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如何恢復?

姚小山


骨折後怎樣恢復功能?我們身邊人大多都出現過骨折的情況,骨折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骨折後怎樣恢復功能?下面就由小編為您介紹。

骨折早期

  骨折早期應多喝水、多食用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等。由於骨折早期,患部關節仍處於血水腫期,應忌食酸辣、油膩、燥熱、骨頭湯、肥雞、的等太過滋補的食物以免引起淤血積滯。骨折早期一般在1-2周。

  骨折中期

  骨折中期可適當的使用高營養價值的食物,適當地補鈣、可適當的食用骨頭湯、雞湯、動物肝臟等食物,滿足骨痂的生在需要。骨折中期一般在2-4周。這個時期如果傷口還有劇痛或者明顯紅腫,宜局部塗抹藥酒消炎、促進微循環和損傷組織的修復。

  骨折後期

  骨折後吃什麼恢復得快?到了後期,骨折患者的飲食的建議是因為已經開始骨痂的生長,患者只要繼續使用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即可。骨折後期一般在5周以上。這個階段如果患處還有隱痛,宜每日用中藥草進行局部藥浴,以消除內部淤積,避免落下類風溼。

骨折後吃什麼恢復得快:

  1、高能量、高蛋白膳食:有助於恢復元氣。但宜在骨折2周後食用。骨折初期還應以清淡飲食為宜。

  2、維生素D:骨折後若一直在室內休養,曬不到太陽,容易缺乏致維生素D。因此骨折後要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臟、蛋黃等),並儘可能多曬些太陽。

  3、維C: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鮮棗、獼猴桃、草莓、桂圓、荔枝、柑橘等,蔬菜則有黃花苜蓿(草頭)、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藍(湯菜)、苦瓜、豆瓣菜、綠花菜、青莧菜等。

  4、水:骨折後由於久坐不動,容易引發便秘,此時應多喝些水來保證腸道暢通。

  骨折後2周,可補充的飲食有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骨折5周以上,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關於骨折,吃這些美食來補補吧

  螃蟹續筋接骨

  材料:大螃蟹2只,白酒適量。

  製作:將螃蟹清理乾淨,放於瓦上,焙乾,研為末。

  用法:每次服用20克,以酒送服。

  對突發事件造成的骨折患者,做完簡單護理後應當儘快送往醫院,轉運過程中,動作要輕穩,更要時刻關注傷者狀態。使用以上調養方,對加速骨折痊癒有奇效。

  結語:骨折在出現以後,急救方法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不正確的急救方式也會影響到骨折的恢復的。上述是關於骨折的注意事項,如果大家患上骨折的話,一定要注意一下自己的習慣,不要再讓自己的不良習慣傷害了自己的健康。

  三七酒促進骨癒合

  材料:三七6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將三七根敲碎成黃豆大小,放入白酒中,泡15日左右。

  用法:每次飲用10毫升,每日2 ~ 3次

  適用範圍:骨折初期。

  接著一起來探索下該如何預防骨折

  如何預防骨折

  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有長期吸菸,過量飲酒,少動多坐及低鈣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容易在老年後發生骨質疏鬆。所以要不抽菸,少喝酒,不喝濃茶,不食用過多的高蛋白食品。

  外在保護器

  最近報告顯示外戴的髖部保護器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因跌倒造成髖部骨折的機會。這也屬於骨折的預防措施。

  鼓勵多活動

  適度的運動一方面可以強化骨骼強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維持肌力和良好的平衡感,減少跌倒發生的機會。這也是骨折的預防方法之一。

  居家安全

  百分之七十五的跌倒發生在自己的家中,尤其是浴室、廚房等地方。提供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對降低骨折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這種骨折的預防是比較常見的。

  骨折不能吃什麼

  上面介紹了骨折吃什麼恢復得快,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骨折不能吃什麼,有什麼食物是會阻礙骨胳恢復的。

  1.三七片

  在骨折的初期階段,會出現局部內出血,積血淤滯等情況,並且表現出腫脹、疼痛等情況,如果這個時候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

