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重庆夜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不断高速向前,越来越多的事物不断消失,方言亦是如此。重庆方言中俚语俗语也存在消失现象,多源自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变化,导致方言俚语俗语内部形式逐渐发生改变,与原有形式渐行渐远,最后“改头换面”以至于彻底消失。这对于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负面影响。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一条“清江河”将古镇分成河东、河西

在重庆市开州区温泉古镇有着一个独特的传统——元宵节“赛骂”,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渐渐消失,这一文化传统的消失直接影响了重庆方言俚语俗语,为何如此说?

“元宵赛骂”的产生背景及内容

重庆辖26个区、8个县以及4个自治县。正是由于区县众多,加上重庆的地理形状,导致区县之间不管从习俗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作为该背景下的方言俚语俗语也有各自区别。在重庆,各个区县之间方言俚语俗语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其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底蕴,这赋予了这些特殊方言俚语俗语活的灵魂。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温泉古镇鸟瞰

温泉镇,古名“温汤井”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镇,位于重庆市开州区东北部。至于温泉镇地名由来,本意就是指“温泉”。这里早在汉代就已声名远播,是重要的井盐产地。至唐朝时盐业繁盛,发展至明清逐渐成为川东地区极为重要的盐业产地,至民国时期,享有“川东第一盐场”美誉。在温泉镇,一条清江河将古镇分成河东和河西两岸,古镇居民会在每年正月十五即元宵节这一天的晚上,来到清江河两岸,隔着清江河对骂。那些平日里私底下产生矛盾和纠纷的人,统统在元宵节当晚的对骂中宣泄出彼此心中的怨气。等到过了元宵节,第二天大家在街上再次遇见,依然和和气气。而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至明初,至明清时规模盛大。而这一习俗的产生,正是由于温泉古镇的盐业带来的。明清时期,温泉古镇盐业发达,东西两岸的地方帮会和灶商(灶,指熬盐卤的地方,灶商便是盐业老板)成立“场商公会”,平日里因为争夺盐卤的生意,因此结下了仇怨,元宵节当晚趁着人多杂闹,便雇人相互对骂。后来,这一现象由于过于“粗鄙”,被政府所禁止。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古镇居民元宵节当晚隔岸“赛骂”

如今,温泉古镇早已褪去了他的繁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清江河两岸的元宵对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素质的提升而“改头换面”,并作为盐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成为温泉古镇的新民俗。对骂的内容也由私人恩怨转变成了对古镇居民的陈规陋习和各种不雅粗俗现象的讽刺。而“元宵节赛骂”这一习俗,对重庆方言俚语俗语有着重要的贡献,简单举几个元宵赛骂内容并做解释:

①“河西有些同志不自爱,为了私利光办蛮;洗台搭在街阴边,瓶瓶罐罐到处摆。”

“办蛮”一词其实是指“某些事不能做而非要去做,劝不听”。

②“你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耳熟能详,而古镇居民自创“中梁不正倒下来”,意为“中间的梁木不正的话,屋顶便直接倒塌”,实则用来讽刺家庭教育。

③“大人娃儿不照顾,天天成麻换三张。”

“成麻换三张”,用来讽刺古镇上一些家长天天打麻将,而忽视自己的孩子;“换三张”为温泉古镇其麻将的一种打法。

④“河东的同志要注意,当心屋头的老父亲;结婚当了烧火佬,心头发痒满屋跑。”

“烧火佬”一词一直都是一句调侃用语;“扒灰”一词,在《红楼梦》中有焦大醉骂道“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扒灰的扒灰”后半句既是此意,特指公公和儿媳之间的乱伦现象。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温泉古镇明清时期名居

诸如此类的方言俚语俗语在重庆市开州区温泉镇的元宵节“赛骂”中大量保存,而且此类方言俚语俗语较多地保留了重庆本土地区方言俚语俗语的词汇、语音、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殊的俚语俗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重庆特殊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网络漫画《方言与普通话》

