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西瓜坐果率低,主要原因是什麼,要如何防治呢?

生活八戒


大哥你說的坐果率低是一顆上沒有還是少個,西瓜一般每一顆都只需要結一個就可以了哦,在第六片葉之後的花留一個,不需要坐果好幾個的,延長成熟週期還浪費肥料,你還不如多種幾顆呢,不過也有人在二十片葉之後再留一個,記住,只再留一個,大瓜摘了之後過一段時間收二次瓜,效果好不好我不知道,你要說有的瓜只開花不結果那這是授粉問題,這個可以通過人工或在棚裡養蜜蜂,這是很普遍的,有人說重茬,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大棚西瓜基本都嫁接南瓜或西葫蘆,不存在重茬的說法,我的經驗就這個,您覺得有用可以點個贊關注再走,謝謝!


三七分享養殖知識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西瓜的消費已由傳統的夏季消費變為全年消費,自然環境下西瓜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上市,由於上市時間集中,銷售價格容易受到抑制,而且又處於高溫、高溼的季節,不利於鮮瓜的儲運,以至於豐產不豐收,嚴重的挫傷了瓜農種植西瓜的積極性。

而隨著反季節栽培技術不斷推廣應用,瓜農通過溫室、大棚進行反季節種植西瓜,西瓜上市時間錯開了露天西瓜集中上市期,產生的經濟收益十分可觀,所以越來越受到瓜農們的重視,但在種植過程中,由於管理不到位嚴重影響西瓜坐果率,造成大棚西瓜產量低,品質差;

一、下面來分析一下造成西瓜坐果率低的原因主要哪些?
1、由於西瓜花芽分化在苗期基本完成,幼苗長出兩片真葉時,主蔓第一雌花開始分化,長出五片真葉時,主蔓第三雌花已經分化完成;如果育苗期溫度管理不當,易造成不正當雌、雄花分化比例,這是造成西瓜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2、西瓜開花坐果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共存期,此時瓜蔓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如果這時營養供應過剩,造成瓜苗生長過旺,頂端優勢過強,而開花、坐果時不能完全由養分生長轉化為生殖生長,造成雌花質量差,競爭養分能力低,授粉、受精後幼果不膨大或是發育緩慢,造成化瓜,這也是造成西瓜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3、西瓜是以雌雄異花同株、異花授粉的作物,一般情況下不具備單雄結果的能力;只有雄花花粉落到雌花柱頭上萌發,完成雙受精作用,不斷產生生長素,瓜胎才能持續膨大長成果實;而目前大棚栽培的西瓜一般都為早熟品種,這類品種的西瓜耐低溫、弱光能力較差,普遍存在雄花出現遲、數量少、無花粉、活性低等缺陷,不能滿足所有雄花授粉、受精、膨果的需求,嚴重影響西瓜坐瓜率;
4、雄花花粉適宜發芽溫度在25°左右,遇到乾旱或連續雨、雪天氣,棚室內光照不足、空氣相對溼度過低或者過高,也會影響花粉活力,造成雌花授粉、受精能力下降,從而影響西瓜坐果率;
另外,連續的陰雨天氣或棚室內光照不足,溫度過高或偏低等條件下,瓜蔓葉片光合作用差,光合同化物少,受精後的幼瓜也會因營養不足而化果,也會影響西瓜坐果率。

二、要解決好以上這些問題必須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1、品種選擇;棚室反季節種植西瓜要選擇耐低溫、耐弱光、適應性強的專用型早熟品種,或者種植一定比例的極早熟西瓜,以提供充足的授粉花粉。
2、培育壯苗;育苗時,人為創造有利於西瓜花芽分化、培育健壯幼苗的環境;幼苗長出後,苗床白天溫度控制在20至25℃,夜間溫度保持在14到18℃,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有利於花芽分化,也有利於低結為形成正常的雄花和雌花。可有效避免高腳苗發生;要保持充足的光照,用無病土配製營養土,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肥以及微量元素為輔,加強城市管理才能培育出健壯瓜苗;
3、伸蔓期管理;西瓜生慢後一個月左右第一雌花開放,為了保證營養生長順利向生殖生產轉變,生完後20天左右要控肥、控水,同時結合整隻使瓜秧壯而不旺,利於形成優質的雌花,從而提高坐果率;