  但在骨折整復一週以後,出血已停並且被損組織也已經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如果這個時候繼續服用三七片,就會導致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2.肉骨頭湯

  很多的人都錯誤的認為骨折後應該儘量的多吃肉骨頭以及多喝骨頭湯,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骨折的痊癒。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

  這是由於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但在肉骨頭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從而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

  3.偏食

  骨折後通常都會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因此要想讓骨折病人儘早的恢復,全面的營養是非常需要的。

  因此在日常的飲食中,必須要做到拒絕偏食,這有這樣才能補充到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還要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4.不易消化食物

  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對於骨折病人來說必須要禁止的,由於骨折病人因固定而活動限制,加上傷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慾往往不振並且還會出現有便秘的情況。因此這個時候患者的飲食不僅僅要營養豐富,同時還要要求容易消化及通便。

  所以骨折病人的飲食千萬不要吃一些難以消化的時候,而是應該儘量多吃一些含有多纖維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蜂蜜等促進胃腸消化排便的食物。

  5.少飲水

  很多整天臥床休息的病人,由於行動的不便因此多半都會錯誤的減少飲水的次數,特別是一些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飲水的次數更加少,這樣做是不適宜的。臥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如果飲水不增加的話,就會使便秘的情況更加的嚴重,同時還會導致小便瀦留,從而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


骨小雅


骨折打完鋼板後千萬不要一直在家養著,等骨頭斷端自己"癒合"。

我們來說說骨折後可以進行哪些康復訓練,來促進骨折的癒合和功能的恢復。



首先,康復目標是改善患肢的血液,淋巴循環,促進血腫,炎症滲出和壞死組織的吸收,防止粘連。促進骨折癒合,防止骨脫鈣。維持一定的肌肉收縮運動,防止廢用性肌萎縮。利用關節運動牽伸關節囊,韌帶等軟組織,或維持被動運動和物理因子療法,以防止關節攣縮的發生。

1,患肢肌肉等長收縮,骨折復位固定後應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待病情穩定後應進行患肢固定肌的等長收縮訓練,以恢復肌肉的活動。

2,進行未固定關節的屈伸活動,固定穩定後即可行患肢的運動訓練,以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及增加骨折端的軸向生理壓力,有利於消除腫脹,促進骨折斷端癒合,並可防止關節攣縮畸形。上肢應注意關節外展,外旋與掌指關節屈伸運動,下肢應注意踝關節背屈運動。年老者更應防止關節粘連與僵硬。



3,關節面骨折的訓練,因為關節面骨折常遺留嚴重的關節功能障礙,為了減輕障礙程度,固定2-3周後,在保護情況下行受損關節不負重的主動運動,以增加關節活動範圍。如果無固定特殊要求,則關節置於功能位。

4,健肢與軀幹正常活動訓練,對健肢與軀幹應儘可能保持其正常活動,儘量早期活動訓練。改善全身情況,防止褥瘡,呼吸系統疾病等。



當然了,骨折後還可以進行一些理療,通過理療設備比如超短波,燻蒸儀,超聲波等。總之,一定要儘早進行康復治療。

我是康復科李醫生,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遠離亞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復科李醫生


骨折不分年齡的,也是我們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人骨折後,如何讓康復比較快呢?

飲食調養

我們都知道,骨折後需要多注意營養,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究竟有哪些食物可以選擇呢?

