敗現象。所以老師們除了把自己的課教好還要考慮怎麼才能順利的晉職稱。



萬事萬物都會滋生蔓延,老師為了晉職稱而付出了本不該付出的經歷和金錢,那麼這種想象同樣會蔓延。導致的結果就是學校領導腐敗了,有些不平衡的老師也就腐敗了。

總之,取消教師職稱評審是一件大事,對於教師也是一件好事。即使2020年前不能取消,相信也不會太晚。喜歡老呂請關注老呂,也請舉起手來點個贊,在此謝過!


老呂聊教育


教師職稱會不會2020年前取消現有評審制度,改為自然晉升?

這個問題是壓在大多數沒評上中級和高級老師心口的一塊石頭,要想移走這塊石頭讓自己好好鬆一口氣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不用說2020年前不會取消,以我看,2030年都難以取消,為什麼?這裡面涉及的問題實在是太多太多。

第一,總得有一個規則讓老師們分出三六九等,然後按照不同級別發不同數額的工資,現在的教師職稱就是一種規則。

第二,任何一種規則都有它的利弊,只是要權衡利弊的比例問題,自然晉升有它的優點,也是一種規則,既然公務員隊伍可以自然晉升,那教師也完全可以用這個辦法,只是管理者願不願意的問題。

第三,教師隊伍真的太龐大,一個小縣城起碼四五千,都是財政撥款,地方財政收入又有限,但是謀發展教育要先行,這一大筆開支不能拖欠也必須要付啊,你想想看,假如是你主,你會不會多設幾個門檻,讓人知難而退?你會不會限制名額,讓大家排排隊,緩一緩財政壓力,打個倒算盤,可以節約一筆不少的開支哦。

當然舊的職稱制度很多詬病,我們到底是完全廢除它,以自然晉升的辦法代替,抑或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完善呢?從這幾年的趨勢來看,似乎是後者。

我始終相信,為了讓教師們安心工作,為了鼓勵教師們勤奮工作,國家教育部門一定會重視我們的心聲,只要努力工作,盡職盡責,老師們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大家給點時間,給點耐心,希望一定在播種後的田野上。


上山畝教育


教師職稱在2020年前修改現有評審制度還是有一定的可能性。取消現有評審制度改為自然晉升就不好說了。

首先說在中小學教師職稱投放的指標比例上,到2020年我預計會有一個較大的調整,初高級指標會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大家都知道,到2020年我國將要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農民收入增加,工人工資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平均工資自然會相應提高。



樂觀一點說,現有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選制度有可能分成兩塊,一塊是以教齡為首的死條件打分,另一塊是以考代評,兩下一彙總出結果。這樣應該說是一種折中的評選方法。既照顧了年長教師,也顧及到了青年才俊,同時又避免了人為因素的過多幹擾,更加地趨於科學合理。

如果到2020年初高級中小學教師職稱的指標夠多,估計多年積壓的早已夠資格教師的職稱大部分能夠得以解決。即便是一時評不上的教師,也會重新點燃希望,眼前見到亮光。

上述有關中小學教師職稱的回答是否屬於異想天開,兩年之內便能見分曉。

歡迎您加入討論留言轉發點贊,如果您有興趣想繼續瞭解教育資訊評論請關注本賬號。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我覺得到了2020年取消現有的職稱評審制度是有可能的,直接改為自然晉升。現在大多數教師對於職稱評審制度都頗有有微詞,因為評上的教師不見得就是真符合條件,沒有評上的教師不見得就是不夠資格的。

教師評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自己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但是教師如果一旦鑽進評職稱的死衚衕,那是鑽不出來的,他(她)會糾結自己評職的前後過程,到底是哪一步走錯了,直至一敗塗地。

如果取消了職稱評審,那麼,有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1、每年上級主管部門,上訪告狀的少了或是沒有了。

