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孩子,如果你迷茫了,那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真正具有時代意義的文學作品,即使過去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再次重溫,都會如初次閱讀那般,給人靈魂深處的震撼。因為,在那些跳躍著生命活力的文字中,對於生活的直接呈現,總在不經意間流露著最為

深沉的熱愛,我想,路遙先生的作品大概便是如此,或許,艾青寫的《我愛這土地》裡面的兩句詩,能夠對於路遙先生所有作品給出準確的評價: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很喜歡《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這兩部作品,於是,當從文字轉化為畫面時,飽含深情的故事內容與熟悉的生活場景,總會讓我熱淚盈眶。作為農民的兒子,我愛著我的家鄉,也時常懷念著我的家鄉。有人說,這種戀家的情感,會成為年輕時闖蕩的阻礙,逃離家鄉,才能追求更高的夢想,對於這種觀點,我是嗤之以鼻的,故土情懷,永遠都是一種偉大的精神支撐。

農村的孩子,如果你迷茫了,那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2015年,《平凡的世界》改編的電視劇上映,基於當下視角的二次創作,不經意間,融入了部分現代人的思考。於是,在看完這部電視劇之後,我對於路遙先生另一部小說《人生》改編的電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為,《人生》小說的發表與同名電影上映之間的時間差,只有短短兩年,所以,《人生》的改編,就會顯得更真實與純粹一些。

如果說,《平凡的世界》是帶著理想主義色彩,全景式的展示農村發展的全貌,那麼,《人生》便是紮根生活,用一種近乎殘酷的寫實風格,深入剖析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個人內在矛盾。一個是站在面上呈現生活,一個是站在點上分析人生,所以,《人生》似乎更具有社會批判意識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在人年輕的時候。

農村的孩子,如果你迷茫了,那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1

《人生》這部電影,上映於1984年,由第四代導演吳天明執導。

電影整體上遵循著小說的基本脈絡,而呈現出的油畫般的質感,總是帶著濃濃的泥土氣息。在電影開始,我就明顯感受到了一種熟悉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大西北的黃土地裡,長著綠油油的莊稼,清澈的小溪,流淌在沙石縫隙間,揮灑汗水的人們,牽著自家的老牛忙碌著播種。

我想,吳天明導演是懂生活的,所以,他能夠把路遙先生的文字,用最生活化的畫面呈現出來,沒有脫離現實,卻實實在在紮根生活,樸實且具有情感共鳴,一開始就牢牢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農村的孩子,如果你迷茫了,那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這片黃土地是祖輩情感與精神的寄託,而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大概也離不開家長裡短的絮叨,但是,《人生》這部電影,巧妙地避開了瑣碎生活的重複,而是把故事的重點,放在了剖析以高加林為代表的農村知識青年身上。

他們夾在時代發展的縫隙中,擁有著糾結與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是代表著理想追求的城市,一方面是代表著情感歸屬的農村,當在知識薰陶中成長的他們,開始紛紛選擇逃離家鄉時,帶走的是軀體,留下的卻是精神。

作為家中獨生子的高加林,高中畢業後便在自己家鄉教書,雖說沒有能夠留在大城市工作,可是,當老師畢竟也是一份體面的工作。可惜,他的職位卻被別人走後門給頂替掉了,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發展。高加林從知識分子的身份重新迴歸到農民的身份,那份放不下的孤傲與高高在上的自尊,總是讓他在現實與理想之間,不斷地來回撕扯。

農村的孩子,如果你迷茫了,那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我想,高加林代表著的正是一批生在農村,卻接受過知識薰陶的年輕人。

知識讓他們的眼界開闊,卻也讓他們不自覺的與生活慢慢脫軌,急於高飛卻從沒有對未來給出準確的規劃,而在身份問題上糾結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對於理想選擇的不純粹。從這一點出發,就會發現,其實,高加林在一開始當老師的目的,便是擺脫農民的身份,這種擺脫讓他慢慢的在自我認知上迷失著。

從鄉村到城市的轉變中,總是讓物質與精神形成一種對立,而打碎生活根基的,便是對於自我是身份的否定。文化讓他們體面,可在自我認識上的不足,讓他們總是覺得矮人一等。這種從精神層面就否定自己的做法,並不是用一個城市人的身份就能夠實現的,雖然,生活從來不會因為貴賤而區分人生,可高加林內心卻一直存在著貴賤之分。