4、坐果期管理;西瓜開花坐果時,棚室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2至28℃,空氣溼度保持在85%至95%,要保持光照充足,有利於植株授粉,可有效提高西瓜坐果率;棚室內的溫度高於35℃或低於15℃,空氣溼度低於50%或空氣溼度達到飽和狀態時會嚴重阻礙和抑制花粉的萌發,所以一定嚴格調控棚室溫度;
5、人工受損;西瓜生產過程中,提高坐果率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激素做果靈或防落素,都能有效提高坐果率,但一定要以人工有效輔助授粉相結合。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毛驢講三農


西瓜屬異花授粉作物,只有通過昆蟲等傳粉媒介傳粉後才能坐果。早春季節溫度低,大棚中傳媒昆蟲少,必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才能保證坐果。

1 選擇適宜的授粉花朵要選取花朵大而鮮豔,花葯發達,花粉多,剛開放的質量好的雄花為雌花授粉;雌花大多選擇第2個雌花,也就是瓜位大約在植株1米左右的高度,一般選果柄長4 . 5-5 . 5釐米,子房橫徑2毫米左右的雌花受粉,這樣的雌花子房肥大,圓滑,表面茸毛密佈,比較容易坐果,且有發育成大瓜傾向。

2 選擇最佳的授粉時間

一般授粉時間應以上午8-10點為宜。但陰雨低溫天氣花粉成活率低,一般避免在這種天氣授粉,或者把授粉時間延至10-12點進行。授粉時間主要以雌花而定,一般地說,前一天落日前露出黃色雌蕊的雌花,次日上午均能開放授粉。

授粉時,把雄花用鑷子去掉花瓣或後翻花瓣,使雄蕊露出,然後輕輕托起雌花花柄,使其露出柱頭,把雄蕊在雌花柱頭上輕輕摩擦,使柱頭上沾滿花粉。授粉後,將授粉日期在授粉瓜節位上拴牌或作其它標記,以便確定瓜的成熟期。

3 授粉後的注意事項

授粉後的次日下午要檢查授粉的效果。如果雌花果柄彎曲下垂生長,子房前端開始觸地,表明授粉成功;如果雌花果柄仍然向前伸直,一般是沒有授上粉的表現。此時應注意清理該植株上的標記,需要重新選擇雌花重新授粉。授粉後7天左右,瓜已坐住,可以肥水猛攻,同時做好病蟲防治等工作。


永不言棄DZ


西瓜種植坐果是關鍵,只有坐的果子好了,收成才會好。

提高西瓜坐果率:

1、整枝理蔓。採用三蔓式整枝,當主蔓長150釐米、子蔓長達30-50釐米時進行整枝理蔓工作。保留主蔓和兩個健壯的子蔓成為三蔓式,剪除多餘的子蔓,以集中養分,促使提早開花結果。尤其是當開花時,雌花前、後節萌生的子蔓分2-3次剪除,有利於坐果。

2、人工授粉。西瓜是蟲媒花,如果昆蟲少會影響授粉,因此,採取人工授粉是提高坐瓜率的重要措施。尤其陰雨天更應該加強人工授粉工作。具體方法是:雌花開放期間,每天上午8:00-10:00摘當日開放的雄花,去掉花冠,露出花葯,將花粉輕輕塗抹在留瓜節位的雌花柱頭上,看到柱頭變黃色即可,一般一朵雄花可以授2-4朵雌花。如果遇上陰雨天,還要於授粉前套袋防雨,授粉後繼續套袋,以防雨淋後發生大量落花、化瓜現象。

3、摘心或掐莖保果。西瓜坐果後,在主蔓上部留10-15片葉進行摘心,以控制主蔓生長,集中養分,促進西瓜膨大。或者是在幼瓜後邊的莖蔓上用力一掐,聽到“喀吧”一聲,這樣能大大提高坐瓜率。