1、高能量、高蛋白食物

比如:牛奶、牛羊肉、蛋類、大豆類及魚、蝦等。

2、維生素D

比如: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等。

3、維生素C

比如:山楂、鮮棗、獼猴桃、草莓、桂圓、荔枝、柑橘等,蔬菜則有黃花苜蓿(草頭)、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藍(湯菜)、苦瓜、豆瓣菜、綠花菜、青莧菜等。

注意:骨折之後,營養補充很重要,但也不能大補特補,頓頓大魚大肉,這樣反而不好,會有反效果,應該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還需要儘可能多曬些太陽。

加強功能鍛鍊

骨折後再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儘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血流循環。

另外,功能鍛鍊可使局部血管擴張,提高酶的活性,使肌纖維增粗,有效防止廢用性肌萎縮的發生。

骨折病人在養病期間,應抬高受傷部位所在的四肢,最好是用枕頭墊一下,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腫脹的更厲害。

另外,家屬要照顧好患者的飲食起居,注意加強營養,多吃一些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需要在病人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多注意營養搭配和休息。


王南得


大腿骨折,很多人還是以為,傷筋動骨100天,但是現在這個俗語已經不適用了!

大腿骨折除了手術、術後固定讓骨頭長好之外,更重要的是,關節的活動度,以及大腿肌肉力量的恢復。

因為,手術做得再好,骨折部位的部分功能也會有所受限,而且,很多人都忽略了手術與術後康復同等重要!作為骨科醫生,還是懂這其中的利弊的。

手術是把骨頭接好,那是從結構上恢復,但是最後要正常地迴歸生活、工作,還是要進行術後的康復,恢復功能。

術後康復,也要循序漸進。

早期以被動康復為主,逐漸增加關節活動度,也可以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局部的一些按摩,防止出現肌肉萎縮,促進血液循環。

後期,以恢復肌肉力量為主,如深蹲、靠牆靜蹲。也可以多做一些關節的活動,能夠加快骨折的恢復。

也可以通過物理療法、運動療法、輔助器具等,最大可能地恢復功能,以適應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

希望把術後康復的觀念,傳輸給大家,讓骨折術後的更多患者受惠。


骨科黎健偉教授


劉醫生談骨論筋✨怎麼促進骨折的癒合✨

外傷骨折誰也不願意發生,但是這都是有一定概率的事件。當不幸發生骨折後,大家比較關心的是怎樣才能使骨折早癒合。這樣才能早日工作和正常生活。骨折的癒合是有規律的,並且受很多條件的制約。下面給大家說一下骨折癒合的條件!


骨折癒合要經過的骨折癒合經過的過程

骨折癒合是一個複雜而連續的過程,醫學生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它們是:1.血腫炎症機化期。這個階段一般為骨折後兩週。2.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為傷後四到八週。3.骨板形成塑型期。這個過程約八到十二週。


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

骨折癒合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複雜過程,有好的因素,也有不好的因素。

一.全身性因素。如年齡,健康狀況。兒童癒合比老人快。身體好的癒合快。

二.局部因素。1.骨折的類型和數量。接觸面大的癒合快,多發骨折癒合慢。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這是影響骨折癒合的重要因素。3.骨折處肌肉皮膚的損傷程度。4.骨折斷端是否有軟組織嵌入。5.感染。

三、治療方法的影響。1.反覆多次的手法復位,可損傷局部軟組織和骨膜不利於癒合。2.手術治療時,血運破壞嚴重。3.開放性骨折清創時,過多摘除碎骨片。4.骨折型牽引治療時,牽引力過大,骨折端分離。5.固定不牢固。6.過早和不恰當的功能鍛鍊。


不管用什麼方法復位,儘量使骨折端呈解剖復位或功能復位。一定要讓骨折端相對穩定,不能再活動。

康復治療是骨折治療的重要階段,是防止發生併發症和及早恢復功能的重要保證。應當在醫務人員指導下,充分發揮病人的積極性。主動和被動相結合,循序漸進。

1.早期階段。傷後一到兩週。目的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防止肌萎縮。

2.中期階段。骨折兩週後,進行骨折上下關節活動。活動強度和範圍逐漸增加。

3.晚期階段。骨折意欲何?這時通過鍛鍊消除肢體腫脹和關節僵直。


骨折的癒合

1.局部無壓痛及縱向叩擊痛。2.局部無異常活動。3.X片顯示骨折處有連續骨痂,骨折線模糊。4.拆除外固定後,如上肢能向前平舉1千克重物持續一分鐘,下肢不扶拐能平地行走三分鐘,不少於30步。5.連續觀察兩週骨折處無變形。

上面這些就是骨折所要經歷的情況和影響骨折的因素。骨折後一定要有信心,不能悲觀。經常碰到心情不好的患者骨折癒合明顯慢。希望這些能給大家有所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傷筋動骨100天,還覺得無聊?還需要熬時間?骨折期間,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這個調養的過程,積極做一些事情,可以加速骨折恢復,縮短恢復期的哦!

