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野外生存手冊》—美軍在野外遇到雪崩如何規避風險?

雪崩

圖:斯蒂文·達文波特

有統計數字表明,在事故發生後5分鐘之內得到營救的雪崩受害者,90%都能倖存下來;但30分鐘之後得到營救的,生存率不到50%。這些統計數字對於使用雪崩呼吸器的人員更加有利。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並且瞭解雪崩營救基本知識,對自己是否能夠生存非常重要,因為在那個時候,分分秒秒都至關重要,所以一定要大量閱讀這方面的書籍,並經常參加有關雪崩的培訓。對你要去的地方,要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要了解:當地有沒有雪山滑動、簷口或者裂縫等危險,其天氣狀況如何以及與之有關的發生雪崩的可能。要保證所有小組成員的照明燈都相互協調。只要做好充分準備,很多事故都可以避免,所以一定要多花時間做準備,如果當地的情況可疑,那就改天再去。

雪崩的種類

單點雪崩

這種雪崩從某一個單獨的地方開始,往下移動的過程中積雪會越滾越多,體積越來越大。它通常發生於春天,新雪落在平坦的地面上時,地面上的積雪不斷融化、結冰,再加上雨水的侵蝕,新雪降落,增加其重量,就很容易造成雪崩,尤其是大雪(總降雪量達到10~12英寸,或者每小時的降雪量達到1英寸)過後,危險更大。

厚板雪崩

厚板雪崩是指牢固的、緊緊粘在一起的一層雪與下面的雪層分離,然後逐漸往下滑動。大部分雪崩受害者都是死在這種雪崩之下。這種雪崩一般發生在冬天暴風雪肆虐的時候,通常由於人類的踩踏而引起。

引發雪崩的因素

雪崩通常由人類或者天氣變化所引起,大多數荒野地區都存在雪崩的危險,它們從內在決定著冰山是否移動。為了讓到荒郊野外旅遊的遊客們都瞭解到這個信息,《美國雪崩危險指南》出版問世了。這本書以彩頁的形式描繪了冰山的情況,你在野外旅行時,除了依靠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判斷力之外,還可以參考一下這本書。

如何辨認雪崩的危險

在判斷雪崩可能存在的危險時,有4個因素需要考慮在內,那就是:地形、雪堆、天氣狀況以及人類因素。

《美軍野外生存手冊》—美軍在野外遇到雪崩如何規避風險?

單點雪崩厚板雪崩

地形

地形對雪崩的危險主要基於山坡的傾斜度、方向和構造。

山坡的傾斜度

傾斜度在25~60度的山坡很可能存在雪崩的危險,大部分雪崩都發生在傾斜度為30~45度的山坡上,比這個角度更陡峭的山坡很難留住積雪,而較緩的山坡又不會產生足夠的動力讓積雪滑動。除非你在測量角度方面很有經驗,否則的話,還是儘量使用測角儀來測量。

山坡走勢

山坡走勢是指它所在的位置與太陽和風向呈什麼樣的角度。如果山坡朝陽,那麼你遇見雪崩的概率會小一些,因為那裡的積雪沉積較快,比較穩定,不過在春季和夏季,朝陽的山坡就不太穩定了,而冬天,接受陽光較少的山坡則是雪崩暴發的高發期。迎風的山坡比背風的山坡要安全一些,因為風會把新下的雪都颳走,或者把原來的雪都沉積下來,而在背風的山坡,風颳來的雪都沉在這裡,很容易形成簷口,或者是很深的鬆散積雪或一層層的厚板積雪。

山坡構造

山坡有一定的凸凹形狀嗎?凸狀山坡上的積雪壓力會比較大,比凹狀山坡上的積雪更容易發生雪崩。顯而易見,直線形的、開闊的陡峭山坡很容易發生危險。如果樹木朝著山下的方向彎曲,且山頂方向的樹枝已經不見,這種現象表明一場大的雪崩已經發生。

雪堆

雪堆是由於斷斷續續的暴風雪、天氣變化以及氣溫起伏造成的,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一層層結實的積雪,上面一層和下面一層有時會粘在一起,有時則不會。如果上面一層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積雪和下面一層薄而鬆脆的雪不相融合,這樣就形成了厚板雪層。雪堆的穩定性可以通過Rutschblock實驗來估計,同時還要密切關注大自然母親提供的一些線索。不過,與潛在雪崩危險有關的所有因素都要考慮在內。

Rutschblock實驗

《美軍野外生存手冊》—美軍在野外遇到雪崩如何規避風險?