4、深壓蔓。當發現瓜蔓“瘋長”難坐瓜時,可在瓜後2節、瓜前2節分別挖坑壓蔓,減少養分向生長點輸送,可以控制徒長,促進坐瓜。待幼瓜長至碗口大小,將壓蔓土扒開,把蔓拿到明處,防止病菌感染。

5、搞好水肥管理。尤其要搞好開花前後的水肥管理。開花前要控制澆水,掌握土壤“見幹見溼”的原則,即早晨看土壤潮溼,中午變幹發白,經晚上返潮後,第二天早晨土壤仍然溼潤。如果土壤乾旱,可以澆水,但要保證植株生長健壯,不跑蔓,不化瓜,雌花授粉後7天,所留的瓜長到雞蛋大小時,植株需水、需肥量增大,應及時澆膨瓜水、追施膨瓜肥。追肥時不僅要注意氮、磷、鉀的全面施用和合理配比,而且還要適當增施鈣、鎂、硼、鋅等中、微量元素自己金科德硅肥平衡氮磷鉀吸收,改善植株的營養條件,這樣才可以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

6、及時防治病蟲。連續陰雨天會導致西瓜炭疽病、枯萎病等嚴重發生,需及時防治。具體方法是:及時摘除病葉和剪除病枝,瓜田四周開通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防治西瓜炭疽病等,可採取每隔7-10天或搶晴天用70%百菌清15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西瓜枯萎病可採用撥除病株後,用銅製劑澆根防治。

7、噴灑提高西瓜坐果的農藥,可顯著提高西瓜坐果率和含糖量。


農業老徐


西瓜人人愛吃,市場銷路好,今年來溫室西瓜種植面積越來月大,可提早上市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但是早春種植西瓜難免會遇到各種技術問題,尤其早春溫度不穩定,棚室氣溫低,加上低溫寡照陰雨天氣對棚室西瓜早熟栽培影響甚大。西瓜苗在開花期遇上了低溫、陰雨、寡照的天氣,容易出現有雌花而無雄花或有雄花但花粉活力低下,西瓜無法正常坐果或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等問題。

西瓜坐果困難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

育苗期溫度管理不當

西瓜的花芽分化在苗期基本完成,2片真葉展平時,主蔓第1雌花開始分化,5片真葉展平時,主蔓第3雌花已經分化完成。育苗期溫度管理不當造成雌、雄花分化比例不正常是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植株生長前期,一方面要防止低溫高溼引起的漚根及枯萎病等病害的發生,另一方面又 要防止高溫高溼以及弱光引起的植株徒長。緩苗期白天溫度控制在30~32℃,夜間16~18℃。伸蔓期白天溫度以25℃為宜,到了28℃要注意放風。坐果期白天溫度可提高到30~35℃,夜間18~20℃,加速果實的生長髮育,以利早熟高產。

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

伸蔓期如果施肥偏多,營養供應過剩,瓜苗旺長,引起營養生長過旺,頂端優勢過強,則生殖生長受到抑制,到開花、坐果時不能完成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雌花質量差,競爭養料能力差,授粉受精後幼果不膨大或發育緩慢,造成化瓜,也是造成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雄花質量差

保護地栽培由於受低溫、短日照影響,致使部分西瓜先開雌花,少開雄花,因而造成授粉不良而導致坐果困難。此外,如果在開花期遇到低溫、陰雨等不利條件,則花粉不易散發,柱頭過溼不易粘粉,就會影響正常的授粉受精,再加上現在棚室栽培的西瓜品種耐低溫、弱光能力一般,普遍存在雄花出現遲、數量少、無花粉或花粉量少活力低的缺陷,不能滿足對所有雌花授粉、受精、膨瓜的需求。

開花坐果時外界自然條件不利

西瓜喜光,若遇低溫寡照,植株長勢減弱,造成坐果困難。此外,開花坐果期遇到低溫、高溫、乾旱或連陰雨無光照、空氣相對溼度過低或過高等不利條件,也可能造成花粉活力差,對雌花授粉受精能力降低,而造成坐果困難。雄花花粉管最適宜的萌發溫度是25℃左右。

