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紅富士蘋果生產中普遍有剛進入結果期的樹所結的果實風味濃郁、食用品質好的優點

,隨著栽培週期的延長,所結果實風味越來越淡,在老果區表現尤其突出。探究其決定因素,除栽培地域、陽光、晝夜溫差等環境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肥料,特別是有機肥和磷、鉀肥對果實的風味有很大的影響。據報道,日本蘋果園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均在3%以上,最高可達5%。而我國蘋果產區土壤有機質含量絕大部分不足1%,由於補給不及時,蘋果結果的大量消耗,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下降,呈現土壤越種越薄的現象,直接導致果實風味越來越淡。生產中蘋果所需的20 多種元素中,磷、鉀直接影響果實的品質,特別是鉀直接參與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轉化,而生產中對鉀肥的施用普遍重視不夠,施肥量不足,遠遠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糖的合成受限,果實內溶物含量低,風味較淡,品質低劣。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另外,採收期對果實的風味也有較大的影響,一般紅富士果實在樹上生長期180 d 以上,才能完全成熟,在甘肅靜寧,適宜採收期應在10月下旬至11 月初,可是受地域環境所限及近年市場的導向影響,生產中普遍採收過早,導致果實不能夠完全成熟,物質積累不充分,糖分轉化不徹底,應有的風味沒有表現出來。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要提高蘋果品質,改善蘋果風味,必須採取綜合措施,除在最佳適生區種植、選擇優良品種栽培、合理密植、應用陽光樹形等措施外,最關鍵的是應強化肥料的管理,實行沃土栽培,保證物質供給,補充土壤中被消耗的營養。同時要適當延遲採收,促進果實充分成熟,促使果實風味濃郁。各地在蘋果生產中應用的主要成功措施如下,各產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參考應用。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1 在蘋果產區,鼓勵發展養殖業,通過養殖業增加肥料

近年來陝西洛川提出了“一畝園兩頭豬”的發展口號,在全縣養殖100 萬頭豬,以保障3.33萬hm2 蘋果園用肥問題,通過這一措施,極大地改善了果園用肥狀況,提高了有機肥的施用比例,蘋果品質大為改觀,市場競爭力急步提升。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山東省等沿海蘋果產區, 養殖業高度發達, 大型養殖場每年會將畜禽糞便發酵後進行乾燥、脫臭、粉碎,然後包裝,製作成商品有機肥,供給果區,這種肥料養分含量高,使用效果好,運輸方便,價格低廉,不但可滿足本地的需要,而且可供給其它產區,為蘋果產業提供了優質肥料, 對改善果實品質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2 大力發展沼氣,應用沼渣、沼液肥田

沼肥是優質肥料,養分含量全、速效,施用後可全面快速的補充土壤中被消耗的營養,施用沼渣、沼液的果園,所產果實既大、又紅、又甜,風味特佳,果樹產量、品質、效益都提高了。沼氣是國家大力發展普及的綠色能源,有項目支撐、有條件的果區,應積極爭取沼氣項目,增加沼肥在蘋果生產中的應用量。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3 推廣作物秸稈覆蓋栽培,培肥地力

乾旱少雨是我國北方蘋果生產中的主要限制因素,通過在果園地面覆蓋一層作物秸稈,可保證降雨時,雨水通過草縫滲入土壤中,而天旱時,作物秸稈可抑制水分的蒸發,最大程度地提高降水的利用率,實現增產。所覆蓋的作物秸稈經風吹日曬雨淋,2~3 年就會風化,風化後翻入土壤,可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土壤,增加土壤貯肥保墒性能。據測算,連年採用覆草栽培的蘋果園,年土壤有機質含量遞增0.08%~0.1%,土壤疏鬆,所產蘋果著色鮮豔,果面細膩光潔,果皮變薄,果肉變脆,含糖量可提高0.2%~0.3%。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4 生草栽培

在土質肥沃、降水較多的地區,可採用果園行間生草的方法培肥土壤。生長季通過刈割覆蓋樹盤,草腐爛後,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一方面可抑制樹體旺長, 另一方面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但是這種措施只能應用於肥水條件好的果園,山旱地果園不適用。山旱地果園本身缺肥少水,如果在園內種草,草與蘋果樹爭肥、爭水,不利蘋果樹生長結果。 果園生草應以淺根低矮草種為主, 不可種植深根高稈草,防止所生草影響蘋果樹體生長。一般以三葉草、黑麥草和豆科作物為主,所生的草高度應控制在30 cm 以下,當草高達到30 cm 時應及時刈割,割後覆蓋行間或樹盤,腐爛後翻入土壤肥田。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5 秸稈生物反應堆、枝幹還田、落葉還田