實驗

Rutschblock實驗可以用於估計山坡的穩定性以及它滑動的潛在危險有多大。在這個實驗中,帶滑雪板或者穿滑雪鞋的旅行者要站在一大塊雪上,看雪塊能否支撐他的重量。但是這個實驗必須要在山坡上才能做,而且這個山坡和旅行者要去的山坡情況完全相似才行。用一個雪鏟或者雪鋸(這兩者都沒有的話,可以自己製造一個)把一個大雪塊的三邊(前邊和兩側)都剷掉,形成一個約6英尺長、3英尺深的方形,或者一直鏟到露出下面鬆軟的雪層為止。接下來,用雪鋸、滑雪板或者其他你製造的工具,把大雪塊的後部鏟開,與山坡分離,其深度應和另外三個面一樣。這時站上去,那麼這個雪塊能承受得了你的重量嗎?如果能,試著在上面跳幾次,看一下雪塊相對下面一層鬆軟的雪層有沒有往下滑。如果你靠近那個雪塊時,或者你在製造這個雪塊的時候,也或者剛一站上去它就開始往下滑,那說明這個山坡非常危險;如果你剛剛準備好做第一次跳躍動作時,或者第一次跳躍期間,雪塊就開始滑動,那麼這個山坡的危險性還是挺大的;如果你連著跳了好幾次,雪塊才開始滑動,這說明山坡還是相對穩定的;如果你跳了好幾次之後,雪塊都沒有移動,這說明山坡是最穩定的。當然,你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估計坡度的穩定性,不過那些方法都沒有Rutschblock實驗可靠,而且那些方法得來的結果是否可以信賴也很難說。如果你很關心一個山坡的穩定性,那就一定要花點兒時間去做一下Rutschblock實驗。

大自然的線索

雪堆是否穩定,大自然母親會提供一定的線索,一定要密切關注這些線索,它們會讓你更加了解目前情況下面臨的潛在危險。

在類似山坡上最近有沒有發生雪崩

這可能是你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線索了,建議大家一定要避免同樣的山坡。

拍攝裂紋

拍攝裂紋是厚板雪崩的前兆,如果是冰雪的情況造成了這種結果,一定要避免雪崩地形。

撞擊的聲音

雪堆裡鬆軟的雪層崩潰時,就會發出撞擊的聲音。如果你聽到這種聲音,一定不要靠近雪崩地帶。

空洞的聲音

雪堆內發出空洞的擊鼓一樣的聲音有可能表明結合緊密的厚板雪層下面有一層鬆軟的雪層。如果你聽到這種聲音,千萬不要靠近這種雪崩地形。

天氣狀況

下雪、下雨、颳風以及氣溫變化都會影響雪層之間的黏合力。

最近有沒有降雪或者降雨

一場大雪(總降雪量達10~12英寸,或者開始降雪以後,每小時降雪量達到1英尺)之後,雪崩的危險最大。雨水則會浸入雪層,從而削弱雪層之間的黏合狀態,這樣厚板雪層更容易滑動。

風力

強勁風力帶來的雪花會在山坡背風面形成厚板雪層,從而形成潛在的雪崩危險,所以一定要避免這樣的地方(見上面山坡走勢段落)。

氣溫變化

氣溫變暖或變冷會產生不同的情況,從而引起雪崩。

《美軍野外生存手冊》—美軍在野外遇到雪崩如何規避風險?

《美軍野外生存手冊》—美軍在野外遇到雪崩如何規避風險?

山坡傾斜度山坡構造

氣溫變暖

如果氣溫變暖的速度較慢,它會增加雪堆的密度,以及雪層之間的黏合力,從而減小雪崩的危險。但是相反,如果氣溫迅速升高,會使積雪松軟,雪層之間的黏合力減小,一旦有人類活動,就更容易發生厚板雪崩。

深層霜

深層霜其實就是靠近斜面的一層積雪,其溫度和積雪表面以及地面的溫度都不相同,它由一些多面的雪花晶體組成,支撐不了多少重量,又不能和其他層的積雪黏合在一起,所以這一層積雪相當危險,尤其在早春時節是最危險的。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發生雪崩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表面霜