其他原因

連陰雨或嚴重遮陰、溫度過高或偏低、開花結果期水分不足、缺乏傳粉媒介、人工授粉不及時等,也是造成坐果率低的原因。

提高西瓜坐果率的方法


選用適宜品種

要選用早熟、中早熟或中熟,在低溫條件下坐果性好,優質、耐貯運的保護地栽培專用中、小果型品種。

適期播種

根據定植期和苗齡來推算適宜的播種期,適宜定植期一般為終霜前30天左右,壯苗的日曆苗齡為30~40天。因此,可在終霜前60~70天(2月上、中旬)播種育苗。若採用嫁接育苗,由於有嫁接後的癒合緩苗期,所以西瓜播種期應提早7天左右,而砧木播種期要再早5~7天。

培育優質壯苗

子葉出土後苗床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13~18℃,既有利於花芽分化,低節位形成正常的雌花和雄花,又可避免高腳苗或老僵苗;除注意澆足底墒水外,第1片真葉展開前應嚴格控制澆水,可向苗床內撒細土1~2次,厚0.5cm。另外保持充足的光照,營養土要配比適當,氮肥不宜太多,氮、磷、鉀及微量元素達到營養平衡,才能育出壯苗。

抽蔓期加強水肥管理

抽蔓後追1次優質肥(餅肥或農家肥、複合肥等),並多次適量澆水。深冬季節日光溫室室內溼度相對較低,所以在澆水管理上更為嚴格,適當控制用水量和次數。不宜大水漫灌,提倡小水勤澆,儘量採用滴灌或膜下暗灌,以提高室內地溫,促瓜早熟。西瓜一般伸蔓後1個月左右第1雌花開放,現蕾前後應以控為主,節制肥水,控制分枝過多和枝蔓頂端過旺,以利於坐瓜。

開花結果期協調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

開花結果期適當控制肥水,不可偏施氮肥。及時整枝打杈,控制瓜秧旺長。整枝除芽時注意保留雄花,以保證有足夠的花粉。若出現瘋秧,應及時採用重壓蔓、扭傷莖蔓頂端等方法抑制莖葉生長,還可採用掐莖的方法保瓜,即在幼瓜節位上方的莖蔓上用力一掐,力度以聽到“咳叭”聲為準,這樣幼瓜十有八九坐得住。若植株生長較弱,子房瘦小,可進行根部追肥,增強長勢,促進開花坐果。

調節好溫溼度與光照,創造有利的坐果環境

西瓜開花坐果期的適宜溫度為25℃左右,開花坐果時,室內溫度22~30℃,相對溼度80%~95%,光照充足,非常有利於授粉過程的完成,提高坐果率;在溫度允許的情況下,應儘可能將棚膜掀開或減少其它覆蓋物,採用無滴膜或清除棚膜霧滴。室內溫度高於35℃或低於15℃,相對溼度低於50%或達到飽和,對花粉的萌發會產生嚴重的障礙或抑制,要儘可能地避免。

人工輔助授粉

西瓜人工輔助授粉宜在上午7:00~9:00 時進行,陰天可適當延後,隨即做好授粉日期標記,以便作為成熟採收的依據。授粉時選當天開放、子房肥大、圓滑、表面密佈茸毛、果柄長而粗的健壯雌花,將當天開放且已散粉的新鮮雄花采下,將雄花的雄蕊對準雌花的柱頭,輕輕蘸幾下,看到柱頭上有明顯的黃色花粉即可。1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

授粉時要注意防止從棚頂滴下水滴落到花粉上,而使花粉破裂,失去受精能力。低溫天氣植株沒有雄花開放或花粉無活力時,可用 0.1%氯吡脲 150~400倍液處理,於雌花開放當天或開花前後一天均勻噴淋雌花或浸子房 1 次,並做好授粉日期標記。

