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不大!歼-7进气口大小决定了其性能极限,换发动机没意义

意义不大!歼-7进气口大小决定了其性能极限,换发动机没意义

歼-7MG是由歼-7E型发展而来的出口型,采用了WP-13FI发动机,推力更大、可靠性更好,爬升率和推重比都有较大的提升。然而对于歼-7来说,影响其作战性能的不仅仅是发动机。影响作战性能的另一个关键是火控系统,比如歼-7MG使用的是英国的SSR雷达或者意大利的Grifo-7雷达,具有俯视/俯射能力。换装全新发动机对于歼-7MG来说可以大幅度提升近距离空战能力。但无论如何改进歼-7MG始终是一款二代战机,在三代机面前还是难有一战,尤其是歼-7MG天生没有超视距能力,实战中难免力不从心。

意义不大!歼-7进气口大小决定了其性能极限,换发动机没意义

歼-7MG换装全新发动机并不能改变米格-21这种二代战机的固有缺陷,比如缺乏全天候能力、不可能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等等。 虽然换装国产EL/M2001雷达的歼-7G具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但是机头进气口太小还是大大限制了雷达扫描功率,最终也就影响到雷达的探测距离等各方面性能。此时对于歼-7系列战机改进工作而言,急需将机头进气改为下颌进气,这样雷达直径的大小就可以不受限制,然而这种改进后的歼-7基本上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歼-7了。

意义不大!歼-7进气口大小决定了其性能极限,换发动机没意义

最终这种下颌进气的139号歼-7FS又改装成为F-7MF并最终演化为FC-1。至此,歼-7系列战机的改进算是最终告一段落,可见最终决定歼-7战机改进的不再是发动机,而是机身进气结构的变化。事实上对进气结构改进的歼-7FS型号已经很难再视为歼-7系列战机了,不过这种突破的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整个改进过程中对于研发、设计、制造队伍人才的培养才是最为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