表面霜和露珠相似,通常在寒冷、無雲的靜夜裡出現在積雪的表面。和深層霜相似,它和其他層的積雪也不黏合,同樣也會有造成雪崩的可能。

人類因素

人類總是過於自負,他們不相信自己會發生危險,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態度已經導致很多人死亡。決定要出去旅行時要考慮很多因素,我們以上所討論的一切都要考慮在內。整個團隊對於當時情況的態度,他們的目標,以及其中存在的危險都要考慮,同時還要考慮到團隊成員的技能、體力及裝備等,你需要花時間把所有的事情都考慮清楚。畢竟,到野外去旅行的本意是為了樂趣,而不是拿生命去冒險。

美國雪崩危險指標危險等級(顏色)雪崩可能性及雪崩原因雪崩危險等級及分佈建議採取的行動whatwhywhereWhat to do低(綠色)自然雪崩及人類引發的雪崩都不可能發生積雪狀況整體穩定,偶爾有不穩定的地方通行安全,建議普通等級防範中(黃色)自然雪崩不可能,人類引發的雪崩可能發生在陡峭的山坡上,厚板積雪可能不穩定在一定走勢的陡峭山坡上,採用防範措施危險(橙色)自然雪崩可能發生,人類引發的雪崩可能性更大在陡峭的山坡上,厚板積雪的不穩定性增大在陡峭的山坡上,加強防範措施非常危險(紅色)自然雪崩和人類引發的雪崩都可能發生在傾斜度和走勢不同的山坡上,厚板積雪都可能不穩定不建議在此種地形上旅行。在較緩山坡的迎風山脊上行走最為安全極端危險(黑色)自然雪崩發生的概率很大,人類活動一定會引起雪崩在傾斜度和走勢不同的山坡上,厚板積雪都不穩定,很可能發生毀滅性很強的大型雪崩應避免在此種情況下旅行。僅可以在遠離雪崩地區的較緩山坡上行走雪崩地區安全旅行的基本原則雪崩的發生並非偶然,人類在這裡活動不是一種機會,而是一種選擇。大部分雪崩都是由於厚板雪層的滑動而且大都是由於受害人或者受害人的隊友引起的。任何一次雪崩都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傷害甚至死亡,雪層的輕微移動都相當危險,所以,要學會尋找安全的路線,留心情況的變化,並攜帶有雪崩營救設備。要學會並運用雪崩地下分析以及積雪穩定性估計技巧,以幫助減少你面臨的危險。要知道,雪崩危險等級手冊只是一般性的指導原則,地理地形、高度、山坡走向和傾斜度等的區分也都是大致說明,過渡區間的危險仍然存在。不管眼前的雪崩危險有多大,整個山區總有安全的地方。

路線選擇

有時你必須要通過有一定雪崩危險的地區,如果是這樣,那就要避免經過巨大、陡峭的背風口、溪谷或者簷口等處。要選擇安全的路線,比如山脊頂部、山谷、樹木茂密的地方,以及坡度較緩的山坡。在出發之前,先把滑雪杆的帶子去掉,揹包的搭扣解開,這樣緊急時刻可以趕快把這些東西扔掉;把衣服上和設備上的拉鍊、所有的開口都要拉好;保證你的雪崩信號燈工作,並

且處於發送信號的模式;看看路上有沒有什麼安全島嶼,比如岩石或者樹木之類;最後要找到一條退路。一旦準備工作做好,一次先通過一個隊員,其他的隊員要密切關注。儘量從山坡的頂端或者底端通過,千萬不要走半山坡,因為那裡根本無法逃跑。

雪崩逃生必備用品

雪崩收發器

小組裡所有隊員要人手一個雪崩收發器,同時要保證電量充足。出發之前,要先在旁邊走走,試驗一下你的信號燈是否工作,也就是說,一個隊員的信號燈調到接受模式,而其他隊員的信號燈都調到發送信號的模式,依次從他旁邊走過,每個隊員走近他時,他的信號燈應該聲音突然增大,可見信號也應該增強。最後,不要忘記檢查一下那個接收信號的信號燈。一旦你們確定所有的收發器都正常工作,就把它們統一調成發送信號的模式。如果有人被埋在雪下,其他隊員就調到接收模式以確定受害人的位置。

