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是你踏入社会才明白的道理?

来自:简书

作为一个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过来人,偶尔也会想想自己刚毕业的时候,对比现在真的在心态和为人处世方面有不小的差别。年轻时候有长辈跟我说,大学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毕业后才明白这句话对也不对,有些道理注定要在实践中才能摸索出来,是大学期间很难接触到的。

1、学校的所有资源都值得你好好享受

有哪些是你踏入社会才明白的道理?

友谊:在学校读书时,除了奖学金和偶尔几个名额,大家并没有实质上的物质竞争,同学们不存在太多的利益关系,朋友间单纯的友谊或许会维持终生。包括我自己对大学同学的感情和对同事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步入社会后最主要的目的是生存和获取更好的生存环境,牵扯到利益的东西自然会容易引起矛盾和争吵。所以,大学生活会被很多人所怀念,很多毕业很久的同学见面也会格外的亲切。因为这是和合作伙伴一种完全不同的感情,也不容易因为利益崩塌。

学习:作为一个学生,你享受到的资源真的太便宜了!在知乎上我曾经也看到过类似的回答,大概就是“什么样的东西你觉得它贵但没想到这么贵?”,里面有朋友提到过就是大学接受的教育。大学的时候也会逃课会上课玩手机,当工作很多年以后偶然想要充实自己,才发现学校里的老师的课程是多么昂贵,可惜没有早点懂得这个道理。望各位学子且行且珍惜吧。

2.人情制度可以帮你更好地生存下去

大家不要觉得提倡“厚黑学”,过度夸大社会的阴暗面,我是不赞成的。

步入社会你就会知道,任何社会都有它的制度、规则,也就是所谓的“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也和学校一样,都是有制度、有规则的一个环境,他们有共性也有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学校顺风顺水,混社会也可以游刃有余,而有些人就不行。

既然是有规则的社会,就会存在一定规律,其中包括我们常说的人情。例如:听说某个亲戚、朋友或邻居身体有恙,我们会带着一些东西去看望,反过来别人也会这样对你。讲人情的规则,中国人比谁都更懂,连孩子都耳濡目染。

例如:你给一个合作伙伴提供了帮助,如果他在你需要时也给你提供了帮助,这是一种资源的共享的规则,还能实现共赢。

例如:一个人只要他努力工作愿意帮助别人,情商只要不是太低,就算过得不会太好,但也不会太差,这也是一种规则。

所以,社会并不是洪水猛兽,没规则的社会才真的可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行尸走肉》,生存在无规则的环境才是噩梦)。

3.抱怨只会让你更疲惫

现在大多毕业生都存在跨专业就业的情况,很多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会做上自己以前从未接触的职业。这其中有些人干一行爱一行,有些人却会很不适应,甚至出现抱怨、把现在的工作贬低到一无是处的情况。

公司创业伊始,我们招收合作伙伴的原则是贵精不贵多,基本上每个来到公司的新员工我都非常了解,并且会暗中观察.jpg。我看到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同期的两个应届生,都是小伙子,单从我看到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工作态度其实都非常严谨,能力也在伯仲之间。唯一的差距大概就是在突发情况的应对方面。

A不小心把水杯洒了,第一反应是一边拿纸巾吸水一边跟身边的同事道歉,询问有没有溅到你,真是不好意思之类的问题。B的水杯被碰到地上,他的第一反应则是很生气地把杯子捡起来重重放到桌子上,然后咕哝说:真**倒霉,烦死了!

由小事看人生态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我很难看到他们在背后到底会不会抱怨公司抱怨工作,但是就我的观察而言,A做出这种事的几率要远远低于B,因此他的工作状态看着要比B快乐很多。

这里我的建议是:要么改变自己喜欢上工作,要么就换一个工作,但只要你还在这个岗位,请保持好专业态度,不要抱怨。

我这里并没有批评年轻人B的意思,我也觉得并不是辞职就是不负责任,但是我建议尽量不要给身边的人带来负能量,这除了使你心情更差之外毫无作用。我现在也尝试着去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比过去的前辈更率真、有个性。在朋友圈看过一个90后小姑娘发的一条状态,反向思维起来觉得也有一定道理:我在乎你老板压力大,可谁在乎我没钱啊?