西瓜用第2雌花留瓜為宜,過早出現的第1雌花應當去掉。但在第2雌花出現晚時,也可用第1雌花。第2雌花出現過早時,也可用第3雌花。

授粉後肥水管理

一般在開花授粉前不再澆水,待瓜核桃大小時開始澆水追肥。膨瓜水與膨瓜肥同時進行,肥既可以預先填埋,也可以水肥混澆。第1次膨瓜水肥是在幼果雞蛋大小時施入,這是 西瓜減少僵果、畸形果,迅速膨大的關鍵時期,水肥尤其重要。可追施硫酸鉀型平衡肥(N-P-K為15-15-15),10天后追施第2次膨瓜水肥,根據不同品種確定施肥量。以後視土壤墒情澆水,但在採收前10天左右應停止澆水。

小結:溫室早春西瓜一定要精細管理,重施有機肥,加強水肥管理,開花結果期控制好溫度,採取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提高坐果率。


愛吃菜的大害蟲


早春持續的低溫寡照陰雨天氣對棚室西瓜早熟栽培影響甚大。西瓜苗在開花期遇上了低溫、陰雨、寡照的天氣,容易出現有雌花而無雄花或有雄花但花粉活力低下,西瓜無法正常坐果或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等問題。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解決日光溫室西瓜坐果率低的問題,進而提高西瓜的產量和效益。

早春西瓜坐果難的原因

西瓜坐果困難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

1

育苗期溫度管理不當

西瓜的花芽分化在苗期基本完成,2片真葉展平時,主蔓第1雌花開始分化,5片真葉展平時,主蔓第3雌花已經分化完成。育苗期溫度管理不當造成雌、雄花分化比例不正常是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植株生長前期,一方面要防止低溫高溼引起的漚根及枯萎病等病害的發生,另一方面又 要防止高溫高溼以及弱光引起的植株徒長。緩苗期白天溫度控制在30~32℃,夜間16~18℃。伸蔓期白天溫度以25℃為宜,到了28℃要注意放風。坐果期白天溫度可提高到30~35℃,夜間18~20℃,加速果實的生長髮育,以利早熟高產。

2

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

伸蔓期如果施肥偏多,營養供應過剩,瓜苗旺長,引起營養生長過旺,頂端優勢過強,則生殖生長受到抑制,到開花、坐果時不能完成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雌花質量差,競爭養料能力差,授粉受精後幼果不膨大或發育緩慢,造成化瓜,也是造成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3

雄花質量差

保護地栽培由於受低溫、短日照影響,致使部分西瓜先開雌花,少開雄花,因而造成授粉不良而導致坐果困難。此外,如果在開花期遇到低溫、陰雨等不利條件,則花粉不易散發,柱頭過溼不易粘粉,就會影響正常的授粉受精,再加上現在棚室栽培的西瓜品種耐低溫、弱光能力一般,普遍存在雄花出現遲、數量少、無花粉或花粉量少活力低的缺陷,不能滿足對所有雌花授粉、受精、膨瓜的需求。

4

開花坐果時外界自然條件不利

西瓜喜光,若遇低溫寡照,植株長勢減弱,造成坐果困難。此外,開花坐果期遇到低溫、高溫、乾旱或連陰雨無光照、空氣相對溼度過低或過高等不利條件,也可能造成花粉活力差,對雌花授粉受精能力降低,而造成坐果困難。雄花花粉管最適宜的萌發溫度是25℃左右。

5

其他原因

連陰雨或嚴重遮陰、溫度過高或偏低、開花結果期水分不足、缺乏傳粉媒介、人工授粉不及時等,也是造成坐果率低的原因。

西瓜坐果難如何解決

1

選用適宜品種

要選用早熟、中早熟或中熟,在低溫條件下坐果性好,優質、耐貯運的保護地栽培專用中、小果型品種。

2

適期播種

根據定植期和苗齡來推算適宜的播種期。以山東濱州為例,該地的適宜定植期一般為終霜前30天左右,壯苗的日曆苗齡為30~40天。因此,可在終霜前60~70天(2月上、中旬)播種育苗。若採用嫁接育苗,由於有嫁接後的癒合緩苗期,所以西瓜播種期應提早7天左右,而砧木播種期要再早5~7天。

3

把好育苗關

子葉出土後苗床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13~18℃,既有利於花芽分化,低節位形成正常的雌花和雄花,又可避免高腳苗或老僵苗;除注意澆足底墒水外,第1片真葉展開前應嚴格控制澆水,可向苗床內撒細土1~2次,厚0.5cm。另外保持充足的光照,營養土要配比適當,氮肥不宜太多,氮、磷、鉀及微量元素達到營養平衡,才能育出壯苗。