其他的必需設備

到雪崩易發地區旅行的所有成員都要帶上一個探測儀、雪鏟以及雪崩呼吸器(以上曾有詳細描述)。

如何在雪崩時生存

一定要儘量避免雪崩地帶和雪崩危險。不過,如果你決定要進入雪崩易發地帶,那就一定要保證自己攜帶了所有必需的設備,而且設備都處於工作狀態。信號燈要事先檢查一下,裝上新電池,然後調成發送信息模式;而呼吸器的插嘴兒要放在離你嘴巴只有幾英尺的地方,如有需要,你可以很快就把嘴巴伸過去。一旦發生雪崩,要大聲呼喊,讓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把你呼吸器的插嘴兒按好,把滑雪板和滑雪杆等東西扔掉。但是如果你可以滑雪通過危險地帶,或者你穿著雪鞋之類不能馬上脫掉的東西時,可以不用扔掉滑雪板或者雪鞋。如果能到達一個安全的區域,就一定要過去。如果你被重物擊倒,儘量不要讓自己被埋在裡面,你可以利用游泳的動作,頭朝著雪崩的方向。如果實在無法逃脫,一旦等到雪山滑動的速度有所減緩,一定要把一隻手伸到雪堆表面,讓別人看到,並用另一隻胳膊在臉部前面掏出一個透氣孔。呼吸器能極大地提高你生存下來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有一個呼吸器,那你就可以放鬆一下,保存能量了。

雪崩營救

一旦發生雪崩,小隊裡最有經驗的成員要立即負起責任,組織搜救。不過,在進行營救之前,要先保證沒有另一次雪崩的危險,然後選擇好逃生路線,並分配好警戒人員。接下來,讓所有參加營救的人員都把信號燈調成接收的模式,要是還有人的信號燈是發送信號的模式,那你們就得浪費時間尋找這個人的蹤跡。要記下來受害者最後所在的位置,並把這個位置當作你們的出發點開始搜尋。這個時候是分秒必爭,一分鐘都不能浪費。這時絕對不能派人去求救,每個小組成員都要待在這裡做搜救工作。

《美軍野外生存手冊》—美軍在野外遇到雪崩如何規避風險?

信號燈發出的信號有一個錐形沉寂區

利用雪崩營救信號燈搜索

雪崩搜救有三個階段:大致搜索、仔細搜索和重點搜索。每一階段都建立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

大致搜索

大致搜索首先要快速觀察積雪表面有沒有露出來的物體,比如受害者扔掉的設備以及表明他旅行路線或休息地點的地形特徵。把受害者最後所在的位置,還有其他一些線索標記出來。在雪崩時,人們通常會被困在有樹木或者岩石的地方,所以一定要仔細搜索受害者經過路線上的樹木或者岩石。所有這些都需要快速、有條不紊地進行。接下來,從受害者最後所在的位置出發,讓隊員們排好隊,兩人之間的距離約為50英尺,且臉朝著山下的方向。讓所有的隊員都把他們的信號燈音量調大,並形成一種平行的下山搜索模式。

營救人員一邊走一邊把信號燈往前後左右調整,以方便天線接收信號。根據營救人員的信號燈和受難者的信號燈距離遠近,信號的強度也有弱有強。如果一個人被困在雪堆裡,一旦收到信號,兩個營救人員就要開始細緻搜索了,而其他隊員則要準備好他們的挖掘設備。如果被困在雪堆裡的不止一個人,那麼一個營救人員開始細緻搜索就可以了,而其他隊員則需要繼續大致搜索另外一個受難者,此時,一旦找到一個受難者,要立刻關掉他的發送信號模式。

用括號法仔細搜索

收到信號以後,把信號燈的天線前後左右移動,調向信號最強的方向,一旦找到信號最強的方向,整個搜索過程中都要朝著這個方向。大家要朝著越來越強的信號直線行走,並逐漸把信號燈的音量調到最低,能聽見就可以了。信號燈朝著那個方向,繼續沿著直線向前走,直到最後信號消失,在這裡做個標記。接下來,扭過頭朝著來時的方向回去,不要改變信號燈的方向,等信號消失不見時,在那裡做個記號。然後來到這個括號的中間,90度轉身,沿直線前行,一路走一路減小音量,和之前一樣,一旦信號消失,就在那裡做個標記,然後再回頭,沿原路返回,在信號消失不見的地方做標記。在整個過程中,信號燈的方向都不要變。現在你有了4個信號消失不見的點,接下來,移到第二條線的中間,90度轉身,然後重複這個過程。繼續回到這條線的中間地帶,90度轉身,在信號不見的地方做標記,最後直至這些標記之間的距離相隔不到6英尺,這時你就可以進行重點搜索了。

《美軍野外生存手冊》—美軍在野外遇到雪崩如何規避風險?