环境因素对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影响

我们知道部分方言俚语俗语有着其特殊的使用环境,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各种环境的变化也导致了方言俚语俗语不断变化甚至是消亡。重庆方言俚语俗语也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因此,对于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研究,最重要的一个认知就是看到其所面临的消亡现象,以及正确认识到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重庆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文化在此地交汇融合,促使重庆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再加之1997年3月14日,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其政治经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如今,二十年的发展使得重庆人民在经济、文化上有了更高地追求和向往。因此,在类似于开州区温泉镇这类地方,出现了人口的大量城市迁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去到市区生活,而留在古镇上的多为年纪较大的居民,他们中有部分人还掌握着“元宵节赛骂”的大量俚语俗语词汇。而这部分俚语俗语词汇也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老一辈的人逐渐离世,年轻人对俚语俗语的不了解,不感兴趣,导致这类俚语俗语的“后继无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利于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传承的。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温泉古镇老街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水平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文化思想道德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方言俚语俗语中保存有大量的“土话”,有很多词汇较为低俗甚至是不雅的词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核心的,于是,这里面大量的俚语俗语词汇被删减去或者改用。以开州区温泉古镇“元宵节赛骂”为例,近年来的“元宵节赛骂”活动逐渐发生改变。从对骂的形式、内容、规模都在发生改变,特别是对骂的内容上,大量的涉及个人私生活、不雅粗俗词汇被删去,这一定程度上对本地区方言俚语俗语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由此,我们看出重庆方言俚语俗语还是存在着“内忧外患”。但是,我们知道,对于方言俚语俗语的发展,“去粗取精”、“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又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这本身对于方言俚语俗语的发展就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方言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帮助,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怎样协调解决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优缺点,如何使得环境地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轻或者转化成积极影响,甚至利用其它条件或方法来进一步处理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发展,成为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研究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重庆朝天门码头夜景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重庆夜景

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发展趋势

广泛提倡和推广普通话,这一方面确实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然而,这不禁让人担心起方言俚语俗语的发展,长此以往,在“内忧外患”的作用下,又加之普通话的推广,难免会让方言俚语俗语的发展走进“死胡同”。然而,就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长远发展来看,未来其并不会存在彻底被“消灭”的状况。重庆方言俚语俗语有着比普通话更加丰富的生活、情感语言,在对事物的描绘等方面都更加的生动具体。其幽默生动、传神达意、朗朗上口也成为其在众多文学、影视等作品中更受欢迎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对方言发展的逐步重视,重庆方言俚语俗语也会越来越受到重庆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这将强有力地推动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传承和传播。就开州区温泉古镇的“元宵节赛骂”这一传统文化来说,虽然在前些年已经显示,但是随着国家和古镇居民的共同努力,这一消失的传统文化再次活跃起来,以全新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同时又保留原汁原味的特色的方式,传承下来。另外,在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内部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的改变,逐步淘汰掉那些不再适应当今社会要求的内容,并且融入新的内容。这不光是对于重庆方言俚语俗语词汇的一词革新,也是对于其内部结构的一次“大变革”。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网络图片

未来,重庆方言俚语俗语在现行汉语方言总体要求之下,将会逐步的踏上全新的发展道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当中对于重庆方言俚语俗语肯定会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其总体发展应向着积极的方向进行着。随着现在的语言研究学者对于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的研究和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重庆方言俚语俗语背后的“秘密”正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未来,随着大量的重庆方言俚语俗语研究学者、资源、机构等的投入,对于其研究发展定当是呈现出良好向上的态势。此外,随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深入指导,在各个方面对于方言的保护、建设和发展的大量资源投入,越来越多濒临消亡的方言俚语俗语正在引来新的“春天”,与此同时,重庆方言俚语俗语也正在以她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注意。重庆方言俚语俗语其的通俗性和口语性,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方面的特点。

重庆古镇“元宵节隔岸赛骂”历史文化的没落与方言俚语俗语的消亡

讯飞输入法APP启动“方言保护计划”,通过语音、文字输入保护、记录、传承方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