4

抽蔓期肥水施用得當

抽蔓後追1次優質肥(餅肥或農家肥、複合肥等),並多次適量澆水。深冬季節日光溫室室內溼度相對較低,所以在澆水管理上更為嚴格,適當控制用水量和次數。不宜大水漫灌,提倡小水勤澆,儘量採用滴灌或膜下暗灌,以提高室內地溫,促瓜早熟。西瓜一般伸蔓後1個月左右第1雌花開放,現蕾前後應以控為主,節制肥水,控制分枝過多和枝蔓頂端過旺,以利於坐瓜。

5

開花結果期協調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

開花結果期適當控制肥水,不可偏施氮肥。及時整枝打杈,控制瓜秧旺長。整枝除芽時注意保留雄花,以保證有足夠的花粉。若出現瘋秧,應及時採用重壓蔓、扭傷莖蔓頂端等方法抑制莖葉生長,還可採用掐莖的方法保瓜,即在幼瓜節位上方的莖蔓上用力一掐,力度以聽到“咳叭”聲為準,這樣幼瓜十有八九坐得住。若植株生長較弱,子房瘦小,可進行根部追肥,增強長勢,促進開花坐果。

6

調節好溫溼度與光照,創造有利的坐果環境

西瓜開花坐果期的適宜溫度為25℃左右,開花坐果時,室內溫度22~30℃,相對溼度80%~95%,光照充足,非常有利於授粉過程的完成,提高坐果率;在溫度允許的情況下,應儘可能將棚膜掀開或減少其它覆蓋物,採用無滴膜或清除棚膜霧滴。室內溫度高於35℃或低於15℃,相對溼度低於50%或達到飽和,對花粉的萌發會產生嚴重的障礙或抑制,要儘可能地避免。

7

人工輔助授粉

西瓜人工輔助授粉宜在上午7:00~9:00 時進行,陰天可適當延後,隨即做好授粉日期標記,以便作為成熟採收的依據。授粉時選當天開放、子房肥大、圓滑、表面密佈茸毛、果柄長而粗的健壯雌花,將當天開放且已散粉的新鮮雄花采下,將雄花的雄蕊對準雌花的柱頭,輕輕蘸幾下,看到柱頭上有明顯的黃色花粉即可。1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

授粉時要注意防止從棚頂滴下水滴落到花粉上,而使花粉破裂,失去受精能力。低溫天氣植株沒有雄花開放或花粉無活力時,可用 0.1%氯吡脲 150~400倍液處理,於雌花開放當天或開花前後一天均勻噴淋雌花或浸子房 1 次,並做好授粉日期標記。

西瓜用第2雌花留瓜為宜,過早出現的第1雌花應當去掉。但在第2雌花出現晚時,也可用第1雌花。第2雌花出現過早時,也可用第3雌花。

8

授粉後肥水管理

一般在開花授粉前不再澆水,待瓜核桃大小時開始澆水追肥。膨瓜水與膨瓜肥同時進行,肥既可以預先填埋,也可以水肥混澆。第1次膨瓜水肥是在幼果雞蛋大小時施入,這是 西瓜減少僵果、畸形果,迅速膨大的關鍵時期,水肥尤其重要。可追施硫酸鉀型平衡肥(N-P-K為15-15-15),10天后追施第2次膨瓜水肥,根據不同品種確定施肥量。以後視土壤墒情澆水,但在採收前10天左右應停止澆水。





一顆努力的心3


一、下面來分析一下造成西瓜坐果率低的原因主要哪些?