雪崩遇難人員大致搜索和仔細搜索

錐形沉寂區

信號燈會發出橢圓形的信號,輻射在天線的兩側,在燈的周圍形成一個橢圓形。這種在中心連接起來的信號會在天線上下產生一個錐形的沉寂區,如果你在這個區間移動,你的信號會被它強烈的信號干擾,但是如果你移到其他的地方,信號會重新變強,因此,在進行括號法搜索時,你要來到信號盲區外幾英尺的地方,以保證信號不會再增強。如果信號增強,那麼你應該在這個地方做好標記。然後你從那裡轉過身子,沿原路返回,在信號由弱變強的地方做好標記。然後來到這條線的中間,和之前一樣重新開始搜索,把這條線兩個信號最弱的地方標記出來。如果是新式的雙重天線信號燈,這個問題就不算問題了;不過目前,這個問題仍很重要。

利用外圍方式仔細搜索

外圍方式是除括號方式外的另一種選擇,只要你經過培訓,使用這種方法會更加快捷。不過這種方法並不會每次都成功,所以,它並不能代替括號方式,只能算是一種變通方式。要使用這種方法,要先把信號燈的天線前後左右旋轉,找到信號最強的方向,然後整個搜救過程中都要把信號燈朝著這個方向。接下來,朝著信號最強的方向前進,如果你還沒走到15英尺,最初的信號就變得很微弱,那就轉過身去,向相反的方向行走,大約15英尺以後,再把信號燈調整至信號最強的方向,把信號燈的音量調到最低,聽得到即可,朝著信號最強的方向走約15英尺。就這樣,每走15英尺就重複這個過程。因為落難者信號燈的信號有一個弧線(也就是錐形沉寂區),所以你的搜索必須沿著這個弧線進行。

重點搜索

信號燈找到了方向並放在靠近積雪表面的位置,你就可以從一邊到另一邊,從前到後去尋找落難者的地點了。在這個過程中,你把信號燈的音量調到最小,然後就可以判斷出信號燈發送出強烈信號的地點了。信號燈的信號彼此重疊時,其聲音通常會有所變化,這時,要趕快探測那個位置,快速但動作要輕,要小心不能傷到下面埋著的落難者。

一旦探測儀找到了落難者的位置,就不要再去挪動探測儀了,要把它留在那裡作為一個嚮導,然後趕快動手去挖那個落難者。在挖掘的過程中,一定小心不要傷到落難者,然後把落難者嘴裡的雪掏出來,看看他的情況如何,如果有營救呼吸器或者CPR,那就立刻讓它們派上用場。對體溫過低或者暫時休克的,以及頭部或者脊柱受傷的落難者要趕緊進行初步治療。

探測儀搜索

如果當時沒有營救信號燈,那就要採用探測儀搜索的方式了。把探測儀輕輕安置在落難者最後所在的位置,以及發現他物品的位置(尤其是地勢較低的地方),或者其他一些可能的地方,小心不要傷到落難者。如果你們也沒有探測儀,那就用滑雪杆或者樹枝來探測。把可能的位置都搜索之後,從發現碎片的地方開始,沿著最可能發現落難者的地方畫上一條探索線。


引發雪崩的原因

美國陸軍

引發雪崩的原因多種多樣。

  • 氣溫。氣溫非常低的時候,積雪的沉積和黏合都非常慢,在嚴寒天氣下發生的雪崩通常是在暴風雪肆虐的時候,或者暴風雪剛剛過去。如果氣溫剛好在冰點以下,雪堆穩定得非常快,而氣溫在冰點以上時,尤其是升溫很快的時候,雪崩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升溫時的暴風雪會很早就貯存幹雪,而這層幹雪與之後沉重的溼雪很難黏合。大部分的雪崩都發生在溫暖的正午。
  • 降雨量。90%的雪崩都發生在暴風雪時或者之後的24小時內。同時降雪的速度也很重要,降雪量每小時在2.5釐米或者以上時,尤其同時還伴有大風的時候,通常會發生嚴重的雪崩。降落在積雪上的雨水也會增加積雪的重量,並減弱雪層之間的黏合性。
  • 風力。風速為每小時15公里的勁風颳過積雪,會在山坡的背風面形成厚板雪層。
  • 重量。大多數雪崩受害者都是自己的體重引發了雪崩,從而死亡。
  • 震動。山頂飛過的直升機、沉重的設備、爆炸以及地震等都會引發雪崩。

