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托步枪的回归这个问题怎么看?

段槿年


这个问题咱们得根据一个小常识展开:先有新弹才能有新枪,弹在枪前。

绝大多数的军迷都是热衷于:枪械。绝大多数的注意力被各种名枪所吸引,实际上:弹比枪重要。弹才是主要武器,枪只不过是个把弹投射出去的机器,杀伤敌人,这个活还得弹来干。

法国人是先发明了8mm口径无烟火药子弹,然后才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支无烟火药步枪:勒贝尔M1886。

德国人先发明了7.92mm口径短弹,后设计了StG-44突击步枪。

苏联人先发明了7.62mm口径中间型步枪弹,后设计了AK47。

美国人先发明了5.56mm小口径步枪弹,后设计了M16、M4。

苏联人先发明了5.45mm小口径步枪弹,后设计了AK74。

我们国家也是先设计了5.8mm小口径步枪弹,然后才设计了87式步枪、95式、03式。在改进了5.8mm口径弹以后,又设计了95-1和新式有托步枪。

我们现在有4款小口径步枪,2款有托的,2款无托的,而且95和95-1非常像。但如果准确的分类,无托的95式和有托的03式才是一类步枪,因为他们发射的都是老5.8轻弹。95-1是无托,新枪是有托,但他俩是一类,发射的都是新5.8通用弹。

在使用相同子弹的情况下,步枪是很难有太大不同的。在舒适度上,在人机上,新枪确实明显好于95-1。新枪没有提把,安装瞄准镜以及各种附件更加方面。但是,在威力、穿透力、射程、精度这些关键参数上面,新枪和95-1还是在一个水平线上。

而且新枪的威力应该是弱于95-1。

有托枪是枪长,枪管短。无托枪是枪短,枪管长。

新枪的威力弱于95-1的道理很简单,新枪是有托步枪,枪管短。95-1是无托步枪,枪管长。用同样的子弹,枪管长的肯定发射药燃烧时间更长更充分,子弹初速更高一点,威力也就更大一点。

注意哦!注意哦!有些专家在这块又要和稀泥了,又要偷换概念了。千万要小心,一不留神就让他们晃过去了。

这时候,专家出来解释:新枪虽然枪管短,但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弥补了不足,新枪的威力和95-1是一样的。

看着没毛病吧?有毛病!

因为这个新工艺、新技术没给95-1用,如果这个新技术、新工艺用到95-1上,依旧是比新枪的威力更大。拿新工艺PK老工艺,这是不是偷换概念?如果工艺、技术相同,肯定是95-1的威力更大。这属于左腿比右腿长,削短了左腿,才做到了两条腿一样长,而不是靠加长了右腿导致的两条腿一样长。算明白没?

新枪拿着应该比95-1更舒服一些,瞄准镜以及各种附件安装更方便一些,但恐怕差距也就到此为止了。

美国现在也在开发新枪,但他们是先做了6.8mm口径新弹以后再搞新枪。

他们现有步枪用的是5.56mm口径弹。新的6.8弹在威力、射程、穿透力、精度等方面肯定要上一个台阶。而有了新枪以后,就可以把新弹的效果变成现实。

中美都在搞新枪,但性质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新枪用的依旧是老弹,只是一种改良。他们是新弹+新枪,这叫升级。美国是5.56弹升级到6.8弹,威力强了一个档次。然后采用无托结构,枪管还可以更长一点点,威力又能获得一个小提高。所以他的新枪威力要比现役枪提升一代。而我们的有托新枪的威力只能勉强和95-1持平。

这些年军迷们看95不顺眼,实际上真正困扰枪械的是:5.8mm口径弹一直是差强人意,噪音大、冒黑烟、燃烧不充分、残渣大、挂铜......这些问题都是弹上出的。弹做不好,枪就做不好。以至于去年有声音说要买俄罗斯的发射药技术。

如果我们不在弹上先突破,对新枪就得平常心一些。没有新弹就没有新枪。

咱们只要把枪弹的类分清晰了,新式有托步枪的意义也自然就出来了。

A:5.8mm口径轻弹:95式无托步枪+03式有托步枪。

B:5.8mm口径通用弹:95-1式无托步枪+新式有托步枪。

就是这样一个格局。

意图也很简单,有托和无托我们都要,多数的部队依然使用无托步枪,少量部队装备有托步枪。新式有托步枪和95-1是并列关系,不是升级换代的关系。

我们国家面积大,环境复杂,加之有200多万的部队,需求也很复杂,同时装备有托和无托两款枪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选择。