首先,簡單談一下康復訓練

這個不要不要博士不專業,簡單說一下,一切以康復醫生的告知為準。

股骨幹骨折的臨床癒合期平均是8周,而如果要下地負重走路的話,建議傷肢負重要從1/10體重開始,逐步加重,到雙下肢平等負重,最後到傷肢單獨負重。在這段時間要積極預防臥床併發症,比如說褥瘡,肺炎,靜脈血栓,肢體萎縮,關節活動受限等。

其次,談談飲食的重要性

骨折患者需要通過飲食來補充必要的營養,合理的飲食可以使患者更快的康復,而反之可能會導致骨折癒合得更慢。以下三點,

1、骨折忌過量攝入糖分

大量攝入糖分,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攝入過多的糖分會使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影響到骨骼和肌肉功能的恢復。而且創傷本身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再攝入過量糖分,加重身體負擔,所以在骨折恢復前期要儘量少吃些糖分過高的食物。

2、骨折忌不易消化的食物

骨折病人往往都會活動受限,加上傷處腫痛,食慾也會不佳,常常會發生消化不良、便秘等情況。如果此時再進食些山芋、糯米等不易消化食物,會加重不適。而以一些容易消化及通便的食物代替,會事半功倍。

3、骨折忌少喝水

骨折病人大多也活動不方便,就覺得應該少喝點水,以免得總是上廁所,其實這個不對的。

這個要分時期,如果在骨折早期,水腫較嚴重的情況下,還是保持正常水量或減少水量都可以,但在骨折中後期,還是要適當的多飲水,促進代謝。所以,骨折恢復期的患者想喝水就喝,不需要顧慮太多。

骨折的不同時期,用藥也不同。

骨折早期(血腫機化期):應給予活血行氣,化淤通絡,消腫止痛的藥物,使氣血經絡通暢,氣行則血行,血行則淤散,腫消痛止。

骨折中後期(骨痂形成與改造期):治療應以補氣血,壯筋骨的藥物為主,可以促進骨折癒合。

傷筋動骨100天,不等於臥床100天

骨折患者術後早期的規範康復治療的缺失,很可能導致患者關節活動受限、肌肉萎縮、骨質疏鬆、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併發症,進而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骨折癒合和功能恢復。相反,如果骨折手術後及時進行康復,可以預防和減少併發症。

【不藥不藥】簡介

生命科學博士,執業藥師,高級營養師,守護生命健康,拒絕偽養生,手把手調養一個健康的你!


不藥博士


骨折術後的最佳康復時間是一般建議再2到4周到康復科就診,術後4周到6周是康復蜜月期,術後6周到3個月是康復黃金期,術後3個月到6個月是康復晚期,術後6個月之後如果再康復治療就沒有效果,所以骨折術後康復治療宜早不宜晚。

術後4到6周

這段時間是康復蜜月期,骨折術後的4到6周患者的傷勢基本有了初步的癒合,卻也開始出現不同程度關節粘連和活動僵硬,所以是與康復緊密相關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患者要密切配合康復治療,在專業康復醫師的指導下消除關節遺留問題,避免留下遺憾。可惜的是,這段時間回到醫院複診後,很多患者缺乏專業的指導,往往選擇在家裡採取靜養不動的方法度過。