2、教師之間,與領導之間的關係和諧、融洽了。

3、安心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多了,不用天天勾心鬥角。

4、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增強了,工作幾年就晉城升相應的職稱,

5、教師情緒穩定了,心態健康了,醫院都少去了。

2020年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對於一些老教師而言,教了一輩子書,自然晉個職稱最起碼可以少一點遺憾。當然,也不排除有混教齡和工齡的老師,想糊里糊塗地晉職稱。如果說原來評職稱是“小鍋飯”的話,僅有少數人能吃到,那麼,自然晉升,也不是“大鍋飯”。如果能自然晉升,那麼也應該有相應符合自然晉升的基本條件。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我不知道到2020年前會不會取消職稱評定改為自然晉升。但我個人支持,改為自然晉升。當然自然晉升必須有門檻。

職稱和老師的收入是直接掛鉤的,所以支撐自然老師是很重要的事情。職稱制度本來是為鼓勵老師先先爭優而設的,但結果在執行的過程中容易走樣。比如說職稱的終身制讓很多老師評職稱前和平之後完全是兩個人,評職稱前勤勤懇懇,一旦評了職稱,馬上就鬆懈慵懶了,反正已經評了職稱,你又能奈我何?職稱的名額限制是最讓人詬病的地方,無數老師為一個職稱的名額搶的頭破血流,宮斗大劇輪番上演。有極個別學校甚至在執行職稱評定的過程中不夠規範,職稱的名額成了某些中高層領導謀私和要挾老師的工具,讓老師們怨聲載道。

那直接無條件晉升行不行?當然也不行。什麼事情都不能走極端。如果不看業績,只看教齡,那誰還會努力工作?到時候倒黴的還不是這群學生們?所以我支持自然晉升,但必須為自然晉升劃一個門檻,為職稱的自然晉升提供一個硬標準。這個標準不需要什麼職稱評定委員會,只要老師一看這個標準,結合自己的實際就知道自己有沒有資格晉升就可以了。想要晉升,你就朝這個標準努力就行了。所以這個標準必須科學規範。

在保留高標準要求的基礎之上的自然晉升制度,才會真正的做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才能真正刺激老師的積極性。最終使學生們和社會獲益,也讓老師們自己獲益。


朱鐵平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教師職稱的評審制度造成教師職稱晉升難的問題,早已飽受教育行業教師的詬病,特別是教師工資與職稱掛鉤造成各種各樣的矛盾更是讓廣大教師叫苦不迭。既然教師職稱評審制度這樣備受老師們指摘,相信在2020年前是有可能取消現有評審制度,改為自然晉升的,而且不斷減小職稱工資間的差距一直以來呼聲最高,相信這也是職稱改革的方向。如果教師工資不再和職稱掛鉤,或者職稱工資之間的差異很小的時候,那麼取消現有職稱評審制度,改為自然晉升就有更大的可能了。

當然,小徐老師的判斷並不是空穴來風,據大眾日報報道,今年11月29日山東省就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全省教師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率先對教師職稱評聘政策進行了重大改革,明確規定:繼續加大對鄉村教師職稱政策傾斜力度,在鄉村中小學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申報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申報副高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30年以上申報正高級職稱,可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

原文如下圖所示:

其中最後一句話“可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意味著鄉村中小學教師只要達到一定教學年限就可以直接晉升職稱。此《意見》一出,可謂大快人心,不但山東鄉村教師看到了職稱自然晉升的希望,全國廣大教師也為之振奮。

近年來,國家對鄉村教育的重視,對鄉村教師的扶持有目共睹,雖然目前一些政策還沒有來得及落實,但政策改革的方向已定,特別是山東教育的表率作用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廣大農村教師將有望實現職稱自然晉升。

而且一旦鄉村教師職稱自然晉升後,為了扶持整個教育事業,城市教師的職稱評審制度也會進行相應的改革。

總之,好的制度可能喚發人的工作積極性和無窮的創造性,而不合理的制度終將會被改革改進或取消,國家在進步,教育越來越被重視,而且以近年來政府的辦事效率來看,只要發現問題,解決起問題來就會很快。所以小徐老師認為“一切皆有可能”。我對我們國家,對教育都滿懷信心,大家盼著吧!