1、由於西瓜花芽分化在苗期基本完成,幼苗長出兩片真葉時,主蔓第一雌花開始分化,長出五片真葉時,主蔓第三雌花已經分化完成;如果育苗期溫度管理不當,易造成不正當雌、雄花分化比例,這是造成西瓜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2、西瓜開花坐果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共存期,此時瓜蔓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如果這時營養供應過剩,造成瓜苗生長過旺,頂端優勢過強,而開花、坐果時不能完全由養分生長轉化為生殖生長,造成雌花質量差,競爭養分能力低,授粉、受精後幼果不膨大或是發育緩慢,造成化瓜,這也是造成西瓜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3、西瓜是以雌雄異花同株、異花授粉的作物,一般情況下不具備單雄結果的能力;只有雄花花粉落到雌花柱頭上萌發,完成雙受精作用,不斷產生生長素,瓜胎才能持續膨大長成果實;而目前大棚栽培的西瓜一般都為早熟品種,這類品種的西瓜耐低溫、弱光能力較差,普遍存在雄花出現遲、數量少、無花粉、活性低等缺陷,不能滿足所有雄花授粉、受精、膨果的需求,嚴重影響西瓜坐瓜率;

4、雄花花粉適宜發芽溫度在25°左右,遇到乾旱或連續雨、雪天氣,棚室內光照不足、空氣相對溼度過低或者過高,也會影響花粉活力,造成雌花授粉、受精能力下降,從而影響西瓜坐果率;

另外,連續的陰雨天氣或棚室內光照不足,溫度過高或偏低等條件下,瓜蔓葉片光合作用差,光合同化物少,受精後的幼瓜也會因營養不足而化果,也會影響西瓜坐果率。

二、要解決好以上這些問題必須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1、品種選擇;棚室反季節種植西瓜要選擇耐低溫、耐弱光、適應性強的專用型早熟品種,或者種植一定比例的極早熟西瓜,以提供充足的授粉花粉。

2、培育壯苗;育苗時,人為創造有利於西瓜花芽分化、培育健壯幼苗的環境;幼苗長出後,苗床白天溫度控制在20至25℃,夜間溫度保持在14到18℃,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有利於花芽分化,也有利於低結為形成正常的雄花和雌花。可有效避免高腳苗發生;要保持充足的光照,用無病土配製營養土,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肥以及微量元素為輔,加強城市管理才能培育出健壯瓜苗;

3、伸蔓期管理;西瓜生慢後一個月左右第一雌花開放,為了保證營養生長順利向生殖生產轉變,生完後20天左右要控肥、控水,同時結合整隻使瓜秧壯而不旺,利於形成優質的雌花,從而提高坐果率;

4、坐果期管理;西瓜開花坐果時,棚室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2至28℃,空氣溼度保持在85%至95%,要保持光照充足,有利於植株授粉,可有效提高西瓜坐果率;棚室內的溫度高於35℃或低於15℃,空氣溼度低於50%或空氣溼度達到飽和狀態時會嚴重阻礙和抑制花粉的萌發,所以一定嚴格調控棚室溫度;

5、人工受損;西瓜生產過程中,提高坐果率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激素做果靈或防落素,都能有效提高坐果率,但一定要以人工有效輔助授粉相結合。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小哥兒山村娃


針對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從溫溼度,陽光照射時長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和施肥情況這幾個方面來說。

棚室來說要注意通風來控制棚內的溫溼度,調節好溫溼度有助於西瓜的坐果及生長。

增加日照時長精準施肥密切關注病蟲害,精準施策,一定會有好收成。


酒小光


棚室西瓜坐果率低主要是授粉困難。

棚室裡沒有風,西瓜開花實現不了自然授粉所以坐果率比較低。

解決棚室裡西瓜授粉的主要辦法是:1,人工授粉,2,蜜蜂授粉

棚室裡人工授粉需要人工多,授粉不均。有的地方通過在棚室裡飼養一定數量的蜜蜂,通過蜜蜂採集花蜜授粉效果比較好,西瓜坐果率比較高。


輝藝影視短視頻播報


棚室西瓜坐果率低主要是授粉困難。

棚室裡沒有風,西瓜開花實現不了自然授粉所以坐果率比較低。

解決棚室裡西瓜授粉的主要辦法是:1,人工授粉,2,蜜蜂授粉

棚室裡人工授粉需要人工多,授粉不均。有的地方通過在棚室裡飼養一定數量的蜜蜂,通過蜜蜂採集花蜜授粉效果比較好,西瓜坐果率比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