有人觉得新枪和03式有些地方,有些设计很像,这就对了,因为他俩是同一设计思路下的产物。新枪和03的关系就是95和95-1的关系。当初03就是为特种部队、空降兵设计的,只不过用一阵子,都被退给了边防部队。两年以后,我们应该能看到装备长枪管新枪的边防部队。至于短枪管新枪,估计这回也差不多能在特种部队和空降兵部队站住脚。

估计我们现在轻武器设计单位也很头疼,问题很明显,就是咱们上面说的锯左腿那件事。

新枪有新工艺、新技术。如果把新技术、新工艺用到95-1上,95-1的威力、射程、穿透力、精度也会水涨船高,依旧比新枪更狠一些。如果重新设计一款无托枪,采用长枪管,去掉提把,加装皮轨,配备两脚架,那它就会和新式有托枪一样舒适,即便使用同款通用弹,威力却增加了很多。新枪又得面对这些年03式的尴尬局面。

把新工艺、新技术用到95-1上。

用新工艺、新技术搞一款没有提把的新无托步枪,依旧发射5.8通用弹。

这是两种唾手可得的方案,没有难度,只是换个组合方式而已,然后都能得到更强的步枪。短期看,新技术新工艺,肯定会移植到新生产的95-1身上,这时候95-1的威力又会反超有托新枪。继续作为主力部队使用。长期看,全新设计的无托枪也会出现。

有托新枪,恐怕很难摆脱03式的困境,只是无托的一个补充。我国依旧会以无托步枪为主。我们东方人的体质还是跟无托步枪更契合。美国人用有托,俄国人用有托,不能成为中国人用枪的证据。以色列人、新加坡人甚至越南人才是比较可靠的参考。


锐度何老师


中国的步枪如何发展,当然看对手的步枪如何发展。当初美国发展5.56口径,中国就对应发展了5.8口径,并使用更长枪管,更重弹头,以获得穿透美军防弹衣的能力。

美国陆军计划从2022财政年度开始列装“下一代班用自动步枪”(NGSAR),使用6.5或6.8毫米新型子弹的NGSAR步枪将成为美陆军“下一代班用武器系统”计划的首个实用产品。

该步枪与陆军目前使用的步兵武器相比,重量更轻、射程更远且具有更大的威力。该枪将使用更高膛压,以便确保从600米最远射程处射出的子弹仍能击穿加厚的重型防弹衣。

按照美军的说法,新步枪的膛压要接近坦克炮的膛压,比现在的m4步枪高一倍。这恐怕要求材料方面出现重大进步,因为m4使用高膛压的m855a1已经使得枪机寿命小于3000发了。而我军在材料技术方面还不如美军,贸然跟风搞高膛压不太可能。而能以较低膛压实现高初速的方法就是加长枪管,能兼容长枪管,且保证灵活轻便携行的技术,目前恐怕只有无托。

之前美军的下一代步枪想象图里就有无托枪,而目前公布的候选枪里确实有rm227这种无托枪。

个人更相信所谓坦克炮膛压是一种烟幕弹,适当提高膛压,同时加长枪管,以满足穿透力,才是可能的美国方案。

实际上就算美军真的用上天顶星科技,实现了600米终点威力的目标,也有最低科技的方法加以克制。由于无托的优势,同样枪管长度的95比m16短了200mm。那么只要把这200mm加上,全长恢复到一米左右(按老式步枪的标准完全可以接受),枪管长度达到700mm,其外弹道特性肯定超过88狙(620mm管),一千米处足以打穿3mm钢板,600米日穿防弹衣应该不在话下。





味冷


虽然在建国70周年大阅兵中有托步枪高调亮相,但是我个人认为在未来几十年里,解放军的知识武器仍然是以95为主。因为从1997年在香港回归中亮相至今,解放军用了将近20多年的时间一边使用一边改进才换玩,像现在有托步枪已经退居二线部队,所以好不容易才将武器改成无托步枪又怎么可能又倒回去使用有托步枪呢。而在今年亮相的有拖布枪从配置上面看,顶多会装备给特种部队或者快速反应部队,并不会大规模装备陆军集团军。