此時骨折已經進行了適當的手法或牽引復位,並已實施了石膏等外固定措施,受傷局部腫脹正逐漸消退,骨折端血腫逐漸吸收。

康復目的:在不影響骨折復位的前提下,通過康復治療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腫脹消退,預防肌肉萎縮,減少或防止粘連和纖維化的形成。具體方式主要有抬高患肢、低溫衝擊鎮痛技術消腫消炎止痛、骨折遠端的向心性按摩和主動活動。

術後6周——3個月

這段時間是康復黃金期,經過第一次複診後的6周到3個月是骨折術後康復的黃金期,此時腫脹已經消退,疼痛消失,軟組織的損傷已逐步趨於修復,傷口有了初步的癒合,做康復治療效果明顯。

康復目的:鞏固之前的治療,減輕肌肉的進一步萎縮,增加血液循環促進骨折癒合。訓練方式除繼續進行患肢肌肉的等長收縮和未固定關節的伸屈活動外,還可在健肢或治療師的幫助下,逐步開始骨折局部上、下關節的石膏內活動,以及與骨折移位相反方向的活動。

術後3個月到半年

這段時間是康復晚期,此時雖然是康復晚期,做康復治療依然有效果,只是沒有那麼顯著,要比黃金期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和遺留問題如粘連、僵硬和活動受限做鬥爭,治療方法也相對複雜些。依靠手法治療-關節鬆動術、SPS支具的牽伸等方法,還是有機會挽救的。

此期骨折端已穩定,能耐受一定的應力,外固定已拆除,患肢的肌肉和關節得以進行更大範圍的訓練。

康復目的:擴大關節各方向的活動範圍,恢復肌力,增加肢體肢體運動功能,促進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最大程度恢復。訓練方式以抗阻活動和加強關節活動範圍為主,再加上肌力恢復訓練,其中運動療法是最重要的方法,輔以適當的理療,也可裝配之具、扶拐、手杖、輪椅等作為必要的功能替代。

術後半年

這個時間來做康復治療已經不是優先選擇,因為關節痙攣僵硬已經定型,康復治療收效甚微,通常建議患者直接去骨科接受微創或開放式的鬆解手術,術後再接受康復治療。

骨折的癒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因素多,患者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而骨折患者只有通過接受專業的康復指導能夠收穫良好的恢復效果,讓生活自理,提高生活治療。


康復匯


臨床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恢復骨骼的正常功能,但由於骨折在治療中常常需要較長時間固定,這樣會使肢體因長期固定不動容易導致肌肉萎縮、關節內粘連或韌帶失去彈性。早期合理的功能鍛鍊,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減少肌肉萎縮,防止關節僵硬,促進骨折癒合。骨折術後的康復訓練一般可分為三期進行:

1.骨折初期

骨折1-2周內或是固定的關節,要作適當的肌肉收縮和放鬆鍛鍊。通過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在不影響斷端再移位的情況下,進行上下關節屈伸活動,以幫助血液迴流,促進腫脹消退,防止肌肉萎縮。例如尺、撓骨雙骨折,經復位固定後,即可進行指間關節、指掌關節的屈伸鍛鍊,手指內收外展,肘關節屈伸和肩關節屈伸、內收外展、旋轉等鍛鍊。

2.骨折早期

骨折2-3周後或是沒有固定的關節,要作主動的功能鍛鍊。在不影響骨折斷端移位的前提下,儘早進行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其他關節均可逐漸加大主動活動度。

3.骨折中期

傷後5~6周,由單一而到幾個關節的協同鍛鍊,以此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減輕創傷對全身反應,防止關節僵硬。

4.骨折遠期

當骨折端已達臨床癒合或已經去除外固定,逐漸加強關節的負重鍛鍊。負重量應當逐步加,從最小逐漸過渡到正常。配合溫水浴和推拿來促進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復。另外,還可據病情需要適當配合物理治療,但應仍以主動鍛鍊為主。

骨折的功能鍛鍊很重要,並且必須在骨折復位固定後的早期就開始施行。成年人骨折後該如何進行康復訓練,建議還是要在主治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骨科王健醫生