——摘自《軍事登山:陸軍戰地參考便覽3~97.61》


雪崩求生技巧

美國陸軍

  • 防護措施。避開那些已知的或者疑似的雪崩爆發區是最簡單的保護方式。其他一些保護方式還有:
  • 個人安全。把滑雪杆的腕帶從你的手上取下來,滑雪板上的索線也解開,事先準備好要把這些設備扔掉。帶上兜帽、把衣服裹嚴實以避免過低溫。有效利用雪崩繩,準備好雪崩探測儀和雪鏟。身上的揹包要隨時準備好——千萬不要丟棄,因為它可以當作一個漂浮設備,並能保護你的脊柱。
  • 集體安全。先派一個人通過不安全的山坡,其他的隊員密切關注。所有隊員都要沿著同一條路從一個安全的地方走向另外一個安全的地方。
  • 道路選擇。挑選正確的道路會讓你避開雪崩易發的地區,這無論何時都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任何時候做決定時,都要留下充分的迴旋餘地。

山脊頂端稍微靠近迎風面的地方是最安全的,第二安全的地方是在山谷裡、遠離山坡底部的地方。

一定要避免簷口的上面或者下面,要是你遇見很危險的山坡,那就爬到山坡頂部或者下到最底部,總之要遠離出口地帶,要是你必須從那裡橫穿經過,那就選擇一條能很快橫穿到山底的路線。要是你必須攀上一個危險的山坡,那就儘量選擇雪崩路線一旁的道路,而不要走到雪崩中心。

要把茂密的林木、山脊以及突出的岩石當作安全島,在那些地方吃飯或者休息。儘量不要在開闊的山坡上花費太多時間。

由於大部分雪崩都發生在暴風雪之後的24小時或者在正午時分,所以一定要避免在這個時段走路,在夜裡趕路是正確的策略,那樣要安全得多。

穩定性分析

。要仔細觀察和你所去的地方相似的山坡,有沒有什麼突出的特徵。

雪崩的跡象。觀察一下最近的雪崩有沒有什麼被風侵蝕的跡象,以及厚板積雪的情況。

斷裂線。要避開任何一個上面有裂紋的山坡。

聲音。要小心那種空洞的“嗡嗡”聲,它們可能表明雪堆在快速沉積。

如何求生。通常都是人類自己引起了雪崩,如果這些人意識到危險的存在,並選擇了別的路線,就有可能會避開雪崩。如果真的遇到了雪崩危險,可以採取以下步驟求生。

  1. 扔掉設備。設備有可能會傷到你或者成為你的負擔,同時扔掉的物品還會向營救人員表明你的位置。
  2. 儘量爬到積雪表層來。一定要爭取活下來。想辦法爬到雪崩的邊緣。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腳觸到了地面,那就用力猛蹬地面,盡力把自己頂到積雪表層來。
  3. 要是你的頭部也埋到了雪地,那就緊閉嘴巴,屏住呼吸,用胳膊和手在臉部前面的雪地上弄出一個透氣的地方來。很多雪崩的落難者都是因為嘴巴和鼻子填滿了雪,從而窒息致死。
  4. 一旦你感到雪崩的速度變緩,就一定要儘量爬到積雪表面上來。有一些落難者很快就被找到了,因為他們有一隻手或者腳伸到了外面。
  5. 一旦積雪變穩定以後,它就像水泥一樣結實沉重,即便你只有一半身體被埋在裡邊,也很難把自己拔出來。在聽到營救人員的聲音之前,不要大聲喊叫,因為你在雪地下面,沒人能聽到你的叫聲。也不要拼命掙扎想要出來——那樣你只是在浪費你的精力和氧氣。
  6. 儘量放鬆。如果你覺得自己想要昏厥,順其自然就行了,因為昏迷的人呼吸更淺,脈搏也跳動很慢,體溫也會降低,所有這些都會幫助減少你所需要的氧氣。

——摘自《軍事登山:陸軍戰地參考便覽3~97.61》


求生技巧

儘量不要冒險

千萬不要逞能,那樣你會死的!一定要花時間估計一下眼前的情況,如果有危險存在,一定要留心那些預兆。

只要有可能,一定要避開雪崩易發地帶

如果你必須要到這些地方去,要提前學習一些關於雪崩的知識,並練習一下如何利用信號燈去營救落難者。

要保證你的信號燈沒有任何問題

信號燈是依靠電池工作的,很容易因受冷而出現異常,並且它有一定的壽命。為了避免信號燈受冷,要記得把它放在幾層衣服中間,關於使用壽命的問題,要確保在每次旅行前都更換電池。

——摘自《寒冷天氣生存指南:陸軍戰地參考便覽31~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