很多人都喜欢针对中国武器上来说事,比如空军战机上的鸭翼,当然也包括无托的95步枪,但是至70年代以后的各国战机除了美国以外大部分国家的主力战机在设计上都采用了鸭翼布局,而五大常任理事国里面采用无托步枪的就有了三个,所以步枪往无托方向发展其实也是步枪设计的一个新走向,毕竟无托步枪的设计本身就有着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在枪身一样长的情况下,无托步枪的枪管更长,带来的便是精度很高、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优势,所以法国、英国、奥地利、中国、以色列都装备了无托步枪。

所以说无托步枪还是有着广阔的前景的,至于很多人认为95步枪在400米外的动能杀伤威力没有81步枪和56步枪的威力大,但那不是枪支设计本身造成的,而是选用的小口径步枪弹造成。而且最近美军也开始玩无托步枪啦,而且外型比95还丑,可以说95步枪的颜值是所有无托步枪中最高的,而且和有托步枪相比仍不相上下,以至于前段时间有个段子反而有点搞笑:

美国:卧槽,中国回归有托步枪了?

中国:卧槽,美国要走无托步枪?

所以摸着鹰酱过河总会学着对方的样子但是有托步枪中国顶多也就小批量装备,而美国的无托步枪现在还在处于验证阶段,就算被美军最终选用估计也不会大批量装备,毕竟现在AR系列步枪实力还是很强大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步枪自诞生以来主要以有托步枪为主要形态,无托步枪从整个步枪发展史上来看,只是在机械化战争进程中的一次尝试,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有托步枪的发展进程,回归有托步枪这么一说,只不过是在国内被放大化后产生的一种说法。

无托步枪最早诞生于二战末期,1945年英国人推出了无托结构的EM1 7mm自动步枪,算是无托步枪的鼻祖吧。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无托步枪在全球掀起一股研制潮流,比较有名的,法国推出了法玛斯5.56mm自动步枪、奥地利斯太尔推出AUG 5.56mm步枪以及中国推出的95系列5.8mm枪族。

为什么说无托步枪是机械化战争进程中的一次尝试?这要从无托结构步枪的设计说起,二战后机械化战争成为战争的主要形态,无托结构步枪相较传统有托步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枪身长度的缩短,方便机械化步兵乘车作战。通俗点讲就是,无托结构步枪将原来的前置的机匣移植到后部的枪托中,在保证枪管尺寸不变甚至有所放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缩短了枪身的长度。

正是在这个核心因素的促使下,无托步枪在上世纪70年代掀起一阵研发热潮,最终也只有中国的95系列自动步枪实现了大规模装备。但在后续使用中,无托结构步枪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成为广大军迷诟病的根源。诸如瞄准基线过高、抛壳设计不合理、不适合卧姿射击等一系列与身俱来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适应性。

其实有关无托结构回归有托结构的潮流存在一定的夸大性,实质上不仅仅国内依旧以无托95系列为主力,国外其他无托型号的步枪也仍然在服役,甚至诸如泰国还将以色列的TAR-21作为制式枪械使用。换而言之在无托结构风靡一时时期也没能从本质上取代有托结构,有托结构依旧是步枪发展的主流,因而对于这几年网络上的无托回归有托有很多的夸大说辞在里面。

国内由无托的95回归有托的新式步枪很大程度上和部队转型有直接的关系。按照计划解放军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正向信息化方向大踏步迈进。在战术理念上,此前以短便于乘车射击的95式的战术缺陷越发明显,主要体现在战术组件的使用上,无法与与时俱进的单兵系统进行有效兼容。尽管95本身还是一款不错的枪械,但是在越来越成熟的信息化装备列装部队的同时,单兵装备也在与时俱进。

从曝光的信息来看,国产新式步枪的很可能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方便的根据作战需求更换枪管,从阅兵展示的型号来看,枪身长度很短,似乎更国外的短管型有些类似,可伸缩是枪托技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能进一步缩短枪身的长度,并影响乘车作战使用。

因此,有关无托回归有托这个问题,需要理性客观的看待,无托有无托的好处,有托有有托的优点。更多的是综合考量未来战争形态,而对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作出的一种诠释,各自的理念不同,所选择的方向自然也不同。


