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庵建於明末清初嗎?乾隆是明朝皇帝不是?

手機用戶11160408683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公元1711年至公元1799年在位,後世也把他稱為乾隆皇帝。



目前位於湖南省岳陽市的天嶽幕阜山下板江鄉青頂山的乾隆庵與乾隆尋父的故事有關。



據說在清朝雍正年間,乾隆皇帝的生父因逃避戰亂才來到平江縣天嶽幕阜山下板江鄉青頂山的一座寺廟出家做了和尚。乾隆皇帝登基後聽說父親在這裡,於是第一次來到寺廟尋父,但是他的父親躲著不見,乾隆皇帝第二次來到寺廟見到一和尚倒穿著鞋子,乾隆皇帝上前追問鞋子的主人在哪裡?和尚沒有明說,只說他是八叉和尚。乾隆剛開始沒在意,回去的路上一邊琢磨,一邊想:八叉不就是父親的父字嗎?於是他感覺到這是和尚在暗示他就是自己要找的親生父親。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第三次來到平江縣天嶽幕阜山下板江鄉青頂山寺廟尋父,和尚已經去世,乾隆皇帝三次尋父未見面。從此以後,那座寺廟就被後人稱為乾隆庵。關於跟這座寺廟有關的故事還有待繼續考證。



所以,這座寺廟原本就存在,至於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建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建造的時間基本在雍正執政之前,也就是清朝初年。


文史劉磚家


乾隆皇帝是中國清代赫赫有名的君主,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康乾盛世”。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長壽皇帝,活到了89歲。他的一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這其中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的身世。

與乾隆身世傳說有關的乾隆庵在平江縣板江鄉的青頂山上。傳說清朝雍正年間,乾隆皇帝的父親陳閣老棄官當起了雲遊和尚。當他雲遊到平江青頂山時,看到這裡風光旖旎,山高林密,是一個修行得道的好處所,於是他就在這裡建庵立寺。之所以後叫“乾隆庵”,相傳是因乾隆曾兩次到此尋父,在該古寺下的一個山澗中的古冢,相傳墓主就是乾隆的生父。

現在我根據這個傳說還原一下歷史,這個傳說中的乾隆生父陳閣老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雍正與乾隆時代擔任過山東巡撫與工部尚書的陳世信。清朝末年,反清排滿之風日盛,很多文人用手中的筆,以野史的方式,構造了不少清廷的秘密與醜聞。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天嘏的《清代外史》和鴛鴦派大家許嘯天所著的《清宮十三朝演義》,書中描述了陳閣老與皇子胤禎(雍正帝)往來密切。康熙五十年(1711),雍親王與陳閣老各得了一個孩子,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然後被要上位的鈕祜祿氏給調換了,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基於這一說法,在乾隆長大知曉自己親生父親基礎上衍生出尋父到青頂山的故事,除此之外,還有乾隆六次下江南四次去陳閣老的老家海寧賜匾暗中報父母生育之恩的傳說。

翻開史料,則發現弘曆繼位以後,對他的這位漢人“父親”,實在不怎麼樣。乾隆時期,陳閣老曾任工部尚書授文淵圖大學士,沒多長時間,乾隆便以“錯擬票籤”的理由將其革職。而且還在諭旨中說:“自補授大學士以來,無參贊之能,多卑瑣之節,綸扉重地,實不稱職。”如果陳世信真的是乾隆的父親,這未免也太刻薄了點。

因此,以上種種,乾隆尋父親到青頂山由而被命為“乾隆庵”是沒有什麼歷史根據的,最大的可能是清朝的反清文人根據當時局勢的需要,用於諷刺滿清政權用的。


籽秋


乾隆行孝順天排,上連友問題對下,中間塘井揭開恩,施禮上拜臺前佛,祖尋根劇夲經通。


7230982832如是我聞


清朝人,乾隆的爹是康熙,所以,不是明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