4.努力赚钱,不乱花钱,做好理财

很多人能够做到努力赚钱,但能做到不乱花钱的却并不多,还能做好理财的就更少之又少。一些人在赚到原始资金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合理的理财或者投资,延误了资本积累的时机。这都是我进入社会才明白的道理,更确切地讲不如说是一种经验。

很多人以前把钱存入银行,却发现如今贬值的厉害;很多人把钱花掉保持高水准生活,却悔不当初;很多人把钱全投进股市,然后脱离了中产阶级;很多人拿钱买了房,至今……(大家当我没说)其实,把钱花在正确的地方,放在好几个篮子里,甚至买房,都是一些防止资产缩水的方式。

另外多嘴一句,现在学校大学生裸贷和刚入职一两年的年轻人网贷现象非常非常普遍,其实就是赚的钱跟不上自己的消费欲。在刚入社会的前两三年,很容易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最后无力偿还,希望各位能够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就保持清醒的头脑,买不起的东西尽量不要贷款去买,理财的规划越早有越好。

5.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个放在这里有点强答的感觉,其实这个为人处世的信条放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不为过。请不要低估人的善良程度,也不要低估人的邪恶程度,这世界只要存在好人,就一定存在坏人。但是学生时代因为牵扯的利益较少,与同学发生冲突通常也不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但踏入社会后就不一样了。

我有一个长辈亲戚,2000年的时候朋友出事他毫不犹豫借了20万出去,在那时候这笔钱算是他家里的半壁江山,是夫妻俩节省生活很多年攒出来的养老钱。结果他那个朋友在接下来两年中还了不到四分之一后就消失不见,二十多年的朋友尚且能做出这种事,更别提很多认识时间很短、交情很浅的点头之交了。

我也不是说朋友就信不过,我本人对朋友说是两肋插刀也不为过,但是很多时候确实是需要有一杆秤横在中间,我最早创业的失败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要完全靠个人的感觉去判断一个人。而且,善良的人心里也隐藏着“恶”,坏人的心里也存在“善”,像个别影视剧里善恶分明的人物,基本是不存在的。

6.宁可少赚钱,回家去过年

不要本末倒置,如果只顾事业而失去家庭,赢了世界又如何?就算你做的再成功,又有谁和你一起分享喜悦?这个道理是我工作很多年后才明白的。

年轻为事业打拼很重要,但最好不要拿家庭和健康作为代价。在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之后,我才开始警醒,开始锻炼身体,做更多的健康管理。孩子跑过来跟我说,爸爸我们好久都没有一起出去玩了,才想到上次和他一起出门是去游乐场,这也是一个多月之前的事情了……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在这方面我是反面教材,为了工作牺牲了太多和家人共处的时光,我相信很多商业大亨也是一样的感受。

请多陪伴家人,不要错过妻子的容颜、孩子的成长和父母的苍老。今年,我也早点回家过年吧。

7.不要随便放弃梦想,就算它可能实现不了

在小时候,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每个青年也都有一个梦想;但三十岁后,有些人放弃了梦想,因为觉得一辈子也实现不了。我不能说他们错,因为有些梦想会受到能力、运气各种各样的因素限制,或许真的无法实现。但踏入社会好多年后,我更加体会到梦想的珍贵。谁又能说梦想不能实现就没有意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一种值得让人钦佩的气概。豫让如此,文天祥亦如此。

我曾经有个很普通的梦想:就是让自己和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如今我不仅实现了,做了埃微手环后,甚至对很多人的健康也能提供一些帮助。现在我有了新的梦想,这里就不多说了。就像《阿甘正传》的那句: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人生的挫折和惊喜,会毫无预兆的到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加的努力。

有哪些是你踏入社会才明白的道理?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但能记住和做到的人却并不多。不管大家处在这个社会的什么位置,请记得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