鹰鸽分析


枪械的发展,是和枪弹的发展,两者是同时发展,并行不悖的。如同大威力步枪弹,配备5发栓动步枪;中间威力步枪弹,配备30发突击(自动)步枪;小口径步枪,配备30发自动步枪等。

枪托的发展,也经过了木质枪托、金属折叠枪托、伸缩枪托,以及无托结构步枪,现在,随着法国军队率先淘汰了采用无托结构的玛斯自动步枪,采购并装备了数十万把黑-科公司的HK-416F型有托自动步枪,无托步枪似乎在遭逐步淘汰。

英国陆军特种部队也采购装备了黑-科公司的HK-416F型有托自动步枪,用来取代L-85A1无托结构的自动步枪,这把被英军称为“世上最差的步枪”。

枪械包括子弹,其实,除了研发制造装备以外,最重要的是参与实战,实战才能证明枪械和枪弹的价值,某些枪械和子弹,研发成功以后,靶场射击非常优秀,所以才会定型并装备军队。

但在实战中,却会发现许多定型试验时所发现不了的问题,只有实战的考验,才会证明枪械和枪弹的真正价值,是否适合本国士兵的使用。

包括上述枪械和子弹,实际上是个不断发展也可说是不断折腾的过程,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大威力步枪弹威力过剩,才会出现中间威力步枪弹,进而发明小口径步枪弹。

突然发现5.45/5.56毫米小口径步枪弹,在实战中无法有效击穿新型防弹衣,因此俄罗斯又恢复了7.62毫米中间威力步枪弹的生产线,美国则开始研发6.8毫米新步枪弹和枪械。

至于枪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最初,单发或5发步枪,除了枪管、枪栓、机匣、扳机等部件是金属结构,枪身上全都是木头,包括木质枪托等。

德军MP-38/40冲锋枪,率先装备了金属折叠枪托,全枪没有复杂的工艺,不见一根木头,得以大量制造,且枪托可折叠,使用时更为灵活方便,在战时M-1汤姆逊、波波沙-41、索米1931式、伯莱塔M-1938、百式等大量木质枪托的冲锋枪中可以鹤立鸡群。

现在,研发的新型步枪,则流行可伸缩的枪托,属于最新的枪托了;伸缩的枪托比较好,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其长度是可以调节的,适合不同的射手使用,是目前枪械枪托的流行趋势,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我军装备的新型5.8毫米自动步枪,采用的就是伸缩式的枪托。

无托步枪,则是将机匣装在了枪托内部,以显著缩短全枪长度的一种结构,而并非没有枪托,将小握把与扳机前置,而弹匣与和自动机构后置。

具备全枪长度较短、全枪重量轻,便于射手携带,特别适合机械化步兵,枪管长,子弹初速大,射弹散布小,命中精度高等优点。

但无托式步枪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缺点,抛壳口离射手眼睛与耳朵太近,射手受射击时烟雾和噪音影响大;瞄准基线高,增大了射手头部命中概率;更换弹匣动作较复杂较慢;瞄准基线短,瞄准的难度就大等。

美军和苏俄军队,实战经验非常丰富,对步兵需要什么样的枪械,基本上都心知肚明,在步兵轻武器的设计研发上都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在法英奥等全球许多国家军队纷纷将有托步枪换成无托步枪时,这全球两强军队陆军步兵依然不为所动,绝不跟风所谓的无托步枪,坚持让军队使用有托步枪,可谓有先见之明。

当下,全球军队又有淘汰无托步枪,重拾传统有托步枪的发展趋势,我军在装备5.8毫米95式无托步枪,经过军方20余年的使用,新型5.8毫米步枪之所以又回归了有托步枪,证明无托步枪确实不如有托步枪,当然,换成了伸缩式的有托步枪,也是世界的流行趋势。


国平军史


各集团军正在由95-1替换95式,怎么叫有托回归?至前本来就有03式和81式,新枪取代03式还是有可能滴。


馬踏飛燕64876053


我不懂,我个人认为有托能增加枪械的稳定挂。就比配铁锹铲土,光锹头肯定没有有锹柄稳定好用,人常提到的合力。


鹰183636536


无托枪本身就是怪胎,其本身在适应战场多变化性方面不如有托枪。有托枪在应用折叠托伸缩托后已经在缩短枪身上靠近无托枪的优势,所以有托代替无托是大势所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