  中國有句俗話:“傷筋動骨一百天”就是說骨頭受到損傷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的。骨頭完整性或連續性的中斷稱為骨折,其症狀表現為:疼痛、腫脹、功能受限等。骨折治療目的是使受傷肢體最大限度的恢復原有功能,其常見的治療方法有復位、固定、功能鍛鍊等。

  除了根據骨折患者的身體狀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措施外,還需要做到以下這些,以利於骨折後的身體恢復。

  一、骨折手術完後一星期要在床上靜養,但在床上也不能忘了活動骨折的地方,以免肌肉收縮。

  二、出院後打2-3天消炎針,輕微活動骨折處,注重飲食和休息。

  三、根據傷口癒合情況適當活動骨折處,多吃水果,外加藥物。

  四、加強營養,多吃骨頭湯、魚、肉等一些有營養的東西,還要多吃蔬菜、蛋白質和豆類。

  五、適當減少喝水,多休息。如果是骨折了要臥床的話,要注意適當少喝水,減少下床上廁所的次數,但也很容易便秘。少吃糯米、山芋等容易脹氣、不易消化的食物。

  六、手術30天后可以走動走動,曬曬太陽。

  七、定期去醫院複檢,查看一下骨折的恢復狀況。

  八、骨頭長好後可以加大活動,因為長期肌肉收縮,會導致骨折處喪失活動能力。

  除了需要注意以上這些,骨折的時候不要大補特補,這樣會適得其反,主要營養跟上就行,骨折好後不要劇烈運動,以免二次傷害。平時無論是工作還是運動,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避免身體受傷。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關於骨折,你應該知道這些


1,骨折是如何發生的

骨骼的密度和暴力力量是影響骨折的兩個最關鍵因素。


高密度和強度的骨骼能承受更大的外界暴力。

而老年人的骨骼密度腳低,相比更容易骨折和破碎。


2,常見骨折部位

四肢骨折最常見,通常發生在45歲以下的男性,然後在45歲以上的女性中更常見。

在這個年齡之後,女性骨密度的下降更快,並且可能發生骨質疏鬆。所以更容易發生骨折。


75歲之前最常見的骨折是 腕骨骨折。

在75歲以上的人群中, 髖部骨折是最常見的骨折。


3,骨折癒合時間

骨折癒合與患者年齡、健康狀況、營養、骨骼血流情況、治療方法等都有關係。

下面六個建議,能幫助您更快的從骨折中恢復過來:


  • 戒菸。 吸菸的患者,平均癒合時間更長,發生骨不連的風險更高(不癒合骨)。吸菸會改變血液流向骨骼,正是血液流動提供了必要的營養和細胞,使骨骼得以癒合。您可以採取的首要措施是確保您從骨折中恢復不是抽樣爽一爽
  • 均衡飲食。 骨骼的癒合需要更多的營養物質,身體只需要維持骨骼健康。受傷患者應該均衡飲食,並確保所有食物組的營養攝入充足。我們體內的因素決定了身體的功能和恢復能力。,確保均衡的飲食,骨骼就有了必要的營養,可以完全恢復。
  • 足夠的鈣。 重點應放在所有營養素上。確實需要鈣來治癒骨骼,但服用過量的鈣不會幫助你更快地癒合。確保您正在服用推薦劑量的鈣,如果沒有,嘗試消耗更多天然鈣 - 或考慮補充。服用大劑量的鈣無助於骨骼癒合更快。
  • 按醫囑治療。
    您的醫生會建議您接受治療,您應該堅持這一點。您的醫生可能會建議您進行治療,包括鑄造,手術,柺杖或其他治療。提前改變治療可能會延誤您的康復。按醫囑進行鍛鍊。
  • 增加骨折癒合。 大多數情況下,外部設備對加速骨折癒合沒有太大幫助。 電刺激和 超聲治療和 都沒有表現出加速最骨折的癒合。但是,術後的康復訓練可以讓您更好更快的恢復,對於骨折來講,如果想更好的恢復或者更快的恢復,最好的辦法還是找一個專業的康復治療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