指尖教育帝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20年前,教師職稱的現有評審制度既不會取消,也不會大範圍實現自然晉升,但肯定會讓更多的教師從中受益,評審也會越來越人性化。

職稱設立的初衷並沒有實現

教師職稱設立的初衷,原本是為了激勵教師從教,提高了教師之間的競爭力,保證有經驗有能力的教師獲得更高的收入。但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職稱起到的作用恰恰與之相反,反而成了不少老師心目中的“痛”,對此怨聲載道、吐槽不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級職稱與初級職稱的工資待遇相差越來越多,甚至相差2倍以上,而高級職稱的數量又非常有限,即便是教師評上了高級職稱,也不得不等待崗位空出來以後才能兌現待遇,有些教師甚至因為個別標準,甚至一輩子都沒辦法評上高級職稱。教師職稱制度的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教師職稱現在的設置情況如下:從正高級職稱到員級5個等級,依次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與職稱的正高、副高、中級、助理、員級一一相對應。不過,在剛開始設立的教師職稱中,不僅中小學教師是分開設立的,中小學教師還不設置正高級職稱。不過,從2016年開始,北京市啟動改革,這才就此打破已經實施了30年的教師職稱制度。

教師職稱改革究竟走向何方?

就目前來看,教師職稱現有的評審制度只會越來越完善,並不是取消,而職稱自然晉升在一些地方已經有了試點,想要在2020年全面實施也並不現實。以山東為例,在一些地方的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小範圍試點,在農村學校工作滿10年,就可以自動晉升中級職稱,滿15年則可以晉升高級職稱,滿20年工作經驗晉升正高級職稱。

對於職稱現有的評審制度,大部分老師並不滿意,雖然修修補補,已經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有了較大的改進,但老師們更希望就此索性取消現有的評審制度,按照年限直接自然晉升職稱。如果這種願望實現,對於老師們來說自然是好事一件,但對於教師整體隊伍卻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現有職稱制度已經實施了30多年,固然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但也有許多可取之處。一旦直接取消現有評審制度,教師之間良性的競爭氛圍有可能直接面臨瓦解,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就無從談起。沒有一定的評審制度,按照年限自然晉升職稱以後,教師也就不用千辛萬苦追求榮譽和教學成績,混天度日不出事等著職稱晉升就可以了,久而久之,教師群體水平下降,學生成績也就無從談起。

如何才能讓教師職稱制度發揮正面作用?

一是競聘過程公開透明。除了職稱數量有限以外,職稱的競聘過程也是讓教師們吐槽最多的地方。不少地方的評定過程不透明不公開,決定權甚至只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裡,最終出現有能力有經驗的教師反而不如有關係的教師,長此以往,教師們便不再安心於教學,反而天天研究者該如何送禮找關係了。所以,教師職稱仍然要定期競聘,過程要公開公正,真正實現能者上庸者下。

二是教師職稱不再實行終身制。在去年職稱制度改革之前,教師職稱實行終身制,甚至出現有些教師臨近退休突擊評高級職稱,以圖享受相應的待遇。不過,這種情況今後不再會出現了。

三是照顧農村及偏遠地區教師。每年都會有許多農村教師辭職轉行,或者找關係調到縣城學校,職稱評定就是其中比較的因素之一。因此,給這些地區學校增加一定的職稱名額,充分考慮職稱自動晉升的必要性。

教師,已經從當年的“臭老九”成了人人羨慕的工作,教師待遇也有了較大的提升,但職稱始終是一道門檻,也是不少教師心中的“痛”。如今,教師職稱評審制度日趨完善,在不久的將來,職稱自然晉升或將成為主流,教師將不再為職稱所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