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高桥爷叔”由来

众所周知,对自己父亲的弟弟的称谓为叔叔,也有一些地方称叔父、叔爸等。而在上海本地话中称爷叔或者是阿叔,表示为父亲系上一种血亲关系。在平时生活交往中爷叔也可作为对自己叔叔辈年龄相仿的男性的尊称,并非一定要有血亲关系的人。

而“高桥”和“爷叔”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桥爷叔”的由来,还得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称霸上海滩青帮大亨杜月笙说起。杜月笙(1888年)8月出生在高桥杜家宅,4岁以前亲生父母相继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舅养育,三年后继母改嫁,舅舅病故,一时无依无靠,过着流浪、乞讨的生活,寒冬腊月时,杜月笙会常常躲在高桥镇上一家卖猪肉铺子里,一个卖猪肉的台下,来熬过冬天的长夜,肉铺的陈姓老板夫妻俩人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夫妻二人出于同情,肉铺陈姓老板腾出一间柴房让杜月笙居住,靠着陈老板夫妻俩的照顾,才使杜月笙渡过一生中最苦难的岁月,后来杜月笙又到高桥镇上茶馆里做了一个跑堂的小伙计,在茶馆里杜月笙又结识一帮狐朋狗友,学会了赌搏,输的一塌糊涂,在高桥镇上实在混不下去了。15岁那年到上海十六铺水果市场里卖水果。若干年后,杜月笙从一个混迹于十六铺水果市场内的小混混,发迹成了上海滩上青帮大亨。

“浦东高桥爷叔”由来

许多年,过去以后原本在高桥镇开肉铺陈姓老板,因为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再加上世道的不济,原本养家糊口肉铺关门歇业了。陈家就这样坐吃山空了,最后连生活也难以维持。万般无奈之下,陈家男人想起了已经在上海滩上发迹的杜月笙,几经周折,四方打听,找到了法租界亨利路(现徐汇区新乐路82号)杜公馆。杜公馆门口外几个看门的人,看到一个衣衫破旧不堪的老头,说要见杜老板时,几个看门人带着嘲讽的语气,我们杜老板是上海滩上有名的大亨,怎么会见你这个乡下老瘪三,嘴上辱骂着滚,一边推搡着,正在这时,杜月笙恰好坐着车回家。虽然多年未曾谋面过,但杜月笙一眼认出了被看门的几个人推搡倒地的陈家爷叔,杜月笙立马下车,一面叫着“爷叔、爷叔”,一面恭恭敬敬地将陈家爷叔扶起来,然后转身对看门的人大声训斥,你们都给我听着,这是从高桥来的爷叔,你们敢怠慢他,你们都不想活了,刚才那些穷凶极恶的看门人,个个低三下四、点头哈腰、诚慌诚恐地对陈家男人说:“高桥爷叔”、“高桥爷叔”。我伲有眼不识泰山,狥眼糊子瞎掉了,请爷叔饶了我们吧。此后,先是在青帮内部对凡是来自浦东高桥的人,谁都不敢再有无礼和怠慢。一概尊称为“高桥爷叔”。再以后“高桥爷叔”在上海滩慢慢传开,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即便到现在“高桥爷叔”在老上海人中声名远扬,特别是浦西人,总会把来自于浦东高桥的人(尤其是男性)那怕比自己年龄小得多的,也一律统称“高桥爷叔”。也许他们从来没有到过浦东高桥,在高桥也没有亲戚、朋友。但“高桥爷叔”特定称谓尽人皆知,家喻户晓,成了高桥人的代名词,但凡从浦东高桥来市区的人就是“高桥爷叔”。

(下图为新乐路82号杜公馆)

“浦东高桥爷叔”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