農村的孩子,如果你迷茫了,那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設計便足以說明高加林的這種自我迷失。他被家人要求去城裡賣饅頭,因為,在家人眼中,賣饅頭總比刨地體面,靠勞動掙錢不丟人,可是,高加林卻始終排斥著自己的身份與地位,在他碰到城市工作的同學時,也是用走親戚作為搪塞,自己躲在角落裡的東張西望,讓他與周圍談笑風生的人總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的,不是他農民的身份,而是他精神層面的自卑,以及對於現實生活的模糊認識。

此刻,高加林的自我認知已經徹底搖擺,因為,他通過課本接觸過外面的世界,加上強烈自尊心的驅使,他活在了自己的幻想中,忘記了迴歸現實,忘記了腳下的根。脫離生活的一廂情願,就如同空中樓閣,終有消失的那一天。

農村的孩子,如果你迷茫了,那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2

電影中,我總覺得巧珍和黃亞萍是高加林的兩個分身,一個是給他生活支撐的,一個是給他精神滿足的,可是,缺乏自我清晰認知,讓他終究在生活與精神之間迷失。沒有人生來甘願平凡,可是,如果把逃離平凡當做一種負擔,則會讓生活越發的沉重,高加林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身份只是一個外在的符號,真正的阻礙,在於內心對於自我的完全否定。

看高加林的時候,我總是會想到孫少平,同為年輕人,本該是帶著夢想闖蕩,即使生活平凡,也不該將身份看作是一種罪惡感。自我回歸的首要,就是能夠站在平等的角度,明確自我的需求,清晰自我的認知,紮根生活,且熱愛生活。有知識是好事,可也得時不時地沾點泥土的氣息,畢竟,是你腳下的土地養育了你,這才是真實的生活感受。

農村的孩子,如果你迷茫了,那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也許,德順爺爺說的沒錯:“你該把根紮在咱們土裡,可如今你變成了豆芽菜,身上一點土都沒有了”。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你連自己的生活都不熱愛了,那,即使高飛了,也終有摔下去的一天。所以,電影后半段,高加林走後門的事被曝光了,他又重新回到了農村,或許這裡的安排具有戲劇性,但更多的是一種警示

既然你不知道生活了,那就回到生活中,重新曆練歷練吧!

區別於小說中高加林跪在地上的失聲痛哭,電影中,只是留下了高加林的一個背影。我想,電影的這種安排是非常巧妙的,高加林身上幾乎有每個人的影子,而光是一個高加林的懺悔是沒有的,關鍵是讓混跡在觀眾中的高加林們,明白生活真正的意義所在。

農村的孩子,如果你迷茫了,那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路遙先生滾燙的文字飽含深情,吳天明導演冷靜的畫面充滿反思,可惜,這兩個人都已經不在了。從創作到現在,已經過去三十多年的時間,可卻總是在每一次的回味中,能夠真切的感知到高加林內心糾結與矛盾的心理,這大概是因為,我們現在面臨著與高加林同樣的處境。

《人生》的故事發生在改革開放時期,那是社會鉅變的年代,所有的一切都在蓬勃發展,在城市化浪潮洶湧的衝擊下,不免讓農村年輕人的精神造成迷茫,所以,路遙先生站在現實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農村知識分子的形象,試圖探索社會發展對於農村衝擊時,如何平衡物質與精神需求。

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物質中沉溺許久的我們,再次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即使,身份上的認知在慢慢改善,可是,迴歸鄉村與留守城市的問題依舊是一種困惑。大城市容不下靈魂,小鄉村容不下肉體,自我認知開始迷失,精神再一次出現空虛。

農村的孩子,如果你迷茫了,那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高加林好在有一個德順爺爺的指引,可是,我們的德順爺爺在哪裡呢?那片揮灑過祖輩汗水的黃土地上,再也看不到對生活滿懷熱情的人了,因為,土地一直在荒廢,種地人的精神也在消失,那個原本是生活支撐的根,現在,早就被連根拔起了。

一代人的消失帶走了一代人的熱愛,於是,這片魂牽夢繞的土地上,再也開不出高尚的花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