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正宗的陝西人,你認為哪個小吃可以代表陝西美食,為什麼?

食在陝西


無論是不是陝西人,提到陝西美食,愛吃的都會說出那麼幾樣:羊肉泡饃、肉夾饃、涼皮以及各種面。

真正的陝西人都知道,這些美食與自己年幼時的味道都有了一定的區別。

因為當需求量上升時,店家為了快速製作就會對加工進行改良。

例如肉夾饃最早是炭烤餅,現在多數是白吉餅(我說的是多數不是全部)。味道差的就太遠了。

根據時間的推移以及美食的改良,個人認為陝西美食中涼皮的味道與過去差別不大,但是還是首推陝西的各類麵食,經過改良後無論是麵食的種類更加豐富、配菜更加營養、味道上也讓外地人更加喜愛。

因此我個人認為陝西的麵食更具代表力,例如影視劇《白鹿原》中的油潑面就是很多老陝人的最愛,像張藝謀、文章這些已經在其他地區生活的老陝人,依然獨愛陝西的油潑扯麵。


西一安鮮


我就是地道的陝西人,我認為陝西的饃最能代表陝西。陝西主要的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小米,稻穀等,但論產量和種植面積,小麥位居第一。這就造成了很多陝西人都愛吃麵食,包括饃和麵條等。

要說哪種小吃最能代表陝西美食,很多人都覺得是面,陝西的麵食種類多,而且分佈又廣,最重要的歷史還很悠久。來西安不吃碗biangbiang面,油潑面的都不算來過。但是說來說去,我總覺得面不如饃。

每天早上,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饃攤,吃一個菜夾饃,肉夾饃或者是雞蛋🥚花幹夾饃,再來碗粥,我相信這是很多在西安的人的早餐。

除了這幾種,還有陝西有名的鍋盔,油餅,羊肉餅,牛肉餅,饅頭,石子饃,花捲,還有最具藝術感的陝西花饃,陝北地區用小米做成的黃饃饃,陝南安康有名的炕炕饃,燒餅等都是饃的不同款式。陝西跨度大,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像陝南很多地方種植水稻居多,但是饃仍然是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餐,放眼整個陝西,我覺得還是饃的分佈更廣,接受人群更多。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饃做起來確實比麵條更快,早餐烙一張餅可比一碗涼皮的製作流程簡單的多了。

之前看過一篇美食文章,叫陝西人的饃能夾下整個世界,我不敢苟同,說的是誇張了點,但確實陝西的饃確實能夾出很多花樣,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饃做不到的。麵條,燒烤,各類菜品他都能包下。

我想這正是陝西包容的美食文化,也是秦人擁有的博大胸襟。好啦,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








長安玉食


陝西美食有很多,涼皮肉夾饃冰峰,油潑面,岐山臊子面,褲帶面,羊肉泡饃,鍋盔辣子夾饃。攪團,漿水魚魚,陝西美食以麵食為主。因為地處西北地區,來陝西一定要嘗一嘗地道美食。

陝西人性子直,淳樸善良,油潑辣子一道菜很形象的比喻了陝西人的熱情豪爽,有情有義。











63232917一簾幽夢


肉夾饃有好幾種:樊記臘汁肉夾饃,秦豫肉夾饃,回民牛肉夾饃。秦豫肉夾饃乾肉不帶湯汁,肥肉煮成透明狀,痩肉乾塊,有一種奇香。每日供不應求,可惜現在再也沒見了。回民的夾饃五味十字向西天主教堂斜對面,肉香饃大,真不錯。樊記老牌更不用說。西安北火車站的潼關肉夾饃也可以。看你好哪口。涼皮也有好幾種。麻醬麵皮,擀麵皮,漢中米皮,秦鎮米皮,炒擀麵皮,漢中熱米皮。最喜歡漢中熱米皮,皮帶樣寬,那個滑溜過癮妙不可言…


統一文字


說說陝西biangbiang面

一般人打不出這名字,字都是自造的,面本身十分接地氣,和油潑面還真不一樣,存在於普通老百姓家,名字來自扯麵時候拍擊案板的聲音,配上關中人喜歡的油潑辣子。西府叫軟面,水水面,其它地方叫法不詳,以每年新產小麥,磨出的麵粉最佳。夏忙時節,蹲著曬場,gejiu著吃biangbiang面 是老陝一樂。要不是真正的關中人,你連它究竟什麼樣都不清楚,外地遊客吃的,和老百姓家裡的,就是不一樣,它神龍見首不見尾。

它,敢於讓文化人瞬間自慚形穢, 連字都寫不出來,五十八畫,一般人寫過這樣的字嗎?周身體現出一種怪異的文化,接地氣,通古今,自帶幽默。


多彩體壇


要說陝西的小吃,具有代表性的也就是羊肉泡饃和肉夾饃了。不過陝西的地方小吃卻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地方小吃,就說關中地區從東往西,光面食至少就有一百多種。比如羊肉餄絡,辣子烹豆腐,糊泊饃,罐罐饃,牛舌頭饃,菜魚,紫卷等等。

就說油潑面吧,一道陝西人的家常便飯都被人吹上天了,還有褲帶面,也就是陝西人常說的撴面,幾乎家家都會做,只是各地有各地不同的口味而已。要說最能代表陝西人的吃食,我覺得撴面比較合適,因為外地人吃麵,很少吃那麼寬的麵條,也很少端著老碗吃麵的。


清風冷月醉紅塵


陝西,秦嶺是到坎,秦嶺以南是一種飲食習慣,以北又是另外一種,秦嶺以南以大米為主,口味接近四川,以北是另外一種,涼皮是關中的吃法,陝南吃的是用米漿做的,而且吃熱的並不怎麼吃涼的,再說陝南小吃比關中陝北都多。


Madman41185564863


老陝小吃應該很多,首推羊肉泡饃。為啥呢?在國內唯一一家是給個大碗,弄個饃在那掰,別小看這一著,掰出了老陝的情懷,掰出了老陝的自然,滾燙的羊湯一澆,那滋味只有老陝才能體會到的美味。


用戶2218935973043


能代表的是:攪團、麻食、漿水魚魚加饃、餅喝米湯。


大端午2


陝西面食我幾乎沒有不愛吃的,去過幾次都沒吃夠就回來了,唯一吐槽的是前些年在西安經導遊介紹的太后餃子,不是不好吃而是太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