在生產中,結合秋施基肥,在行間開溝,填埋作物秸稈,撒施腐化催熟生物菌,促進作物秸稈腐爛分解,轉化為有機質。根據填埋草量和施肥量開溝,在溝底填草,草上撒EM 菌,用土輕埋,再施肥料,將肥料與表土充分混勻,埋溝即可。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蘋果樹修剪後,將剪下的枝幹進行粉碎,粉碎成小於1 cm 的小段,在平坦的地方進行堆漚。堆漚時先加入枝幹總量60%左右的水,將堆料拌溼,然後按照1 t 料加1 kg 發酵劑的標準,將發酵劑用水稀釋50~100 倍液,均勻撒於堆料,結合拌發酵菌,1 m3 堆料加1 kg 尿素,進行翻拌,促使發酵劑與料拌均勻,拌勻後堆成底寬1.5~2 m、高1~1.5 m 的堆。堆好後用塑料膜覆蓋,堆制3~6 d,堆溫超過70 ℃時,可揭膜降溫,持續7~10 d 後翻1 次堆,2~4 個月堆料顏色變為褐色或灰褐色,堆溫降到35 ℃以下,聞之無臭味,有淡淡氨味,即標誌著已充分腐熟,可作基肥施入果園。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一般667 m2 蘋果園每年可產生250 ~300 kg(乾重)的落葉,由於擔心其上附著病菌、蟲體,通常在生產中於冬季清園時焚燒或清理出園,以降低果園越冬病菌蟲體,為翌年的防治打好基礎。近年來,我們進行了落葉還田試驗,在蘋果採收前,結合脫袋用藥,對葉片進行細緻噴藥,降低病蟲越冬基數。葉片脫落後,不進行清掃,讓落葉覆蓋地表,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提高降水的利用率。春季在病菌蟲體侵染之前,將落葉埋入地下,連年應用,可保證土壤有機質逐年增加。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6 加強磷肥、鉀肥的應用

每生產100 kg 蘋果, 需要從土壤中吸收1.2 kg 純 氮、0.9 kg 五 氧 化 二 磷、0.97 kg 氧 化鉀。盛果期果園,667 m2 可產果實3 000 kg 以上,樹體需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營養,在補給不及時的情況下,極易出現磷、鉀缺失現象。磷充足,可增進果實著色,提高含糖量,缺磷時,普遍表現果個小,色暗淡;鉀可促進光合作用的進行,促進果實肥大,增加色澤,提高糖度,缺鉀新梢生長細弱,果個小,著色不良,因而生產中應高度重視磷肥、鉀肥的施用。要保證足量供給,有條件的果園最好採用葉分析基礎上的測土配方施肥法。無條件的可施用複合肥,在春季應以高氮型複合肥為主,如選用魯西(24-11-10),6 月追肥應以高鉀型複合肥為主,選用洋豐(17-8-20),通過增施磷、鉀肥,滿足樹體對養分的需求,重新構建新的土壤平衡體系。以提高果實糖度,改善果實風味。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毛根是蘋果樹主要吸收器官,毛根對環境極其敏感,高溫、乾旱極易導致地表毛根枯死。田間不當作業會對毛根造成損害,毛根受傷,導致吸收能力下降,影響產量的形成,不利品質的提高。生產中要加強保護毛根,可通過黑膜、沙石或作物秸稈覆蓋,為根系生長創造一個溫度適宜、水分含量多、相對潮溼的環境條件,以利毛根健壯生長。蘋果園進入盛果期後,除施肥作業外,儘量少翻動田間土壤,生產中應推廣普及免根覆蓋栽培法,減少田間操作對根系的傷害。毛根生長量大,吸收能力強,可很好地促進果實著色,增加糖的積累,改善果實風味。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8 嚴格控制採收期,杜絕早採

紅富士早熟品種(早熟富士王、紅將軍、玉華早富等)的果實發育期(盛花期至成熟期)150~155 d,普通富士175~180 d,應在果實充分生長後採收。近年來,由於早熟富士栽培數量有限,而中秋至國慶消費高峰期,市場需求大量的鮮食富士果實, 生產中有相當數量的片紅普通富士在9 月中旬前後脫袋, 國慶節前上市,由於沒有成熟,果實含糖量低,風味很淡。因此,保證果實充分成熟採收是提高果實風味的主要措施。

知道紅富士果實風味變淡的原因嗎?知道怎麼防治嗎?

以上就是此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廣大農業工作者,有一定幫助,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幫忙關注一下筆者以及轉發評論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